無意中在文學城發現此文,作者 人來茶香(根據煥華的解字,茶原來在古代就是那個荼字。。中唐以後才有廣泛運用,草本,本來指的正是苦味的植物。。。先來點題外話~~~~)
人來茶香從一朋友關於西部紅岩照片的評論印象想開去,引發對“層次”一詞的思考。 作者謙稱“聊聊,閑聊”,我卻看得認真(視如一學習過程)。。。人來茶香在天體地理藝術美學等知識方麵能縱橫捭闔,涉獵之廣而遣詞釋義並不艱澀,因而讀來容易產生共鳴。他關於人文修養上的因人而宜的觀念,尤其在不同的人對自己修養層次上的後天追求上的不同強調,都是我多年來內心深以為然的。
“術業有專攻,誌趣有偏好,好好享受你所愛、所理解的世界,對未知、未來充滿著敬意與好奇,而不要妄下結論和評判。。。。”
拿來轉貼在自己博客,以時時督促自己少一些浮光掠影,多一些
積累、精練和富有內涵的東西。
圖文原創作者:人來茶香
人來茶香的博客:請點擊: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5706/201203/7810.html
美! 一個字
徜徉於此,讓人流連忘返的一個優質博客。
|
真正好文!學習了
我有個好朋友,五十歲之後開始聽琴學琴,工作辛苦煩勞, 然在工餘、餐後撫琴片刻,每每一柱清香一杯紅酒伴隨人生的清寂和豐富,一日中之喜怒哀樂最終流於弦間,感悟和解脫就在此時,好生讓人欣羨。。。這就是你所說的一種境界一個高層次了吧!
|
====================================================
| | |
|
美的紅岩,美的層次。2007年冬攝於Page, Arizona .
閑聊層次
前些日子我在博客上貼了Zion的一些照片,對於層層疊疊的西部紅岩,網友的一個評論引起了我的思考,覺得很有意思,"對了, 看到新一期的國家地理雜誌, 專門講這些紅色岩石, 說是經過多少個MILLION YEAR才形成的層次. 紅得有道理"(摘自clearskies)。層次,就字麵上講,就是係統在結構或功能方麵的等級秩序,如果引申一下,那意思就多了,生活中我們也往往在評論人、事、寫作、藝術作品時,經常會用層次去形容。但到底是個籠統的概念,也沒絕對標準可以衡量,似乎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由此想了好多,不妨聊聊。
先來說說這紅岩,自然界億萬年的沉澱,日積月累,再經過漫長的風蝕雨鑿,去粗存精,浮華散盡,堅實留世。紅岩的層次非一日之功,紅得真是有道理,放眼看去,卻又是簡單之至,沒有修飾,沒有裝點。岩石充分吸收著陽光,再借助自身岩層漫反射的特質,紅光似乎由裏及外灼燒出來,沒有一絲浮光躁影。那麽可不可以把層次理解為積累、精練、內涵的組合體現。
由此鑒人,縱觀古今,各行各業,但凡能人誌士、學車五鬥、大智大勇,真正的高層次人士都有許多共性,表現在他們的人品、學識、理性、執行力、洞察力等等不一,可他們的另一麵又表現出普通,簡單、親和、樸實、低調、甚至愚鈍。這讓我想到了大文人劉禹錫的陋室銘,可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謦••••••他追求的是心裏的那個仙、龍和德謦,而又安心於筒陋。細心觀察我們周圍,心誌高而複雜之人,往往家裏裝修擺設簡簡單單,所謂一書、一琴、一床塌而已(玩笑了,這大概是古人)。又讓我想起學者錢鍾書的母雞與雞蛋的論點,感歎他如此地低調而潛心於學問。高層次地追求精神和學識而放棄浮華,這種人格魅力發自於內在,學也學不會、裝也裝不像。
喜歡古琴,常在周末的清晨,家人還在熟睡之時,沏一壺茶,聽琴聲悠悠,伴著茶香,時有醉醉的感覺。不會撫琴,但興趣所在,做了些研究,發現古琴已有三千多年,琴聲不斷,流傳至今。觀琴隻有一木七弦,木有講究,多用梧桐木,其它優質楠木、紅木均不適合,用不通熟的古琴譜世代相傳音律,但融合了很多的個人發揮,喜怒哀樂流於弦間,聽音知人,才有知音一說。究其根本,古琴似乎非常單一、直接,音音相扣,其間能聽到撥弦摩擦之聲,甚至琴弦扣木之音,轉承不多,間隙、層次分明,時有幾聲顫音和回弦之律,別無太多修飾,簡單明了之極,喜歡者趨之如鶩,不喜歡者嚼之無味。正因如此,撫琴者的修道、脾性,情緒,知音者一聽就明。有朋友來家作客,聽後誤誇這古箏的聲音真好,其實古箏無論從結構還是音質,與古琴相差很多,隻是一般人不去注意。古箏構造複雜,相比音更加婉轉、華麗、悠揚,修飾頗多,音質柔和完美,但我似乎更愛那單純、清洌、骨感、發自肺腑、撩人心脾的古琴之音。很多樂器在漫長演變過程中有很多的改善,可古琴三千年後依舊保持著原來的簡單結構和音質風味,這也許是古琴流傳千載的魅力吧。古琴、古箏,個人喜好,無層次高低之分,隻為拿古琴與紅岩作一個類比。古箏、古琴、小提琴等等其它音樂,喜歡了,聽懂了,聽進去了,你也就多了一份享受,高了一個層次。
最近看一部台灣九把刀導演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非常感動,也不知不覺把它和張藝謀的《山楂樹》作一比較。同屬純真戀情片,表現手法截然不同,《山楂樹》故事簡單,但在一個特殊的年代,加之生離死別,賺足觀眾的眼淚,感人肺腑,過幾天後回想又覺得影片有煽情之嫌,影片缺少一點過渡和真料。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也屬純情、真愛一類,卻靠一個個普通而真摯的細節,半隻手套、一件被筆戳得點點印記的T恤,打電話,放風燈等等,一環環地扣人心弦,也許我們都能從某處找到自己十幾歲上高中、大學的影子,溫馨而感人,回味無窮。聯想到大陸的電視節目,從人物訪談,到電視劇,甚至到誤樂、晚會都要來點煽情,難道國人都麻木了?真情不是自然的流露,卻要靠煽才能出來嘛?這一煽,反而做作。扯遠了,這兩部好電影,取材不同,不完全有可比性,但在我個人眼裏,有不同的藝術層次,可見表現手法從某種意義上左右了作品的層次。
表現手法就是事物的外表,對藝術的層次起很大的作用,但如何表現,因人因事而異。我喜歡秦腔,有人說秦腔是吼出來的,百囀千回,跌宕起伏,真真切切,刨心掏肺的那種,也土得掉渣,適合在黃土高坡,山野空曠之處吼一倆嗓子。再看看中國的國粹京劇,從扮相、化裝、舞台、道劇,到人物的唱、念、做、打,講究之極,奢華之極。在我看來京劇、秦腔,都屬高層次的中國民間音樂,一個隨心隨性於山野,一個盡善盡美於舞台,無藝術層次高低的可比性,因為它們都觸及到了人和事的內在。說到底,藝術本生的內涵是根本的,任何藝術形式,攝影、繪畫、音樂、文學等等,能觸及人的心靈,並為之感動,就有了層次。
讀宗白華老先生的《美學散步》一書,特別讚同他對中國畫和西洋畫的美學比較。中國畫和西洋畫都有很多的流派、技法,但從表現形式上來看,中國畫美在線條,注重意境;西洋畫勝在色塊和直接的視覺衝擊。共通之處,層次高的中西繪畫作品都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能引起人們內心的共鳴。
勿用置疑,好的東西本身,或創作者需要有很高的層次,也要求鑒賞者,聽眾、觀者能聞其道、知其理,才能真正體會出層次。一瓶上好的紅酒,不會喝的,喝不出與其他酒的兩樣;不懂茶的,也分不清西湖龍井和碧螺春的風味不同;不喜歡養花的人易把高雅的蘭草當作日常的大蒜苗。話又說回來,這些都無妨,博學多才都是相對的,個人無法感知整個世界。層次有高低,術業有專攻,誌趣有偏好,好好享受你所愛、所理解的世界,對未知、未來充滿著敬意與好奇,而不妄下結論,這正是我所推崇的生活學習理念。
住在美國,喜歡美國人平和的心態,各個階層(政治經濟層麵上),不同層次(精神文化層麵上)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和諧生活,不必獻媚,無需攀比。我們說人性是平等的,但後天所追求的層次是有高低的,這與人的學習、悟性、天份、興趣、執著分不開,勤奮不完全起關鍵作用。不過能看清自己的層次,認識自己的位置,誠實、快樂並積極向上的,就是自我鑒賞的一種境界、一種層次。有什麽層次發什麽光,享受自己所擁有的層次,追求更高的層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說起來容易,真能做到,你已站到了自己的最高層次。
|
|
謝謝大家的評論,我看到已經晚了OOO
你們都很有悟性,知道作者他說得真是有道理!!
學無止境哦///
大讚杜姐姐最後一段。
努力做自己就好了,每天都開心,踏實。:)
不以物喜,易;不以己悲,難。
喜歡這段,作者似已領悟人生真諦: “人性是平等的,但後天所追求的層次是有高低的,這與人的學習、悟性、天份、興趣、執著分不開,勤奮不完全起關鍵作用。不過能看清自己的層次,認識自己的位置,誠實、快樂並積極向上的,就是自我鑒賞的一種境界、一種層次。”
你的強調很有道理。義務,對社會的反饋,服務,奉獻,這是何等重要的做人的職責啊!
雨滴mm你好!~~~很高興看到你從城頭跳了進來。。。
是茶香朋友的片子、文字和思考好,促使我們一起思索。。。
茶香朋友,謝謝你代我回帖~~
人作為一個自由生命的基本個體,其存在的權利和義務雖說應該是平等的,但因追求不同,確實其靈魂有高尚和低劣之分,我覺得很讚同你的說法。。經曆了國內幾十年來的這些鬥爭波(永遠沒個完啊,)越發看清人與人的差別了。
是,謝謝你的好評!同感,喜歡那片紅岩!
甚至都忘了提醒大家---這些照片多美啊!
其實哪兒都有,人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同宗同族同代同鄉,,,差別都很大,加拿大人當中也有不善之輩啊,也有偏激和虛偽的啊所以我們都喜歡就事論事,避免以概偏全。
Z先生這方麵很有體會了~~~
問好!
對,有時候不小心是會把文章刪了。。
我去過論壇留言了,寫得很好很全麵!!
Z先生很認真讀了,這文章深度廣度都好,相當不錯對吧~~~
是啊,我以前有聽說過,但朋友以為是我把她屏蔽了,趕緊說明。。。現在知道是我的小名有問題。。。隨它去吧。你要寫上稱呼,杜姐杜媽都行))))
嗬嗬,幸好發現,寫得可真是好,我是邊讀邊點頭的~~
問好紅豆mm。。。
同感啊!偶爾的我們在勞作之餘讀一讀人生哲理,對朝前走不迷糊很有好處~~~
哇。。。。Z先生真是勤於思考~~
首先感謝你38節送的好歌,旋律這麽優美。。。
學習你的知音難求和要珍惜的觀點。
等吃完飯我來好好回複。。。也先給其他朋友問一個好~~~~
現在中國太需要這種人了!
中國大陸裏的大學好像是學店,朱熔基的學校企業化政策是錯誤的。
還是孔子的"喝口水,吃口飯,彎著胳膊做枕頭"的學不厭精神“好”!
中國的教育必須改革風氣,才能夠慢慢地趕上去。
引: "...要求鑒賞者...能聞其道、知其理,才能真正體會出層次..."
知音難求,找到後,就要珍惜啊.
再引: “...喜歡美國人平和的心態,各個階層(政治經濟層麵上),不同層次(精神文化層麵上)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和諧生活,不必獻媚,無需攀比。...”
==
美國人是有些長處是中國人所缺少的。然而,不太像是上述文章中所說的表麵現象。
美國人有危機意識,一般性的守規矩習慣,鑽營機會,重視風度/表態,團隊精神...
不過,多年來,我來美國一直都懷有: "教化當地土著"的心態...哈哈!
因為,我們秉承著中華5,000年的文明教化。
多謝解釋!
不過,也許用“民性”兩字更能達意、減少誤會;因為人性本來有和獸性相對比的意味;也偏重於"本來人的性格"的有關方麵。
民性(我試探著下一個定義):
在同一個社會中,對每一個人的需求、權利、義務...等等來說,從觀念層次(CONCEPTUAL LEVEL)來看都是一樣的。
註: 我們中國人常常漏掉“義務”啊。嗬嗬!
謝謝杜JJ轉載好文. 博文和圖片都透著茶香, 帶著沉澱, 讓人回味.
祝杜JJ和人來茶香春安.
你如果從遠處看,好像是吧;
但是,一旦你被美國“認同”,真正的與他們“能夠密切”交往,那你就會發現他們有 -- 位置不合適、生活欠和諧、比中國人更會拍馬屁、嫉妒心重、一樣地喜歡攀比了!。。。嗬嗬!
美國的製度,教育出的“人種”都非常善於偽裝;最近暴力凶殺事件多多。。。
它和中國傳統所表揚的仁慈、和平...是不同的文化。
相對而言,加拿大人比較直爽。
不好意思,不小心撤了。但是在這裏可以看到
http://bbs.wenxuecity.com/cqrs/109501.html
這裏的“人性”是指什麽呢?
喜歡這文,照片真漂亮!
謝謝杜姐分享!新的一周快樂開心啊!!!
謝謝杜姐介紹!
謝阿鬆,也祝新一周快樂!!
春天來了,我們也都要活動起來,今天晚飯後散步走了一小時,發現路越來越好走了。。。
才氣橫溢但又舒適怡情,我想攝壇有很多人視你為偶像吧。。。嗬嗬,所以且不要這麽說。。。不過你的謙遜和低調一直給我很好的印象!
qqh收到了,謝謝你的勸慰和忠告,我都記住了。。。
月兒,我剛剛發現你給我的悄悄話~~
謝謝你的關心,我也很想隨你們一起去看看這片神奇的紅岩,記得在已故謝友勤先生的博客裏見過幾張,哇。。。。印象太深,所以這次重見紅岩,越發思念。
等今年我安頓好了,真有好多地方是想去看看的。
等你回來,看你的精彩描述啊!!
謝謝杜姐推薦分享,新周快樂!
真巧,四月初我們也要去這一帶,茶香的文字和照片讓我很期待!
一直喜歡讀你的文章和看你的攝影。謝謝你 給了我們美的分享!!
煥華啊,這個鏈接無效了,你把文章撤了?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0913/201203/10722.html
不好意思貿然轉載了你的這一篇,其實另有好些都是十分喜歡的,比如三月的風,帶著很溫馨很自然的美感~~~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83/6967816007_64f5d4daf5_b.jpg
看到這配套的美圖,哇~~~
奇怪啊,煥華你怎麽突然關了博客?
打不開了.(((((
哇呀 讚你讀得認真。
謝謝心妹指正,對,應該是劉禹錫所寫,陶淵明的“田園將蕪胡不歸!”才是其代表之句~~~
注:原文中另有別字也未作改動。。。
杜老板:請看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0913/201203/10722.html
多多指教阿。
杜老板:請看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0913/201203/10722.html
多多指教阿。
你好煥華~~,茶字你有解釋過嗎?這個象形字其實非常美的!
正在修改,有點變形了幾張片子我要重新拉一拉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