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照片集錦大全,在這兒: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9&postID=7990
上篇的鏈接: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9&postID=20884《費德勒成長故事之十一:追尋完美》
《費德勒的故事:追尋完美》作為費德勒迄今以來第一本也是惟一一本傳記,完整地記錄了費德勒從一個天賦異稟但性格暴烈的少年,成長為溫文爾雅且成就無數的史上最偉大網球運動員的動人過程。該書自2008年6月份出版後得到了國際各大傳媒的高度評價,就連費德勒的母親也表示,她將把這本書作為他兒子的百科全書來收藏。
----------------------------------------------------------
三屆溫布爾登冠軍得主約翰·麥肯羅在他的自傳《有沒有搞錯啊》(You Cannot Be Serious)中,將達到世界第一的排名比做是攀登珠穆朗瑪峰,他寫道:“就像是珠穆朗瑪的峰頂,網壇最高處同樣是一塊神秘的領地;除非你真的到達過那裏,否則你不可能感同身受。”
這個終結了比約恩·博格時代的紐約人,在一件事情上和已經去世的阿瑟·阿什觀點一致,他認為
“世界第10位和第5位之間的差別,就好像是世界第100位和第10位之間的差別那樣明顯;而從世界第5升至世界第4,他(阿什)說過就好像是從第10上升到第5那麽艱難;而要從那裏再繼續往上的話,那將更加不可思議”。羅傑·費德勒讚同這一觀點。“邁上世界第一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你必須克服很多艱難險阻才能夠到達那裏。”他在2004年春天時說道,“但我做到了,現在我更加充滿自信。”他還同時表示,正是因為贏得溫布爾登桂冠讓他終於從贏得一項大滿貫賽事錦標的巨大壓力中解脫出來,他才能夠在休斯敦和墨爾本打得如此毫無壓力和隨心所欲;而且,他也看不出會有任何理由阻止他贏得更多的大賽冠軍。
已經22歲零5個月的費德勒遠非最年輕的世界第一,當萊頓·休伊特、吉米·康納斯、比約恩·博格、約翰·麥肯羅、吉姆·庫裏埃、皮特·桑普拉斯、馬拉特·薩芬以及安迪·羅迪克首次出現在排名榜的最高位時,他們都更加年輕;但費德勒比鮑裏斯·貝克爾、斯蒂芬·埃德博格、伊萬·倫德爾以及安德烈·阿加西獲取世界第一排名時年輕。作為僅有的和鮑裏斯·貝克爾與托馬斯·穆斯特三位同說德語的世界第一球員中的一員,費德勒對於能夠獲得這一曾在2003年將他拒之門外的榮譽心存感激,過去幾個月中曾與他擦肩而過的這個兒時的夢想,現在終於成為了現實。
不過,世界頭號球員的事業更加興旺發達可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對於他的很多前輩來說,
世界第一的排名甚至成為了一種負擔——獵手變成了獵物,追逐者開始受到對手的圍追堵截,原先的挑戰者轉而接受眾人的挑戰。作為這個體育項目中最重要的代表,世界第一的排名還包含了更多的責任,人們期望世界第一能夠設計構想出有關這一項目的各種觀點,他的話將很有分量,而對他提出的更多需求以及給予的關注,將令世界第一常常感到
身不由己。他站在網球運動舞台的正中央,被媒體、球迷以及賽事總監們圍繞和追逐,同時還要繼續承擔訓練、保持戰績以及把持住世界第一排名的重負。
盡管如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世界第一的排名仍然可以說是他們職業生涯的終極目標,意味著長期追求的夢想一夕成真。所有那些第一次達到這一目標的人,都會發現他們其實已處於一條道路的盡頭,不得不重新調整心態與方向。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地應對這劑“世界第一迷幻藥”的,事實上,排名世界第二、第三或是第五的生活也不錯,而且還能更加輕鬆自如。自從ATP在1973年引入排名係統以來,22位曾經達到過世界第一排名的球員中,不少人都在登頂後很快走上了下坡路。澳大利亞人帕特裏克·拉夫特,西班牙的卡洛斯·莫亞和胡安·卡洛斯·費雷羅,智利人馬塞羅·裏奧斯,奧地利的托馬斯·穆斯特以及俄羅斯人葉甫根尼·卡費爾尼科夫,都隻將世界第一的排名保持了10周不到的時間而已。
然而,費德勒並未將自己看做是身處路之盡頭,而是將它看做一條嶄新大道的起點。他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要在排名榜榜首的位置上坐鎮盡可能長的時間。這是他的最新使命,為了這個事業重點他必須有所犧牲;不幸的是,
保持第一的排名最終不得不以犧牲戴維斯杯為代價。“身為世界第一的感覺簡直太美妙了,值得我向所有人推薦。”他有一次曾說道,“我比在身為世界第五或第六的時候感覺好多了,現在我在比賽中也更加充滿自信,不僅因為我贏得了很多比賽和冠軍,而且因為我知道沒有人可以說他打得比我更好——也許在某一天他們能打得比我好,但那並不足以讓他們將世界第一的位置從我這裏搶去。”費德勒說,他在處理人們對他越來越高的期望值以及作為男子頭號球員所引來的巨大關注上並沒有遇到什麽麻煩,
當他在漢堡的德國公開賽上被問及是否喜歡這種廣受歡迎的感覺時,他坦承:“我喜歡成為明星,我喜歡像磁石一樣吸引公眾的注意力。”
在澳大利亞取得勝利並升上世界第一的排名之後,費德勒回到家鄉巴塞爾,並在那裏接受手拿母牛頸鈴與寫著“世界第一”旗子的球迷和讚助商的歡迎。他從那裏直接乘私人飛機趕往羅馬尼亞參加2004年戴維斯杯首輪比賽,而私人飛機服務正是由一位擁有瑞士和羅馬尼亞雙重國籍的富翁提供的。當他在清晨抵達瑞士代表隊在布加勒斯特的入住酒店時,剛走下汽車便立即置身於一群羅馬尼亞電視記者的聚光燈照射下。在贏得澳大利亞公開賽僅僅五天之後,費德勒又要在地球另一邊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羅馬尼亞首都一處公園中央的“薩拉·波利瓦倫塔”再次投入戰鬥。
他隻有兩天的時間去適應時差,適應從澳大利亞的盛夏到寒冷的歐洲,以及從墨爾本的硬地到布加勒斯特的一片紅土球場等種種變化。盡管轉變如此巨大,費德勒還是率瑞士隊贏得了勝利,他不僅拿下兩場單打比賽,而且還在雙打中聯手首次出戰戴維斯杯的好友伊夫·阿萊格羅,在這場4個小時的雙打比賽中,他們憑借第五盤10比8擊敗了安德瑞·帕維爾和加布裏埃爾·特瑞夫(Gabriel Trifu)。在費德勒的戴維斯杯生涯中,這已是他第四次在一輪交戰中獨得三分。
費德勒的2004賽季成為了一首凱旋進行曲,無論身在何處,他都接受著祝賀與歡呼,而他的戰績也繼續顯示著他世界第一的排名絕非浪得虛名。他賽季的第一場失利(同時也是三個月來的首場失利),來自於2月中旬的鹿特丹,他在1/4決賽中被蒂姆?亨曼擊敗。但他很快找回了狀態,成功地在迪拜衛冕,決賽中擊敗了西班牙人菲裏西亞諾·洛佩茲。在印第安維爾斯的網球大師係列賽事中,費德勒在決賽中報了之前輸給亨曼的一箭之仇,並且在對陣這位他早年的“天敵”時取得了第一場可以被計入官方戰績的勝利。這是費德勒在他與亨曼的八次交手中第二次獲勝,第一次在2002年比斯坎灣對陣亨曼,亨曼贏得首盤後因為僵硬的脖子而退出了比賽。因此,他此次真正意義上的獲勝特別令他滿意,正如他說的那樣:“
現在我相信,再沒有一位對手能夠擁有對我的心理優勢。”
然而,在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之後,
很快就出現了一位能將費德勒擊倒的對手——疾病。幾乎在決賽一結束時,費德勒就立即開始發高燒了,他惡心嘔吐、肌肉疼痛。盡管身染疾病,但他並沒有取消事先已安排好的對他的球衣讚助商耐克公司總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所做的一次推廣訪問。但在去邁阿密參加下一站賽事的途中,費德勒不得不臨時在洛杉磯暫停行程,轉而住進一家機場附近的酒店休息並恢複體力。當他和米爾卡終於抵達佛羅裏達時,他考慮是否要退出賽事;但降雨給了他多一天休息的時間,他決定還是放手一搏。
在費德勒的首場比賽中,他勉強聚集起足夠的力量三盤艱難拿下世界排名第54位的尼克萊·達維登科(Nikolay Davydenko),接下來
他將麵對被廣為看好的西班牙少年拉法埃爾·納達爾。這位來自馬略卡的17歲左撇子打出了一場他當時認為這輩子最棒的一場比賽,以6比3和6比3掌控了與無精打采的費德勒的對決。費德勒對於輸球並不意外,畢竟他還沒有從疾病中完全康複;不過他察覺到納達爾將是他今後一個危險的對手。“他在今後的幾年裏將成長為網壇最強有力的左撇子球員。”費德勒如此預言。
在比斯坎灣敗陣後,費德勒漸漸康複,並且在盧塞恩舉行的與法國隊的戴維斯杯1/4決賽中首次作為新的世界第一在瑞士本土出賽。馬雷伊冰球館裏座無虛席的球迷們用牛頸鈴、口哨以及震耳欲聾的喊叫向他致意,費德勒事後稱他幾乎被巨大的喧鬧聲嚇住了,但表示他非常享受這樣的經曆:“能在這樣的氛圍中比賽簡直就如夢幻一般。”盡管他均是直落三盤地橫掃了尼科拉斯·埃斯庫德和阿諾·克萊芒,費德勒和伊夫·阿萊格羅卻未能贏下雙打的一分,而丟掉的這一分最終使法國隊3比2獲勝,並給了法國隊機會報了一年前在圖盧茲輸給瑞士隊的一箭之仇。
在泥地賽季中,費德勒在漢堡第二次贏得了德國公開賽冠軍,總的來說,他取得了他最出色的一個泥地賽季。然而在法國公開賽上,他在第三輪被三屆羅蘭·加洛斯冠軍得主古斯塔沃·庫爾騰攔住了繼續前進的腳步。“這場失敗我可以接受。”費德勒說,這也是對那位巴西對手超強的泥地賽能力的一種承認。
點擊此處:
DUMARTINI博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