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MARTINI

希望感動別人就先感動自己
個人資料
DUMARTIN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陳虻不死 (圖)

(2009-04-27 21:50:01) 下一個

源自:柴靜博客

(2009-04-26 14:38:53)




陳虻不死

2000年,我接到一個電話。

“我是陳虻”

說完他意味深長地停頓了一下,可能想給我一個發出仰慕的尖叫的時間。

“誰?”
“中央台的陳虻”他聽著挺意外“我沒給你講過課?”
“你哪個欄目的?”

“嘎……我東方時空的,想跟你合作一個節目”

我倆在梅地亞見了麵,他坐我對麵,翹著二郎腿,我也翹著。

“你對成名有心理準備麽?”
喲,中央台的說話都這麽牛麽?我才二十三四歲,不服得很“如果成名是一種心理感受的話,我二十歲的時候已經有過了”
“我指的是家喻戶曉式的成名”

“我知道我能到達的高度”

“你再說一遍?”
“我知道我能到達的高度。”
他都氣笑了。

“你對新聞感興趣的是什麽?”
“新聞當中的人”

可能是這一句,讓他最終接受了我,但就從這一天開始,我跟陳虻開始了無休止的較勁。

“不管你到了什麽高度,你都是一隻網球,我就是球拍,我永遠都比你高出一毫米”他最後說。

切。

 

他待人律已的嚴苛誰都知道,我記得學鋒跟我說,每次被陳虻罵,“輕生的心都有”——“因為他說的都是對的”。

我剛做新聞的時候整個人都是蒙的,他在南院吃飯,大家從電視上正好看見我的節目,他立刻打電話給我“有人說,這樣的人還是陳虻招的啊?你可別讓我丟臉”。掛了。

後來他看我的確很吃力,每天在工作上花很長時間想著怎麽問,但是連自信也沒了,倒是對我耐心點了“你得找到你的欲望”

“我不知道怎麽找”

他說“你要忘掉自己,才能找到欲望”

我擰巴著“怎麽才能忘掉自己?”
“你回家問你的父母,你每天做的新聞,他們感不感興趣,他們想知道什麽?他們的未知就是你的起點”

他的意思是讓我回到常識中去,別一坐在主持台上就不是人了。

我真是一期一期問我媽和妹妹,後來直到我去了現場,塵土滿麵坐在地震的廢墟上采訪災民,新聞象一盆水兜頭澆下,我才理解了他說的忘我和欲望是什麽。

“去,用你的皮膚感覺新聞”他說。

 

“做節目什麽最重要?”我問他。

“邏輯”

邏輯有什麽了不起?我在心裏翻白眼。

“你認識事物的方法太單一,沒有邏輯”

我那個時候喜歡花哨的東西,小女生式的新聞觀。

“這種東西不可忍受,矯揉造作”。

小女生血上頭,眼淚打轉。

他還繼續“批評你不可怕,對你失望才是最可怕的”

後來我才理解了他,阿城談到陀思妥也夫斯基,他說別的作家遇到事物,往往都繞過去了,但是陀“穿”過去了。

他說“這需要一種非常笨重又鋒利的力量。”

陳虻就有這個力量。別人往往要靠對事物的比方,暗示來達到接近事物的本質,這也是一種高明。但陳虻從來不繞,他就是穿過去。聽他說片子,他說的東西,都是大白話,別人不會聽不懂想不到,但聽他說,就是真痛快。

後來再看周其仁談產權製度的書,非常抽象的事理,寫來酣暢淋漓,也是那種極其痛快的感覺,我當時想到陳虻,明白他的力量就在於邏輯。

這個邏輯,實際上就是“真”,是“窮盡事理”。

 

“要寬厚”他從一開始認識我說到最後一次,因為他老說“既然文如其人,為什麽不從做人開始呢?”

我擰著“你不要用李XX那套真善忍的標準來要求我”

“你要成為一個偉大的記者,就必須這樣”

“我不要成為一個偉大的記者,我隻要作個合格的記者就可以了”

“你為什麽不聽我的話?”
“因為這是我的生活”
“可是我說的是對的”

“我不需要完美”

……

每次談,我都氣急敗壞-----有這樣的領導麽?你管我呢?

過陣子明白點的時候,靦著臉再回去問他“人怎麽才能寬容呢?”

他說“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麽?”
後來我做節目,常想起這句話“你理解嗎?”,才明白他的用意-------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寬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我去調查,他就說了八個字“隻問耕耘,不問收獲”

現在他走了,我才明白,耕耘本身就是收獲。

七年前,我趕上時間在東方時空開的最後一個會,時間坐在台上,一聲不吭,抽完一根煙,底下一百多號人,鴉雀無聲。

他開口說“我不幸福”

然後說“陳虻也不幸福”

他是說他們倆都在職業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性命,不能輕鬆地把職業當成生存之道。

陳虻對我說過“成功的人不能幸福”
“為什麽?”
“因為他隻能專注一個事,你不能分心,你必須全力以赴工作,不要謀求幸福”。


他是拿命來做事的,但我不認為他的職業理想是英雄主義式的,他不是想建功立業,他的獨立思考也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個知識分子。

我寫博客的時期,他說過一句話,“要服務,不要表達”是說不要以優越感自居,媒體的平台不是用來表達個人見解與思想的,是提供觀眾事實與信息,讓他們來思考的。

我受教於他,一再重複這句話,理解了為什麽康德說啟蒙隻是自我的覺醒,不是傳教士式的自上而下的教導。在他身上,我理解傳媒這份工作所為何來--------能夠為大眾提供一個公共空間,讓不知者知情,讓無聲者發言,讓異見者表達,讓爭論者自由。

他尊敬這個職業,忠誠於事物的本質規律,他和這個世界的諸多衝突,並非因為他尖刻或者狹隘,隻是因為真與偽是大敵。

 

他在病中,我一直不知內情,隻是給他發著短信,尤其在困境時,常常想到他。

因為過去總是有他,看著我,嘲笑我,打擊我,他從不誇我,但我知道他一直注視著我。

連偶爾樓梯上擦肩而過,我拍他一下肩膀,他也要總結,“你現在成熟了,敢跟領導開玩笑了,說明你放鬆了”

我哈哈笑。

但是,討厭的是,他永遠是對的。

八年來,我始終跟他較著勁,他說什麽我都頂回去,吵得厲害的時候,電話也摔。

今年教師節,我給了他發了一條短信,說“好吧,老陳,我承認,你是我的導師,行了吧?節日快樂”

在精神好的時候,他的短信回得很長,說他在深夜裏好象能感覺得到舌頭上細胞一層層滋長出來,頭發荏子拱出頭頂,說“餓的感覺真美好”。

一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他也一直大睜著眼睛,沒有麻木和畏縮過,他跟我說過“人可以被打死,不能被嚇死”。

是他要求醫生不要搶救的,他想有尊嚴地離開。與他告別時,我握住他的手,溫暖柔軟。這是八年來,我第一次與他如此親近。

                                     

很久以前,陳虻對我說過,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沒有了記憶,或者沒有人來印證你的記憶,那等於死亡。

我曾經對他的死感到憤怒,現在不了。

在這個混亂不堪的世界上,他始終向真而生,沒有泯滅過自己的心靈,並非因為他的道德,而是因為他對世界的認識和對生命的熱愛。他是我們這個行業的標準和靈魂。

他的喪失,我們將要用漫長的時間來體會。

但是,隻要我們心存對他的記憶,陳虻不死。隻要我們不因為恐懼而變成我們最初反對的人,陳虻不死。隻要我們尊敬和堅守這個職業的標準,陳虻不死。隻要我們仍能在一個片子中投入我們的淚水,情感和生命,陳虻不死。隻要我們在人們都服從於錯誤和謊言的時候仍能站出來說“這不是真的”,陳虻不死。


(作者:柴靜)

 --------------------





陳虻,中國電視著名欄目《東方時空》的締造者,中央電視台高級記者。在與胃癌抗爭9個月後,於2008年12月23日零時21分去世,享年47歲。

這位並不為觀眾熟知的電視人,在圈中卻享有盛名。他曾首先提出《東方時空》裏“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這一創意。還曾主管《實話實說》、《新聞調查》、《小崔說事》等節目的創辦。



----------------------


扼腕,歎-----天妒英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6)
評論
DUNARTI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ewen的評論:

剛看到你的留言,謝謝分享感受!
ewen 回複 悄悄話 不是一般的感人。謝謝分享。
DUNARTI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chicago80的評論:
別一拿個相機就不是人了----你有嗎?沒這個感覺呀。

哈哈
chicago8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杜姐ZT,很感人!!!

"別一坐在主持台上就不是人了。"
常常讓我想到自己“別一拿個相機就不是人了,仿佛別人都是遊客,就自己是旅人似的...”



DUNARTI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georgiagirl的評論:

是我要謝謝你,一直支持我的!

mm你也注意到收集的這些語錄了?
這四條,因為我非常讚同,所以取過來了。
個人的才氣,加上以人為本的認識,這是幹大事的人。。

對了今年底又要去一次上海,回去成都路那兒看芭比的。嘿嘿
DUNARTI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小泥山的評論:

新朋友MM,看來你也是性情中之人。))
隻有有這樣的記者和文化人,中國新聞界才有希望!
DUNARTI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uexy的評論:

朋友,非常感謝你以自己的真實印象豐富了此文的內涵!!

“見過一麵就不會忘記,由內而外散發的藝術氣質,談吐機智,幽默灑脫。。。”

令人向往!就如見他本人了。真希望今後有關於他的記錄片!

DUNARTI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苗青青的評論:

律師mm來過啦

嗯,電視節目看得不多,看到好的就印象特別深。。

問好!
苗青青 回複 悄悄話 惋惜,實話實說, 新聞調查都是我以前最喜歡的節目,好節目必是有思想的人做出來的,記住這個名字了。

謝謝杜姐轉載好文!
yuexy 回複 悄悄話 與陳虻有過一麵之緣。

那是2000年的4月,北京東二環附近的一家茶館。朋友,陳虻,我還有當時公司的老總,一起商談合作事宜。陳虻是個見過一麵就不會忘記的人,由內而外散發的藝術氣質使他看起來更像一個藝術家,談吐機智,幽默灑脫。那時,對他的了解隻限於這些表麵的印象。

八年後,陳虻走了,讀了很多他的友人懷念他的文章,才知道陳虻在生命深處的高貴靈魂。

小泥山 回複 悄悄話 Ding!

Yes, 陳虻不死, I'm glad to see there are journalists like him in China.
georgiagirl 回複 悄悄話 無論轉發還是原創, 杜姐總有好東東分享. 謝謝!

看完後很心痛! 很喜歡"不要因為走得太遠, 忘了我們為何出發".

Being well, do good work and keep in touch!
DUNARTI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閑人Filiz的評論:

於是在分享中找到了朋友。。。))

問好
DUNARTI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一片竹葉的評論:
mm也喜歡此文吧。很欣慰!
閑人Filiz 回複 悄悄話 真是好文、好人!多謝分享!
一片竹葉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分享!
真君子也!
DUNARTI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英二的評論:

謝謝藝術家臨寒舍。

記住了您說的:藝術都是非邏輯的
英二 回複 悄悄話 很生動,有生命的人。
DUNARTINI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各位感受和分享

真是配得上擊掌而呼的好文章,"內容非常有效"的那種。
邊讀著,邊欽佩!
柴靜也是很喜歡的那類記者

邊走邊攝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收藏了。謝謝!
盈袖2006 回複 悄悄話 真棒!深刻,執著,可惜英年早逝。高興中國有這樣的人。
我把它轉在我新浪的博客了哈
naoercn 回複 悄悄話 很可惜。一個很有才的人。
DUNARTINI 回複 悄悄話 我收集的陳虻“語錄”選:


我需要和兩種人打交道,一種是有智慧的人,因為他們簡單;一種是無知的人,因為他們簡單,所以我喜歡我四歲的兒子,跟他在一起是我最專心的時候。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麽出發。

節目形式的創新隻能使觀眾新鮮三天,內容永遠是最關鍵的,所需要做的並不是不斷改變形式,而是在一種形式中加入最有效的內容,所以,“我始終認為質量是我們的生命”。


“發現這一年中曾經有的一種感動,並把它凝固下來,化為一種力量,在人們心裏留下一點關於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的記憶。”這是陳虻對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年度十大人物的評選所做的詮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