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Red moon rising or falling

(2025-04-07 15:47:19) 下一個

     有一個湖北作家名叫池莉,她在20年前寫了一個名叫《來來往往》的小說。一經問世,就傳遍大江南北。這部小說後來改編為同名電視劇,非常火爆,同時捧紅了許晴和濮存昕。這篇當時爭取轉載的小說有一段至今讓我印象深刻的描寫:

       1980年,他們結婚才一周年,段莉娜從她們家帶回一份文件,是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的講話,題目是《黨和國家領導製度的改革》。她閱讀得十分認真和細致,蹲廁所都在用紅藍鉛筆劃重點。之後她危言聳聽地宣布:“看來我老爹就要完蛋了。老的將全部下台,年輕的有學曆的將會提上去一大批。偉業,你有學曆,年輕,從現在起你要注意給自己創造條件。”

      這個武漢軍區首長女兒從國家領導人講話中準確預測出中國未來走向,並指點她丈夫如何把握時機、打開局麵的高度政治敏感性讓當時十分年輕的我敬佩不已。後來也是這個段莉娜意識到她丈夫沒有走仕途的本事,轉而積極推動這個小資男人辭去鐵飯碗,利用她父親的人脈關係下海經商並最終造就了一個土豪級的師奶殺手。

      雖然這個悲催的段莉娜對人性估計不足,以至後來命運可悲。但她對時事政治的高度敏感性以及撥雲見日的洞察力讓我當時有醍醐灌頂似的開竅之感:原來,有頭腦的思考都在文字以外。

      Trump 2.0時代開啟以來,關稅壁壘和貿易保護主義再度重新啟動。世界經濟政要和專家們在4月2日Trump舉起手裏的關稅增加單時大呼超出預期,全球經濟在猛烈的轉向中劇烈搖擺、大幅震蕩。我想,在全球經濟重新企穩開始新的模式之前不知道有多少個人、企業甚至國家會被甩出原來的軌道,從而改變了運行軌跡。

       最近翻到2019年6月我寫過的一篇小文,這是我在讀了The Economist 上一篇名為“Red moon rising"後的讀後感。我在這篇小文裏這樣寫道:

     ”最近中美貿易戰好像愈演愈烈。昨天看了一會兒中央某台的新聞節目。1個小時裏有40分鍾在說中美貿易戰的事情,感覺氣勢很足。說實話,在看這個電視之前,我還不知道中美貿易戰現在這樣熱門,占領了重要宣傳陣地的大部分時間。

       於是今天我特地打開家裏電視看美國新聞,從洛杉磯新聞聽到加州新聞,後來聽了一個小時的CNN新聞。內容大致如下。有一個父親在車庫裏打孩子;聖地亞哥的飛機航模表演就要開始了;有個私立高中的前校長收取禮金被抓;特朗普為懲罰墨西哥管理邊境不利,造成難民湧入美國的數量增多要向墨西哥加征關稅;特朗普把全家都帶去英國進行國事訪問。。。

        不知道是不是美國人要關心的事情太多了,反正他們在這兩個小時裏一點也沒有提到中美貿易戰。

        不可否認,中美貿易戰是一件正在發生的大事。但我有點疑惑,到底是美國人反應太遲鈍,還是中國人反應太敏感?到底是美國人過於自大,還是中國人危機感太重?”

       六年過去,美國人的眼光終於從眼前的雞毛蒜皮中轉移到了進出口商品的物價上。中國人六年來也積累了更多對美國政府的不滿。回看這六年來中美貿易摩擦的後續發展,以及兩國經濟的走向,我感覺始於2020年初的疫情從開始到結束就是中美貿易戰的一個暫停鍵。當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確診人數每天以百萬計的時候,Trump不得不把目光轉向美國本土,焦頭爛額地應付病毒以及隨後而來的BLM運動。

      六年過去,美國是第一個率先走出疫情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本國經濟重新回到起點的國家。在這六年裏,美元作為全球核心貨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僅托住了所有美國人的衣食住行,還為資本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繁榮。也正因為資本市場的繁榮,美國高科技企業才得以飛速發展,AI技術橫空出世,人類科技邁上了一個新的起點。

      六年後的今天,暫停鍵重新彈起,Trump歸來,全球經濟大轉向的敘事繼續開啟。當我在猜測這場關稅戰爭會如何走向的時候,我又一次想起了擁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段莉娜。她如果看到今天的場麵會怎麽說?她會不會糾結今天誰又加了誰多少關稅?或者堅決指出誰是肇事者,誰是反擊者?我總覺得她可能不太會過多關注這些她左右不了的事情,她可能是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2020年開始的三年疫情可能就是貿易封鎖的一個預演。雖然疫情所致的供應鏈停止原因是病毒,但全球經濟停擺後的局麵會是什麽樣的,我們已經都經曆過了。

      如果接下來的10年全球經濟將逐步轉為貿易保護主義,那麽在全球供應鏈運行阻礙的情況下,貿易的中間環節是不是會成為應運而成的賺錢行業?美元會不會因為全球貿易量的減少而有所貶值?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貿易主體、第一大貿易出口國,在接下來的10年裏能否有效提振內需?還是從此進入了緩慢的衰退期?

      這個問題值得一邊觀察一邊思考,因為不管是美國great again, 還是中國渴望rejuvenation. 變化就是意味著機遇。

      隻是以我的智商,這個問題還沒有答案。我隻是把問題拋出來,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