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本質和交易心理

我們通過這個空間來探討資本市場的本質和幫助我們賺錢的交易心理
正文

Wyckoff吸籌簡介。我簡單地總結了一下。

(2025-08-31 17:04:52) 下一個
第一部分:吸籌定義與基礎概念
  • 吸籌指的是專業投資者在預期市場價格上漲的過程中,建立倉位的操作。這種行為主要是為了在市場上漲之前積累大量的證券。與短期的交易利潤不同,吸籌的動機是為了長期獲利。
  • 在吸籌階段,專業投資者或投機者通常會從那些對該股票不再感興趣的投資者手中購買股票。這些股票可能在市場上處於不活躍狀態,或者經曆了一個賣出高潮,導致公眾因恐慌而拋售。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兩個關鍵時刻:賣出高潮震倉或彈簧
  • 吸籌的最典型表現出現在大規模的底部區域,通常伴隨著賣出高潮的恐慌性拋售。隨著市場逐步平穩,股票會經曆一次或多次的終端抖動彈簧,這時的價格會觸及前期低點,之後逐漸出現反轉。
?
吸籌的周期性過程
每一支股票的價格行為都經曆一個類似的周期,這個周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 吸籌:專業投資者開始積累倉位。
  2. 上漲:市場逐漸表現出上升趨勢,價格開始突破。
  3. 派發:價格達到一定水平後,主力開始出貨。
  4. 下跌:隨著賣盤壓力增大,市場價格開始下行。
這四個階段會不斷重複,直到股票最終退出市場作為交易媒介。雖然每支股票經曆的這四個階段具有相似的基本模式,但具體的表現形式因股票的性質和市場環境而異。
?
吸籌區域的具體表現
現在,讓我們轉到第二張圖,它分為五個部分:A、B、C、D和E。這是一個大規模吸籌區域的示意圖。任何周期都能找到類似的表現。
A部分:賣出高潮與反彈
  • 賣出高潮(SC):這是一個在長期下跌後的恐慌性拋售階段,成交量劇增,價格迅速下跌。
  • 自動反彈(AR):賣出高潮後的強勁反彈,顯示出有買盤介入。
  • 次級測試(ST):價格回踩賣出高潮區域,測試供應是否真正消失,成交量逐漸下降。
?
B部分:交易範圍的形成
  • 股票進入一個交易範圍,在這一範圍內,價格波動相對較大,隨後逐漸收窄,交易量也出現變化。
  • 在這個階段,成交量通常會表現出一定的不穩定性。隨著交易範圍的延伸,價格波動逐漸減小,市場的活躍度降低。
?
C部分:測試階段:SPRING, TSO
  • 在交易範圍的後期,股票可能會出現一次終端抖動或彈簧。這是為了清理剩餘的供應,強迫弱勢持有者賣出,並創造錯誤的市場預期。
  • 彈簧和終端抖動的區別在於,彈簧的價格穿透低點的幅度較小,而終端抖動則表現為大幅度的跌破。彈簧一般伴隨較低的成交量,而終端抖動則表現為高成交量。
?
D部分:走出泥潭,進入趨勢
  • 一旦TSO完成,股票的價格開始反彈,進入上漲階段,最終突破交易範圍的上限。
  • 這時,股票的趨勢開始反轉,形成Markup階段,價格持續上漲,直到進入派發階段。

?

AMD 的 Wyckoff 底部 + 點數圖分析
  1. PS(Preliminary Support,初次支撐)
    • 從?96 漲到 114,說明有承接資金出現。
    • 這是 Wyckoff 底部流程的?PS,機構開始初步吸籌。
  2. SC(Selling Climax,賣出高潮)
    • 隨後從?114 暴跌到 78,恐慌性拋售出現。
    • 這是典型的?SC,標誌著市場的極端出清。
  3. AR(Automatic Rally,自動反彈)
    • 從 78 快速反彈,說明拋壓暫告一段落。
    • AR 與 SC 共同定義了底部區間的下邊界。
  4. ST(Secondary Test,二次測試)
    • 市場再次下探測試 78 附近供應量。
    • 如果賣壓明顯減少,說明吸籌有效。
  5. 吸籌區間(Accumulation Range)
    • 價格在底部區間內橫盤整理。
    • 點數圖能清晰記錄這一階段的橫向“能量儲備”。
  6. SOS(Sign of Strength,強勢信號)
    • 突破拉升到?122,表現出 Wyckoff 中典型的?SOS
  7. 點數圖目標測算(Projection)
    • 橫向計數給出的目標在?186 美元附近
    • 這是潛在的出貨/派發區域。
    • 需強調:目標是範圍,不是精確價位。
  8. 策略思路
    • 在?186 附近逐步離場,留意派發信號。
    • 後續要觀察是否還有?二次需求上攻,還是直接進入?派發階段(Distribution)

?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