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節回國二三事

(2025-02-14 17:16:30) 下一個

今年春節回國,特意去了湖南津市,隻為吃一碗正宗的津市米粉。這碗米粉的念想,竟是從小時候便埋下的。那時候,爺爺帶我回湖南老家探親,清晨的街巷裏彌漫著米粉湯的香氣,我們坐在一個簡陋的小館子裏,爺爺點了一碗牛肉米粉。牛肉燉得酥爛,湯汁濃鬱,蓋在潔白的米粉上,香氣撲鼻。當時的我還小,但那股牛肉的香味卻深深刻進了記憶裏,仿佛成了一種味覺上的鄉愁。或許是在湖北,牛肉不像豬肉那樣常見,所以那一碗津市米粉,竟成了兒時的奢侈與珍貴。這麽多年過去了,每次吃米粉,總覺得少了點什麽,好像再也找不回當年的那股香。

這次終於有機會去津市,迫不及待地找了一家當地有名的米粉店,坐下就點了一碗牛肉粉。熱氣騰騰的米粉端上來,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口,入口的一瞬間,記憶被拉回了小時候的那個清晨。然而,這次感受到的不隻是牛肉的香,而是米粉本身的絲滑。軟而不爛,筋道卻順滑,湯頭鮮美,帶著一絲微微的辣。過去記憶裏的味道,是對牛肉的渴望,而如今,卻更能體會米粉的本質。一碗下肚,胃暖了,心也仿佛被填滿了些。

另一件事,是去武漢吃四季美湯包。大學那幾年,住在武漢,第一次去吃四季美,是大哥帶我去的。他比我早上大學,對武漢熟門熟路,帶著我穿過漢口的街巷,找到那家人氣最旺的湯包館。那時的自己還沒什麽“吃”的講究,跟著大哥坐下,看他熟練地點單:“要三籠湯包。” 不一會兒,湯包端上桌,輕輕一咬,滾燙的湯汁瞬間溢滿口腔,鮮香四溢。那時的湯包,皮薄但從不破,湯濃而鮮甜,配上薑絲醋,入口便是一種極致的滿足。那一餐,讓我對湯包有了執念,後來每次經過四季美,總忍不住進去吃上一籠。

這次回武漢,還是去了四季美。店鋪翻新了,裝修現代了許多,但門口依舊排著長隊。我點了一籠湯包,咬下一口,熟悉的味道還是在,可總覺得少了點什麽。湯的鮮美依舊,但似乎不再驚豔,肉的香氣少了一絲層次。是做法變了?還是我的味覺變了?也許是如今吃肉的機會多了,少了那份當年的珍惜;也許是時間在味覺之外,也悄悄改變了我們對美食的感受。但無論如何,那一口湯包,還是能把人拉回從前,讓人憶起那些在武漢的青春歲月。

米粉和湯包,曾經是簡單的一頓早餐,一份日常,而如今,卻成了時間的印記,成了鄉愁的載體。價格早已是當年的一百倍,街景換了幾輪,連城市的氣息都不一樣了。但吃,還是吃,味覺的記憶仍在,舌尖上的鄉愁也仍在。時間改變了很多事情,但食物,仍然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生裏最溫柔的牽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Tina_芬蘭 回複 悄悄話 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湯包都是我難以忘懷的美味。熱幹麵,燒賣,麵窩,米粉,糯米雞。。。。。。我們過早從不重複。砂鍋銚子煨藕湯是童年記憶中最美好的部分。
山鄉不仕老了 回複 悄悄話 回憶中的味道,總歸是最好的。
現在,“同樣”的東西,味道好像比不上回憶裏的,有兩種可能,一是確實現在的東西原料不如過去了,或做法不如過去地道了。二是現在口味變了。
diaozhi 回複 悄悄話 俺也在武漢上過學。四季美的記憶是人擠人,人上疊人,人為吃損人(包括自己),有失人尊。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那一口兒時的味道。好文
bushihandyman 回複 悄悄話 以前四季美,樓下的大眾包子要排隊,樓上是宰人的,不用排隊
看海的熊貓 回複 悄悄話 四季美湯包,三鮮豆皮,藕燉排骨,回武漢才會找到的味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