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後裔

無緣深耕,但求淺嚐
正文

探究一些中國人仇恨俄羅斯的根源

(2025-01-10 19:07:01) 下一個

當前俄烏戰爭鏖戰正酣,據我觀察大部分國人秉持正義之道,強烈譴責以普京為首的俄羅斯公然違背國際法準則,踐踏公理,跌破人類道德底線,悍然入侵他國。然而俄羅斯自辯說烏克蘭自古以來是露西亞族的一部分,隻是列寧生硬搬造出了一個加盟共和國。這裏我不去深究俄羅斯/烏克蘭/白露西亞曆史的經緯,隻是探討國人厭惡俄羅斯的另一個因素,既沙皇俄國侵占中國150萬平方公裏的中華國土。

1689年尼布楚條約是清國與俄羅斯簽訂的,彼時清國疆域大致為:

(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1858年清國與沙俄簽訂【璦琿條約】以及以後的【北京條約】和1864年簽訂的【塔城界約】使清國喪失了150萬平方公裏領土。注意此時清國統治者是滿州貴族,被統治族群包括漢族、維吾爾族、藏族、蒙古族等,如同當時奧斯曼土耳其治理下的阿拉伯人、庫爾德人、希臘人和塞爾維亞人類似。

1911年爆發武昌起義,清朝滅亡,此時【中國】一詞正式出現於國際法政體中,雖然"複興中華"的耀眼詞匯頻頻浮現於一二百年來的仁人誌士的討伐檄文中。可以說彼時彼刻五族共同體【漢-滿-蒙-回(維)-藏】及其世代居住疆域的一體化非常不穩定,漢族(中華民族)自詡為清國的合法唯一繼承者可能得不到蒙藏回的積極響應,外來勢力支持的分離主義極有可能成功並得到國際法承認,正如同列強們很快承認中華民國繼任清國一樣。國共兩黨同列強的博弈、談判、妥協、力爭直至1949年使五族共同體失去了喀爾喀蒙古和突厥語的唐努烏梁海,但卻套牢了新疆(三區革命差點連新疆也獨立了)和藏區。因此從上述曆史走向來說,中國(無論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清國百分百繼承者。既然如此,那麽清國喪失給俄國的150萬平方公裏領土從國際法法理上講與中國不搭界,所以今天的國人憎恨沙俄蘇俄掠奪中國領土就顯得over patriotic(走過頭了的愛國主義或過分的民族主義),你隻能埋怨清朝漢族的主子滿洲貴族在當時國際上沒有話語權,懦弱無能,同時也受到惡鄰的欺辱和訛詐,沒能將廣茂的外東北轉繼給後來的中國,我們隻能遺憾而已。但是憎恨的情緒就如同在市場競爭中別人抓住機會發財了,而你前輩的主子沒能抓住機遇錯失良機,現在卻忌恨那些守有家財萬貫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neshershahor 回複 悄悄話 共產從俄國來,這個理由足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