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欲火 ——— 將改革進行到底

(2024-11-12 08:25:23) 下一個

 

欲火
——— 將改革進行到底

 

 
 
無論世界的美的美好,還是曆史的災難,都需要真實。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擦清曆史的鏡子,抹去灰塵,以史為鑒,走好未來的路。
 
這是一群少數人。如果在50年代。肯定被打成右派,如果活到60年代,他們將參加造反,活在80年代,他們一定會成為改革派。為自由、為民主、為平等,如地下水一再衝出地麵,“三種人”其實是一種人。正如高爾基所說,用雁行寫在萬裏長空“真正的人”! 一一《炎黃春秋》2014年第9期第76頁
 
讓我們對孩子說,不要放棄對災難的記憶。否則災難會降臨於你。 一一張健《我們的懺悔》第8頁
 
我們已經老境,並終將速去。我們怎忍心帶走該說的話,再繼續蒙上兒女的眼睛?
一一張健《我們的懺悔》第10頁
 
我認為對邪惡、對黑暗,你表示沉默,表示出閃躲,與世無爭。你就是共犯,是邪惡和黑略的共犯,壞人做壞事,你看著他們做。而不阻攔,你就是共犯。所以我才力竭聲嘶要出來講話。一一思想家、著名學者李敖
 
將改革進行到底
一一引自《大型政論專題片》序
 
一場以消天私有製為結局的革命,一場以排斥先進生產力為特征的社會製度,無論以什麽堂而皇之的名義都是沒有前途的。代表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知識分子階層和資本家階層是不能消天的。無論怎樣被妖魔化,最終都會被人類認同。這是20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留給後世的教訓。一一李銳
 
資本主義,像一輛左右搖擺的自行車,在反複的失衡和再平衡中,繼續書寫它雖不光彩,都依然不失精彩的故事,眼下仍沒有罷筆的征兆。
 
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公眾,似乎已作好了權衡。他們希望改進而不是更換這個製度。特別是它的替代方案一一計劃經濟,於上世紀晚期退出曆史舞台之後。
一一《資本主義簡史》作者德·於爾根·
 
革命改良對折磨,上世紀中驚逝波。暴力引來乃暴政,改革方能去惡魔。不久將投爐火中,為民做主未寬鬆。何日憲政實行了,讓我靈魂有笑容。
一一 李銳
 
世界,麵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
 
中國,該如何走向未來? 中國,怎麽辦?
 
這,是曆史之間,這是人民之問,也是一一時代之問!
 
一一 將改革進行到底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
 
原文是:“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孟子·滕文公上》
 
譯文:“老百姓生活的真理是,有穩定財產的人就有穩定生活的信心,沒有穩定財產的人,就沒有穩定生活的信心。倘若沒有穩定生活的信心、就會無法無天,毫無顧忌地肆意妄為。等到犯了罪責,然後對他們施行責罰,這相當於設下陷阱陷害老百姓。”
 
所以消滅私有製,其罪惡如同設下陷阱陷害老百姓!
 
毛澤東在《矛盾論》裏說,一切事物都充滿了矛盾,矛盾永遠不會停息,為他的階級鬥爭學說製造理論根據。
 
東西方的科學家也都認為人類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中,有正數,就有負數;有存款,就有負債;有陰必有陽,有善必有惡,有天使就有惡魔……這個世界仿佛充滿正反對立。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1928年預言,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有對立的反粒子。幾年後,科學家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似乎驗證了保羅·狄拉克這一預言。
 
可是1937年,意大利物理學家埃托雷·馬約拉納預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類特別的粒子。它們的反粒子就是自身。這種正反同體的粒子被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
 
神秘的正反同體粒子,讓我們等了80多年,今天終於被美國斯坦福大學華人科學家張首晟發現,2017年7月20日,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上。
 
自然科學是這樣,社會科學也是這樣。不管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所創立的理論、學說,也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所以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斯大林模式的公有製,並不比西方私有製的資本主義優越、所以蘇聯和東歐人民棄之如敝履。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
 
此言一出,雷霆萬鈞,震撼寰宇。
 
在中華民族這塊土地上,幾十年來,為了消滅私有製而進行的一切鬥爭,都是與中華民族5000年曆史相背離的,與500年來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相背離的,與世界主流社會相背離的。它違背了人性,違背了天道人心,違背了曆史規律,是逆曆史潮流而動。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曆史會證明:他的深遠意義,絕對勝過《共產黨宣言》。
 
那麽幾十年來,在紫陽縣,徐有財緊跟毛澤東的極左路線,為了消滅私有製,大搞階級鬥爭,大搞合作化、人民公社,農業學大寨,文化大革命……不也是違背了人性,違背了天道人心,違背了曆史規律,違背了世界潮流嗎?
 
在“四人幫”倒行逆施的年代,人民哪有自信? 魂魄歸來兮,中國人民有了自信。
 
正因為我們有了自信,才敢實話實說。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這是一部忠實於曆史的傾訴。是一群耄耋之年的知識分子,對往昔歲月的《離騷》、《陳情表》、《李陵答蘇武書》、《司馬遷報任安書》。
 
2017年夏於煙台高新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