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園

與您分享美好的事物,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正文

有關親子關係的一些分享(上)

(2025-05-06 01:25:30) 下一個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127:3)”。

我們都有孩子,這是神對我們的祝福,我們都當對此懷著感恩的心。兒女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產業,既是產業,就隻是讓我們保管一下而已。父母是兒女的管家,是神交給我們暫時管理的。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年?最多也就20-30年,所以父母的教導管理是有期限的。基督徒應當按照《聖經》的教訓教養兒女,使他們從小就敬畏神,遠離惡事。沒有人生下來就會當父母的,都是邊幹邊學;特別是母親,在孩子的教養方麵更當忠心做好手中的托付,謙卑學習完成母親的呼召;與神同工,讓神的美好旨意成就在孩子身上,使孩子獲得豐盛的生命!

今天我將從下麵幾個方麵來分享:

一、用禱告祝福孩子

包括為孩子禱告和與孩子一起禱告。

舉例1:宋美玲的母親,她在《我怎樣成為一個基督徒》一文中提到:“母親那時虔誠的祈禱,是我幼年生活中最深刻的印象,她常常自閉於三樓的一間屋子裏,舉行祈禱,祈禱的時間很長,有時天沒有亮就開始了。我們有什麽難題要求解決,母親一定對我們說:「讓我去叩問上帝。」我們不能催促他立刻回答,因為叩詢上帝,不是五分鍾可得到效果的事情,一定要耐心等待上帝的啟示。但奇怪的是,凡母親祈禱上帝以求決定的任何事情,結果都是良好的。”

舉例2:我們教會去年被主接去的莊太,生前也是每天為孩子、為教會禱告1-2小時。大家都知道他的兒孫各個都是好漢,不但在事業上有成就,而且都很有愛心,都是虔誠的基督徒。二兒子退休後成了全時間的傳道人,他家老二當了4年的律師,因對澳洲講英文的華裔後代有特別的負擔,就去讀神學。目前,他已經神學畢業,與幾位誌同道合者創建了一個專門為講英文的華裔年輕人服務的新教會。

舉例3:我們教會的茶花阿姨,女兒不幸早逝,留下外孫在她身邊,孩子父親也不怎麽管他。去年外孫麵臨高考,看他不太用功,她對他的嘮叨一點作用也沒有。老人家隻有來到上帝麵前,一天兩次為外孫禱告。他的外孫今年順利進入了莫納西大學自己喜歡的專業就讀。

舉例4:曾經在我們教會講過道的楊姐妹,最近寫給我一段文字:“現在的世代是曆史上最危險的世代,是娛樂至死的時代,仇敵以豐富的物質供給,海量的信息狂轟濫炸,各種遊戲、電視電影等等來逼迫神的兒女,占據我們的心思,離間我們的親情,殺死我們的時間,奪去我們的敬拜,其中尤以青少年為甚,幾乎人人成了“低頭族”,學校、社會以今世--這個將亡的世代的價值觀來影響、爭奪我們的孩子。所以聖經上說,“夜間,每逢交更的時候要起來呼喊,在主麵前傾心如水。你的孩童在各市口上受餓發昏,你要為他們的性命向主舉手禱告。”(耶利米哀歌2:19),“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饑餓非因無餅,幹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阿摩司8:11)

所有的悖逆根源全在於人離開了神,不聽神的話。所以母親為孩子的守望,家庭祭壇的設立是何等重要。不知誰說過這麽一句話,”誰也不能從一個流淚(指流淚的禱告)的母親手中奪去她的孩子”。所以你除了教養、溝通等等知識之後,一定要讓父母們為孩子們敬醒守望禱告。我的父親百事不管,也管不了,周圍環境又極其惡劣,全賴我那敬虔的母親,她完全依靠主,經常半夜起來為我們禱告,我們三兄妹能像現在那樣被保守在主裏,和我母親的禱告是分不開的。”

昨天她又發給我一段話: “Peace with God,peace with man,peace with everything.與神的關係和諧了,親密了,所有的關係都順遂了。記得我哥哥進叛逆期的時候,我媽媽首先在神麵前悔改,天天深更半夜起來禱告,因為那時我們家所在的環境很惡劣,風氣極差,男孩子學壞是分分鍾的事。感謝主,我哥哥蒙神保守,是我們這一帶有名的好孩子。”

舉例5:我自己也是天天為孩子們祈禱的,身心靈都在禱告的範圍內。當孩子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遇到難處,如學業、找工等等,就拉著他們的手一起禱告。如最近我家老二快大學畢業了,麵臨找專業工作的問題,競爭相當激烈,通常是近2000個申請者中,錄取幾十個,可謂百裏挑一。我不但天天為他禱告,還找機會拉著他的手一起禱告,讓他學習遇事信靠神,不至於壓力山大。深信在神沒有難成的事,信靠神的人必不至於羞愧。本周二(24/4)他收到了墨爾本市中心一家大數據分析公司的錄取通知書,這是他最喜歡的公司,也是我們大家最希望他進的。最想進的公司首先錄取,他申請的其它20多個公司就不用再花精力和時間去走一道道繁瑣的程序了。感謝讚美主莫大的恩典與慈愛臨到他!仰望主的孩子真是有福!這事讓他又一次經曆了又真又活的大能神的幫助!

二、 教導與尊重,與孩子有良好的溝通 

(1)最有效的教導,就是以身作則。想要孩子愛學習,父母親就要做榜樣給他們看。把6個孩子都送進美國常青藤大學的韓國媽媽,把車庫改成了圖書館,每個孩子都有兩張書桌,一張在房間裏,一張在車庫。父母親和孩子們一起努力學習。我認識的一位親友,把孩子送來澳洲留學,聽到電話那頭媽媽一次次的關照:你要好好學習!他直接就把電話掛了。因為他的母親自己並不愛學習,而是熱衷於打麻將和外出應酬。父母彼此相愛,有人說:父親若愛孩子,就要首先愛孩子的母親,反之也是,母親也當愛孩子的父親。父母吵架、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是相當大的。

(2)進入孩子的世界,建立良好的溝通。嚐試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盡力多了解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家長們也要不斷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如我家老二跟我聊天談到比特幣,我就趕緊去網上搜索相關文章;他提到艾隆馬斯克,我就要去搜索他的信息;他7月份要去美國伯克利大學學習,我不得不去更多了解這所大學的相關信息(擁有諾獎得主104位,日本首富孫正義畢業於該校,是馬雲阿裏巴巴重要投資人)。所幸現在資訊發達,要找到這些資料並不難。我能夠有一些這方麵的知識,就比較容易找到共同語言與他溝通,免得他認為媽媽什麽都不懂,而與我無話可談。我平時也會把他當老師,遇事虛心向他請教。他小的時候,大都是我們當老師,陪他看書,給他講故事。慢慢他長大了,他就成了我們的老師。我們有關手機、電腦,出國訂機票、訂旅館等,大都是在孩子們的幫助下搞定的。

(3)興趣與學習方向的選擇。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的天賦與興趣,從平時細致入微的觀察中,父母親不難得出結論。根據孩子不同的天賦與興趣,為他們創造條件,引導他們。不一定每個人將來都做醫生、做律師、做牧師,天賦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將來的發展方向也不同。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硬逼著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作出選擇。發生在周圍的慘痛教訓:孩子花7-8年拿到醫學文憑後告訴父母,這是為你們讀的,接下來我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讀別的科目了。

我家老大在墨爾本大學讀了工程和金融雙學位,成績都很優秀,with honors,他自己覺得工程更適合他,最後找工選擇了工程方麵的工作。老二雖然高考分數很高,可以選擇任何專業,但他最後選擇了金融方麵的專業。我們都是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的,隻有他們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能開開心心地學,開開心心地做。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是對孩子的尊重,父母要信任孩子有正確的判斷。萬一犯錯,也是一次成長的機會。

(4)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作比較。有的人讀書比較輕鬆就能取得好成績,有的人讀書讀得很辛苦,成績還是不理想,但其它方麵很優秀。隻要你努力學習就一定會有好成績,這是誤導人的觀念。所以,孩子隻要自己盡力了,隻要比自己以前有進步了,就當鼓勵和肯定他們,不要與其他孩子作比較。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甚至是兄弟姐妹之間的比較,會引起孩子之間的怨恨和妒忌。有一朋友女兒成績非常好,她常常在兒子目前嘮叨,讓他向姐姐學習,兒子很反感,幹脆破罐子破摔。

(5)無條件的愛與接納。不會因為孩子考試分數的高低,工作年薪的高低,而改變他們在你心中的價值。萬一考砸了,他們分數拿回來時,不要再責備,因為這個分數對他自己而言,已經受到處罰了。人生的價值也不能僅從收入的多少來衡量。聰明的媽媽這樣對孩子說:“Thank you been my child, just been yourself.”(謝謝你成為我的孩子,就做你自己。)天父創造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能夠發揮自己的潛能,讓上帝的旨意成就在他們身上,就是最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像墨爾本生下來就沒有四肢的尼克胡哲,他能夠成為全球著名的勵誌演說家,與他父母給予他的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是分不開的。

注:此文寫於2018年4月,這是我演講的上半部分,下篇博文再分享下半部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