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ur_bear

我看到了什麽,我想到了什麽,我就寫下什麽。
正文

薑萍事件之我見

(2024-06-27 01:44:48) 下一個

關於薑萍事件的回顧。
要理清發生了什麽或許很難,但講明白我們在爭什麽還是可以的。首先我把事件分為三部份:
1.事件的主體2.事件的責任評定3.事件帶來的影響。

1.主體:
A.“天才少女”薑萍,是直接符號,是爭論熱點。
B,“幕後推手”王閏秋老師,是先作假者,是成年人,是教育工作者。
C.“學新聞學的”阿裏達摩院媒體,造假傳遞者,隻學流量,不學無術。
D、“全球競賽”主辦方阿裏巴巴達摩院。以無監考的模式吸引各界數學愛好者,想以小搏大,恐死無葬身。
E、“薑聖千古”的或支持或質疑或耍樂的吃瓜群眾。

先說責任主體的確認,因為先要確定主體才好評定是非與功過。
從後往前說,首先E吃瓜群眾是無辜的,我們各有苦衷和希望。

E1:對於支持者,我們是希望各個階層都能出人才的,也許生活有更多期盼,說不準我的失敗不是刻在基因裏的,也不是環境或者不努力造成,隻是各種巧合。我的下一代或許能成天才,而且我又不懂數學,支持錯也是能理解.

E2:對於質疑者:我們學過高數,對於薑萍的板書、筆記以及背誦的台詞能找出太多的錯漏,包括但主限於,主=6,陳惠民方麵。以及最能體現沒學過統計知識的親口承認的排列組合不好,一切的一切都是非常可疑的。但是所有佐證都來自阿裏發布的視頻以及網傳未證實的成績單和同鄉爆料。無法錘死。

E3:對於樂子人:數學丁真,薑聖千古,薑神不等式秒了。

我的理解是吃瓜群眾不應該是爭論的主體,罵戰也好,理性分析也好,不該圍繞彼此展開,因為觀點隻是事件這一麵鏡子,照出的自己或別人的一小部分,不能斷定吃瓜群體的喜惡忠奸,總結就是:吃瓜人是無辜的,不要踩爛我的小板凳。

D:然後是主辦方達摩院,達摩院的初賽或預選賽確實很不公正公開,完全沒有監督可言,僅存的一點秩序是靠難題和數競這塊牌子撐著。但要考慮辦賽的目的和投入產出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達摩院是純粹的商業機構,辦賽的目的是擴充自己在研究學術圈的影響力,但為了下沉市場也可以宣揚門檻低甚至沒有門檻。不過實際比賽的性質是高等數學解題競賽而不是趣味數學出題賽,可見針對的群體還是在讀或畢業的研究生高知群體,而不是全民數學推廣。有很強烈讓數學尖子來達摩院逛逛這種意願的,一個韋神就帶來許多熱度了,多來幾個還了得?功利心很重,但無可厚非。

C:可能最可恨卻能隱藏最深的就是達摩院相關的媒體了,他們躲在鏡頭後麵,看似忠實記錄,但從視頻中明顯透露編導的浮誇味。我大膽猜想(一定不真)。我是薑萍,正躺床上刷著快手搞笑視頻呢,班主任一個電話打來,怒吼著出大事了要我去他辦公室。好家夥原來蠢貨王老師借我名頭打比賽打來條鱷魚。不怎麽見過麵的校長又是求著遮掩,又是許好處。還叫我打電話和父母通通氣,沒辦法,趕鴨子上架隻好硬著頭皮上了。問答是編劇寫好的,誰是編劇?不好意思,量身定做,在場除了同學,可能誰也跑不掉。對麵提問的主持人,就你媽事最多。誰是導演?又是操場,又是宿舍,還要到班裏寫板書,出了這種事,學校裏沒一個人願意,要不是和阿裏有協議,校長巴不得請攝像的吃一碗閉門羹。一部電影爛誰的責任?誰都推的開,導演和發行方就推不開,這次薑平事,阿裏係媒體是導演又是發行方實在罪無可恕。

題外話:為什麽現在的新聞業不像從前一樣,真實、準確、迅捷了呢?
    就和為什麽UFO不見了一樣。大家都有攝像頭和網絡了。紙媒時代大家看到的是幾十個字擠在一小塊地方的簡短報導而其他相關信息皆無,相對而言當然絕對真實,絕對準確,絕對迅捷了。
    進入新媒體時代,前後左右都有人看,美醜藍金都吵個不停,談不了真實準確,大家得到信息的來源不同,作出評判的人的經曆也不同。至於迅捷,記者跑得再快能穿越到事發的前一年嗎?畢竟王閏秋老師前一年就涉嫌作弊了。當代新聞學是所有人的新聞學,什麽資深媒體人,局長探長都不能包羅萬相,一錘定音,因為複雜度的來源從來不是事情,是人無窮無盡本性(貪婪)。

B:回歸原活題,按我的想法,這件事的超過一半的主體是阿裏係的導演編劇,還有一小半就是王閏秋老王了。為人師表啊,且不說學術不端的曆次作弊了,竟然還扯上學生一起作弊,這還不是最可惡的,最醜惡的是:事主找上頭了,快東窗事發了,不主動承認錯誤,無可就藥拉著學生一起圓謊。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拉個不懂事的孩子吸引火力,甚至推出去做了擋箭牌。學風極其扭曲,為人極其齒齷齪。簡直喪心病狂,令人發指。不但做老師是不合格的,就是作為成年男性也是毫無擔當,沒有卵子。

A:回到表麵上的主人公薑萍,毫無疑問一係列的始作俑者不是她。薑萍還未成年,還在一個不太自由的環境下。上麵有老師校長,外麵有挖熱點的狂熱者。從未走進社會,還是請社會上的各位哥姐叔姨多多原諒。如果薑萍身邊有能看出事情真偽的人,也請告訴她世事險惡,遠離別有用心的人,不要冒火中取栗的風險。

好的,責任主體已明確,阿裏係媒體占50%,王老師占了44%,薑萍就6%吧。開始評定責任程度了。

大:就且前能壓製下來而言,衛星放的不算太大,起碼沒有坐實讀書無用論,擾亂社會基本秩序。可能有人會問這能擾亂什麽秩序?
很簡單,學曆和考學秩序。如果證實薑萍是隻讀兩年數學的天才而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超過10年專業學習生涯的數學博士,那所謂的專家學者豈不都是笑話,學曆的專業性就無從談起。也許有人會提人人平等,那是在法律麵前,最基本的人格尊嚴麵前。其它地方像是身高體重,吃飯運動,這些不影響生存資格的事情上可能人人平等嗎?什麽是秩序,就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事實上生活中的瑣事就是處處不平等的,不然連最基本的交通秩序都無法保證!
考學就不講了,大家都明白高考很垃圾,但還算公平,畢竟
分地域出榜單從明朝就有了,咱們現在還有戶籍製度呢!

中:阿裏媒體聯合王閏秋一番操作確實給中國教育抹了黑,原本是想宣傳中考分流吧,就沒想過埋沒人材這一麵嗎?還好沒有宣傳成功,不然中考分流又會壞菜,以後直升高中,都去考學,怕是以後博士滿地走,碩士不如狗了。即使現在熱度壓下來了,一定程度上錘了“天才少女”,也會出現”資本投石問路,插手教育體係”的猜測。十幾年前出個可疑的韓寒就算了,本來文科也不與生產力直接掛鉤。再出個數學韓寒,看到一個衝在線野榜的,民眾就出現唾棄現行教育體製的奮湧激情了,那些年強製的九年義務教育的辛苦普及豈不是付諸東流?

對於丟國際臉,反正中國是厚臉皮嘛,丟多少都無所謂,用手捂住不讓下麵的人看見就行了。(捂臉那是捂不住的隻好捂民眾的眼耳口鼻了。)但這件事知之眾多,捂不捂也沒太多必要了。

小:中國浮誇風從習總上台大為顯露,但實際上本就在骨子裏深刻著,從婚喪嫁家娶就能看出中國人是普遍好麵兒的。但自身成就小且少,隻好使勁誇吧。這次阿賽邦薑不過是又一次的畝產萬斤罷了。

3帶來的影響:未來的事情很難說,隻談最近觀察到的。
媒體方麵:確定了新聞是最不值得學的專業!
教育方麵:育人先育德,這件事處理不好,教育界可能比平常社會更缺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chinomango 回複 悄悄話 "拿她不好的中考成績就否定她更是可笑的。"同意。當年我期中英文考過12分,周末就跳到70多分,後續是99,95分。
一個人的清歡 回複 悄悄話 這是我在袁教授文章下麵的留言:“ 決賽依然是線上的,但是要求選手8小時全開攝像頭,允許短暫地離場去吃飯或上廁所。如果王閏秋真的可以操縱兩個帳號,那麽他可以在第0小時以小號上線讀題,然後退出,然後在線下繼續思考考試題目,或者尋求團隊的幫助,在最後的8小時內上線以自己的帳號上線答題。”—— 這個說法不對呀,全程開攝像頭,王閏秋怎麽可以操縱兩個賬號?兩個賬號一個人,不會被發現嗎?如果讓薑萍先幫他看題,薑萍是不是根本就看不懂?有人說可以截屏,如何把截屏傳給王閏秋?決賽時如何操作?
fly_saucer 回複 悄悄話 最新消息:著名數學家,北京大學袁新意教授發長文評論薑萍事件: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4/06/27/125637101.html

在現在天朝官方媒體幾乎一邊倒地為薑萍叫好時,大家更可以由此得出自己的判斷。
JustWorld 回複 悄悄話 做假捅到網宣們的痛處。說一說200斤的博士論文是不是假的。

做假追朔到中共的曆史,它的曆史都是假的。百年前,蘇共提供武器,資金,人力建立黃埔軍校,發動北伐。最終二戰後,扶植中共上台。國民黨和中共都是蘇共提攜和幫助的,蔣介石先翻臉,斯大林死後毛也翻臉。國共內戰是蘇共指揮策劃的。200斤和普金言歸於好,合作無上限,普京入侵烏克蘭已窮途末路,200斤也將步其後塵。
柏舟泛流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現在就站隊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為什麽再等一段時間再下結論? 至於拿她不好的中考成績就否定她更是可笑的。
我本人初高中數學一直不好, 初中數學考試曾經得過可恥的零分。高中一直也不太好, 最多就是中上, 高考隻考了83/120, 考上了中部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學的力學係。進了大學碰到了一個好的數學老師,學習完全不一樣了。84年我在全校數學競賽中得了第一。要是不了解我的人再看了我的初高中數學成績肯定說我也是作弊了。
翩翩葉子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好!讚!!!

我也相信數學是要天賦的,但我不相信上個月還沒有,下個月就爆發了。

心底裏希望薑萍是數學天才少女,但疑點巨大。看她老師在某????視頻裏的眼神,就覺得躲躲閃閃,感覺他心裏一定藏著"小秘密",當然與薑萍與這次大賽有關。

去買瓜等著看戲如何繼續上演。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