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創

海外存知己,天涯有筆鄰。
個人資料
雅酷原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也門胡塞武裝被“定點清除”

(2025-09-01 16:33:24) 下一個

薩那的一個周四清晨——胡塞武裝政府的官僚們帶著文件、咖啡與正襟危坐的嚴肅表情聚集在電視機前,正準備收看胡塞領導人阿卜杜勒·馬利克·胡塞的講話。就在鏡頭即將開啟的瞬間,天邊爆發了一道刺眼的火光,像是一隻無形之手準確無誤地掐斷了他們的時間。辦公室裏的窗戶爆裂,煙霧彈般的塵霧填滿房間,一聲聲驚呼變成了永遠失聲。

混亂中,幾位部長倒地,鮮血與文件一同散落。身穿製服的保衛人員慌忙護送其他人撤離,電視台畫麵中,一片狼藉。一天之內,這座城市的權力核心被瞬間削減,國家的影子政府如同被戛然而止的樂章,失去了指揮棒。

據多家媒體報道,以色列發動的這次空襲,致使胡塞控製的也門首都薩那遭襲——包括總理艾哈邁德·阿赫麥德·拉哈維(Ahmed al-Rahawi)在內的至少 12 名高級政府官員喪生。遇難者名錄包括內閣秘書、總理辦公廳主任、經濟與產業部長、外交部長、農業與環境部長、旅遊與文化部長、青年與體育部長、福利勞動部長、司法部長、電力能源水利部長,以及信息部長等。

這次空襲發生在一次政府工作坊期間,當時胡塞領導人阿卜杜勒·馬利克·胡塞正準備發表電視講話。襲擊被認為為一次精確暗殺行動,以色列強調目標是軍事目標,而胡塞方麵則強調這是一次政治暗殺,誓言予以強力報複。

通過精準擊殺行動,以色列向胡塞政權發出了對手高層也難逃信號,凸顯其情報與打擊能力。胡塞政權的中樞遭受重創,短期造成治理空檔與權力重組,但代理人政權也會在壓力中更為團結與強硬。胡塞政權長期處於自建政權但缺乏國際認同的尷尬位置。此類殺戮更凸顯其非合法性”——它不是一個能享有全麵外交保護的國家實體,而是被打擊的目標

胡塞政權與伊朗有著明確的盟友關係,而其頻繁攻擊紅海船隻、為巴勒斯坦發聲,也加深了地區對抗張力。此次襲擊可能引發地區新的連鎖衝突,同時也帶來更多平民傷亡與人道危機隱患。

如果說國家政治是一場精心編排的劇目,那麽這次襲擊無疑是導演按下了突襲暫停鍵——原本以為緊張戲才剛鋪開,胡塞武裝的一顆導彈或一次新聞發布會就讓觀眾、演職員、乃至劇中人一陣懵。此次襲擊後,下一幕就需要在廢墟中尋找線索,用帶著塵土的語言繼續講下去。

胡塞武裝,亦稱安薩爾真主(Ansar Allah),發源於北也門的紮伊迪什葉派社區,起初是一個政治宗教運動,後演變為武裝力量。早期在 2000 年代中期爆發多次反政府衝突,最終於 2014 年奪取首都薩那,實控也門北部大半地區,至今控製人口與領土占全國很大份額。

胡塞武裝建立了名為最高政治委員會的治理機構,且自 2016 年持續運作,通過 SPC 執掌也門實控區的大權,包括設立自己的總理、部長和政府部門。但 SPC 並未被聯合國及大多數國家承認,它是一個事實上的政權,被普遍視為反對派政府。

國際社會繼續承認位於亞丁,由總統領導的合法政府。而胡塞政權僅獲伊朗承認,並遭聯合國視為違反憲法,抨擊其破壞和平進程。美國則將胡塞運動列為外國恐怖組織FTO)或精確製裁目標群體

胡塞當局在司法體製上推行宗法法律,對司法任命進行宗教化改革,並廢除部分教育或專業要求,使法庭更受宗派意誌左右;他們通過控製稅收和港口收入維持財政。總而言之,胡塞武裝不是國際承認的也門合法政府,而是一個通過武力控製北部地區、擁有自建行政結構卻缺乏法律與國際承認的影子政權

遭滅頂之災後的不到兩天,薩那的街頭響起了哀樂——幾千名市民自發聚集在 Al-Saleh 清真寺,哀悼這場精準清除的受害者。棺材被包裹在也門國旗下,一個個鮮活的名字被念出,仿佛要把那一片血霧中的記憶拉回現實。人群齊聲高呼:我們不會忘記,也不會屈服。新總理米夫塔身披黑袍登台,他的聲音沉穩,卻帶著從廢墟中奮起的決意:這不會結束,反而才剛剛開始。

遇難官員的葬禮在薩那的 Al-Saleh 清真寺舉行,數以千計哀悼群眾出席,民眾高呼美國以色列之死式口號,哀悼現場充滿情緒張力。會後,代理總理穆罕默德·米夫塔(Muhammad Ahmed Miftah)上任,並表達強烈憤怒,稱這是國際情報聯盟的行動,承諾加強內部安全,並向以色列展開報複行動。

胡塞扮演非官方政府的角色,他們的合法性沒有觀眾投票支持,借靠武力、社會控製、自製製度存在。以色列的這一記重拳,改變了舞台的重心,但絕不會讓戲劇謝幕。下一幕,估計還得由新總理米夫塔與他的團隊,在火光中繼續導演。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