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創

海外存知己,天涯有筆鄰。
個人資料
雅酷原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為什麽“政變”令人談虎色變?

(2025-08-31 16:03:27) 下一個

在中國的政治語境中,政變二字自帶恐怖氣息,仿佛是陰謀、殺戮與動蕩的同義詞。官方宣傳將它描繪成災難的開端:軍隊開進首都,血流成河,社會失序,民不聊生。於是,普通百姓潛移默化中被教育成聽到政變就害怕,仿佛這是一頭潛伏在暗處的猛虎,一旦出籠,必然吞噬一切。

 

我們不妨先換位思考:政變到底威脅到誰?

 

對當權者而言,政變意味著權力瞬間化為烏有,乃至性命不保。一個在萬人簇擁中俯視群臣的統治者,可能在短短一夜間被趕下台,或者在槍聲中倉皇失措地逃命。曆史上,多少至高無上的領袖,最終都是被政變推翻,或者被自己最信任的親信出賣。於是,他們竭力向百姓灌輸政變可怕,實際上是為了保護自己。

 

對普通百姓而言,真正關心的並不是誰坐在寶座上,而是生活是否安穩、稅賦是否沉重、孩子能不能吃飽飯。百姓的核心訴求,歸根到底是生存。因此,政變對他們的直接影響,並不像官方宣傳的那樣巨大。若新上台的政權能夠帶來更公平的製度、更開明的政策,百姓反而會暗自慶幸。

 

回顧世界曆史,可以看到很多政變不僅沒有造成無休止的動蕩,反而成為社會走向進步的轉折點。

 

1989年,柏林牆轟然倒下,這不僅僅是一堵牆的坍塌,而是東德政權的潰敗,是東歐劇變的象征。這裏並沒有血腥的屠殺,而是一場廣場上的群眾運動、一種權力秩序的瓦解。對西方人而言,這是自由的勝利;對東德人而言,這意味著結束了幾十年的監禁,重獲出入自由。這難道不是最溫和、最讓人期待的一種政變嗎?

 

1990年代的台灣,隨著民主化進程加快,國民黨長期的執政地位被民進黨打破。嚴格意義上,這並不是軍事政變,而是一場製度內的和平政變。政權交替不僅沒有引發內亂,反而使台灣完成了從威權體製到民主社會的轉型。今天的台灣民主模式,正是那場權力更迭的成果。

 

1991年,蘇聯爆發八一九事件,部分保守派高官企圖發動政變,試圖挽救已經搖搖欲墜的蘇維埃政權。然而政變失敗,結果卻加速了蘇聯的解體。原本一度高壓的帝國,就此在和平中瓦解。冷戰結束,東歐各國紛紛走向民主與市場經濟。從當權者角度,這是災難性的崩潰;但對很多普通人而言,這意味著從專製高壓走向自由開放。雖然過程中有陣痛,但曆史方向已不可逆轉。

 

中國曆代政變層出不窮,從宮廷政變到軍事政變,從奪門之變辛亥革命,幾乎每一次都在重塑社會秩序。現代史上的政變,也層出不窮。

 

在毛澤東發動文革之前,劉少奇一度掌握實際權力,被視為可能取代毛的繼承人。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政治上的潛在政變。然而結果是毛先下手為強,發動文化大革命將劉徹底打倒。對於劉少奇而言,這是失敗的政變;對百姓而言,卻是另一場浩劫的開始。

 

林彪原本是毛的接班人,但隨著矛盾激化,他試圖通過政變掌握權力,最終逃亡在蒙古墜機身亡。這一幕成為中國政壇最戲劇性的悲劇之一。政變未遂,換來的卻是更深的恐怖與肅殺。

 

1976年,毛澤東去世後,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等人聯手發動政變,一舉粉碎四人幫。這一政變幾乎是舉國歡慶,百姓奔走相告。人們並沒有害怕,反而視之為解放。可以說,這是中國現代史上最受歡迎的一次政變,因為它終結了長達十年的動亂。

 

華國鋒以兩個凡是固守毛的遺產,結果很快被掌握軍權的鄧小平擠下台。雖然沒有流血,但這同樣是一次典型的政治政變。此後,鄧小平主導改革開放,中國才有了後來的經濟起飛。從結果看,這場政變不僅不可怕,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的開端。

 

在八十年代,胡耀邦因寬鬆開明的政策而被迫下台,趙紫陽因六四事件而被罷黜,這些也都是軟政變。百姓雖然惋惜,但從整體而言,這些政變的受害者並非百姓,而是那些失去權力的領導人。

 

近些年來,中國的反腐運動聲勢浩大,數以百計的高官、上百位將軍相繼落馬。有人說,這是以反腐之名,行政變之實;有人說,這是為了防止別人政變,先發動自己的政變。無論如何,這都顯示了一個事實:政變的恐懼,首先存在於統治集團內部,而不是普通百姓心中。對於百姓而言,某位將軍、部長被抓與否,其實關係並不大;反而會覺得終於有人管他們了。於是,官方越是強調防政變,百姓越會心照不宣地笑一笑:這事與我何幹?

 

當然,政變並不總是美好的。曆史上也有許多因政變而引發的軍閥混戰、長久動亂,比如中國的北洋時期、非洲的頻繁軍事政變。這些例子告訴我們:政變是一柄雙刃劍,既可能是破舊立新的契機,也可能是災難的源頭。

 

關鍵在於:政變的可怕,並不是因為政變本身,而是因為後續政權是否有能力整合社會、推進改革。如果政變換來的仍是同樣的腐敗與壓迫,那麽百姓當然不會受益。相反,如果政變換來了新的製度與希望,那它就是曆史的轉機。

 

政變令人談虎色變,因為宣傳塑造了恐懼,讓人以為政變必然是血流成河。有時候,政變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政變。沒有政變,意味著權力的僵化與固化,意味著統治集團的自我封閉。曆史的車輪需要推動,而政變,就是那隻粗暴卻有效的手。百姓真正盼望的,不是沒有政變的安寧,而是有政變帶來的更新。政變之所以令人談虎色變,不過是因為猛虎坐在廟堂之上,不願別人把它趕下山而已。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