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群毆文化老人之風不可長

(2024-06-12 06:07:19) 下一個

                            群毆文化老人之風不可長

                                                                                 

                                                       群毆文懷沙

         文懷沙(191018——2018623日)生於北京祖籍湖南。是研究楚辭的著名學者。著有《屈原今繹》《屈原離騷今繹》《屈賦流韻》等。六十年代初我最早接觸《楚辭》就是借助文懷沙編纂的楚辭讀物。

         20093月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的資深記者李輝挑頭在全國掀起了一場對99歲高齡的文懷沙文化群毆運動。全國文學界書畫界助陣呐喊者可謂眾多,文革遺風甚囂塵上。領軍人物李輝對文懷沙的諸多個人隱私提出 公眾性質詢。李的語氣很像一名國家級的文化警察和法官,講話十分霸氣。

        文老示弱說自己乃風燭殘年之人對所有指責不做任何分辨。事後文懷沙以享年108歲的高壽證明了自己是中國屈指可數的文化壽星。

 

                                                  群毆楊振寧

          1922年出生的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他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是舉世公認的。

          因為82歲娶28歲的老夫少妻引起網上一片罵聲。甚至髒話連篇詛咒楊振寧快死。

          婚姻是人家的私生活和隱私。該你何事?符合婚姻法就是合理合法。

          如在國外絕不至如此。這也是落葉歸根的代價。

         

                                                    群毆範曾 

         1938年出生的範曾現年86歲已是耄耋老人。 

         範曾可比肩民國時期的畫家張大千。張活在世時社會也微辭多多。範賣字畫而發家這是天經地義的公平交易。合法收入,依法納稅應受法律保護。

        範曾的再婚是合乎法律的,別人一切指責都是毫無意義。

        莫嫌範曾的書畫標價太高。文人都應明白洛陽紙貴的文化道理。一朝範曾乘鶴西去其書畫價值將更加升值。收藏家多是智者,他們深諳文物拍賣市場早已國際化的規則。

        

        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美德。尤其是對國際社會公認的文化老人更應尊重愛護。不應苛求文化老人是完人。

        欺侮耆老本已無德可言。

        愚以為:社會不需要聽床師。群毆文化老人屬於文革遺風,此風不可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文章閱讀完畢,稍後詳細評論。繼續努力!
楓葉糖漿007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沒什麽。名人就是punching bag, 做名人的代價。這點口水跟因為名人得到的東西比起來太微不足道。
大眾需要娛樂,需要八卦,隻有名人才能滿足,名人不作貢獻誰做?再說一般人想為社會娛樂做貢獻也做不了,沒人感興趣。
膠澳子丁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文革中人人都是隨大流的變色龍。不見風使舵就大難臨頭。範曾必是其一。但未構成 傷害。六四流亡法國有變節之嫌,但他終究不是吃政治飯的,權衡利弊回國還是對的。失節事小,餓死事大。
對待政治中國人變色龍太多了。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群毆網暴都不對,支持。範曾結婚這事沒問題,炒作純屬庸俗。但是話說回來,此人文革中欺師滅祖,連沈從文這麽溫良恭儉讓的人都欺負。六四跑法國追求自由,混得不好又回國。變色龍一樣人品絕對有問題。現在熱捧他的都是收藏了他的畫。國內文化人恥於為伍。有流傳“王朔什麽話都敢講”,“範曾什麽屁都敢放”。”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