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舊事話百年

本人出生上海企業家家族,祖父1901-1972,父親1924-2008,本人1945-,三代百年家史
正文

我走來的路(4)月是故鄉明

(2024-05-09 22:27:01) 下一個

我走來的路(4)月是故鄉明

1947年﹐當年中國最大的菱湖繅絲廠落成【註1】﹐我跟祖母去家鄉﹐祖父在那裡等我們。

杭嘉湖地區陸路阻塞﹐湖河交叉﹑水徑縱橫﹐當年從上海去﹐須先乘火車到嘉興附近的長安鎮﹐再轉水路。家裡有艘遊艇﹐大家稱它「白殼子」【註2】﹐從上海直接開到菱湖。

我醒來已經在船上﹐行在兩岸稻田和蘆葦的河道﹐河水清清﹐葦風習習。祖母等人在船艙裡打麻將﹐我扒在窗口﹐第一次出門﹐真新鮮真好玩。

一個船工帶我前後到處鑽﹐船頭駕駛艙前麵甲板有個洞口﹐船工揭開艙蓋﹐我向下一望﹐裡麵是機艙﹐機器轟鳴﹐有很多紅色的管子﹐可怕極了﹐我不敢下去﹐船工爬下梯子﹐一會竟從船尾走來了﹐原來下麵的機艙還有個艙口在船尾甲板。

【註1】抗戰勝利後,章榮初和時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的同鄉潘公展組織「菱湖建設協會」,三年中在家鄉投資百多萬美元,徹底改良幾百年土產的蠶桑品種,設立培育新種農場,建造繅絲廠、化工廠、發電廠、學校、醫院、公路、城鎮衛生等一係列工程。2017年中國工信部發佈「國家工業遺產名單,菱湖絲廠和鞍山鋼鐵廠、安源煤礦、漢陽鐵工廠等十家企業列入。(詳見本博客「上海舊事話百年(79-84)」)

【註2】「白殼子」是一艘柴油動力的舊式遊艇﹐當年上海極少私人遊艇﹐這艘原屬英國商人﹐抗戰爆發他返回英國﹐由章榮初買下。

兒時記憶像一段段錄像﹐儲存在有序的腦細胞中﹐零散但清晰﹐下一段已經在菱湖﹐船靠在安瀾橋側的碼頭,我們乘上汽車﹐兩個荷槍的保鏢站在車外踏腳板上﹐好不威風﹐我耽心他們會摔下去。這是我唯一一次到故鄉菱湖﹐祖母說﹐後來我還去過一次湖州﹐但那次我留在湖州沒跟他們到菱湖。六十多年過去了﹐我腦海裡關於故鄉的記憶隻有這幾段。

1962年全家有過一次衣錦還鄉﹐從杭州包了兩輛汽車北上﹐但隻到菱湖以南六十裏的菁山﹐給曾祖父上墳(後毀於文革)﹐然後祖父一人去了湖州和菱湖﹐這也是祖父最後一次踏上故鄉的土地。

祖父一代人的故土情結﹐是中國傳統農民與土地的血肉相連﹐人與土地的共生關係是倫理之根﹐屈原《離騷》﹑沈從文《邊城》和聖經《出埃及記》﹐都是人對故土的依歸。到我這代﹐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和那個疏遠的故鄉在心理上也越來越貼近﹐但是﹐我的故鄉其實隻是我遙遠記憶中的故鄉﹐它真如我腦海中那樣嗎﹖我不敢再去﹐潛意識保護我心中的故鄉﹐不被殘酷的現實粉碎。愛因斯坦和胡適都説過﹐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故鄉。

記憶視頻的最後一段是湖州家門口的碼頭﹐晚飯後我送祖母上船去菱湖﹐祖母說明天就回來﹐你乖點在家。

「白殼子」停在石砌的階梯下﹐工人提著馬燈﹐攙扶祖母走過跳板﹐靜靜的水巷﹐波光搖曳﹐一輪明亮的滿月映在水中。

路在他鄉行﹐月是故鄉明。

【註3】吳興章氏一世祖公在十八世紀初從會稽遷到荻港,七世之後出現凝遠、聿新、三省、承誌等幾個大族(堂)。章榮初為三省堂第十四世,1932年章榮初父章清儒七十大壽,重振三省堂﹐國民黨元老於右任為之題寫「三省堂」匾額﹐浙江省政府贈送「仁者之壽」匾額。當代歷史學家章開沅先生(1926-2021),荻港章氏家族後人,根據他四十年代收集的七種《章氏家乘》,經十年整理,2010年牽頭完成《吳興荻港章氏家乘五修》,即清代以來第五次修繕家譜 (四修乃1946年由章榮初出資,章宗祥主持完成),2020年章開沅先生主持完成六修,並確定此後每十年增補一次,這是目前國內少見的現存家譜。  

「白殼子」(筆者憶作)                      菱湖絲廠 (194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錢塘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遊水皖魚' 的評論 :
當年是吳興縣,菱湖是吳興縣中心鎮,1954年吳興縣與湖州市合併,菱湖鎮併入南潯縣,現改區。
錢塘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馮墟' 的評論 :
當代史家章開沅先生是我同宗同族同輩,多謝提醒,我在文中加了一條註解,說明家族溯源。
遊水皖魚 回複 悄悄話 “後來我還去過一次湖州﹐但那次我留在湖州沒跟他們到菱湖。” 查菱湖現是湖州市南潯區下轄一個鎮,你當年到過的“湖州”是現在叫什麽?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剛讀濟塘先生家史時不知道,原來您跟開沅先生是一個章。有幸聆聽開沅先生教誨。
Joannaswufeicbc 回複 悄悄話 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故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