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中國的四十年(22) 假洋鬼子投資內地
1982至83年全球經濟危機,香港政府採取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係匯率,到1986年經濟回暖,香港股市和物業市道再度暢旺。
1952年我曾來香港與沈昌瑞會麵,三十多年來香港的麵貌已徹底改變,海港兩岸林立的參雲高樓,大多在1960年前根本不存在。我想上實公司既然要在香港發展,隻固定守南煙、天廚兩個企業,與時代脫節,我決定發展房地產業。
在當時,改革開放是一個新事務,固有的觀念還是很保守,把香港地產股市看作是「資本主義投機倒把腐朽沒落」,規定中資公司不得參與香港地產業。新華社拒絕我們的報告,說「你們是為國家管財政,失敗了對不起黨和國家。」由於長期封閉,上麵還是比較保守,當時說法叫「摸石頭過河」,上海人顯然開明得多。
我去上海向李肇基副市長匯報,李很支持。我說搞房地產要眼快手快,看準機會就下手,如果先向市領導匯報、研究、拍板,十天半月一過,機會就失去了。李說:「這些有時間性的生意,不必先請示,你定就是,事後向市裡通個氣就可以。」我又說:「做生意不能百發百中,難免有失策、虧本。」李說:「做十筆生意,有幾筆虧,有幾筆盈是正常的,隻要總體上有利就可以。」我再說:「很可能有持不同意見的人會挑我毛病,你會收到貼四分郵票的信向你打小報告。我可以不計較,但希望要排除幹擾。」李說:「對這些四分郵票的小報告,我會正確處理,你不去理它,隻顧做好生意就是。」
三十多年前建造的南洋大廈非常殘舊,長期以來以極低租金租給新華社、《大公報》、《文匯報》的幹部當宿舍。底樓是專放大陸片子的電影院,當時大陸和香港差距很大,這個電影院基本上沒觀眾,但死撐「文化陣地」的麵子。我向李副市長提出將南洋大廈拆建為一座四十層高的三星級南洋酒店,不但有經濟實效,更有益於上實的形像。李支持我的意見,市府拍板同意拆建。
1986年春上實成立全資的上實置業公司,公司副總譚誌遠是土生土長香港人,由他兼任總經理。先在謝斐道買進二十六層的一幢小公寓,供公司二十一位幹部居住。再以5500萬港元買下十三層高六個店麵的高昇大廈。頂層六套房作為上實老總的住房,隔壁就是上實辦公大樓,上下班極方便。其餘全部出租,屋頂還有霓紅燈廣告也出租。半年後高昇大廈以6700萬元售予華懋地產。六個月凈利1300多萬港元,比做貿易好得不知多少。出售高昇大廈後以這1000多萬利潤在觀塘買了塊地,再貸款2000千多萬建造商住大廈,出售收回投資後又獲利800萬元,做地產嚐到了甜頭。
香港永安集團早年在上海創辦永安紗廠和永安百貨公司。該集團主席郭誌權提出要在上海覓地建「永安中心」,選址在徐家匯交匯點,總投資一億美元。
我到香港上任時,該項目已經啟動,但永安集團遭1982-83年世界不景影嚮,無力完成原計劃。郭誌權來找我,陳述困境,不能履行原約,要求市政府諒解,上海市府無奈隻好同意。郭誌權請我陪他去上海拜會李副市長,當麵感謝上海市政府對他的諒解。
徐家匯這方地是黃金地段,上海已規劃發展為第二商業中心。李副市長向我提出,永安集團不搞了,能否由上海實業來投資?我在公司內部商議後,決定承擔此項目,以假洋鬼子身份 (外商)享受三減兩免優惠政策。這就是徐家匯商圈第一棟現代化高樓上海實業中心。同時,上海把淮海路1375號原永安公司總經理郭琳爽【注】的住宅,歸還給了永安集團,拆建為二十四層的啟華大廈,乃集郭琳爽(原名郭啟棠)杜漢華夫婦之名。
【整理者注】郭琳爽(1896-1974) 廣東省香山人,創辦人郭泉長子,畢業於嶺南大學。1929年起管理上海永安公司,1933年任總經理,建造22層的新永安大樓,成為中國最大百貨公司。1956年永安公司公私合營,郭琳爽任上海市工商聯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1966年,其父郭泉在香港去世,郭琳爽在香港得知內地開始文革,主動回滬參加運動,他以為會像以前一樣受到統戰政策的保護,卻身陷抄家批鬥,被趕出淮海路花園洋房,住進沒有窗戶的汽車間。紅衛兵砸掉永安公司的招牌,舉辦「吸血鬼郭琳爽罪行展覽會」,改名東方紅百貨商店,後改第十百貨公司。1974年10月,郭琳爽死在上海。1980年第十百貨公司改為華聯商廈,2005年恢復永安公司原名,但與郭家毫無關係。
上實公司雖是上海市政府派駐香港的商業機構,在上海投資是以外資身份,充當假洋鬼子,也可享受「外商」優惠政策待遇。上海當時第三產業薄弱,對比香港望塵莫及。香港第一產業(漁農礦業)比重極微,第二產業(製造、建築業)也隻佔30%左右,而第三產業(批零、貿易、酒店、運輸、通訊、金融、保險、旅遊、房地產)卻佔65%左右。
上海必需發展三產,錦江集團老總任百尊找我,希望合作。經雙方多次商談,決定在錦江係統投資一批三產項目,先後有錦江快印、夢咖啡、鬱金香餐廳、美麗華時裝、錦江清潔服務、振華出租汽車(擁有轎車和中型客車11960輛)等。另外又與華僑飯店合資金門速食,與旅遊局合資龍柏俱樂部,與總工會合資海鷗酒吧等三產事業。
1986年6月開張的錦江夢咖啡是當時上海最高檔的咖啡館,有酒吧舞池,音響設備甚至電話,都是香港進口。夢咖啡以全部進口原料製作的各式蛋糕,是「解放」後上海真正的西式蛋糕。門庭若市,要排隊購買。一次鄧小平來上海,派警衛員在店前排隊,任百尊坐車經過看到,趕快請他進來,問清老鄧的喜愛,拿了幾隻交給警衛員,此後每當鄧來滬,馬上派人把幾款蛋糕送到西郊賓館。
上實公司下屬有個子公司柏斯高,業務是做封裝模具,和港商楊新丸合資,以「灰色」麵目對外。1986年後市場擴展,台灣訂貨上昇至 73%,成為佔台灣市場之首。競爭對手 Lumax 公司,向外宣揚說柏斯高是「大陸資本」,當時台灣對大陸尚屬封鎖狀態。台灣客戶向香港工商署要求查柏斯高的登記資料,柏斯高的中資背景必定暴露。柏斯高總經理梁仁圻(上實副總)急沖沖向我匯報, 提議柏斯高變更登記,董事長改由我太太擔任,她已取得美國國籍,隻是掛個名,實際仍由梁仁圻負責。我考慮後提出三條原則:一,為不丟失台灣市埸,要消除「中資」紅色形象;二,如對柏斯高有利,對我太太無損,我同意;三,向新華社經濟部匯報,獲得批準始可辦理。
7月5日上午我同梁一起去向新華社經濟部長譚茀芸請示匯報。我提出簽署內部文件,明確真股東是上實,我妻無股無權,不受薪,今後任何經濟糾紛與她無涉。就這樣,我妻掛名董事長,柏斯高變更登記,騙過了台灣佬。
南洋大廈重建方案完成後,新華社文化部還是就南洋戲院問題糾纏,參加討論的還有銀都機構老總馬逢國,銀都機構是香港電影公司,拍過《少林寺》等名片,是中宣部門在香港的據點,南洋戲院是新華社屬下唯一電影院,儘管實際作用極微,新華社文化部始終以「研究研究」儘量拖延。直到我退休後的1993年南洋酒店和南洋戲院才落成開幕【注】。
【整理者注】南洋大廈1989年拆卸,改建為有290個房間的三星級南洋酒店和兩個迷你影院的南洋戲院,1992年12月落成,1993年1月開幕,由上海副市長沙麟剪綵。南洋戲院放的第一部電影是《秋菊打官司》,張藝謀、鞏俐等來港參加首映式。
上海徐家匯-上海實業中心(原永安中心) 香港南洋酒店
南洋酒店開幕,左起汪道涵,筆者,南洋酒店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