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舊事話百年

本人出生上海企業家家族,祖父1901-1972,父親1924-2008,本人1945-,三代百年家史
正文

我走來的路(30) 1965紀事(一)

(2024-05-14 06:40:49) 下一個

我走來的路(30)1965紀事()

一  開會,開會!

1965年初,解放軍總政治部編印的《毛主席語錄》,在軍內發行,我們身在兵團,也沾了部隊的光,支部發給每個股兩本,非常幸福。

1959年廬山會議打倒了彭德懷,由林彪掌控軍委,指示《解放軍報》每天在頭版右上角選登一條毛語錄,1965年初總政治部出版了單行本,前言說:「林總指示我們,要把《毛主席語錄》和《毛主席著作選讀》,像發槍一樣發到每個戰士手裡。」【註】

【註】文革中人手一冊毛語錄,是1966年12月16日林彪親撰「再版前言」後,這本「紅寳書」公開出版,成為全國的革命聖經。當時軍內還出過一本《林彪語錄》,二十多萬字,我一字不漏抄了一本,至今還在。

「林總」提出,學毛語錄要「活學活用,急用先學,立竿見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辦公室牆上張貼了毛主席語錄,我們每人床頭都自己選一兩條語錄,用紅色寫好貼上。我的《藝術哲學》、《唐宋詩舉要》隻能藏在箱底了。

1965到66年上半年,我們每天的生活是這樣的——如果沒有文革,也許會永遠如此——無分春夏秋冬,清早6點,師部辦公樓和各單位屋頂上的高音喇叭同時一齊大聲播放「東方紅太陽升」,把全奎屯人從夢中驚醒,即刻奔向各單位。6點半,開始每天早晨例行的一小時政治學習,有層出不窮的會議精神、首長講話要傳達,三天兩日有《人民日報》重要社論,動輒長達兩三整版的重要文章要宣讀,今天某某英勇獻身,明天某某先進事跡,學習,學習。雷鋒、王傑、焦裕祿、劉英俊、麥賢德、歐陽海……

7點半,天放明,我們手持搪瓷飯碗,去百米外的師部機關大食堂,一日三餐在那裡,那時肉類很少見,日常的菜餚大多是葫蘆瓜或茄子,主糧是按定糧一半細糧一半粗糧,細糧是粗麵粉,粗糧是苞穀麵,不是普通的玉米,是現在餵牲口的粗玉米。食堂一個月有幾次吃大肉【註】,那可是重大喜訊,我們整個上午都處在興奮狀態。

【註】我們幹部定糧每月30斤,農工36斤。在新疆,是羊肉,大肉是豬肉。

上班一日,晚飯後剛坐下來「飯後一支煙,賽似活神仙」,書記範繼峰放下飯碗就按電鈴,催命的鐘聲又起,震天介響,人人「急急如律令」去集合,「開會啦!開會啦!」7點到 9點半,又是兩個半小時政治學習,連星期六都不得倖免。

範繼峰在會上批評「有些人,對學習有抵觸情緒。我這個人,就是喜歡雷厲風行的部隊作風,生活就是要緊緊張張的,否則人活著有什麼意思。疲疲塌塌,眼中隻有小家庭,這就是資產階級生活。大家要多學習,我這個人從來不看小說,沒好處。我喜歡看政治書籍,看了就有精神,有方向。」

開會,開會!緊張,緊張!革命,革命!

除了每天早晚兩次政治學習之外,每周三下午關門停業,「集中學習」,週五再全體參加師部的「幹部勞動」。政治是掛帥的,業務是可有可無的,那年頭經常有各種首長報告、文件傳達,師部一個通知,隨時關門走人,政治掛帥,學習,學習。

好幾次我在櫃台值班,到學習時間剛把門關上,偏偏來了個顧客,一看便知是好不容易請假從農場生產隊趕來的農工,警衛把他往門外推,「不辦了,不辦了,開會了,開會了。」

「同誌,我趕了十幾裏地來的,給辦一辦吧。」

「不行不行,開會了開會了。」

我愛莫能助地看著他在玻璃門外苦苦哀求,教導員批評過多次了:「有些人學習拖拖拉拉,這是態度問題。」其實他取了錢也辦不成事,這個下午,所有機關、商店,甚至醫院,都在「提高思想覺悟」,據說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雷鋒式好青年

初夏的天山,遠望一抹淡淡黛青,連寸草不生的戈壁也似乎有了點綠意。

 1965年4月攝於烏伊公路奎屯路口

前麵的戈壁上來了一支部隊,獨山子8335部隊在那邊紮營,1965年5月1日,團支部組織全體員工,由四位轉業軍人帶領去慰問親人解放軍。來到幾十座帳蓬組成的軍營,受到部隊首長王教導員和戰士們列隊歡迎,大家一起席地而坐,戰士們齊聲高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學習雷鋒好榜樣」,確實整齊嘹亮、雄壯好聽。

早已不天真卻裝得很天真的共青團員們要求首長講「戰鬥故事」,這可把五十年代參軍的王教導員將了軍。範教導員趕快解圍:「王教導員的十七軍是我軍英雄部隊,就講講部隊的光榮史吧,大家呱唧(鼓掌)歡迎!」大家拍手。                     

王教導員說:「好吧,就講講咱們的部隊,這是一支英雄部隊,從東北打到淮海。當年哪,遼瀋戰役黑山阻擊戰,蔣匪幫黃耀武 ……,是黃耀武吧?」他轉身請教範教導員。「是吧。」老範也模棱兩可。總之大家聽得出了神,或者假裝聽得出了神,反正很受教育。            

戰鬥故事走過場之後,範繼峰的正劇開鑼了。先是一番學習解放軍、學雷鋒、學王傑、劉英俊、麥賢德等等的開場白,說著拿出一張紙來:「學英雄見行動,做一個雷鋒式的好青年。在我們單位也出現了這樣的好人好事,這裡有一封上海老工人的來信,表揚我們中間一位同誌。」接著打開信宣讀,說是我們某位同誌,得知農場營業所張亞東同誌的父親有病,出於階級友愛,給老人家寄去了十塊錢和一封階級情義深厚的信,落款是「亞東的同誌」。

那個深受感動的老工人,給黨支部寫了一紙熱情洋溢的表揚,附上那封「匿名信」,要求找出這位雷鋒式的好青年,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感人啊,真感人。

王教導員帶領戰士們高呼:「向亞東的同誌學習!」

範教導員帶領青年們高呼:「向解放軍同誌學習!」

其實要找出這個好青年一點不難,範繼峰一看「亞東的同誌」筆跡,就知道是團支部書記林偉國。一個好導演懂得怎樣創造出最佳戲劇效果,一個好演員知道怎樣配合導演的意圖,特意挑選了這個黨團活動日來演出這台好戲。

從此,林偉國同誌覺悟高、能力強,雷鋒式好青年的形象樹立了起來,和堅持政治掛帥的好領導範教導員搭配得天衣無縫。1964, 1965, 1966, 全國上下都在努力演戲,周恩來、林彪、劉少奇,全在演,演給毛澤東看,但沒人知道毛澤東心中的劇本是什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