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自由之路

股票音樂宋詞元曲曆史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向毛主席和周總理提些意見(全文) 儲安平 - 其結果是導致其被劃為右派勞改,文革時失蹤,下落不明

(2025-11-19 11:01:41) 下一個

【儲安平,民國時期著名評論家、學者、知識分子。1949年後出任《光明日報》社總編等職。1957年因在《光明日報》發表著名的“黨天下”發言,招致中共當局不滿,反右運動開始後儲安平迅速被作為右派典型打倒,其家人和諸多相關人士均受牽連。文革中遭受殘酷迫害失蹤,後被宣布死亡。文革後,儲安平依然是不予改正的中央級“五大右派”之一。】

1957年4月30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召集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座談,請他們提意見,幫助共產黨整風。毛主席重申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請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並強調了“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鼓勵,許多知識分子紛紛開始給共產黨提意見。

毛主席的雙百方針讓《光明日報》總編輯儲安平也大受鼓舞,除了派出大批記者奔赴全國各地搜集批評言論,他更親自動筆,重操《觀察》舊業。1957年6月1日,儲安平在統戰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發言,提出了震撼全國的“黨天下”之說。第二天他的這個發言以《向毛主席、周總理提些意見》為題發表在《光明日報》上,全文1800字。見附錄。

相比儲安平解放前那些罵國民黨的文章,這些文字其實已經算客氣了,完全沒有他以前的鋒芒。不過,據胡喬木之子回憶,毛主席看了儲安平這篇文章,三天三夜都沒睡好覺,隨後他親自部署展開反擊。儲安平的“黨天下”言論發表後一周,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進攻的指示》,當天的《人民日報》發表了《這是為什麽》的社論,隨即在全國開展了反右派鬥爭。這場持續數年的政治運動把大批給共產黨提過意見的知識分子、愛國民主人士和一些黨的幹部劃為“右派分子”,總人數超過55萬人。他們中的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人身自由,被送到農村“勞動改造”。

作為全國著名右派,儲安平立馬被撤銷了光明日報、全國人大和九三學社的一切職務,送去鄉下改造(京郊石景山模式口)。儲安平以前是廳局級幹部,上班都是車接車送,這回把他徹底變成了一個刨地的農民。
?

關於儲安平1958-1960年勞改的慘狀,其幼子儲望華回憶說:“記得有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去探望他,給他帶去些食品衣物,他獨自住在一間陰暗的小茅泥舍中,房間的一半是他睡的‘炕’,另一半是一格格正在繁殖的菇菌,屋子裏黑暗潮濕,充滿著黴腐惡臭,完全不是人住的地方。”

儲安平的“黨天下”言論在1957年6月2日發表,這實屬他自己政治嗅覺不靈敏,因為在5月中下旬的時候,給共產黨提意見的人已經見少,全國的政治形勢正在轉向。現在我們知道,毛澤東在1957年5月15日就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走向反麵(未定稿)》,署名為“本報評論員”,原準備在《人民日報》發表,不知什麽原因後來撤稿未發。

儲安平“黨天下”言論發表之後10天,1957年6月12日,毛澤東將他的文章改名為《事情正在起變化》,署名改為“中央政治研究室”,在黨內印發。毛澤東寫道:“這次批評運動和整風運動是共產黨發動的。香花與毒草同生,牛鬼蛇神與鱗鳳龜龍並長,這是我們所料到的,也是我們所希望的。畢竟好的是多數,壞的是少數。人們說釣大魚,我們說除毒草。。。大量的反動的烏煙瘴氣的言論,為什麽允許登在報紙上?這是為了讓人民見識這些毒草、毒氣,以便除掉它,滅掉它。右派有二條出路,一條夾緊尾巴,改邪歸正,一條繼續胡鬧,自取滅亡。。。在我們國家裏,鑒別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政治上的真假偽善惡,有幾條標準。主要是看人們是真正要社會主義和真正接受共產黨的領導。這兩條他們早就承認了,現在有些想翻案,那不行。隻要他們翻這條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沒有他們的位置。”

毛主席這篇文章寫得再直白不過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其實是放長線釣大魚。儲安平傻傻的分不清楚,到了人家快收網的時候了還在那大鳴大放,最後落得死無全屍。作為一個老牌政論作家,政治嗅覺如此遲鈍,有點不可思議。

儲安平勞改兩年後回到北京,中國新聞和出版界已經沒他啥事,他隻得在家裏看閑書,還養了幾隻羊,搞點羊奶補身體。本以為可以安度餘生,沒想到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紅衛兵小將們又把他揪出來輪番批鬥。1966年8月31日,儲安平不堪毆打和欺辱,在北京西郊潮白河自殺。同在這天投水自盡的還有著名作家老舍。老舍自殺成功,儲安平則自殺未遂,被人救了起來。1966年9月初,儲安平失蹤。有人說是被紅衛兵打死了,還有人說是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從此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這一年他58歲。

對儲安平的死,他的好朋友、前南京《中國日報》總編輯馮英子曾寫道:“安平這個人,受過英國的教育,他以為威斯敏斯特那一套章法是一種民主,因此一談心,他總以為是可以效法的;他才氣縱橫而驕傲絕頂,萬事不肯下人,其實歸根結蒂他隻是一個書生,當別人在引蛇出洞之時,他卻自投羅網,竟以身殉,這不僅是知識分子的悲劇,也是中國的悲劇。”

?

附錄:

向毛主席和周總理提些意見

儲安平



  儲安平在以“向毛主席和周總理提些意見”為題的發言中說:

  解放以後,知識分子都熱烈地擁護黨、接受黨的領導。但是這幾年來黨群關係不好,而且成為目前我國政治生活中急需調整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關鍵究竟何在?據我看來,關鍵在“黨天下”的這個思想問題上。我認為黨領導國家並不等於這個國家即為黨所有;大家擁護黨,但並沒忘了自己也還是國家的主人。政黨取得政權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他的理想,推行他的政策。為了保證政策的貫徹,鞏固已得的政權,黨需要使自己經常保持強大,需要掌握國家機關中的某些樞紐,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但是在全國範圍內,不論大小單位,甚至一個科一個組,都要安排一個黨員做頭兒,事無巨細,都要看黨員的顏色行事,都要黨員點了頭才算數,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太過分了一點?在國家大政上,黨外人士都心心願願跟著黨走,但跟著黨走,是因為黨的理想偉大,政策正確,並不表示黨外人士就沒有自己的見解,沒有自尊心和對國家的責任感。這幾年來,很多黨員的才能和他所擔當的職務很不相稱。既沒有做好工作,使國家受到損害,又不能使人心服,加劇了黨群關係的緊張,但其過不在那些黨員,而在黨為什麽要把不相稱的黨員安置在各種崗位上。黨這樣做,是不是“莫非王土”那樣的思想,從而形成了現在這樣一個一家天下的清一色局麵。我認為,這個“黨天下”的思想問題是一切宗派主義現象的最終根源,是黨和非黨之間矛盾的基本所在。今天宗派主義的突出;黨群關係的不好,是一個全國性的現象。共產黨是一個有高度組織紀律的黨,對於這樣一些全國性的缺點,和黨中央的領導有沒有關係?最近大家對小和尚提了不少意見,但對老和尚沒有人提意見。我現在想舉一件例子,向毛主席和周總理請教。解放以前,我們聽到毛主席倡議和黨外人土組織聯合政府。1949年開國以後,那時中央人民政府六個副主席中有三個黨外人士,四個副總理中有二個黨外人士,也還像個聯合政府的樣子。可是後來政府改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副主席隻有一位,原來中央人民政府的幾個非黨副主席,他們的椅子都搬到人大常委會去了。這且不說,現在國務院的副總理有十二位之多,其中沒有一個非黨人士,是不是非黨人士中沒有一人可以坐此交椅,或者沒有一個人可以被培植來擔任這樣的職務?從團結黨外人士、團結全國的願望出發,考慮到國內和國際上的觀感,這樣的安排是不是還可以研究?

  隻要有黨和非黨的存在,就有黨和非黨的矛盾。這種矛盾不可能完全消滅,但是處理得當,可以緩和到最大限度。黨外人士熱烈歡迎這次黨的整風。我們都願意在黨的領導下盡其一得之愚期對國事有所貢獻。但在實際政治生活中,黨的力量是這樣強大,民主黨派所能發揮的作用,畢競有其限度,因而這種矛盾怎樣緩和,黨群關係怎樣協調,以及黨今後怎樣更尊重黨外人士的主人翁地位,在政治措施上怎樣更寬容,更以德治人,使全國無論是才智之士抑或孑孑小民都能各得其所,這些問題,主要還是要由黨來考慮解決。
?

(原載《人民日報》1957年6月2日)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