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得到的啟示
1911年春,18歲的毛澤東考入中學讀書,10月發生武昌起義,他曾放棄學習,參加新軍當了列兵,半年後不知何因離軍回家。
父親讓他放牛,他把牛繩搭在牛背上,讓牛自己去找青草吃,他則躺在草地上看書看白雲,胡思亂想。
偶而想到:這牛身體和力氣都比我大很多,為什麽肯乖乖地聽 我指揮?

終於想到兩個原因,
第一,牛繩穿鼻,控製了它的自由,它知道,若不聽話要挨打挨餓挨殺;
第二,它經常餓肚,我牽它出來吃草,它就把我當做大恩人大救星,樂意聽我指揮。

這兩條禦牛術,其實也是禦人術,今後大有用場,暗想,有朝一日我能當到一方諸侯,就可用這兩條經驗統治下屬和百姓。
幾年後,他看到馬列著作,馬列理論竟與他從放牛得到的啟示不謀而合,大喜,拍案而起,毅然加入共產革命隊伍。
他知道,餓則思搶,窮則思變,窮且餓就要革命,餓狼最貪婪最心狠,戰鬥力最強。
隻要民窮極,就不顧廉恥不顧性命地去咬去搶,革命實質上就是搶劫。

隻有革命才能推翻舊世界,為我享有新世界創造條件。
因此,毛大力提倡階級鬥爭說,挑起人們的仇恨,使民眾為他驅使為他所用,竟然奪得天下,成了中國事實上的大皇帝。

---一窮二白 作者: 史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