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貼了《七七事變是斯大林最大的戰略成功:將日本這股禍水東引,往中國腹地引,讓中日大打出手,無產階級祖國蘇聯才最安全》:
七七事變是斯大林最大的戰略成功:將日本這股禍水東引,往中國腹地引,讓中日大打出手,無產階級祖國蘇聯才最安全 - 博客 | 文學城
吃過晚飯,意猶未盡,不免繼續挖掘探索,挖了一挖。
我為什麽對挖掘曆史真相這麽感興趣?
這是因為當小學生、中學生時,被中共偽政權騙得一愣一愣的,中共說什麽我都信,叫我粉紅是錯不了的!
一直到中共自己說國軍也打日本,我一下驚呆了。
不是說打日本是八路軍、新四軍打的嗎? 毛偉人的雄文四卷裏,寫道:蔣介石躲在峨眉山上,抗戰勝利了下山摘桃子。他不澆水、不施肥,什麽都不幹,就是來搶奪勝利果實。 我清楚地記得,是在《毛選》第四卷。
上當受騙被愚弄的感覺,想必每個人都一樣的,特別痛恨騙子。
也因此,我對中共偽政權非常不齒:太下流了!並且還一直在騙,毫無廉恥、肆無忌憚地繼續騙。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男女老少,數代人被其任意欺騙、愚弄於股掌。
因為它有權,還掌控著全中國所有的媒體話語權。
所以,像我這樣有錢又有閑的退休老人,有空就來挖一挖,就像我在我後院掏麻雀、挖野菜一樣。
---------------------------------------------------------------------------------------------------------
好了,以上說了我為什麽對研究和中共有關的曆史感興趣的原因。
下麵我就來說說我挖到的跟七七事變有關的共產黨人張克俠的情況。
維基上的這條信息:
1935年底,張克俠從陸軍大學畢業回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三十八師任師長。
1936年,調任二十九軍副參謀長兼張自忠三十八師參謀長。
其間他與王世英、南漢宸、彭雪楓、楊秀峰、劉清揚、蕭明等中共黨員聯係或合作[2][1]。
張克俠按照中共中央要二十九軍不要妥協、積極對日作戰、發動群眾、支援抗戰的指示精神,提出了一個集結兵力、主動攻擊的作戰方案,計劃在日軍增援前,以二十九軍優勢兵力一舉消滅駐華北地區的2萬日軍。
張克俠將該作戰計劃交蕭明報送中共領導,劉少奇親自批示同意了該作戰計劃。但後來該計劃未能實現[2]。
通過引用查到是發表在國內網易新聞 《張克俠: 潛伏敵營19載》:
這個就很奇怪了!到底是什麽計劃呢?
以29軍優勢兵力(看了一下不過是十萬),一下殲滅2萬日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七七事變爆發時,日軍兵力還不到一萬(整個華北駐屯軍才8400人),很快就將29軍打垮。中共地下黨員、29軍副參謀長張克俠自己也很狼狽:先在北平隱蔽,後張克俠托在天津經商的表弟房兆梁想辦法,房兆梁寄來許多做生意的證明,8月21日,張克俠和李連山乘火車赴天津,房兆梁將張克俠送到天津英租界一位親戚家裏。數日後,他們乘英國輪船到煙台,轉赴濟南[2]。
所以很搞不懂,他這個參謀,是怎麽當的?
他這樣做,不是以卵擊石嗎?除了服從黨組織交給他禍水南引的指示外,很難得出別的解釋。
新華社攝影記者唐師曾在2018年撰文,就盧溝橋七七事變究竟是誰開第一槍?
列舉現在世上流行的4種說法。
除了日軍所為、國軍所為之外,第三種是蘇聯間諜所為,而第四種是(中共)地下黨所為。
文章中,第四種說法,介紹最詳細、篇幅也最長。
文章中提到了一個關鍵人物,29軍副參謀長張克俠,他是中共地下黨。
文章說,當年被綁走日本兵的戰友,上世紀60年代接受雜誌訪談,說晚飯後大解,被武裝土匪綁架。
1979年北大向青教授講授《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說是劉少奇的地下黨貫徹共產國際指示。
2005年7月4日北京電視台《社會觀察》,張克俠的侄子在節目中回憶說當時張克俠接到頂頭上司劉少奇命令,認為北平的態勢敵弱我強,應該主動出擊,就爆發了七七事變。
另據《北京文史資料選編》第9輯第105頁《在西北軍中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的經曆》,張克俠寫道:我在1929年就入了黨。1937年4月,肖明同誌要我對日積極作戰,以攻為守。
解放後,劉少奇同誌讓王世英找我,要我交還這個指示文件的原件。
文章還介紹,日本陸軍省兵務局長田中隆吉(支那課軍情特務出身),在東京審判出庭作證:第一槍是共產黨在盧溝橋兩邊放槍挑起。
日本駐天津特務機關長茂川秀一與北平地下黨交往甚密,曾向日本方麵匯報:地下黨混在中日兩國軍隊之間,開槍製造混亂。
日本一些曆史學家認為,盧溝橋事變很可能是隱藏在29軍中的共產黨地下工作者,或受共產黨影響的青年學生向日軍開槍引發。
事變發生僅一天,遠在延安山溝的共產黨便發出堅決抗戰的全國通電,反應之快令人咋舌。
根據蔣介石傳記《蔣中正》中收錄的《何(應欽)上將軍事報告》一文,以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記錄的秦德純的證詞: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七日夜十一時,駐紮在豐台的日本軍隊在未通知中國北平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在國民革命軍駐地附近進行夜間軍事演習,並之後以一名士兵失蹤為理由,要求進入宛平城內搜查。當時駐紮在蘆溝橋的是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當時在山東樂陵縣老家修祖墳)第三十七師(師長馮治安,7日當天由保定返回北平指揮)第一一零旅(旅長何基灃,在西苑旅部)第二一九團(代理團長吉星文,由廬山軍官訓練團回防長辛店車站)第三營(營長金振中,營部在宛平縣城負責第一線戰鬥指揮,重傷後由陳光然團長接防指揮)。駐宛平和蘆溝橋的守軍,有步兵四個連,重機槍一連,重迫擊炮一連,輕迫擊炮一連,合計戰鬥力1,400餘人。由於時間已是深夜,中國駐軍拒絕日軍的要求。之後日軍包圍蘆溝橋,雙方都同意天亮後派出代表去現場調查。但是日本的寺平副官依然堅持日軍入城搜索的要求,在中方回絕這一要求後,日軍開始從東西兩門外炮擊城內,城內守軍未予反擊。在日軍強化攻擊後,中方守軍以正當防衛為目的開始反擊,雙方互有傷亡。隨後蘆溝橋北方進入相持狀態。 |
根據日本陸軍1937年發表的消息[21]:3-8:
1937年7月7日晚10時40分許,日本陸軍中國駐紮步兵第一連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在北平西南12公裏的蘆溝橋北側,永定河左岸荒地進行夜間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在河畔的龍王廟方向突然響了三發槍聲。隨後清水節郎中隊長,野地第一小隊長等人看到在河畔和蘆溝橋城牆之間,有人用手電筒發出明暗交替的光亮,隨即判斷為中方軍隊士兵在用暗號互相聯絡。之後又有十幾發子彈從龍王廟方向射出,日軍未予以反擊。清水中隊長派遣岩穀曹長和兩名傳令兵馬上向豐台駐軍報告。收到報告的第一連隊長牟田口廉也[22]在聯絡北平特務機關後,決定在天亮後與宛平縣縣長王冷齋一同前往事發現場。 隨後清水中隊長率隊向東麵的西五裏店轉移,與從豐台趕來的第三大隊在一文字山會合。淩晨3時25分,龍王廟方向又有3發射擊。牟田口連隊長認為頻頻出現的射擊目的在於進攻日本軍隊,於是在4時20分下達戰鬥命令。 此時之前由森田中佐帶領的對中談判代表到達該地區,森田中佐作為代理連隊長命令禁止裝填子彈。日軍代表隨即要求中方將集結在蘆溝橋周圍的部隊撤走,但該地區的中方部隊已開始從龍王廟附近及長辛店高地方向開始對日軍陣地進行迫擊炮炮擊。日軍開始還擊的時間是1937年7月8日淩晨5點30分。戰鬥開始後,日軍殲滅龍王廟附近的中方部隊,進入永定河右岸,包圍蘆溝橋。從被擊斃的士兵身上搜出的證件表明,該士兵屬於二十九軍正規軍。至此中方戰死20名,負傷60名左右。 5時30分,日軍第8中隊開始向中方軍隊進攻,雙方進入全麵衝突,戰鬥持續2個小時後逐漸沉靜。 戰鬥打響後,又有保安四團二營700人奉師長命令前來增援。 上午9點半,中方提出停戰,雙方進入僵持狀態。 |
88年過去了!七七盧溝橋事件真相依舊撲朔迷離。
期望有一天水落石出,還原曆史真相,給因全麵抗日戰爭失去的我國3000萬條生命一個說法。
把四億五千萬人推向戰爭的血海,付出3000萬生命代價,給國家造成6000億美元的戰爭損失,
這一切都隻是為一個和中國公民毫不相幹的共產國際作犧牲,這同逃避戰爭甚至作一些必要的妥協比哪個更愛國?
某些人或組織為了一己私利,竟為了別國利益,將中華民族拖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