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混蛋眼中的現代詩

(2024-03-11 22:56:47) 下一個

一個混蛋眼中的現代詩

goofegg

又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標題,混蛋即是這篇文的作者本人,混蛋眼裏能看出什麽好東西?所以看客不要報什麽期望,就當是看一個混蛋胡說八道,來聽聽笑話即可。
中國的語言是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但混蛋總結看來,一個最大的轉變就是清末民國時近代白話文流行至今,特別是新中國後教育文化的普及,現在幾乎不再有文盲的現象。
古時候的事情沒親身經曆,不過感覺那時候不識字的文盲比例很大,不知道普通人怎麽說話,那時候的文言文是文明流傳的主體形式,文言文有文言文的優勢,言簡意賅,精煉,古時經曆過竹簡、造紙、手抄、刻板印刷、活字印刷等時期,很難想象那時候以現在白話文這麽囉嗦的方式流傳文明的話會讓那些刻板者、抄寫者會是多麽的抓狂。
所以那時候文言文的行文方式,都是讀書人內部的事,不會考慮普羅的文盲大眾的感受的。
近現代的白話文的興起不了解真正的原因和情況,我想這樣的行文方式,是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傳播的,即使是最底層的沒接受過教育的,隻要會說話,就可以寫出文來,成為文化傳播的參與者和貢獻者。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底層文盲百姓即使是會說話,如果不會按照讀書人行文說話的方式說的話,也不會被文化人所接受,更談不上是文化的貢獻者。
現代詩的形式,應該是從白話開始的,以白話文的方式作詩的一種詩體。
現在有各種看法,說現代詩已過了高峰,開始沒落之類的說法。白話至今也才百年,後麵的文明延續更是千年萬年的時間,這才剛開始起步,就說沒落了,實在是讓人心生沮喪。這類觀點不敢苟同,說說我的看法吧。
從前中華文明之外的好東西,翻譯過來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比如佛經等等的經典,即使是現在依然光澈人心。
白話文興起後,外來的好東西大部分以白話翻譯,包括所有的遠古至今的詩歌,荷馬史詩、神曲、唐璜。。。
這些白話翻譯的詩歌都是以現代詩的形式,有人說現代詩的高峰是在近代,什麽艾略特之類的水平就象做出1+1=2之類的世界難題一樣,是現代詩的高峰、經圭之類的,自我感覺就像是井底之蛙見。
我一個混蛋就已經很沒見識了,但是還有很多人比我還不如,但又很樂於充當教師爺一樣的教導別人,咱在這類人麵前向來不客氣,咱也充當一把來讓他們也受受教:
這裏不提科學,科學的高峰總是在時下。但是文化文學的高峰,就象文言文的古體詩類似,至今一直以唐宋時期的詩詞做為高峰一樣,會有突兀的讓後世很久遠都越不過去的高度。
現代詩從白話剛開始興起,後世能達到的高度我們今人無法想象,但是從已有的白話翻譯的西詩以及作品,自認感覺的高峰有上麵提到的三大史詩以及莎翁的很多長部頭的戲劇。這些造詣和水平是遠非艾略特之流能相提並論的。
白話翻譯的現代詩形式的幾篇長篇史詩,不管是敘事、抒情還是議論,在詩中都是渾然天成、流光溢彩,比讀小說都吸引人。那種體量以及從頭至尾的渾然一體的貫通,非那些支離破碎的斷章能相比。
這類白話形式的長篇史詩漢語原創的中國貌似還沒有,格薩爾王之類的也是譯自於藏文,雖然現在的網絡時代,人類麵臨著更多的誘惑,短視頻、AI等等讓人習慣吃快餐並更依賴人工智能的某些能力的退化,但是在這樣的盛世時代,我想以後依然會有讓我等今人更仰望的高不可攀的史詩類的作品出現。

條條大路通羅馬,那是指大路。但是對於文藝以及科學的高峰,那就象是爬山,沒什麽容易地坦途可以走。通向山頂的路,如果畏難,往容易的方向引,必將被帶入陰溝類的歧途,最後走成死胡同。
文藝複興以及後來的幾百年,長篇史詩以及更多的中短篇敘事詩猶如燦星,歐洲各國、俄羅斯普希金等等詩人這類的作品猶如日常的便飯,饗予後世的眾多詩歌愛好者。
可是後來者這類的作品越來越少,相反以朦朧、意識流等等不知所雲的各種流派泛濫成詩歌界的主流,這也就難怪很多人把艾略特之類的奉為精神圖騰,使得詩歌和大眾越來越遠,成為一小眾所謂的詩人自嗨的平台。

引自己從前文中的一段話

寫詩咱推崇大眾化,如果詩人庸俗化,那就很惡心人了。現在很多論壇,發個作品,後麵你抬一句轎子,俺抬一句,真是弄的人飄飄然,作者自己都不知天高地厚了,一句話,現在的詩人堆,就像射雕裏的華山論劍,一群不會武功的老百姓都可以自己弄一個檔次比武,推一個大俠來傲視一把。埃,俺就算很孤陋寡聞了,當代的咱沒啥見識,至少古人留下來的那些傑作還看過吧,我想那些自稱詩人的人應該也看過,如果看過了還拿自己那點玩意就妄稱詩人,別人說他屎人還不願意,恨不得捅人家幾刀,也不怪俺這類的屎人替他們寒磣。

現在的詩刊以及詩人圈,平庸甚至低俗之作泛濫,並且詩歌評論家以及論壇裏也都是對很多圈子裏的低俗之作反複的咀嚼並自捧成熱點,或者是刊物裏發些低劣之作引起大眾的群嘲。
一個好的詩歌作品,應該是可以做到雅俗共賞的,而不應該是一個小圈子裏彼此吹捧的自嗨,更有自嗨成珠穆朗瑪峰之流
更有頂流的文藝人,對自己屬外行的書法繪畫類領域,自詡成無師自通的大師,粗鄙之爛作公然拿出來丟人現眼,更把自己抽象的作品媲美與梵高。我想即使是梵高,他後來的各種怪誕的畫作,都是有前期的各種精細畫法的技藝積累。
現代詩以及詩人,在時下不僅被詩人圈子病垢,更被普羅大眾所病垢,這都是因為詩人自身的淪落。貌似這樣的淪落,不僅中國有這個問題,國外也同樣有這個問題。

引屈鐵鋼的一段話:

名詩人把一些南歐,南美及其它地區的一些銜遛子與混混引進來,僅僅因其寫了一兩段分行文字,名詩人待其如祖宗,如菩薩供著。餐費,車馬費,勞務費相當豐厚。用之於對外文化交流的一部份財政撥款就這樣白白糟踏了!這些歪嘴子跑到中國來,就成了大爺,儼然是個人物,北島,楊練等就在這些詩痞身邊點頭哈腰,奴顏婢膝,稱兄道弟。若問其寫了什麽傳世之作,人們一概不知,隻是對著台上唾沫橫飛的洋大師表達崇敬。名詩人處處顯示與其比肩。吹紅了洋混混也就吹紅了自己。從北島,楊練,西川等訪淡錄中可以看出,他們對這些隻知狎妓,酗酒,吸毒的洋頹廢何等虔誠,也隻是誆騙,愚弄同胞而巳!涉外詩交流經常邀請不出煙屎的歐美社區街頭嬉皮士與會,與之同台,洽談甚歡,這不是太草率,太不負責了吧!當名詩人赴外交流,坐冷板凳,名詩人的詩被老外嫌狗屎一樣,皆因名詩人的詩實在差勁,不屑一顧。奇怪的是名詩人尤有光彩,得瑟呢!

前麵我把時下的詩歌界和詩人一頓痛扁,看客還是不要覺得這個混蛋是多麽狂妄吧,我是斷不敢去冒犯那些大詩人的,以及眾多的好好寫詩的詩歌愛好者。欺軟怕硬的人類的惡習在混蛋身上也是有反應的,不會因為取了個霸道的名字自己就真變得無法無天。
詩人以及詩歌界的一些弊病雖然讓人忍不住病垢,但是也是有健康的部分讓人仰望的,更有很多詩歌愛好者以及底層的勞動間隙的筆耕者
現代詩可以探索的方向很多,中國的方塊字和其他字母拚成單詞的語言相比有先天的優勢,古體詩詞有五言七言以及各種詞牌的固定格式,現代詩更可以更多的各種整齊或參差出規律的排列。方塊字的各種排列隻是形式,如果內容空洞無物,隻是為了排列而拚湊,將是另一個歧途,但是如果能做到不著痕跡的內容上的渾然天成的順暢,那才算是精妙。
不才有些這類的詩,因為跑進詩人圈到處拉仇恨,沒人願意評論我的詩,咱就自賣自誇吧:

  • 作協和詩刊的盛宴及資本的狂歡,俺的這首大作自己寫的時候沒理會,但是參加了一個靠拉點讚數排名的詩歌大賽時,編輯把我的詩居中排版出現的效果竟然讓自己眼睛一亮,活脫脫的就像是一個火炬,上麵的隨意的句子就象火焰的感覺,下麵的竟然像個火把。
  • 藏頭詩和整齊排列收集,這貼下歸集了自己一些奇怪陣列的詩歌,也是做到了渾然天成的不著痕跡的程度,其他的整齊長句對在下來說更是稀鬆平常,不值一提。但是除了形式,還是要看內容,可惜啊,科學以及其他的學問造詣不深,隻會胡說八道,這類的胡說八道,也往往會被我融進自己的一些作品中:世界隨想紙老虎係列

這些對我來說都還算稀鬆平常,這些隻能算作小技倆,這類技倆有人說前人都嚐試過,沒什麽了不起。但是往往這些平常之事,別人模仿起來也許並不會那麽容易,很希望能有同好者切磋。
自己的這些還隻是小兒科,看到的別人的更是有讓人驚豔之作,最近看到的別人的還沒有搜集到自己的窩裏,貼過來讓看客看看能發現什麽:

在合作化南路上
鴨肥水濁曾泥塘
追光才俊聚科鄉
朔源植根築基樁
傳四大小金剛強
百十羅漢齊擔當
環周一片施工忙
經年轉瞬四十載
後紀前輩栽蔭涼
總念續寫新篇章

發現的這類不著痕跡的藏內容詩也可以是一個探索的方向。
除了長篇故事類的史詩,各種學問的論述,以詩的形式把複雜的事情說明白,現代詩有很多可以探索之處,如果故作高深莫測的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麽,往自嗨的死胡同裏鑽,那無益於濫竽充數的混跡於詩人群,讓我等這些草根愛好者鄙棄之。
而所有這些高級的玩法,那一定是要博覽以及大量的天馬行空的深思才能做到遊刃有餘的。

前麵對於自己看得懂的別人的以及感覺還不錯的自己的特色做了一些展示,對那些自己都說不清自己寫了啥,並告訴別人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現象忍不住劈伐了一通。不過這類劈伐隻限於對那些自作高深莫測狀以及一點小情境極盡挖掘更多深意的詩歌評論的現象。對於我不理解的,並感覺語言流暢優美的詩歌,我一直心存敬畏。
格外關注的一位已去世的校友吳向東,其留下的11首十四行詩看似獨立,但又感覺是連成串的有關聯的,其優美的語言又感覺附有些哲理,就像對很多數理的深奧的感覺一樣,我不理解其公式的含義,但是心存景仰和敬畏。
談談鄙視鏈,自己的這篇文裏提到曾經同學眼中的學霸進入科大後被秒成了學渣,對於少年班出身的吳向東詩人,那更是一種讓人仰止的存在,他涉獵廣泛,如果在他生前如有幸相識並請教其詩歌的話,是斷不會讓人自己去意會的,也許其侃侃而談提到的各種數理對世界的理解所想象的玄奧,自己的不理解讓我更唏噓於自己上學時的不努力。
詩歌的巔峰不隻局限於詩歌本身,除了文字本身,更多的是對世界更多的理解和思考,更多的天馬行空應該都有助於這個巔峰的進一步提升,並在未來漫長的人類文明途中,後人會不斷產生出讓我等今人感覺高不可攀的高度。
最後附上吳師兄的一首詩,感覺其所思所感和測地線以及宇宙從奇點爆開成一個大糾纏態的想象結合文字成詩,也不知是否是我又自我胡亂揣測和解讀鬧出的一通大笑話,望看得懂他的一係列十四行詩的行家能解讀並評析之:
image

2023年4月10日

https://goofegg.github.io/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