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有語

寫作文,編故事,侃小山, 感恩生活。
正文

兒歌是時代的一麵鏡子

(2024-03-02 16:01:50) 下一個

"蘇聯老大哥掙錢掙的多,買輛摩托車,開到莫斯科;蘇聯老大嫂掙錢掙的少,買塊破手表,三天走一秒"。這是我剛記事時記住了一個兒歌,反映的是中蘇友好年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想往。


"大人也是人,小孩也是人,餓死了小孩,沒有接班人"。這是三年自然災害時,餓的饑腸轆轆的孩子對大人們的抱怨。其實那時的大人們肯定是更辛苦。


"下崗女工不流淚,大步走進夜總會,陪吃陪喝又陪睡,工資翻了好幾倍,江澤民看了心欣慰,誰說咱們婦女沒地位,那是萬惡的舊社會"。這黑色幽默,令人心碎,可那是真的事實。幾千萬國營企業職工,一夜之間失去了工作和生活保障,不得不重新走進風雨。更有數億農民兄弟,背井離鄉,風餐露宿,建樓固路;農民姐妹,拋家舍業, 走上流水線做裝配工,走進千家萬戶做保姆。還有無數青年學子,寒窗苦讀,最後成為各行各業的棟梁。


令人欣慰,現在中國人終於過上吃飽穿暖的幸福生活,生活開始有了保障。後人應該感謝當今這幾代人無悔無怨的付出。看電影 - 山海情有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