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華夏艾灸極簡史

(2024-02-20 06:44:55) 下一個

 

華夏艾灸極簡史

懸灸是怎麽來的?

image.png 如果有個唐宋時期的古代醫師,穿越來到 2023,看見我們用艾卷棒子來熏烤皮膚,並聲稱這是〔灸法〕,古人可能會暈倒,因為這種灸法在古代聞所未聞 。

梳理一下我們華夏的艾灸史,就會發現,目前國內最常用的〔懸灸〕或名〔溫和灸〕,發明於 1950 年左右,發明人是朱璉。(詳見此文

溫和灸的起源 輸入圖片說明

發明的機緣巧合是因為他某次出差時生病,不願用直接灸,就把艾絨像裹煙卷一樣用紙卷起來施灸,她也沒想到這種不會 “傷害” 皮膚的灸法大受民眾歡迎。在此之前,清朝乾隆的重慶人趙忠德發明了雷火灸,但由於療效不如傳統灸法,所以沒有普及開來。

沒想到的是朱璉的煙卷灸(最開始就叫這個名字)居然發揚光大,婦孺皆知,成了中醫愛好者的保健良品。但是,必須指出:古人的艾灸,真的不是她的這種灸法 —— 古人的灸,原則上一定要接觸皮膚。不接觸皮膚的艾灸,在古代叫做 “熏”。總之,隻有接觸皮膚的灸,才是傳統之灸法,包括:直接灸和隔物灸。

題外話:用艾煙熏烤皮膚,有強大的抗菌消炎作用,在王振琴醫生的這本書裏有詳細的記錄。 輸入圖片說明

直接灸與隔物灸

直接灸的曆史極為久遠。遠比《黃帝內經》還要早一千年 。因為《黃帝內經》已經是東漢時代編撰的作品,那時的科技能打造〔針具〕,盡管和現代的不鏽鋼針比起來,十分粗燥,但至少刺入人體之後不會(頻繁)斷針,也不會(因為太粗而)傷人了(技術好的話)。

題外話:根據學者考證,《黃帝內經》應該是鄧綏和她的禦醫團隊編寫的。鄧綏皇太後是中國最優秀的女皇,沒有之一。有興趣的可以深入學習,點這裏

在此之前,在夏商周→春秋戰國,漫長的千年歲月裏,古人的冶煉技術達不到製造出用於人體的針具,所以,灸法就是那些時代裏最重要的經絡療法(沒有之一)。

而且,那時說的〔艾灸〕,就是指把艾絨放在皮膚上點燃。這種直接灸法一直流行到唐宋。 唐朝人對於直接灸的喜愛遠超現代人的想象。因為古代很多偏遠地區都缺醫少藥,針具粗大不說,消毒也不嚴,去城鎮沒有發達的交通…… 唯獨直接灸基本可以克服以上所有問題。 所以,唐朝人真心熱愛直接灸,當時選用奶媽的標準,就是查看她身上的灸瘡瘢痕,如果灸瘡太多,或灸在某些特殊穴位,就證明這名奶媽多病,不怎麽健康…… 民間市井如此,皇宮貴族也是如此。

隔物灸

隔物灸極大提高了艾灸療法的適應症,而且可以把皮膚損傷降為零。這項流傳了近兩千年的技術一直服務在華夏大地上,可謂是功德無量。發明人是東晉人:葛洪。 隔物灸最大的優點就是把艾灸與藥物結合起來 —— 利用艾火的溫熱能量把藥物滲入皮膚裏,極大的提高了療效。 現代的隔物灸還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不同,而配置不同的 “中藥粉末” 在混合或薑或蒜等傳統隔熱物,把藥物 “直接” 經皮膚吸收入人體,事半功倍。

常識判斷 + 考古發現

在沒有考古發現之前,我們先用常識推斷一下吧。先說結論:“針灸” 二字其實應該倒著讀,因為 “灸法” 遠比 “針法” 要古老。原因很簡單:遠古人類沒有冶煉 “超細” 金屬的技術。

眾所周知,《黃帝內經》成書於東漢早期。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有了成熟的冶煉技術,能夠製造出『九針』。但是在『夏商周』千年歲月裏,我們能夠發現的針具是砭石針,骨針,陶瓷針和青銅針,這些針具都有共同的缺點:太粗 + 易斷。而且太粗的針具隻有外科功用,不會具有刺入穴位的功效。

現代的『毫針』,采用不鏽鋼為原料,不但尖細銳利,而且極有韌性,這是古人無法達到的工業水平。(古人常有因為針刺而發生醫療事故的記載。)

因此,如果要選出一種療法最能代表正統『古中醫』的話,當屬『灸法』。

在戰國之前,中醫的療法都是以 “灸法” 為主。

比《黃帝內經》還要古老的醫書,目前有三本,它們是: (在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以及被英國收藏的敦煌《灸經圖》。

這三本古典表明了:古人不但用灸法治病,而且早就在 “針法” 之前就發現了『經絡係統』,並逐漸完善該係統。所以,並不是古人用針刺的方法(試探性地)發現了穴位。 這三本古書,沒有一本記載針刺技術,都是灸術。而且古人的灸法 “簡單粗暴”,不是現代人使用的 “懸灸、溫和灸”,基本上是直接灸(麥粒灸)

《孟子?離婁上》:“七年之病,須求三年之艾”;

《莊子》裏有一個故事,講的是孔子拜訪盜蹠,想用儒家思想去教化他,結果反被他奚落了一頓,回家途中,孔子自嘲說:“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

以上文字都表明,艾灸在當時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手法。

憑什麽說灸法比針法要早 1 千年?

總結上述,原因有三:

  1. 冶煉技術的限製(東漢之後才有能夠生產出用於醫療的針具)
  2. 考古發現: 戰國時期沒有出土過針具,隻出土過青銅製成的醫用刀具(用於刺血或排膿);
  3. 史前醫書的出土。

隋唐時期,大中華盛行『麥粒灸』

隋唐高度統一、國富民強。出現了以施行灸療為業的灸師,當時社會百姓有多喜歡艾灸呢?舉例說明:

唐?韓愈的《譴瘧鬼》詩雲:“灸師施艾炷,酷若獵火圍”《《昌黎先生集卷七》), 生動地按期繪了大炷艾灼的場麵。

《崔氏纂要方》(作者:唐?崔知悌)記載了 “擇乳母方”“乳母者,其血氣為乳汁也,五情善惡悉血氣所生,其乳兒者,皆須性情和善,形色不惡,相貌稍通者,若求全備不可得也,但取不狐臭、癭瘺、氣嗽、疥、癡瘙、白禿、鬁瘍、瀋唇、耳聾、齇鼻、癲癇,無此等疾者,便可飲兒。師見其身上舊灸瘢,即知其先有所疾,切須慎耳。”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為嬰兒選擇乳母時需為乳母體檢,而檢查的手段就是通過其身體上灸療留下的舊瘢痕來推斷既往病史。同時,唐人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五上《少小嬰孺方》中的 “擇乳母法” 與此相同。所以直接灸 + 麥粒灸在『南朝至隋唐時期』的日常醫療活動中極為常見。

宋朝時期

大宋朝無論是帝王貴族,還是平頭百姓都流行直接灸(麥粒灸)。

  • “灼艾分痛” 是一個成語,出自《宋史?太祖紀》。北宋時期,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得病,十分痛苦。太祖去探望他並親自為他灼艾治病。趙匡義感到很疼痛,叫了出來。太祖說:“我也灼一下,看看你有多疼。” 於是太祖也灼了一下艾,兩人都感到疼痛。後來比喻兄弟間的深厚感情……

  • 宋?張杲《醫說》中,有灸師之稱。

  • 《南史?齊本記》載,有人自北方學得灸術,因治有效驗,迅速推廣,時間都中大為盛行,被稱之為聖火,甚至詔禁不止。

  • 宋?歐陽修寫有《灼艾帖》“修啟,多日不相見,誠以區區。見發言,曾灼艾,不知體中如何……” 這個帖講的是歐陽修的長子?歐陽發?曾經接受過中醫的艾灸治療,一封簡短的書信,我們能了解到在北宋時期,灼艾治病保健是非常流行和時尚的。

https://s2.loli.net/2023/04/13/P6vgf85LESHtTWk.png
https://s2.loli.net/2023/04/13/P6vgf85LESHtTWk.png
  • 南宋畫家?李唐?畫有一幅風俗題材的 “村醫灸背圖”,生動地描繪一位村醫正在為背癰患者施行燒灼灸法,旁邊的小童在準備膏藥,以供灸後貼敷。“灸背圖” 此圖說明麥粒灸在我國古代不僅用於內科、婦產科、小兒科疾病,而且亦廣泛應用於外科癰疽發背瘡瘍等的治療。

繼承發揚:日本、韓國的米粒灸

由於一些技術的失傳,目前華夏應用的灸法,都是以溫和灸(懸空灸)為主,艾灸不再接觸皮膚。 懸灸法要產生一定療效必須要灸上 30--40 分鍾以上,而且煙霧很大(如果沒有排煙設備,幾乎不可能在室內進行)。 這種灸法在我們的學徒?日韓兩國?就應用的較少,因為他們直接繼承的就是唐宋灸法,而且他們把麥粒灸(艾柱灸)改進為?米粒灸。

日本

日本學者仔細研究過直接灸的機製,促進了化膿灸向透熱灸的轉變。 到 了 昭 和 時 期 ,澤 田 健 、代 田 文 誌 、深 穀 伊 三 郎 等人。他們將艾柱的標準定為 “半個米粒大”,並 在 臨 床 上 反 複 應 用 ,取 得 了 很 好 的 效 果 ,給 日 本 的 灸 法 以 很 大 影 響。(詳見此文https://s2.loli.net/2023/04/13/wIel7Aa3sLmG2ZV.png

韓國

百歲韓醫?金南洙?生於 1915 年被譽為 “韓國 針灸第一人” ,曾任韓國曆屆總統的保健醫師。2002 年被韓國總統授予韓國榮譽獎。2008 年曾獲韓國國民勳章冬柏獎。2011 年美國總統奧 巴馬授予金老 “ 特殊貢獻獎” 。 他 103 歲高齡仍能在臨床第一線為患者看診,他行醫 80 餘 年發展了無極保養灸 —— 也是米粒灸(詳見此文)

繼承發揚隔物灸:隔物灸盒

傳統隔物灸沒有使用灸具,其缺點顯而易見:一是溫度難以控製,二是有燙傷的風險,三是藥物比較單一。 隔物灸的進化,其實就是灸具的進化。在使用了灸具之後,以上缺點全部解決,而且操作極簡,人人都能自學,從而實現保健自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