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3年夏西歐自駕遊1-體會英格蘭大大小小的的路

(2024-01-29 11:41:31) 下一個

2023年8月去了歐洲六個國家,第一站是英國。原計劃隻在倫敦呆三天就坐火車去比利時,後來覺得牛津劍橋那麽近不去看看太可惜,於是租了個小車開始三天路遊,想都沒有想過道路能怎樣。但這三天的路遊讓我們好好體會了一下英國的道路編號係統,無處不在的環島和羊腸公路,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離開時感歎英國人真是邏輯性強,非常善於建係統。

先說下我們路遊結束後才摸清的英國道路編號係統。這係統真是簡單明了又高度組織化,用字母和數字組合來標識和分類全國道路網絡。不同級別的道路是用不同字母來表示的,“M”代表國家高速公路以開頭,“A”是主要幹道,“B”是地方道路。字母後緊跟數字,數字大小通常和道路的重要性和長度相關。較小的數字(比如A1,A6)代表較長,較重要的幹線道路,較大的數字(例如A404)通常是較短,地方性的道路。還有一些數字還能指示地理位置,比如1係列的道路通常在東部或連接到倫敦,4係列的公路曆史沿革下來多在英格蘭南部和西部延申。這是多清晰的邏輯啊,道路的重要性和地理位置真是一目了然。

這三天的自駕路線是倫敦-溫莎-牛津-劍橋-倫敦機場。我們在希思羅機場Hertz取車,從進門拿號到取到車居然花了3個多小時,浪費了我們一下午的寶貴時間,不知道是我們倒黴還是倫敦機場取車就這樣子。 

盡管以前在新西蘭旅遊開過左行車,娃爸還是很認真的不停提醒自己往左開,尤其是迷惑人的交叉路口,總是讓人有衝動要開到路右邊去。一出倫敦我們上了國家幹道M4去往溫莎,這大高速速度不低,兩邊分開,還不太能感覺往左邊開的痛苦。很快不到30分鍾就到了溫莎城堡。租車浪費我們大量時間,到這裏城堡都關門了,倒是在城堡外麵吃了頓美味的土耳其飯,心滿意足。

前往牛津的路上,為了去看看英國ChiltonHills一帶的小村莊,我們順次上了A404,A4142,一下子道路窄了很多,加上在路左開,我們開始覺得極度的別扭。我在副駕覺得車馬上撞到路肩,娃爸開著車覺得再往中間幾乎要撞上來向的車。一路環島一個接一個,從路左麵開上環島換個方向不知道為啥這麽迷惑人,我們經常數錯出口,懊惱中慌不擇路下了環島,出來繞路一圈再回到幹道,耽誤很多時間,我開始抱怨英國人為啥修這麽迷惑人的環島,還是美國的道路簡單寬大。

當晚在牛津住下。牛津的感覺不像個真實的大學,估計我受太多哈利波特電影,迪斯尼,環球影城的影響,總覺得牛津是Hogwarts, 是迪斯尼的園區,反正不是大學,那個小小的牛津植物園倒像是童話裏的的小村子。問娃想來牛津上大學麽,兩個一臉驚訝,張大嘴搖頭,說“No,no,no太老了太老了”。哎,真是吃漢堡長大的美國娃。

從牛津出來我們沿著A4144. A40往北去Bicester,在Bicester village遇到了我們的終極環島考驗,環島本身出口並不多,但是中間被切了一刀,多出一條入口和出口,GPS總是慢一拍,我們在這裏錯了兩次,繞來繞去才走對,突然恍悟錯掉出口無所謂,在環島上繞一下找對出口再出來。這一下子的醒悟後頓覺不是環島沒修好,是自己太傻。

第二天從我們沿著A4421往Milton Keynes一路,道路彎多狹窄,大車不少速度不低。本地人開車真是駕輕就熟,那麽彎來彎去的小路開得挺快,彎道處也不減速,逼得我們全神駕駛,一刻都容不得馬虎。這些路盡管窄,至少中間還有分界線。

接下來A421上修路,我們跟著路牌拐上連字母都沒有的小路,一下之連分界線都沒有了,活脫脫是在農村開,隻覺得連茂宜島那個以路窄著名的Road  to Hana 都比他們寬點。 

劍橋和牛津還不太一樣,劍橋本來是個以貿易為主的小鎮,後來是一批在牛津遭到排擠的學者來到這裏建大學,所以大學以外的劍橋和別的小城市差不多。大學校園裏也是非常的古色古香,不亞於牛津,而且覺得更寬大。在這裏娃看到劍橋工程學院的牌子,還是很仰慕的。劍橋這裏的中國遊客比牛津的多很多,有老師舉著小旗子領著一隊學生的遊學團,還有一家子出行的。滿街也好多的中餐館,路上偶遇一個以前霍金經常光顧的中餐館,不過不知道最近他們是不是趕緊拆下宣傳了。

到了第三天,我們已經比較熟悉開路左邊,不再覺得路痛苦的窄,遇到3個出口那種環島也駕輕就熟,突然覺得環島係統真高效,之後就輕輕鬆鬆回倫敦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晝夜思想 回複 悄悄話 厲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