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真相是真,大到匪夷所思的813惡性競爭誹謗事件,
小到本人初涉文學城的遭遇,真相不應被埋葬!
正文

我們與真相的距離 1 By 忘川2 (此篇成文於2021年末)

(2023-12-02 11:49:30) 下一個

我們與真相的距離 1 By 忘川2

1.

2015年,深圳電視台播出了一檔名為《中韓夢之隊》的中韓明星競技對抗綜藝係列節目。在一輪又一輪比賽中,一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中國演員憑借強悍的運動能力和拚命三郎的精神逐漸成為中國隊的“王牌”。

作為隊伍頂梁柱的他為了每一輪中國隊能獲勝,可謂拚盡全力 —— 即使在比賽中出現意外、全力奔跑時從眉心到眼角下方猛烈撞擊到攝像機而當場頭破血流、造成腦震蕩和需要縫合7針的傷口時,他也因為擔心中國隊會因人手不足失分而不願離場去醫院。

看過這個係列節目的人,很難不被他在整個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拚搏精神和強烈的國家榮譽感打動。

他的名字叫張哲瀚。

然而現在在網上已經無法看到這個節目的相關片段,或任何這個人的影視、綜藝、音樂作品。

當搜索“張哲瀚”時,出現的隻有無數“違法失德”,“不愛國、無底線”,“徹底涼涼”,“封殺”之類的關鍵詞,或者“根據國家法律法規不得顯示”的錯誤信息 。

— 因為在今年8月13日,日本投降紀念日前兩天、日本防衛大臣參拜靖國神社的當天,網上突然爆出他“曾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的惡聞,源於其2018年3月26日在社交媒體貼出的一係列賞櫻照中的一張:該照片背景中的建築被爆料者們篤定地稱為臭名昭著的靖國神社,而他身後的一塊石碑上的刻字雖然看不清楚,但有“知情人士”告知大眾,其為刻著靖國神社名字的碑牌。

如果這一條消息還不足以令人相信張的政治立場可疑,那麽同時爆出的幾十條相關醜聞與之相互映證,則可謂“鐵證如山”,讓人不得不信此人確是一名與日本右翼和排華勢力有極深淵源、人品低劣的“精日分子”。

在這個極為敏感的日期集中爆出這樣一係列醜聞,並在極短時間內在全網範圍內擴散,伴隨著“官媒定性,張xx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並與日本右翼密切交往”之類的總結性標題,瞬間引爆了國人如潮的憤怒之情。

盡管張哲瀚立刻為自己的“無知”道歉,但民眾絲毫不買賬。

在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於8月13日下午4點39分發表題為“要道歉,更要‘補課’”的評論文後不到一分鍾的時間裏,其下已經出現了近百條斥罵和要求封殺張的評論;不到半小時,人民日報官博因該文被成千上萬的“愛國民眾”衝擊,痛斥其作為官媒批張力度不足,有“包庇瀚奸”嫌疑,因此不得已於下午5點14分從原文標題中刪除了“更要‘補課’”部分。

在輿論與民眾情緒不斷發酵的情況下,當晚6點26分,央視評論“藝人必須知榮辱“,開啟了被爆料傳播者稱為“官媒定性”的媒體評論係列;當晚9點12分,半月談發表對張的評價:“德不配位,必須涼涼!”,成為“官媒定性”的總結和高潮,此後在各處被廣泛引用。

到8月14日上午,張哲瀚合作的幾十家企業品牌已全部與其解約,其參演的未播電影和綜藝節目也宣布與之終止合作。

此外,張哲瀚及其工作室在8月14日被新浪微博迅速禁言,無法再發聲。

而在一個名為“中國文化管理協會網絡文化工作委員會”的民間組織(該組織一度自行簡稱為“中網工委”,現已因誤導民眾和媒體錯將其當作國家機關而道歉,並修改微博名稱為“ZGWHGLXHWLWHWYH”)發文稱:“對張哲瀚和張哲瀚工作室的處理,不應止於禁言”後,立刻因其“中網工委”的“權威”名號而得到無數媒體引用轉發和全網平台進一步響應:

到8月15日為止,張哲瀚與其工作室微博賬號均被新浪刪除,其超話(超級話題)、角色超話等全部被關,此外他在抖音的賬號也被封,在豆瓣等社交媒體的相關小組幾乎全部被關閉;

在包括微博、豆瓣、嗶哩嗶哩(bilibili視頻網站,簡稱b站)、抖音、快手等在內的全部網絡平台,除了痛罵和批鬥“瀚奸”的內容外,張的相關帖子與相關視頻、音頻作品在幾天內被全部刪光;

其名字也成為網絡“禁詞”,在各大平台搜索結果均為“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無法顯示”;

部分網站上,其部分名字、部分五官圖像出現即成違規,可能遭到禁言、封號或其它懲罰;新浪微博上,甚至有賬號因貼出一張張哲瀚養的小狗照片而被封號。

類似的,另一個名為“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簡稱“中演協”)的民間組織於8月15日(周日)緊急辦公,發布“紅頭文件”,稱經其“道德自律委員會評議”,“要求會員單位對其(張)進行從業抵製”。文件發布後,張的全部音樂、影視作品被全平台下架或刪除戲份、名字。

11月23日,該協會再次以“紅頭文件”方式發布《第九批網絡主播警示名單》,並將張也列在其中,名單稱:“各網絡音視頻平台及經濟機構會員企業不得為其提供各類網絡直播服務。”

該協會的兩次文件均得到主流媒體大量引用、轉發,成為對張執行道德審判和懲戒最為“權威”的聲音之一,其影響力之深廣難以估量。

至此,張哲瀚的事件似乎已經蓋棺定論:

他作為無知、無恥、有嚴重賣國傾向的惡劣小人,將被永遠地釘在無數人心中的恥辱柱上。他的身敗名裂與銷聲匿跡,是民意的勝利,令無數愛國人士拍手叫好,直呼大快人心。

而在許多人看不見的地方,這一事件的漣漪還未平息。

民眾的愛國正義感絕不僅止步於輿論唾罵:

在現實世界中,張的母親開的門店受到波及而關門,而其在淘寶開的網店,也因被刷惡評而一度被迫關閉,重開後其首頁內容被“自動”替換為其它商家產品;

其門外被人送花圈,他和家人隻能躲在家裏,至今無法出門;

在成千上萬的課堂、培訓、考試中,其名字和“事跡”被教師作為“瀚奸”典型和反麵教材,銘刻到無數學子心中;

在華為等部分型號手機上,其名字和縮寫不被允許成為昵稱;

甚至由於“中網工委”和“中演協”的禁令,網購和外賣平台上,許多和他同名的用戶也一度不幸受到波及 —— 因為收貨人、郵寄人的姓名不允許寫“張哲瀚”……

張的下場雖然令人感慨,但很多民眾始終堅信這都是他為自己的“惡劣”言行付出的代價 ——

— 如果那些廣泛傳播的,關於他的證據和說法是事實的話。
 
那麽,這些“證據”、“說法”中,究竟有多少是事實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