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想

認真生活,用心體會,溫暖回味
正文

養兒過山車

(2024-04-07 08:48:17) 下一個

去年聖誕節時,妹妹一家帶孩子來我家玩了一周多。56歲的孩子皮起來狗都嫌,但出人意料的是,16歲的兒子對弟弟始終和顏悅色很有耐心,陪他玩耍打鬧,玩遊戲,逛博物館,彈琴。還主動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弟弟買禮物。妹妹對我兒子讚不絕口,說他親切懂事。回家後告訴我,她兒子說很喜歡哥哥,還說我才是好媽媽,從來不凶兒子。童言無忌,反映了我們現在良好的關係。這在幾年前是我做夢都想不到的。我覺得這個過山車一般的過程值得記錄下來,對自己和別人可能有些許意義。

 

兒子從小脾氣不好,沒耐心,敏感,易怒。一點小小的事情不如意就會大哭大鬧。與老大相比,簡直是天上和地上的區別。從十一二歲進入青春期後,就越發嚴重。和家裏人說話,既沒有好聲氣,又沒好臉色。回家幾乎從不主動和我們說話,問他任何事情都不願意回答。問三遍,最多嗯一下。再追問,他就皺眉頭,要發火。他生氣時摔壞了幾條門,牆壁撞破好幾處。一跺腳,樓下吊燈直搖晃,讓人又氣又怕。喊他寫作業,做家務,他好像聽不見。他非常依賴父母又不尊重父母,好多次頂嘴把我氣到胸口痛,有幾次實在沒忍住還動手打了他。印象中那時很少見到他的笑臉,而他常常對我們說的是:you don't know anything。 他不好學,又不受教,highly demanding, 讓我感到心力交瘁。好脾氣如我也不僅尋思我怎麽生出這麽個東西。更小的時候有一位老師曾經跟我說,兒子好像有點自閉的症狀,但是兒醫否定了這種可能性。我覺得他就是一個不開化的渾小子,擔心他將來怎麽辦。

 

有一天,我帶兒子和他一個好朋友出去玩。這個好朋友是兒子的發小,從幼兒園開始就是好朋友。白人,陽光自信,彬彬有禮,侃侃而談。男孩無意間跟我說起,I love my mom. 那簡單而真摯的表達讓我心裏一震,忽然領悟到一定是媽媽的愛讓他成為一個如此優秀而溫暖的少年。我反省了很久。我的兒子當時絕對不會這樣說的。兒子象爆竹一樣一點就炸,像刺蝟一樣難以親近。但我相信兒子內心一定也是溫暖純良的,隻是套上了一個看上去堅硬醜陋的外殼。這個外殼,是他的自我保護,他應該非常沒有安全感。我開始改變一些習慣。

 

兒子早上睡懶覺不肯起床,以前我會大聲催促,快起來,要遲到了!現在我會用愉快的語氣說good morning handsome. 衝澡後發型一定會很帥。他愛遲到,又容易著急,經常忙中出錯。以前我會責怪他。現在我說遲到就遲到了,天塌不下來。下次多預留時間,多設置幾個提醒,幫他慢慢改掉這個壞毛病。他挑食,我辛辛苦苦做了很多菜,他就吃幾筷子,還發脾氣,什麽肉絲太細,魚有刺,燉肉太多湯,太spongy。以前我會說,你怎麽這麽挑食?這也不吃,那也不吃,難怪越來越瘦!現在我就按照他喜歡的口味做他喜歡吃的菜。煎牛排,烤魚,咖喱雞,水煮西蘭花,Mac and cheesepasta,我做得輕鬆,他吃得滿意。以前我花心思找deal買了衣服鞋子給他,他總是不喜歡。我反複買了退,退了買,浪費不少時間,也很惱火。現在他的衣服鞋子都讓他和朋友一起去買,買回來多難看我都不說,一定大誇好看。反正不是我穿。

 

他考試沒考好,以前我一定會說,怎麽又沒考好?美國學校教的數學多最簡單呀。為什麽我教的不對,一定要按照你們老師教的方法?你一個中國人家的孩子怎麽可以不拿A?現在我會說,太難了,你確實很努力了。媽媽能幫你做什麽?如果他要我輔導,我就輔導。他要tutor,就給他找tutor。我告訴自己降低期望,順其自然。以前足球比賽輸了,他沒發揮好,他窩火,我失望,三言兩語就嗆起來。現在我不說話,聽他說,附和一下。Yeah, unlucky 。回家把比賽錄像發給他,讓他自己消化。有什麽建議和想法過一晚再和他說,這時我比較客觀理性,他心情也比較平靜,更願意交流。

 

以前我會一遍又一遍地喊他做家務。他不動,我就會上火。現在我隻說一次,一次隻要求他做一件事。你能不能把衣服放到洗衣籃裏?或者It’ll make me very happy if you help me take out the trash. 或者would you please clean up this mess? 如果他做了,我一定會大聲說 Thank you sweet boy,you are the best! 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如果他找借口不做,我會盡量忍住不發火,說我有點失望,給媽媽一個擁抱吧。我會幫他做,讓他感到內疚,然後自己改正。

 

以前我相信慈母多敗兒,對兒子比較嚴厲。現在我告訴自己多找他的優點,多誇他,采用positive reinforcement 的理念各種小題大作。沒有經過提醒自己係了安全帶,或者是回家時把鞋子脫了放好了,或者是小考成績進步了,或者是沒有拖欠作業,我都一定會肯定他。Good job! 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說教,不要judge,在語氣和態度上都要注意。他站姿不好,以前我會跟他說,別駝背,縮著脖子太難看了。現在我會說,站直了,然後大聲讚歎,哇!你好像又長高了!又高又帥!I am so proud of you!  他喜歡孩子氣的東西,我就常常短信發些silly的紅心和GIFIG轉發一些無厘頭搞笑的視頻。他想健身,我給他辦了一個健身卡,報名體能訓練班,地下室置辦了各種健身器材。身體好,身材好,他自信了許多。

 

疫情期間,上學變成網課,課外也沒有活動。沒有比賽,不能旅遊,不能外出就餐,朋友之間也沒有聚會,他感到非常孤單苦悶,多次央求我們給他買一隻小寵物狗。這對於我是一個很不容易的決定,因為我從小非常怕狗,也覺得狗特別不衛生。我們也擔心他玩物喪誌,有了狗更加不好好學習了。但當時我們更擔心長期居家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反複考慮後,我們還是給他買了一隻幼犬。 現在看來,這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因為我怕狗,兒子不得不承擔了喂食,訓練,遛狗,梳毛,洗澡,洗耳朵,帶去看獸醫,等等任務。他虛心向家裏有狗狗的朋友們學習,上網查資料解決各種喂養的問題,細心觀察和照顧狗狗的身體和情緒,耐心訓練狗狗在外麵大小便,甚至記下來時間和次數。他精心地挑選狗糧,零食和玩具。他樂此不疲地訓練狗狗各種小技能,比如,坐下,趴下,握手,轉圈,打滾兒,裝死,等待,隨行,不動,不叫,撿球,拔河,頂球,遊泳,等等。他給狗狗做了很多視頻發給朋友和家人。因為狗狗對家庭氣氛很敏感,害怕人們大聲爭吵,兒子學會了控製自己的情緒,也學會安撫別人的情緒。狗狗活潑可愛又天生喜歡與人親近,一看到狗狗兒子的煩惱和苦悶就一掃而光。狗狗的弱小無助讓兒子變得很有同情心,學會了承擔責任,也體會到奉獻和付出的快樂。照顧狗狗同時也讓他學會了換位思考,知道了爸媽的不易,以前從不和我們說謝謝的他開始經常跟我們說謝謝了。而我也完全不怕狗了,養狗的過程給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這是題外話。

 

現在吃完飯後兒子一定會收拾桌子,怕走開後狗狗偷吃了不健康。食物灑在地上兒子會馬上清掃,怕狗狗誤食。鞋子不再亂放,怕狗狗會啃。作業寫完了不會攤在桌子上,怕狗狗會吃掉(真的吃掉過半張紙)。院子裏籬笆壞了,兒子會想辦法修好,因為怕狗狗跑出去。兒子剛學會開車時,喜歡開快車。我擔心他養成不好的習慣,就把狗狗放到車上。他怕把狗狗磕碰到,開車會更小心謹慎。周末兒子去同學家玩到太晚,我發一張狗狗照片過去:狗狗在等你回家呢,他立馬就回來了。兒子遇到什麽難過的事了,我發一段狗狗的視頻,他心情立刻就放晴了。隻要心情好,一切都好商量。

 

這幾年,眼看著他從一個缺乏安全感,不自信,不獨立,脾氣暴躁,情緒波動,常常油鹽不進的小毛孩慢慢成長為一個不驕不躁,有問有答,能包容,能變通,願意合作,比較通情達理的普通少年。能適當地關心父母家人,偶爾能照顧一下比自己小的孩子。因為常年踢球,他對飲食起居比較自律,時間也安排得比較好,沒有遊戲癮。這點我感到很幸運。他還有一群積極上進又團結友愛的小夥伴,對他的心理成長也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雖然離優秀還有距離,青春期算是安然度過了。養兒過山車還在繼續前行,未來他還會遇到升學,求職,戀愛,等等各種挑戰,我且保持謹慎樂觀的心態,與時俱進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