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天守閣
參觀了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這是日本最重要的陶瓷博物館之一,藏品包括中日韓三個民族的陶瓷曆史精品。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 Museumof Oriental Ceramics, Osaka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藏品 Museum of Oriental Ceramics, Osaka collection
另一個景點是大阪城天守閣。天守閣是幕府時期的一種塔樓式城堡,結合了宮殿式屋頂和城堡的防守功能。據說相似的天守閣在日本有幾十座。大阪城天守閣曾經是豐臣秀吉的政治中心。天守閣鑲著金邊的豆綠色屋頂在陽光下十分耀眼壯觀。如今建築內部已經改為一座日本曆史博物館。瑞站在人群中逐一仔細地閱讀著每一條介紹文字。
大阪天守閣 Osaka Castle
京都,漢字博物館·圖書館
在京都與奈良這一帶總給人有一種強烈的似曾相識的感覺。早上參觀了賓館附近的漢字博物館。博物館的展品從中國甲骨文開始。自公元四世紀開始日本采用了大量漢字,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字係統。展品中還包括漢字印刷到打字的發展過程。博物館每年選出一個代表漢字和20關鍵字作為當年的概括。2018年代表字為“災”。
漢字博物館·圖書館 JapanKanji Museum and Library
20世紀初中國興起新文化運動,推廣白話文,統一了口語和書寫文字。這個過程中一些中國學者留學日本,又采用了不少日本的漢字,特別是大量政治經濟與司法領域的漢字。
有田
九州佐賀縣的有田是日本主要的瓷器產地。我們來到日本製瓷聖地泉山。此外還有日本陶祖李參平像。1592年起豐臣秀吉(ToyotomiHideyoshi,1537年-1598年)多次發動萬曆朝鮮戰爭(日本稱:文祿?慶長の役),並虜獲了上千名朝鮮陶工。1616年,朝鮮陶工李參平在泉山采石場發現了瓷石,就此開啟了日本瓷業的迅猛發展。
陶祖李參平塑像 Statue of Yi Sam Pyeong
有田泉山 Izumiyama quarry
有田日出 Sunrise at Arita
然後繼續向西步行。山間馬路並不寬敞,兩邊陶瓷商店和陶瓷作坊林立。山間突然一陣傾盆大雨,我們就在一家陶瓷商店避雨。雨停後請店主幫我們打電話叫來一輛出租車,趕到有田瓷器公園。有田瓷器公園是一座德式建築,可能是複製了德累斯頓的茨溫格爾宮。展廳裏陳列著日本和歐洲瓷器。
有田陶瓷公園 Arita Ceramic Park
通過Ishoken陶瓷研究所山下奈穗教師的介紹,我聯係了佐賀大學陶藝教師三木悅子女士,三木悅子駕車帶我們參觀了多家博物館。
有田町曆史民俗資料館(https://www.town.arita.lg.jp/main/169.html)
有田町曆史民俗資料館展品
有田陶磁美術館(https://www.town.arita.lg.jp/main/828.html)
今右衛門古陶磁美術館(https://www.imaemon.co.jp/museum/)
下午我們參觀了佐賀大學有田校區陶藝工作室,以後來到三木悅子的辦公室。她打開了電腦,特別給我講述了九州陶瓷發展逸事,為我補上了一塊日本陶瓷的知識拚圖。
佐賀大學有田校區 Saga University
學習日本陶瓷史還得弄清楚一些相關名稱。地名,“有田泉山”是最早發現瓷石的地方。“伊萬裏”是瓷器出口的港口。因此伊萬裏在歐美國家幾乎就是日本瓷器的代名詞。實際上這些瓷器都是在有田生產的。有田和伊萬裏所在地佐賀縣過去被稱為“肥前”,也是藩王“鍋島”統治地區,因此也是“鍋島”燒名稱的來源。此外“柿右衛門”既是一種瓷器風格的名稱,也是開創這種風格的製瓷家族的名稱。
日本早期的瓷器分為三類:日用品、貢品和外銷產品。例如,今右衛門主要作為貢品,柿右衛門主要用於出口。鍋島燒除了提供鍋島家族使用以外,也用以贈送其他貴族的高檔禮品。這一時期被稱為陶瓷的黃金時代,鍋島燒已成為日本曆史上最重要的瓷器類型之一。在此期間,鑒於日本各個領域之間在瓷器生產方麵的持續競爭,鍋島政府熱衷於保持其產品的獨特性,避免技術外流,在山穀地帶的有田陶瓷生產區的東門和西門都設立了檢查站,監視人員進出。采礦、備料、成型、裝飾、燒製和其他瓷器工藝都是由申請專業執照的技術工人擔任,進一步限製了這些技術的傳播。鍋島政府還將其瓷器作坊和所有的工匠大師轉移並集中到了群山圍繞的大川內山。
九州陶磁文化館(https://saga-museum.jp/ceramic/)
九州陶磁文化館展廳
九州陶磁文化館藏品 The collections of Kyushu Ceramic Museum
東京趕場
我們在東京的時間十分緊湊,行程必須以小時計算。日本民藝館,靜嘉棠文庫美術館,根津美術館。
我在日本民藝館買到最後一本書《日本民藝館案內》。柳宗悅和濱田莊司對日本民藝運動和陶藝發展的重要性就不說了。1920年代,柳宗悅為代表的“民藝運動”提倡陶藝回歸手工與淳樸對抗機器與量產,關於藝術與生活的相關哲理一直影響到今天的陶藝審美。
日本民藝運動領袖柳宗悅 Founder of Japanese Mingei Movement Sōetsu Yanagi(圖片來源於網絡)
日本東京民藝館 Japanese Mingei Museum
益子町-濱田莊司故居
濱田莊司先生的故居益子町是必到之地。益子町位於東京的東北方向。早上9點半出發。地鐵、高鐵、公交車,三次換乘,終於在下午2時前抵達益子町。酷熱的夏日似乎在考驗我們的虔誠和意誌。我們參觀了濱田莊司紀念益子參考館和益子陶藝美術館,似乎是完成了一個數十年的宿願。濱田莊司的故居是老式日本民居。屋頂鋪著厚密的稻草層。
世界著名陶藝家濱田莊司 World Famous Ceramic Artist Shoji Hamada
濱田莊司紀念益子參考館和益子陶藝美術館 Shoji HamadaMashiko Reference Collection Museum
在返回上海的飛機上,我還在思考陶瓷文化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美學要求:六大古窯的陶器追求接近自然,天人合一。從誌野到樂燒茶壺,每一件都富有天然肌理。而日本瓷器在各大藩主的主導下追求工藝上的極致程度,追求精工細琢,天衣無縫。
日本文化中也有傳統與創新兩種悖論。說到日本傳統文化,就會聯想到神道、茶道、料理和民藝運動,似乎給人一種“保守”和“排外”的印象。在另一方麵,除了眾多高科技領域領先以外,日本人非常善於創新。1990年代初日本“口袋怪獸”(Pokémon)出籠,係列產品鋪天蓋地,勢不可擋。表麵上看,動漫是動畫(Animation)和漫畫(Cartoon)的合成詞,而是實際上動漫包括了繪畫、文學、音樂、電影、電子遊戲、數字媒體、生活用品等各種領域的產業鏈。專業名稱為ACGN(Animation, Comic, Game and Novel)。世界各地的動漫節(真人秀Cosplay)的火爆場麵似乎沒有任何行業可以相比。這使我想起1930年代美國迪斯尼米老鼠和唐老鴨成為家喻戶曉的形象。假如說美國迪斯尼卡通是祖母級的動畫文化,到如今日本動漫風靡全球,讓無數年青人如癡如醉,早已融入世界各地的兒童與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其中最大的差別在於:美國迪斯尼讓普通百姓都是觀眾,而日本動漫讓所有人都成為直接參與者、創造者。
加州動漫節 Fanime Convention in California
回美以後整理幾次日本行的收獲合成此文,個人感觀望大家指正補充。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