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離開拉巴特,臨走之前去了一下國家工藝美術館,不起眼的門麵和一個小小的陳列室,卻有不少上乘的作品,很多展品因為場地有限無法擺放,有點“養在深閨人不知”的感覺,看完後拚命鼓動耐福向政府部門建議擴展這個地方。
離開首都拉巴特向東北進發,漸漸有了鄉村的氣息。高速公路二邊可以看到懶洋洋的羊群和坐在板車上趕著小毛驢兒的人們,氣溫也逐漸上升。
中午來到南部大城非斯(Fez),據說在法國人把摩洛哥首都搬到拉巴特之前,非斯一直是最富影響力的城市,它不僅有保留完好的非斯老城,也是摩洛哥知識和精英的發源地。據說世界上第一所大學就是在這裏誕生的,而且創立人還是一位阿拉伯女性,感覺很有故事,而且一定是一段傳奇。這裏也是傳統藝術大城,各地瓷磚畫的原材料大多出自於此。
今天是周五,按照當地傳統要吃 couscous,(一種粗麥粉蒸製而成的米),餐館裏都會有提供,那麽我們就“入鄉隨俗” 吧!這麽一大碗包括了蔬菜和羊肉加上牛肉香腸,實在吃不完啊!
吃飽以後我們去了這裏的陶瓷工廠之一 “Art Naji”,觀看了完整的瓷磚畫製作過程。
摩洛哥陶工們將設計成幾何圖形陶磚鋪地麵、牆麵,粘在天花板上數百年不掉,堪稱世界陶瓷工藝界的絕技之一。這些豐富多彩的低溫釉麵陶塊平均尺寸約四公分寬、兩公分厚。釉麵陶塊已經燒好以後才進行敲擊切割。整個過程由手工完成。
摩洛哥釉麵陶磚采用的是先燒後割、一片一形一色、幾何圖案、小塊組合,有點“舍近就遠”的意思。它的優點就在於釉麵的平整度。燒製成型後的陶磚進行琢刻顯然要比濕軟的陶土切割成形困難得多,然後小片陶磚粘貼需要很多時間。多色印刷、先割後燒的釉麵陶磚無法達到如此的平整程度。摩洛哥陶瓷馬賽克亦稱為 Zellige。
在菲斯(Fez),馬賽克圖案設計製作是一門專業知識。學習過程需要數十年的經驗,每幅圖案需要化數月時間。工藝知識代代相傳。
我們還看到了工匠們如何用古老的腳動轉輪 wheel 來製作陶瓷器皿,還有用焊條製作裝飾花紋,有點像我們小時候焊接電路板有木有? 展品室裏琳琅滿目,驚歎藝人們的巧奪天工。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