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筆記

作曲係|藝術創作碩士
微信:shimingmusic
正文

混音(二)混響 (reverb)

(2023-07-29 03:57:34) 下一個

混音(二)混響 (reverb)

 

一、總指導理論:

 

1,三空間理論:建議混響可把空間分成近,中,遠三個距離

 

近距離混響

混響衰減快,通常在0.1到1秒左右,類似衛生間或打擊樂工作室,適合鼓點樂器,高頻充足。

預衰減時間:1-10毫秒

高切:10-20k

擴散:低擴散回音多,活潑;高擴散更平滑

插件常用名:鼓式(drum),小房間(small room),工作室(studio),室內樂(chamber)

 

中距離混響

混響衰減適中,通常在1到2.5秒左右,像車庫或空曠的舞廳,是混響裏第二明亮的趨於,仍然有較多高頻,音頻高切可在8到15K以上。適合慷慨的放置大多數主要樂器。

預衰減時間:10-20毫秒

高切:8-15k

擴散:低擴散回音多,活潑;高擴散更平滑

插件常用名:室內樂(chamber),大廳(hall),中房間(medium room),工作室(studio)

 

遠距離混響

混響衰減時間長,通常在2.5到8秒左右,類似大教堂或石牆的教堂

預衰減時間:1-15毫秒

高切:5-12k

擴散:最大值,這樣不至於太渾濁

插件常用名:室內樂(chamber),大廳(hall),大教堂(cathedral)

 

第四種混響:

通常給一些特效音效,可以創造性的設置混響參數,但太多太亂則會把核心混響空間搞亂。

 

2,混合與對比理論:

A,設置越接近的混響,越能融合在一起;反之則造成更多的對比

B,合理的對比越多,音頻的縱深感越強


 

二、混響參數詳解:

 

能夠影響百分之八十混響效果的參數:

 

預延遲時間(predelay):原信號發出後,撞在牆上,反彈後,傳到耳朵的時間。一般在3-20毫秒之間,超出這個時間,人耳會認為混響並非由原信號撞牆後自然產生的,而是兩個獨立不同的聲音。

 

由於通常在舞台上,離聽眾越近,離後牆越遠的樂器,撞牆反彈後時間越長,因此預延遲時間也越長;反之相反,離聽眾越遠,離牆就越近,聲音撞牆後反彈時間也越短,大概在10毫秒以內。

 

有的混音師經常把預延遲時間與音樂節奏掛鉤。

 

延遲時間(decay): 混響信號進入後音頻後,再消失的時長。時間越長,空間感覺越大。

 

高切(hi-cut):混響裏的高頻,混響裏高頻越多,該信號聽上去距離越近。通常鼓混響高頻較多。

 

其餘的混響參數(不一定會出現在所有混響插件裏):

 

混合程度(mix):原始信號與混響信號的比例。調滿以後,隻能聽到混響聲音,聽不到原始信號;反之相反。

 

房間尺寸(size): 混響是由一個聲音經過無數次反彈,融合的結果。每一次反彈由反彈表麵,也就是牆與牆之前距離決定。房間尺寸調整的就是牆與牆之間的距離。尺寸越大,給人感覺房間的空間越大,反之相反。

 

所以有很多參數都能影響混響空間的大小,但很多情況,不需要完全按照科學標準,把幾個參數調整成與真實情況一致。比如,有時大的環境的房間尺寸參數大,但要把延遲時間減少,否則會渾濁,但這仍然會欺騙人耳,認為混響是在一個較大的環境內產生的。

 

擴散(diffusion): 光滑大理石的牆壁比吸音板更能有效和集中反彈聲音,擴散聲音作用小。

所以這個參數增大時,可以減少混響帶來的生硬感。

 

音高變化效應(mod depth):越近的發音源,音高變化效應越少;反之則相反。

 

音高震動頻率(mod rate):音高上下變化的頻率,頻率設定越高,變化效應(mod depth)可設置較低;反之相反。一般在1khz左右即可。

 

 隨時間衰減的均衡(EQ decay)(multiplier):這個插件調整混響本身的低頻率與高頻率哪個衰減的更快,低音頻衰減快,混響則顯得明亮;高頻率衰減快,混響則顯得昏暗。所以有的插件也稱其為混音明亮與昏暗度的調節器。除了有調節明亮度以外,該插件還能影響聲音整體的平衡,昏暗的混響聲音會逐漸把高頻空間釋放,明亮的混響會逐漸把低頻空間釋放。高頻低頻的區間建議在1Khz和5Khz。

 

EQ高切與低切:隻是調整混響內部的頻率而已。可以通過獨立的EQ插件實現,當使用混響的樂器過多時,可以使用該功能避讓樂器彼此的混響頻率。

 

A,近位置

低頻(<100hz),  12-24db左右去除120hz左右以及更低的頻率,尤其是100hz以及更低的頻率,都會使聲音渾濁。有時作者會從500Hz以下開始切除6-12db,這樣仍然會獲得所需要的房間聲。但可以先從120hz以下開始切,感覺不夠再多切500hz以下。

 

中頻(100-5khz),按需而定,通常不需要動作太多,因為衰減時間本身很短,如需要,可以用寬頻稍微1-3db減弱即可。

 

高頻(5khz-20khz), 10Khz以上的嘶嘶聲如果不想有,可以去除,但這些聲音會讓鼓有活力,並且是不多的嘶嘶聲能派上用場的時候。碟式混響的功能通常是加入嘶嘶聲。

 

B,中位置

低頻<150hz

120hz或150hz以下切除,音量在12-24db左右。切割較猛,為了讓中位置的聲音不占整個音頻的空間

 

中頻150hz-5khz

別動太猛,如有需要,可以大概0.5-2db左右,在1khz用寬頻下降即可

 

高頻5khz-20khz

混響高頻主要展現近距離元素,中位置也不算遠,所以此段頻率不刪減太多,如果想保持活力(近距離聲音),可以把中位置的高頻從8-15khz用12db左右的力度做高切。

 

C,遠距離

低頻<150hz

按同樣方式砍掉

 

中頻150hz-5khz

和之前一樣,用寬頻稍微降點即可,因為太多的樂器在這個頻率裏。但太多的砍掉中頻會讓混響失真,如果必須要做,可以調節隨時間衰減的EQ參數

 

高頻5khz-20khz

通常用12db的力度砍下5-10khz,有時隻是用6db的力度小範圍的減少。高頻率的減少有助於把遠距離聲音聽上去更遠。

 

在高級篇中,會介紹用壓縮器分頻段壓縮混響,預混響以及混響寬度的中/側均衡和延遲搭配混響的技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