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個人資料
正文

《虛幻的人性 05》

(2025-07-22 20:19:02) 下一個

社會中的人總是處在意識的衝突當中。假想有這麽一個情況,你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同時掉進水中,你會救哪一個?很顯然,你會救自己的孩子。如果落水的不是別人的孩子,而是一個榮譽退伍的軍人,你又會救哪一個?軍人為保衛國家奉獻自己,是愛國的象征。你可能動了一下念頭。但是這時的愛國隻是瞬息間的一種情緒。你仍然會去救自己的孩子。如果落水的是國王,你又會怎麽做?國王是一個國家最高的權力。他的存在和行為影響到包括你在內的所有國人的利益。也許救國王獲得的回報可以超過孩子的生命?但是,一個正常人的反應仍然是先救自己的孩子。去你的國王。

應該說,親緣的關係超越了社會任何其他的關係。我們是先有家,後有國。《論語》裏記載一個故事。一個人對孔子說,我家鄉有個人的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他就去告發,是個正直的好人。孔子卻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也。一個不講自我,不講親情的社會是人倫扭曲的虛假的社會。親情是每個人直接的親身感受。而所謂的義是隨著利益關係的變化而變得虛幻縹緲。你可以選擇舍身取義,大義滅親。但是這些作法並不是出於根本的人性,而是人在社會中的異化和蛻變。另外,當有人跟我講大義的時候我總是很警惕。通常要求你追循大義的背後另有其他的目的。我要保持獨立自主的意識。

像之前所說,人類同時也具有非親緣性的利他行為。我們經常聽到英勇救助落水的陌生人的好人好事。你可以做個小實驗。當你假裝不知道怎樣搭兒童積木時,旁邊的小孩子就會過來教你。生物學家不曾發現黑猩猩們有類似的行為。它們的意識認知還沒有達到這個層度。人類利他行為的實施機製是什麽?是通過情感。孟子在闡述他的博愛論時說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種心態的描述很確切。當我們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體內分泌的激素和神經傳遞物質抑製腦部神經元細胞的興奮,因而產生舒適,放鬆,安全的感覺。當家人不安時,我們也會產生同感。惻隱就是共情。當我們采取行動,幫助他人之後,腦部的獎勵機製被激活,體內分泌的激素和神經傳遞物質讓相應的神經元細胞興奮起來,而產生出愉悅感。所謂助人為樂,幫助他人和付出行動是件快樂的事情。我們小時候在做好事活動中都體會得到。人類非親緣的利他行為隻是親緣利他行為的外延,在人的行為機製上沒有太大差別。

恐懼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它是原始人類在野外生存形成的一種機製。當人受到恐懼時,腦部杏仁核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到血液,促使心跳加快速,心液流動加快,人體進入快速反應狀態。而當恐懼感消除,腦部分泌抑製物質平複狀態,或者啟動獎勵機製。比如運動之後緊張感解除,人體內分泌內啡肽,而讓人感覺快樂。很多人熱衷極限運動或者賭博也是同樣的道理。人腦不能區分恐懼感所引起的緊張和興奮。恐懼導致的人的行為也不一樣。比如在戰場上,當戰壕裏扔進一枚手榴彈時,每個人都極度的恐慌。絕大多數人會立刻躲開,而有的人卻撲向手榴彈。在如此短的時間裏,人是不可能來得及進行理性分析判斷的。所有這些行為都出於本能。你可以說撲向手榴彈的人是犧牲自己保全他人的無私英雄。而在那一刻,促使他這麽做的是從無比緊張的精神狀態中掙紮出來所獲得的至高的興奮與滿足的解脫。這也是人類利他行為在極端情況的表現。董存瑞和黃繼光就是鮮活的例子。我們景仰這些英雄,但是從理性人性上講,並不鼓勵這種極端行為。隻是,這種英雄事跡的報道從蘇聯的衛國戰爭開始,到中國的解放戰爭,朝鮮戰爭,到後來的越南戰爭層出不窮。從堵機關槍到堵高射炮,事跡越慘烈,英雄形象就越高大。這種誇張的宣傳實際上是對人性的扭曲。人不是螞蟻,人類文明也不是蟻群社會。

這就是我的善惡觀,我的道德機製闡述和價值觀。

--寫於2023年10月8日(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深度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