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正文

《生命和家園 30》

(2024-06-01 18:03:57) 下一個

白堊紀生物重要的演化進程中還包括被子植物的出現。一億三千多萬年前的化石裏就有了類似花的結構。我們無法確定被子植物的祖先是種子蕨,鐵樹,或者其它的裸子植物。花的形成很大可能來自控製葉子生長的基因的變異。被子植物的花粉不僅僅所以利用風吹和水流來傳播,花瓣的顏色和花的化學氣體可以吸引鳥類和昆蟲來幫助傳粉。交叉授粉又能實現基因重組,進而加強植物的演化優勢。有花植物和昆蟲的相互依存的關係是生物協同演化的典型範例。一億兩千萬年前,蜜蜂出現了。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麵有了一層果皮,再變成果實。動物食用後會把種子散播開來,實際上幫助了植物繁衍和地域擴展。這些形態和行為都不是出於植物,動物,乃至超能力或者說神的意誌。它們隻是一種本能,一種最底層基因演化的基本邏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是一個協同統一的生命共同體。在白堊紀的後期,地球上有了花季,綻放出五彩的顏色。我們能想像到一群群的恐龍爬行動物在鳥語花香的綠樹叢中緩步穿行。

化石表明恐龍鼎盛時期中的特征物種霸王龍最早出現於六千八百萬年前。這種凶猛的巨型捕獵動物身長可達十四米。而就在兩百萬年之後的白堊紀末,地球生物遭遇到了五次大滅絕事件中的最近一次。在不到三萬年的時間裏,所有爬行類的恐龍被抹去了。1980年,物理學家阿爾瓦雷茨和他的地質學家的兒子發現意大利中部山區白堊紀最表層的岩石裏金屬銥的含量超出正常值一百多倍。如此高含量的銥隻能出現在地核深層或者小行星和彗星上。由此他們提出小行星撞擊假說。當年中文的科普讀物上也有介紹這個假說,和刻板的教科書上教條式內容很不一樣。有關的評論也很負麵,一般都是給這種離經叛道的說法扣上唯心論的帽子。而當年的我即無知又很困惑,想弄明白什麽是科學而不是故事,什麽是事實而不是虛構。這也許是一個人少年啟蒙必須有的經曆。

科學本身就是一個大膽假設再加小心求證的過程。1990年,一個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的超大海底隕石坑被發現。地質分析非常符合小行星撞擊假說。六千六百萬年前,一顆十公裏大小的小行星撞擊上地球。濺射起來的塵埃散落在大氣層裏,遮蔽住了陽光。大量依靠光合作用的植物死亡,從而影響到食物鏈上的生物,尤其是頂端的恐龍。撞擊事件又導致例如酸雨等一係列的惡劣氣候變化,給生物造成多種次生性的災難,引起海洋和陸地生物的大量死亡。體型較小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能夠找到棲身之所,對資源沒有過分的要求,因而存活下來了。

白堊紀生物大滅絕標誌新生代的開始。地球從爬行動物時代進入哺乳動物時代。大約在六千萬年前,原始靈長目動物出現了。它們告別了夜間洞穴的生活,逐漸複蘇到三色視覺。人類繼承了這種視覺。而視覺是人類感知世界的最主要的方式。兩千兩百萬年前出現了猿類。八百萬年前,人類祖先的人族動物與大猩猩分離。六百萬年前,現代人類祖先的南方古猿與黑猩猩分離,開始了人類獨立演化的道路。有趣的是稀鬆平常的草要等到三千三百萬年前才出現。用草本的花卉植物裝飾和觀賞是現代人必須的生活方式。中國是竹子的原產地。竹子又承載中國文化中的許多美好願望和寓意。草本植物對於人類的發展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麥子和稻子等穀類植物物種,就不會有人類的文明。我們至今還離不開它們。

—寫於2022年12月9日(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