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越劇京劇和蘇州評彈

(2023-07-29 15:16:41) 下一個

視頻鏈接來自網絡。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從小生活在杭嘉湖平原的嘉興,按我媽的話說,再大的災害,都不會到我們那裏,確實小時候的記憶裏有過幾次小河的水漲高了,漫過了河橋,但是從來沒有超過堤壩,村民房子都是沿河建築,為了取水方便,從來沒被淹過(自來水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小的時候父母就愛聽越劇,或者到鎮上的戲院看越劇,大隊的曬穀場上有時也會放露天電影,頻率還不低,最耳熟能詳的是紅樓夢的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個人都會哼兩句,我一直覺得越劇的越是吳越的越,越國,不就是我們浙江嗎,不過好像最出名的是上海的小百花越劇團,村裏人都知道徐玉蘭範瑞娟戚雅仙的名字,還會說徐派範派戚派,有一種流派或者門派的感覺,說者臉有得色與有榮焉,聽者高山仰止不明覺厲啊。我至今不記得誰演賈寶玉誰演林黛玉,不過聽大人總結經驗,越劇都是女演員,裏麵的男角色也是女的演的。

與之對應的,京劇都是男的演的,著名的梅蘭芳演貴妃醉酒,比女人還女人吧。京劇傳到我們那裏是更後來的事。先傳過來的是黃梅戲天仙配,也許安徽離浙江近,那個年代傳播還是基本靠走路,北京畢竟離浙江太遠了。我至今都會唱“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中間不記得了,最後一句是“夫妻雙雙把家還”。

我本身不太愛聽越劇,覺得太慢,有些地方一個字要唱好久好久,嗯嗯啊啊讓人心焦啊。京劇就很不錯,京胡和快板一響,如數家珍一樣,舉手投足都陽剛之氣十足。據說江青搞的革命樣板戲譬如林海雪原,就是京劇。就事論事,樣板戲確實也不難聽,在那個娛樂匱乏的年代,可謂雪中送炭,阿慶嫂刁德一胡傳魁李玉和沙奶奶李奶奶李鐵梅,初中時有一次我轉過頭對後排的女同學來了一句“你爹不是你的親爹,奶奶我也不是你的親奶奶”(來自紅燈記),漂亮的女同學大驚失色,回了我一句神經病。這麽多年,漂亮女同學如今還好嗎?

爹媽如果得到兒女的崇拜,也許會當得比較容易些吧,我對爹媽的崇拜,就是他們聽得懂蘇州評彈,我至今搞不清楚彈詞開篇評彈書場的區別,不明覺厲,評彈裏的發音和生活中的發音有所不同,不久前又聽了一遍朱雪琴薛惠君的妝台報喜,我還記得父母說過這裏麵有72個他。有心人不妨自己數一數。

據說人上了歲數,對越是久遠的事記得越清楚,細思極恐。

不知不覺,從什麽時候起,愛聽的現代歌的原唱者已經去世,鄧麗君,張國榮,陳百強,黃家駒,梅豔芳,隻有伊們留下的歌還在到處傳唱,歲月催人老,如果我們沒有留下一子半女的,我們走後,就再沒有痕跡了。

所以,生個孩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