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史綱第四編第四章現代早期美洲

(2023-07-16 18:19:46) 下一個

第四編 第四章 現代早期美洲
第一節 拉丁美洲
最早殖民地在聖多明哥。至1600領土從新墨西哥到佛羅裏達在北麵,從智利到拉普拉塔河在南麵,隻巴西除外,在卡斯提爾國王控製下。
一 1499-1531 加勒比和巴拿馬地峽
聖多明哥,稱埃斯帕諾拉,成為西班牙在印第安第一個政府所有地。印第安人口因戰爭,奴役,和疾病急劇減少。1499 聖多明哥發現金礦。1501 國王授權非洲奴隸貿易壟斷,給比利時,德國,荷蘭,熱那亞和葡萄牙商人特許。1502-09 尼古拉-德-歐凡多為在聖多明哥的總督,他帶1500家庭來這島。1503 歐凡多實施監控征賦製,讓印第安人為西班牙生產黃金。征服者在島上建15個鎮。1508-11 胡安-龐塞-德-萊昂(1474-1521)征服波多黎各,建聖胡安,和發現黃金。胡安-德-埃斯基韋爾移居牙買加。征服者擴張至鄰近島。第一個蔗糖廠在埃斯帕諾拉建立。1511 聖多明哥皇家審問院成立,美洲第一個。1511-15 迭戈-委拉斯開茲(1465-1524)征服古巴。任古巴總督。殖民者建巴拉科阿,巴亞莫,特立尼達,哈瓦那,和聖地亞哥-德-古巴。他們很快打敗印第安人。1509-13 阿隆索-德-奧赫達(1468-1515)由國王授權在巴拿馬地峽東海岸建殖民地。迭戈-德-尼庫埃薩(?-1511)在地峽建農布雷-德-迪奧斯。奧赫達的移民後來跟尼庫埃薩的合在一起由瓦斯科-努湼斯-德-巴爾沃亞(1474-1519)為總督管轄。巴爾沃亞 稱發現太平洋,(南海)聲明屬卡斯提爾國王。1513-14 一獨立於埃斯帕諾拉的司法管轄,金卡斯蒂利亞(達連)在地峽地區建立。佩特羅-阿裏阿斯-德-阿維拉(1442-1531)任命為總督帶領1500殖民者從西班牙來。1514-19 阿維拉在鄰近地區陸上和海上探險。他建巴拿馬為總督所在地,又建農布雷-德-迪奧斯,和清理出越地峽的一條路線。巴爾沃亞繼續在太平洋沿海探險。他與總督阿維拉發生衝突,阿維拉下令把他處死。1522-23 獨立授權下,吉爾-岡薩雷斯-達維拉(1480-1526)和安德萊-尼諾(1475-1530)領導地峽向西陸海探險達維拉征服尼科亞灣和尼加拉瓜湖地區。尼諾航行至豐塞卡灣。總督阿維拉然後派弗朗西斯科-埃爾南德斯-德-科爾多瓦征服尼加拉瓜。1523-31 達維拉獲許繼續探險並經洪都拉斯返回中美洲。埃爾南德斯-德-科爾多瓦進入尼加拉瓜和建萊昂和格拉納達。與達維拉一次衝突後,埃爾南德斯-德-科爾多瓦反叛總督阿維拉和被處死(1526)。阿維拉成為尼加拉瓜總督和發起沿聖胡安河至海的征服,奴役印第安人。
二 1521-49 委內瑞拉和新格拉納達
1521 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薩斯(1474-1566)反對征服者的過度掠奪,試圖為印第安人在庫馬納建和平居住點沒有成功。1531-35 第戈-德-奧達茲(1480-1532)開發奧裏諾科地區但沒有留下永久居民點。在西部地區,繼續殖民。1527 胡安-德-安培 被聖多明哥審問院委派,建聖安娜德科羅。查理五世把這領土特許給韋爾瑟,他負債的奧格斯堡銀行家家族。1529 韋爾瑟家族派出殖民者,安布羅斯-阿爾芬格(1500-33)成為委內瑞拉第一任總督。黃金國的夢驅使開發者通過奧裏諾科河穀進入安第斯。韋爾瑟的統治對印第安人極嚴苛,西班牙人承擔征服委內瑞拉。印第安人的聯盟反抗他們的進攻十年。迭戈-德-洛薩達(1511-69)1567建卡拉卡斯。1525 羅德裏戈-德-巴斯蒂達斯(1465-1527)建聖瑪爾塔城,後來新格拉納達的第一個居民點。佩德羅-德-埃雷迪亞(1505-54)由國王直接授權1533建卡塔赫納(迦太基,在哥倫比亞)。1535-36 塞巴斯蒂安-德-貝拉爾卡薩爾(1480-1551)皮澤洛的手下,從基多來,建卡利和波帕揚。1536-38 貢查洛-希梅內茲-德-奎薩達(1495-1576)聖瑪爾塔政府委派,沿馬格達萊納河而上,到達波哥大平原,打敗和占據奇布查部落,在此地建聖菲波哥大。1539 貝拉爾卡薩爾進入波哥大平原,遇見尼古勞斯-費德曼(1501-42),韋爾瑟的一個代理。費德曼,貝拉爾卡薩爾,和希梅內茲-奎薩達爭論司法管轄,國王確定貝拉爾卡薩爾為波帕揚總督。1549 新格拉納達審問院成立。包括聖瑪爾塔,卡塔赫納,波帕揚,和聖菲波哥大,後者成為大區政府所在地。
三 1522-81 秘魯和西海岸 
1522 帕斯庫爾-德-安達戈雅(1495-1548)從巴拿馬繼續向南探險進入秘魯,那裏他得知富強的印加帝國。他的健康迫使他放棄征服計劃。1524-28 弗朗西斯科-皮薩羅(1470-1541),由阿維拉授權,與迭戈-德-阿爾馬戈羅(1475-1538)和埃爾南多-德-盧克,一牧師聯合,承擔征服秘魯。最初出征到達聖胡安河,第二次出征到瓜亞基爾灣和通貝斯。那裏他們見到印加帝國更證據。
1528-29 皮薩羅去西班牙與國王達在協議,他獲權發現和征服秘魯,距離瓜亞基爾灣南200裏格(1裏格為約3哩)和任職總督。阿爾馬戈羅任通貝斯要塞司令。盧克為主教。 1531 皮薩羅與弟貢薩羅(1505-48)和埃爾南多,和少量招募者,皮薩羅組織軍事征戰。他鞏固他在通貝斯的地位,建聖米格爾皮烏拉,然後招募更多人,移向內陸。他到達卡哈馬卡,那裏,印卡(皇帝)阿塔瓦爾帕與隨從駐紮。1532 皮薩羅突襲俘獲阿塔瓦爾帕。被囚期間阿塔瓦爾帕下令剌殺他的競爭對手,異母弟瓦斯卡爾,1533 盡管阿塔瓦爾帕付了大筆金銀贖金,皮薩羅仍下令把他處死。皮薩羅,由阿爾馬戈羅(1479-1538)協助,進軍庫斯科,印加首都。曼科,瓦斯卡爾弟,誓言西班牙人為盟友,被立為印卡。1534 塞巴斯蒂安-德-貝拉爾卡索爾(1495-1550)打敗印卡的軍隊,控製基多地區。佩德羅-德-阿爾瓦拉多(1485-1541),危地馬拉總督,領500人軍隊來奪取基多,他取消以財務補償為交換的聲明。1535 皮薩羅離開庫斯科,建利馬,成為後來秘魯管區首府。阿爾馬戈羅領西班牙軍隊和印加武士去征服智利。在庫斯科皮薩羅弟進攻曼科獲更多財富。曼科反叛,長時圍攻庫斯科(1535-36)但沒有攻下。印卡退到比爾卡班巴,那地區成為他的王國。1537-41 皮薩羅和阿爾馬戈羅的內戰 阿爾馬戈羅試圖征服智利失敗,與皮薩羅發生衝突,皮薩羅把庫斯科視為司法管轄區。阿爾馬戈羅占據這城但戰敗和被處死。西班牙人控製滴滴喀喀湖周圍地區(1538)和建城拉普拉塔(1535)。在查查波亞定居(1538),在西北建利安華路高城(1539)。1541 阿爾馬戈羅支持者刺殺皮薩羅,立小迭戈-德-阿爾馬戈羅,阿爾馬戈羅的混血兒子,為總督。克利斯托鮑- 瓦卡- 德-卡斯特羅(1492-1566),皇家法官廢除他。阿馬戈羅在丘帕戰役陣亡。
1539 貢薩羅-皮薩羅為基多總督,率軍越安第斯到達上亞馬遜。1540-41 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1498-1553),領西班牙人與秘魯印第安人分遣隊,穿越智利中河穀,建聖地亞哥(1541)。馬普切(阿勞卡尼亞)印第安人頑強抵抗入侵者。1542 建秘魯管區首府和審問院。1544 秘魯第一任總督伯拉斯科-魯耐茲-德-維拉(1490-1546)頒新法律,條款是最終取消委托。征服者們反叛,貢薩羅-皮薩羅領導,罷黜總督,使皮薩羅為總督。比爾卡班巴塞裏-圖帕克(1535-61)成為印卡。阿爾馬戈羅支持者刺殺曼科。1546 貢薩羅-皮薩羅打敗和處死總督。
1546-50 國王任命佩德羅-德-拉加斯卡為代理處理叛亂事。拉加斯卡采取懷柔政策贏亂黨許多人,瓦爾迪維亞從智利來,支持拉加斯卡,他在賈基亞瓦納戰役(1548)打敗皮薩羅。貢薩羅-皮薩羅被處死。拉加斯卡重新分配委托,但一些征服者仍不滿意。1549 瓦爾維迪維亞回智利向南擴張西班牙勢力,建康塞普西翁。1550-51 安東尼奧-德-門多薩被任命為秘魯總督但就職不久去世,審問院臨時代理,平定弗朗西斯科-吉隆領導的叛亂。1553 瓦爾迪維亞在對萊夫紮茹領導的馬普切印第安人的戰鬥中陣亡,西班牙人進攻停止。1557-61 安德烈-胡塔多-德-曼多薩(1500-61)任命為秘魯總督。子加西亞(1535-1609)征服智利。萊夫紮茹在戰鬥中陣亡。西班牙人到達庫約,建曼多薩城(1561)西班牙人準許把叛亂的印第安人作為奴隸。1561 塞裏-圖帕克在庫斯科去世,弟蒂圖-庫西(1529-71)為印卡,同意牧師進入比爾卡班巴在印第安人中傳教。他1571去世。弟圖帕克-阿馬魯繼位為印卡決定避免與西班牙人接觸。 1569-81 總督弗朗西斯科-德-托萊多組織政府,他還組織對比爾卡班巴的軍事遠征,俘印卡和把他處死。
四 1526-80 拉普拉塔 
1526-32 塞巴斯蒂安-卡伯特(1476-1557)服務塞維利亞商人,與遠征隊到達巴拉納河和巴拉圭河建一短時居住點。1535 佩德羅--德-曼多薩在這地區建永久居民點。1536 曼多薩在拉普拉塔河口建布宜諾斯艾利斯。胡安-德-阿約拉和多明哥-德-伊拉拉探險直至巴拉納和巴拉圭。1537 胡安-薩拉薩-德-艾斯庇諾薩(1508-60)放棄布宜諾斯艾利斯,至巴拉納和巴拉圭殖民和建亞鬆森。西班牙人與瓜拉尼印第安人聯係緊密,采用他們許多習俗。曼多薩在去西班牙的路上去世,殖民者選伊拉拉為總督。1542-44 國王任命阿爾瓦-努湼斯-卡韋薩-德-巴卡(1500-64)代替曼多薩為總督。他領更多殖民者到達亞鬆森,遭到伊拉拉的反對,他又成為總督並獲國王肯定。1563 圖庫曼總督管區成立,在查爾卡斯司法管區和審問院管轄下。1573 胡安-德-加雷(1528-83)領殖民者從亞鬆森來,建聖菲。西班牙人從西北來在科爾多瓦定居。1580 加雷領遠征隊從亞鬆森來重建布宜諾斯艾利斯。
五 1518-74 新西班牙
1 征服墨西哥
1518-19 科爾多瓦,格裏哈爾瓦,迭戈-委拉斯開茲和埃爾南-科爾特斯(1485-1547)組織軍事遠征。科爾特斯為隊長,不顧委拉斯開茲沿尤卡坦海岸的命令。征服塔巴斯科,到達聖-胡安-德-烏盧阿。塔巴斯科原住民給科特斯一些女人,其中馬林切(唐娜-瑪麗娜),成為他的妻子和翻譯。科爾特斯不承認委拉斯開茲的權威,以國王直接代理,建韋拉克魯斯,他在那裏駐軍。士兵選他為長官和派代表去國王那獲肯定。科爾特斯獲托托納克人支持,他們從屬墨西加人。他派人去蒙特祖馬,墨西加人(阿茲特克)統治者,他避免與西班牙人對抗。科爾特斯打敗特拉斯卡拉軍隊,知他們仇視墨西加人,與他們結成同盟。科爾特斯在喬盧拉的抵抗後進入特諾奇蒂特蘭。蒙特祖馬誠意接待他。科爾特斯,知墨西加人在韋拉克魯斯攻擊西班牙人,囚禁蒙特祖馬,強迫他接受查理五世為君主。1520 委拉斯開茲派潘菲洛-德-納爾瓦埃斯(1478-1528)率軍去使科爾特斯服從。科爾特斯使佩德羅-德-阿爾瓦拉多(1485-1541)為在特諾奇蒂特蘭的統領,去沿海,使許多納爾瓦埃斯的軍隊到他這一邊,於是返回這城。阿爾瓦拉多在墨西加武士宗教儀式時無情攻擊他們促使他們反對西班牙人和蒙特袓馬。科爾特斯被迫以嚴重損失撤離特諾奇蒂特蘭。蒙特祖馬在撤離時去世或被殺。誇烏特莫克(1495-1525),蒙特祖馬侄,統領墨西加和組織對入侵者的戰爭。1521 在當地墨西加人的敵人的幫助下,科爾特斯奪取特諾奇蒂特蘭並囚禁誇烏特莫克。西班牙人拆除墨西加人首都建墨可哥城,成為將來新西班牙的總督府所在。國王任命科爾特斯為新西班牙總督。他把印第安人按監護征賦製分配給征服者。1524 科爾特斯接受12個方濟各會傳教士,稱十二使徒,他們組織對原住民傳天主教。
2 向南擴張
1522-24 克裏斯托瓦爾-德-奧利德(1478-1524)征服科利馬和部分哈利斯科。西班牙人定居米卻肯,特拉斯康人的領土,他們與科爾特斯結盟。阿爾瓦拉多征服特萬特佩克。1523-25  阿爾瓦拉多征服奎奇和喀克奇奎和建危地馬拉城。他擴張至薩爾瓦多,成為危地馬拉區總督,從新西班牙擴張至恰帕斯。1524-26 科爾特斯派奧利德征服洪都拉斯。奧利德拒科爾特斯的權威,但失敗,科爾特斯的手下殺了他。科爾特斯領軍征洪都拉斯,建特魯希略。然後回墨西哥。1526-36 在洪都拉斯盛行相互殺戮和傾軋,阿爾瓦拉多為總督,建聖佩德羅和發起遠征建格拉西克斯,但他離這裏去西班牙時沒有確定控製這地區。1527-35 弗朗西斯科-蒙特茹(1479-1553)沒能征服尤卡坦。經八年努力,他被任命為洪都拉斯總督。他征服塔巴斯科。1537-44 總督蒙特茹征服伊格拉斯,建科馬亞瓜。阿爾拉瓦多返回又成為總督。1542-44  孔菲內斯審問院成立,司法轄區包括恰巴斯,尤卡坦,和危地馬拉。1544 加斯帕爾和梅爾基奧爾-帕切科 最終征服和殖民這地區。建巴利亞多利德和薩拉曼卡-德-巴卡拉。貝登地區至17世紀末才征服。1546 東尤卡坦瑪雅人在祭司帶領下反抗監護征賦製。
3 向北和太平洋沿海擴張
1522-27 科爾特斯征服帕努科河地區和建一鎮。印第安人的反抗被科爾特斯部下鎮壓。帕努科地區臣服,努諾-德-古茲曼(1490-1558)為總督。1529-31 古茲曼,為新西班牙審問院第一長官,征服奇奇梅克地區至墨西哥西北,包括哈利斯科和錫那羅亞,建瓜達拉哈拉。這地區稱新加利西亞,孔波斯特拉為首府。1531-50 在內陸,西班牙征服較慢。1531征服克雷塔羅。弗朗西斯科-德-烏爾迪諾拉1550建聖路易斯波托西。1532-33 為尋找海峽和新領土,科爾特斯發起一遠征到達北錫那羅亞和下加利福尼亞。1535 科爾特斯試圖在下加利福尼亞建一殖民地但失敗。弗朗西斯科-德-烏洛阿到達加利尼亞灣頭(1539)。埃爾南多-德-阿拉孔(1500-42)與弗朗西斯科-巴斯克斯-德-科羅納多(1510-54)探險新墨西哥,到達同一地區並至科羅納多河。1539 副王安東尼奧-德-門多薩(1495-1552)派方濟各會士弗雷-馬可斯-德-尼紮(1495-1559)向北調查卡韋薩-德-巴卡(1500-64)有關錫沃立報告的七座黃金城的傳說。他到達新墨西哥祖尼-普韋布洛和帶誇大的報告返回。1540-42 科羅納多,新加利西亞總督,領導探險新領土,而阿拉孔繼續沿太平洋海岸。科羅納多到達祖尼,他的部下到達霍皮-普韋布洛和科羅拉多大峽穀。科羅納多在返回前到過北德克薩斯,俄克拉荷馬,和東堪薩斯。1541 新加利西亞原住民反抗努尼奧-德-古斯曼的苛政,副王門多薩平定他們。1542-43 探險南海的計劃的一部分,門多薩派胡安-羅德裏格斯-德-卡布裏略尋找北部海峽。卡布裏略,和他去世後,巴托洛梅-費略(1499-1550)探險太平洋沿海遠至俄勒岡。1546 薩卡特卡斯發現銀礦。1548 一審問院成立,轄新加利西業,瓜達拉哈拉成為政治和教會中心。1562-70 弗朗西斯科-德-伊巴拉(1539-75)總督, 征服新維斯蓋亞,建杜蘭戈。
1598-1608 胡安-德-奧納特(1550-1626)獲國王專利,征服新墨西哥和探險從堪薩斯到加利福利亞灣,1610 建聖菲。1602 塞巴斯蒂安-委茲開諾(1548-1624)到達聖弗朗西斯科地區。1680 普韋布洛印第安人叛亂,驅趕西班牙人出新墨西哥。迪戈-瓦戈斯(1643-1704)重新征服。
1720-22 馬奎斯-德-亞瓜伊奧 科阿韋拉總督,在德克薩斯組織西班牙人居住點抵抗法國人的侵入。1769-86 大臣加爾維茲推動占領上加利福尼亞,方濟各會修士領導傳教。建聖地亞哥,蒙特雷,洛杉磯,和聖弗朗西斯科。1774-76 西班牙探險者沿海岸向北遇英國和俄國人活動,發現哥倫比亞河口。1776 加爾維茲組織新維斯蓋亞,錫那羅豆,索諾拉,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和德克薩斯,總督直接對國王負責。1789-95 試圖殖民北加利福尼亞地區。在溫哥華島和弗拉特裏角居民點沒有成為永久的。
4 海灣,佛羅裏達,和卡羅來納
1521 胡安-龐塞-德-萊昂獲國王準許殖民佛羅裏達失敗。1526 盧卡斯-瓦斯克斯-德-艾利翁(1478-1526)在卡羅來納聖米格爾瓜塔建殖民地,但他去世後取消。1528 潘菲洛-德-納爾瓦埃斯(1478-1528)從西班牙帶殖民者登陸佛羅裏達探險後他試圖到達帕努科河,但在德克薩斯沿海觸礁。大多數殖民者死於饑餓,疾病,或落入印第安人手中。1536 阿爾瓦-努湼斯-卡韋薩-德-巴卡(1500-64)和三個同伴被俘六年後逃出穿過德克薩斯和北墨西到達庫利亞坎。1539-43 埃爾南多-德-索托(1499-1542)獲準許殖民海灣。他在佛羅裏達登陸,穿達阿肯薩斯和俄克拉荷馬,發現密西西比河(1541)。索托1542去世,他的同伴繼續去帕努科地區。1559-61 副王韋拉斯科派特利斯坦-德-盧納率領殖民卡羅來納地區(聖埃倫娜)。盧納在彭薩科拉駐軍,去內陸,建一居民點,居民後來移至彭薩科拉。安格爾-德-韋拉法內(1504-)代替盧納為總督試圖殖民卡羅來納但失敗。彭薩科拉的駐軍取消。1562 讓-裏博(1520-65)在南卡羅來納皇家港建法國胡格諾派定居點失敗。洛多尼埃(1529-74)建卡羅來納聖約翰河要塞(1564)。這些活動的結果,腓力二世下令從佛羅裏達趕出法國人。1565 佩德羅-梅嫩德斯-德-阿維來斯(1519-74)為佛羅裏達長官,建聖奧克斯丁,奪取卡羅來納要塞,殺駐軍。1565-74 梅嫩德斯-德-阿維來斯在大範圍建要塞和郵站。他支持耶穌會,和後來方濟各會傳教,北至弗吉尼亞。
六 1580-1800 外國侵入和領土變化
英國,法國,和荷蘭發動對西班牙的戰爭,攻擊船隻,在西班牙控製領土上建殖民地,阻止西班牙在新世界的優勢。
16世紀 弗朗西斯-德雷克在他環球航行期間(1577-80)掠奪太平洋沿海。
17世紀 英國,法國,荷蘭開始在圭亞那設定居點。英國殖民百慕大和巴哈馬。荷蘭艦隊奪取從新西班牙來的財富(1628)英國遠征軍奪取牙買加和建殖民地(1655)。奴隸和他們的西班牙主人逃到叢林。奴隸亡命者襲擊英國定居點。
18世紀 1701-13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以烏特勒支條約,英國壟斷奴隸貿易。1728 英國人建蒙特維多與葡萄牙人的科洛尼亞(1680建對應,那裏英國人和葡萄牙人與拉普立塔河的省做走私貿易。1741 英國奪取卡塔赫納不成功,那裏防衛嚴密。1750 馬德裏條約葡萄牙把烏拉圭東岸科洛尼亞給西班牙交換七個耶穌會士。1762 七年戰爭西班牙作為法國同盟參戰。英國奪取哈瓦那和馬尼那(1776),西班牙軍隊占領科洛尼亞和巴西南裏奧格蘭德。1763巴黎條約西班牙割讓佛羅裏達給英國換回哈瓦那和馬尼那,和把科洛尼亞和南裏奧格蘭德還給葡萄牙。法國割讓路易斯安娜給西班牙,雖然法國殖民者反對。1771 西班牙與英國為福克蘭-馬爾維納斯群島爭執。1774 西班牙在福克蘭駐軍和保衛麥哲倫海峽。1776-77 西班牙入侵科洛尼亞和其他葡萄牙領土。建拉普拉塔河管區。1777 聖伊德方索條約 ,科洛尼亞和爭議的巴拉圭領土給西班牙。1779-83 西班牙介入美國獨立戰爭,西班牙軍隊占領莫比爾和彭薩科拉,侵入巴哈馬和破壞英國控製密西西比的企圖。1783 凡爾賽條約 西班牙恢複佛羅裏達和放棄巴哈馬。1795 巴塞爾條約 西班牙放棄伊斯帕尼奧拉島東三分之二給法國。1797 特立尼達被英國人占領,1802 亞眠條約割讓。1800 法國迫使西班牙歸還路易斯安娜。1801 葡萄牙占領巴拉圭,但隨後給西班牙科洛尼亞和烏拉圭,而葡萄牙確保南裏奧格蘭德。1803 由美國的壓力,法國把路易斯安娜,西班牙把佛羅裏達賣給美國。
文化
1551 墨西哥皇家大學 ;利馬聖馬爾科斯大學;弗羅裏達聖托馬斯-德-阿奎納學校。聖利馬-德-羅莎(1586-1617)。聖瑪麗安娜-德-耶穌(1618-45)。聖斐理伯-德-耶穌(1572-97)日本二十六聖人之一。聖馬丁-德-波雷斯 (1579-1639)。弗朗西斯科-貝塞拉(1545-1606)。普埃布拉教堂,
七 1500-1815 葡萄牙美洲
在殖民擴張時代葡萄牙的主要方向是維持非洲和印度的貿易站,注意轉移到巴西隻是因法國荷蘭試圖獲得那兒的領土。
1500-21 曼努埃爾幸運兒時,葡萄牙旁人建一些貿易站,以工具和金屬製品換原住民采集的木材。1521-30 若昂三世時,以係統性的殖民抗衡法國人在葡萄牙人所在地的活動。國王推動私人投資殖民。1530-32 馬丁-阿方索-德-蘇薩(1500-64)為殖民地長官,建聖維森特,和引進甘蔗種植。1549 托梅-德-索薩(1503-79)為第一任總督,建聖薩爾瓦多為政府所在地和建殖民地。聖保羅很快在世紀中建成。耶穌會對原住民傳教,在巴伊亞建一些傳教村。1551 巴伊亞主教選出,從屬裏斯本主教區。1555 尼古拉-迪朗-德-維爾蓋尼翁(1510-71)打算為法國新教徒創一“南極法蘭西”,在裏約熱內盧灣建一殖民地。1565-67 曼姆-德-薩(1500-72)葡萄牙在巴西的總督,摧毀法國人的殖民地,建裏約熱內盧城。他推動把不友好的印第安人作為奴隸。1570 國王發布法令反對把印第安人作為奴隸,殖民者不顧。擴大蔗糖廠導至非洲奴隸貿易增長和進一歩把印第安人作為奴隸。1587 荷蘭人攻擊累西腓,1594,1604,1616,和1623 屢次攻擊。1594 法國人攻擊帕拉伊巴。葡萄牙人建一要塞,成為納塔爾城。
1612 法國殖民者在聖路易斯-德-馬拉尼昂島建一鎮和尋求與印第安人聯盟。1615 葡萄牙人把法國人排擠出馬拉尼昂,在亞馬遜河口附近建貝倫。國王創馬拉尼昂省,直接從屬國內政府。馬拉尼昂獨立於巴西直至1777。1624-25 荷蘭人占領巴伊亞,但西班牙艦隊迫他們投降。1629 掠奴黨人從聖保羅滲入內陸和攻擊在上巴拉那(瓜伊拉)的西班牙耶穌會傳教士,迫他們向更南和確定地區葡萄牙人控製。1630 一支荷蘭艦隊奪取累西腓和奧林達。荷蘭西印度公司,任命毛裏茨-拿騷-錫根親王為總督。他擴大荷蘭控製,從聖弗朗西斯河至馬拉尼昂,和確立宗教寬容。葡萄牙人在鄉村反抗,但多明戈-弗南德-卡拉巴(1600-35),一穆拉托人(混血兒)領袖,支持荷蘭人,打敗葡萄牙抵抗者。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的戰爭在亞洲繼續,葡萄牙失去許多殖民地。許多奴隸乘荷蘭人入侵逃跑和形成有防衛的村子,基隆博。帕爾馬裏斯,在阿爾哥亞和伯南布哥之間的地區,是最重要的基隆博。1638 毛裏茨親王離去,宗教寬容政策結束。喀爾文派牧師傳教與天主教對立,在葡萄牙人中引起廣泛不滿。1640 葡萄牙耶穌會與掠奴黨人的衝突爆發,因前者試圖保護印第安人被件為奴隸。殖民者把耶穌會排擠出聖保羅和裏約熱內盧。1654 葡萄牙人迫荷蘭人出巴西。1667 伯南布哥當局沒有製服帕爾馬裏斯的奴隸地區。1672 畜牧業在中巴西擴展。1680-83 西班牙與葡萄牙在控製拉普拉塔河左岸發生衝突。葡萄牙人建科洛尼亞,西班牙人建蒙德維的亞。在剩餘的殖民時期領土變化頻繁。1680 國王發布法律把土地分配給印第安人,殖民者拒絕(1684)。1693 保利斯塔掠奴黨在米納斯吉拉斯發現金礦。尋金者人流跟來,許多是新到達的葡萄牙人。蔗糖經濟停滯。1694-95 軍事占領帕爾馬裏斯,重新把那裏居民當作奴隸,他們的領袖祖比繼續抵抗直至1695被捕和處死。
1701-13 法國攻擊巴西港口,因葡萄牙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與英國結盟。1711掠裏約熱內盧。1708-09 新來者戰爭 保利斯塔探礦者攻擊新來者,把他們看成坐享其成投機者。1709 保利斯塔殖民化馬托格羅索和戈亞斯,停戰線以西的地區。國王創聖保羅和米納斯吉拉斯監察區,監察區長官直接對君主負責。1710-11 馬斯喀特戰爭 奧林達帕納,伯南布哥首府,巴西原住民和累西腓商業城市葡萄牙人爭執導至軍事衝突。累西腓最終代替奧林達成為首府。1718 反對葡萄牙人擴張,簡和圖皮印第安人由曼杜-拉第諾率領在南馬拉尼昂和塞阿拉叛亂。葡萄牙人利用托巴亞拉印第安人,七年後平定叛亂。葡萄牙人進至亞馬遜盆地摧毀奧馬瓜和尤裏馬瓜部落。1755 自由法律聲明印第安人為自由公民,但對改進印第安人的處境效果不大。1750-77 蓬巴爾伯爵,塞巴斯蒂昂-若澤-德-卡瓦略-梅洛(1699-1782)國務大臣向約瑟夫一世介紹廣泛的殖民地改革,首都從b..遷至裏約熱內盧,馬拉尼昂並入巴西。他聲明印第安人為自由公民和命令耶穌會離開葡萄牙和殖民地。1760 馬德裏條約 雖然這條約1761廢除,仍重要因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擺脫了1494 托德西利亞斯條約的束縛。1777 聖伊德方索條約 西班牙承認亞馬遜盆地和巴拉那歸葡萄牙。1789 米納斯吉拉斯密謀 (分離運動)若阿金-若澤-達席爾瓦-沙維爾(蒂拉登斯特,拔牙師)領導,使米納斯吉拉斯成為一獨立共和國的革命失敗。蒂拉登斯特審訊三年後處死。
1807-08 葡萄牙被拿破侖軍隊入侵使1792後攝政的王子若昂逃亡巴西,在裏約熱內盧建立宮廷。他對法國宣戰,發兵征法屬圭亞那,和尋求呑並拉普拉塔的班達東方。1812 總督的對立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革命議會受英國影響,使攝政放棄介入拉普拉塔。1815-16 攝政把巴西發展成葡萄牙,巴西,和阿爾加維聯合王國中的一員,瑪麗亞去世後他成為若昂六世。
第二節 北美
概觀
近300年前美國成立,北美經曆了一係列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轉變。相對快速成功,在一個改革,革命的時代歐洲人探險,定居,和殖民擴張,美國,以及之後加拿大自治領誕生。北美探險和定居植根於歐洲社會從相對穩定的封建農業轉向有活力的商業資本。16世紀早期歐洲君主把貿易權利給商業資本家鼓勵他們參與國際貿易有利歐洲海外擴張。雖然西班牙“發現”新世界,和控製加勒比和南美,後來荷蘭,法國,和英國獲得北美。
歐洲人在北美探險和定居伴隨非洲,美洲,和歐洲新的社會文化交流。而這些交流有益歐洲人,對原住民和非洲人是災難。如在新英格蘭,歐洲人的武器,和疾病,使原住民人口從1570近12萬減至1670近1.2萬。而非洲人到達北美是歐洲人仆人的地位,不久轉變成終生奴隸。這樣,1776獨立宣言新國家成立,在民主承諾和奴隸製之間是一巨大鴻溝。北美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還需多年才能達到。而加拿大仍屬英國,其將來受邊界南麵新共和國影響。
一 1500-1719 探險和定居
1 法國人在北美
1508 官方記錄迪耶普的托馬-奧貝爾的漁船遠征第一次把美洲印第安人帶到法國。1524 喬凡尼-達韋拉紮諾(1485-1528,意大利探險家)由弗朗索瓦一世派出探險自恐怖角至紐芬蘭沿海。
聖勞倫斯河
1534-41 雅克-卡蒂埃(1491-1557)1534第一次航行到拉布拉多海岸,穿過貝爾島海峽,探險聖勞倫斯灣,帶易洛魁部落首領“加拿大王”多納科納二子泰尼奧尼和多馬加亞返回法國。1535-36第二次航行以泰尼奧尼和多馬加亞為向導溯聖勞倫斯河至魁北克,又前進至拉欣Le Chine(中國)急流和蒙特利爾(皇家山)。這次航行有一些成員死於壞血病,另一些人服土著印地安人藥方柏樹葉水獲救。1541第三次航行試圖在魁北克建居民點不成功,法國在聖勞倫斯殖民努力結束,直至17世紀。在東南和西南,那裏的西班牙人阻止法國人的活動。1542卡蒂埃動身返回法國,留下羅伯沃爾(1500-60)為總督,統領約200人,多是法國男獲赦囚犯。1562 將軍科利尼派讓-裏博(1520-65)在佛羅裏達建殖民地作為進攻西班牙的一部分。在皇家港殖民失敗,但1654裏博和勒內-德-洛多尼埃(1529-74)在聖約翰河建加羅林堡。1598 拉羅什候爵試圖在塞布爾島建一殖民地。辛存者五年後獲救。
1600 蓬格拉夫, 肖芳, 和 德蒙獲準壟斷皮毛貿易,試圖在聖勞倫斯河下遊泰道沙克建一殖民地,沒有成功。1603 蓬格拉夫由薩繆爾-德-尚普蘭(1574-1635)陪同探險聖勞倫斯河遠至拉欣急流。尚普蘭還探險了阿卡迪亞海岸。尚普蘭沿新英格蘭海岸遠至鱈魚角,1607返回法國。1608 7.3 尚普蘭為德蒙的代理總督,建魁北克定居點。第二年他由阿岡昆和休倫印第安人陪同沿黎塞留河至尚普蘭湖,即休倫湖。1610 普塔蘭可重建皇家港。1612-15 埃蒂安-布律萊(1592-1633) 在喬治亞灣附近休倫人中生活,學他們的語言和風俗,把皮毛貿易推向加拿大內陸起關鍵作用。1613 尚普蘭探險渥太華河至現渥太華城以上100哩。1615他沿這河至尼皮辛湖,然後至喬治亞灣。1615 四名方濟各會士到達魁北克,標誌法國修道院活動開始。 1625 五名耶穌會士到達開始傳教活動。1627 黎塞留組織百家聯合公司殖民新法蘭西。公司獲佛羅裏達至北極圈所有領土,壟斷貿易,隻鱈魚和鯨除外。1628 阿卡迪亞和魁北克被英國人占領,但1632恢複。1634 尚普蘭聽說西麵有一大水道,相信可能是去中國的通道,派讓-尼古萊(1598-1542)探險,尼古萊到達蘇聖瑪麗,探險上密歇根半島南岸,到達格陵灣最南。1642 保羅-德-梅鬆納夫建蒙特利爾。
路易斯安那
1658-59 拉迪鬆和格魯塞勒在蘇必利爾湖西端貿易和探險。1665 阿盧埃神父在蘇必利爾湖西端建傳教點。1673 雅克-馬爾凱特和 路易-約裏埃,沿福克斯和威斯康辛河至密西西比,那裏與阿肯色匯合。1679-83 羅伯特-德-拉薩爾(1643-87)沿密歇根湖邊和在伊利諾伊,他在今皮奧裏亞附近建克雷夫科爾堡。和派亨內平探險上密西西比,而他自己返回芳提那克堡。1682 拉薩爾到達密西西比河口和以法國國王名義宣稱整個流域。1683-89 拉薩爾試圖在密西西比河口建法國殖民地控製皮毛貿易和提供進攻西班牙美洲的基地。拉薩爾向東北四次遠征,在第四次(1687)被同伴謀殺。1689他的殖民地遭印第安人進攻。1699-1702 皮埃爾-迪伯維爾(1661-1706)率法國軍隊建比洛克西基地(密西西比州)開始在路易斯安娜建法國殖民地。1702 基地移至莫比爾灣命名為聖路易。1710建莫比爾,1718建新奧爾良。1699 一敘爾比斯傳教團在伊利諾伊卡霍基亞成立。1700耶穌會沿伊利諾伊河至卡斯卡斯基亞。
1701 安托納-德-卡迪拉克建底特律控製伊裏湖進入休倫湖的通道和控製從伊利諾伊至沿岸的貿易。1717 克羅紮讓出他的專利;路易斯安娜由西方公司接管,1719這公司成為東印度公司。
2 英國人在北美
1497卡博航海後英國人對新世界很少興趣,直至16世紀後半期。1562 約翰-霍金斯(1532-59)在非洲載奴隸運到埃斯帕諾拉。西班牙人努力阻止他第二次奴隸貿易(1564-65),第三次他被風暴吹至維拉克魯斯港,那裏他的艦隊大部損毀。1572-80 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96)霍金斯甥,刧掠西班牙商船。他1577成為環球航行的第一個英國人。1576-78 英國莫斯科公司探察東北去中國的通道沒有成功,集中搜尋西北通道。馬丁-弗羅比舍(1535-94)從英格蘭出航,探險拉布拉多海岸,越哈德遜海峽,沿巴芬,進入弗羅比舍灣。1577-78他作了第二次航行。1568 漢弗萊-吉爾伯特(1539-83)以伊麗莎白名義宣稱紐芬蘭,但在回航中喪生。
弗吉尼亞
1584 沃爾特-雷利爵士(1552-1618)派菲力普-阿馬達斯和亞瑟-巴羅建一殖民地。他們在羅阿諾克島登陸,把殖民地命名為弗吉尼亞(處女,伊麗莎白一世女王)。1586供裝船派出但發現殖民地荒蕪,殖民者己被德雷克帶回英國。1587 另一批殖民者派出,總督約翰-懷特率領。他1591返回隻見殖民地的廢墟。
1602-06 一些去美洲的航海,最重要的是1604 喬治-威摩斯,他訪問了新英格蘭沿海。1606 4月 一群倫敦人組織倫敦公司。目標是在北緯34和41度間地區殖民。另一群普利茅斯,布裏斯托爾,和埃克塞特人組織普利茅斯公司,擬在北緯38和45度間地區殖民。1606 12月倫敦公司三艘船120殖民者派出,船長克裏斯托夫-紐波特率領。1607 5月 詹姆斯敦殖民地在詹姆斯河口建立。120個英國人至年底隻35人幸存。下個十年,半數至三分之二新來者在一年內去世。1609 倫敦公司擴大和獲一新特許,政府一議會有任命官員的權力。1610 道德和戒嚴法製定。類似軍事法令,詆毀公司的判死刑。1610-11 弗吉尼亞公司派1200人至詹姆斯敦但隻不到半數留存。1610 5月 紐波特船長帶400多殖民者和新總督特拉華勳爵到達。特拉華1611離開但仍為總督至1919去世。托馬斯-達勒代理總督,以鐵腕統治。1612開始種植煙草,在殖民地經濟和社會生活中起積極作用。倫敦公司第三部章程。百慕大群島也包括在司法範圍。1618 埃迪溫-桑迪斯爵士(-1629) 成殖民地突出人物,他給向殖民地輸送定居者的每一人50畝地。1619 約翰-羅爾夫報告20多個非洲人到達詹姆斯敦。荷蘭船長以人交換食物。1619 總督托馬斯-亞德利爵士到達,帶有給種植場的指示,各選兩名議員至議會。7.30 議會在詹姆斯敦召開,是美洲第一次代表會議。1621 總督弗朗西斯-懷特爵士(1588-1644)帶來新規則,政府有總督,上議會(Council),下議會(Assambly),下議會組成是種植場和市鎮各選兩名議員,或代表。1622 波瓦坦弟奧匹查諾夫與切薩皮克印第安人結成聯盟攻擊英國人定居點,殺347居民,約白人人口三分之一。居民毀掉印第安人食品供應作為報複。1624 憲章革命 這是公司內部紛爭和因為國王不批準大眾政府和西班牙抗議成立殖民地的結果。弗吉尼亞成為皇家殖民地,總督和上議會都由國王任命。1640 人口增至8000。采用印第安人農業技術(玉米),對殖民地的生存起主要作用。
新英格蘭
馬薩諸塞 1606 普利茅斯公司獲特許。這年有兩次試圖建殖民地不成功。 1607定居者在肯尼貝克河口登陸。但計劃第二年春取消。1614 船長約翰-史密斯,弗吉尼亞居民,探險新英格蘭沿海和製成地圖。1615他被普利茅斯公司任命為上將和努力開始殖民。1620 11.13 新英格蘭議會 獲北緯40-48度管轄權。11月 清教徒到達鱈魚角。清教徒為避禍從斯克魯比去阿姆斯特丹然後去荷蘭萊頓。1617他們決定尋找一新的家以保持自己的英國人身份。他們從倫敦公司獲特許,約翰-卡佛(1584-1621)為總督。他們乘五月花號離英國到達鱈魚角(音譯科德角),那裏他們發現在倫敦公司管轄區外。因此他們寫下五月花號公約:以上帝的名義,阿門。我們這些簽署人是蒙上帝保佑的大不列顛、法蘭西和愛爾蘭的國王——信仰和捍衛者詹姆斯國王陛下的忠順臣民。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強基督教信仰,為了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譽,我們漂洋過海,在弗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在上帝麵前共同立誓簽約,自願結為一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製定頒布的被認為是這個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適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據此於耶穌紀元1620年11月11日,於英格蘭、法蘭西、愛爾蘭第十八世國王暨英格蘭第五十四世國王詹姆斯陛下在位之年,我們在科德角簽名於右。普利茅斯選為定居點。
1621 威廉-勃拉德福(1590-1657))在約翰-卡佛去世後成為總督。1623 新英格蘭議會主持殖居卜茨茅斯和多佛(新罕布什爾)卡斯科灣和沙科灣(緬因)。 一些多爾切斯特商人殖民安恩角(1624)。1628 約翰-安迪科特和50來個殖民者到達塞勒姆,是由保口者約翰-懷特從新英格蘭議會獲特許。1629 皇家憲章發布特許艾迪科特和他的公司。6月五艘船和400移民到達塞勒姆。約翰-溫斯羅普(1588-1649)和一些人在劍橋聚集,同意移民馬薩諸塞灣。他被任命為總督。1630 十七艘船和約1000人到殖民地,至年底,多爾切斯特,波士頓,沃特敦,羅克斯伯來,密斯帖克,和林恩己移民。殖民地第一次議會在波士頓召開。1634 代議製度引進議會。1630-42 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大移民,這些年約16,000移民從英格蘭來。1633 天花流行殺數百印第安人。1637 清教徒攻擊佩科特人村,屠殺近500男子婦女兒童,許多幸存者賣為奴。康湼狄格和羅德島  1631 華威伯爵,新英格蘭議會己特許他康湼狄克流域許多地方,把權利轉給威廉-芬尼斯,薩伊和塞勒勳爵。1633 荷蘭人探險沿海,在現哈福德附近河處建要塞。1635 約翰-達文波特和提奧菲勒斯-伊頓在紐黑文建殖民地。1638 安妮-哈欽森(1591-1643)每周在家講道,看輕救贖的信仰和強調直接與上帝交流的作用,攻擊牧師,被逐。她避難阿奎德內克島,後稱羅德島。那裏她與同夥建撲茨茅斯定居點。第二年,在新港建另一定居點。1638 普羅維登斯的羅傑-威廉斯姆(1603-83)創北美第一座浸信會教堂 羅傑-威廉姆斯是1631從英格蘭到達波士頓,在塞勒姆待一段時間後,去撲茨茅斯,那裏國王無權特許,他回塞勒姆。那裏他認為教會應與政府應分開,否認政府長官有權控製教會,拒絕強迫宣誓,因那摧毀靈魂自由。1635他被逐出塞勒姆。他1638定居普羅維登斯,今羅德島,那裏他組織民主特點的政府,教會政府分開。1639 康湼狄格基本法 哈特福德,溫莎,和韋瑟斯菲爾德起草,設總督和助手,各鎮四名代表。
文化
1637-39 哈佛大學成立。
馬裏蘭
1632 喬治-卡爾弗特,後來的巴爾的摩男爵,愛爾蘭天主教貴族,有紐芬蘭資產,請求在弗吉尼亞特許。新殖民地憲章以塞西爾-卡爾弗特(1605-75)名義起草,喬治己去世,省名馬裏蘭,來自當時王後法國公主亨利埃塔-瑪麗亞。憲章不禁止成立新教以外教會,巴爾的摩利用來幫助天主教徒。1633 巴爾的摩派出兩艘船二百多人到達波托馬克河口,他們建聖瑪麗斯定居點。1638 巴爾的摩男爵接受殖民者立法權利的要求。
島嶼移民
1609 薩默斯島公司成立,為殖民百慕大,1614此島有600名定居者,1625有2000至3000。成為重要煙草產地。1625 聖克裏斯多福設居民點,威廉-柯庭爵士(1572-1636)比利時裔英國商人,在巴巴多斯島建第一個殖民地。尼維斯1628被英國人占領,1632 在安提瓜和蒙塞拉特設居民點。至1640英屬島嶼有人口2萬,主要產蔗糖,不久加入煙草。
3 荷蘭和瑞典人的定居
1602 荷蘭國家訂立聯合東印度公司章程。1609 公司雇亨利-哈德遜,一英國人,尋找西北航道。他看見紐芬蘭陸地,探險新英格蘭沿海,繞科德角,向南至弗吉尼亞,也許進入切薩皮克灣,進入特拉華灣,和探險哈德遜河至阿爾巴尼。與易洛魁印第安人關係友好。1612 荷蘭商人派克裏斯蒂安森和伯洛克至曼哈頓島從事皮毛貿易。1613建一貿易站。1614 拿騷堡,後來奧蘭治堡,在今阿爾巴尼附近建起。阿德裏安-伯洛克探險長島灣,康湼狄格沿海,納拉甘西特灣,和科德角。結果新尼德蘭公司形成和給予40和45緯度間貿易壟斷。皮毛貿易進行,探險海岸。1626 彼德-米尼特成為公司總裁。他以24元從印第安人手中買曼哈頓島建新阿姆斯特丹定居點。同時瑞典古斯塔夫斯-阿道夫斯注意德拉維爾。1637 新瑞典公司組成,主要是兩個荷蘭人薩謬兒-伯洛姆特和米尼特鼓勵的結果。1629 受基裏安-馮-朗斯萊 ,一富有阿姆斯特丹珠寶商鼓動,荷蘭政府製定資助製度,提供大地產給富有荷蘭人換取四年期50租戶。1638 兩艘瑞典船到達德拉維爾和建克裏斯蒂納堡,激怒新尼德蘭的彼得-斯托夫斯安特,他促西印度公司占領新瑞典,1655實現。
二 1641-1737 殖民曆史 
1 新英格蘭
1641自由憲章,由馬薩諸塞殖民地法院製定。1643 新英格蘭聯邦形成,為防衛。1646 在馬薩諸塞,約翰-艾略特(1604-90)開始在印第安人中傳教,把聖經譯成馬薩諸塞方言。1647 基督教和民事當局抓緊攻擊稱有超能力的治療師和預言者。十多年裏馬薩諸塞和康湼狄格官方以巫術罪吊死14人,主要是婦女。1662 羅德島和普羅維登斯莊園章程,持續整個殖民地時期至1842。1664 康湼狄格與紐黑文聯合,因後者擔心並入紐約。1675-76 新英格蘭菲利普國王戰爭 新英格蘭原住民因歐洲人來和疾病人口從1570的12萬減至1670的1.2萬。梅塔卡姆,被歐洲人稱為菲利普,和子馬薩蘇特,萬帕諾亞格人首領,相信隻有武裝抵抗能阻止歐洲人進逼。1675 梅塔卡梅組成一軍事同盟,多是從緬因來康湼狄格的印第安人。戰爭持續至1676。1680 新罕布什爾按皇家憲章從馬薩諸塞分出。1684 馬薩諸塞憲章廢除 馬薩諸塞的獨立方向長時激怒國王。1679愛德華-倫道夫到達波士頓為海關收稅官,帶有指導殖民地放棄新罕布什爾司法管轄權,新罕布什爾轉為皇家殖民地。1686 新英格蘭領地形成。埃德蒙-安德羅斯爵士為總督,安德羅斯到達波士頓,執掌普利茅斯和羅德島政府。1687他執掌康湼狄格政府和要求憲章,威廉-華茲華斯隱藏在挖空的樹裏,有名的橡樹憲章。1688 英國光榮革命導至權力法案確定議會的傳統勢力,詹姆斯二世被迫流亡。1689 從英國傳來詹姆斯二世流亡的消息,波士頓人起來囚禁安德羅斯恢複憲章政府。羅德島和康湼狄格類似。1691 馬薩諸塞新憲章,包括普利茅斯,緬因,新斯科舍,和所有聖勞倫斯北的領土。選舉擴大,所有宗教自由,天主教除外。威廉-菲普斯爵士為總督。1692 塞勒姆審巫案 一些清教徒被控巫術罪,174男女被捕,22人被處死。
1700 在歐洲人征服下,東海岸印第安人口和文化繼續衰落。1702-13 波士頓工人麵包騷亂,為防止安妮女王戰爭期間穀物輸出。1710 這之後波士頓商人開始增大買非洲奴隸數量。其他北麵城市奴隸也開始增長。
文化
1701 康湼狄格紐黑文耶魯學院成立。1728 科頓-馬瑟(1663-1728)多產的清教徒政論小冊子作家。喬納森-愛德華茲(1703-58)神學家,大覺醒運動領導者,美國哲學開拓者。1730-40年代 大覺醒運動 福音派宗教複興,看重信仰而不是當局和牧師。浸信會和衛理宗興起。
2 紐約,新澤西,和賓夕法尼亞
1664 新尼德蘭,從康湼狄克至特拉華,特許給國王的兄弟,詹姆斯,約克公爵。特許包括緬因東部和科德角南和西的島嶼。哈德遜和特拉華之間的地區被約克公爵讓給伯克萊男爵和喬治-卡特萊特爵士。1664 8.27 新阿姆斯特丹投降 改名為紐約。9.24 奧蘭治堡投降,改名為奧爾巴尼。1676 東西新澤西劃界。貴格會信徒移居西新澤西。1681 賓夕法尼亞憲章簽署,特許與威廉-佩恩40至43緯度間地區,特拉華河向西5度(因國王欠其祖父債)。這些限製使殖民地與北麵紐約和南麵馬裏蘭衝突。與馬裏半的糾紛最終1767由梅森-迪克森線調整。第一批殖民者,主要是貴格會信徒,1681到達。政府保證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1682-83 佩恩到達殖民地,費拉德爾菲亞(費城)規化,與印第安人訂一條約,有效使殖民地避免與印第安人發生戰爭。
1702 新澤西回複為皇家省。1715-50 移民皮埃蒙特,有新來的和老的,部分來自日耳曼,瑞士,和蘇格蘭-愛爾蘭,進入費拉德菲亞港,向南穿過河穀尤其謝南多厄。日耳曼移民從建日耳曼敦開始,1710後大增。1720-26 威廉-伯內特 紐約總督,開始反製法國在英國殖民地西麵的企圖。他禁止易洛魁人和法國人的貿易。1722 他在奧斯威戈建貿易站,在奧爾巴尼與六個原住民民族談判, 與塞內卡,卡尤加,奧內達加一條約把他們的土地加入至己受英國保護的莫霍克和奧內達人的土地。印第安人間為皮毛貿易競爭的緊張使英國人擴大向西和對印第安土地控製。1750 因貿易網擴大,紐約和賓夕法尼亞入口從不到5000增加到13000。手工藝人約百分之50,奴隸和白人仆從約百分之20至30。在賓夕法尼亞,很少比例的約150個商人,掌握百分之70的城市貿易。
文化
1688 一些日耳曼敦貴格會信徒發布不列顛美洲第一個反奴文件。1732 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90)旅行家和政治家,出版《窮理查的年鑒》。1735 在紐約審判約翰-彼得-曾格,一自由報紙出版人。曾格的律師,安德魯-漢密爾頓說審判必須決定是不是出版是誹謗。
3 弗吉尼亞,特拉華,和馬裏蘭
1640-1710 美洲的誘或和成為土地所有者的夢想吸引移民。17世紀百分之75至80的人作為契約奴隸來切薩皮克地區。土地所有者常把財產留給妻子而不是長子。1647 瑪格麗特-勃蘭特 一單身婦女和大土地所有者,為巴爾的摩長官代理;她從叛亂士兵和反對天主教政府的抗議者中挽救了殖民地。1652 議會控製馬裏蘭和架空總督。1659 弗吉尼亞宣告查理二世為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國王,和恢複威廉-柏克萊爵士為總督。1660 弗吉尼亞在殖民地法律中批準奴隸製,孩子身分隨母,洗禮不能使人為自由。1676 培根叛亂後這樣的法律更嚴。奴隸狀態禁止不同種族通婚,懲罰生黑人嬰兒的白人婦女,和奪取自由黑人的財產和剝奪他們權利。1661 查爾斯-卡爾弗特為馬裏蘭總督。1676 弗吉尼亞培根叛亂,拿塔尼爾-培根領導,叛亂者認為總督伯克萊對印第安人的政策太寬鬆。要印第安人被殺或趕出弗吉尼亞和結束財富的統治。培根率人攻擊一友好的印第安人村子。不久中等或貧窮農民,契約仆人,甚至奴隸加入叛軍。詹姆斯敦被焚,但隨培根之死叛亂崩潰。叛亂後,精英試圖確定種族間聯盟使培根叛亂不會再起。
1750 土地所有者把財產留給長子的而非妻子的增加。1756 黑人占弗吉尼亞人口293,400百分之40,占馬裏蘭人口140,000百分之30。 
4 南方殖民
1663 卡羅來納被國王特許與八個有資產者,包括克拉蘭東伯爵。特許包括北緯31-36間的土地。1667 巴哈馬特許與卡羅萊納有資產者。1669 卡羅來納憲法,約翰-洛克起草。
1708 在卡羅來納,殖民地第一次黑人數超過白人。1715 亞馬希及其同盟印第安部落戰敗。他們被趕入西班牙佛羅裏達。1719-29 卡羅來納重組。在北和南卡羅來納商會代替有資產者組建政府。1722 奴隸己增至南卡羅來納人口18,350的近百分之65。非洲奴隸使稻在殖民地的種植獲益。1733 喬治亞,13英國殖民地的最後一個,成立。詹姆斯-奧格爾索普移居這地區。1735 奴隸製在喬治亞禁止。然而1749,稻的種植在殖民地擴展後這禁止取消。1739 史陶諾叛亂 查爾斯敦西20哩奴隸起來爭取自由。被鎮壓前30白人和44黑人失去生命。1750 查爾斯敦,這地區主要城市,人口升至近10,000。
文化
1693 威廉和瑪麗學院在弗吉尼亞建立。
三 1651-1763 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的戰爭 
1651-71 不列顛航海法 這些重商教條用於殖民貿易。1561法案,限製荷蘭船隻運殖民地產品至英國。1663印花稅法 要求為殖民地的歐洲產品必須首先由英國船運送。1673法案 規定殖民地間糖,煙草,和其他商品的責任。1670 哈德遜灣公司被授壟斷哈德遜灣盆地的貿易。1687-97 威廉國王戰爭 與法國奧格斯堡戰爭的一部分。法國獲加拿大和緬因印第安人幫助,而易洛魁人支持英國。1696-98 貿易和種植委員會組成,和同年航海法案為防止早先法案失效。羊毛法案 禁止殖民地把羊毛或羊毛製品從一殖民地運至另一殖民地。
1702-13 安妮女王戰爭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美洲部分。1702 英國人燒毀佛羅裏達的聖奧古斯丁,而1704法國和印第安人襲擊康湼狄格河穀的迪爾菲爾德。1707英國征阿卡迪亞。阿卡迪亞成為英國新斯科舍省的一部分,皇家港改名為皇家安納波利斯。1713烏德勒支條約英國確定有哈德遜灣地區和紐芬蘭和阿卡迪亞。英國對易洛魁人地區權利也被承認,聖克裏斯托弗割讓以英國。法國人不能在阿卡迪亞沿海捕魚,但保留布雷頓角島。1733 糖漿條例 禁止殖民地從英國以外國家進口糖和糖漿。1739 詹金斯耳朶戰爭 西班牙和英國間的戰爭 英國商人不滿先前烏德勒支條約尊重與西班牙帝國的貿易,恢複走私,西班牙人抓獲英國船隻和粗暴對待船員。詹金斯失去耳朶是許多類似事件的一個。1743-48 喬治國王戰爭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美洲部分。 英國奪取聖路易斯堡,法國和印第安人襲擊邊境遠至紐約。1748 愛克斯-拉-夏貝爾條約(亞琛條約) 美洲恢複所有戰前征服。為加強英國所屬新斯科舍,哈利法克斯勳爵派出2500移民和建哈利法克斯鎮。在俄亥俄流域,從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來的貿易者向西推進遠至密西西比的印第安村落。弗吉尼亞邊民在格林布頼爾河的德雷珀草甸建定居點。1749 俄亥俄公司 由弗吉尼亞人和英國人組織,公司獲讓500,000畝俄亥俄上遊土地,派克利斯托弗-捷斯特探險地區遠至俄亥俄瀑布。 1753 馬爾凱斯-迪凱納(1700-78)派1500人占領俄亥俄。同年弗吉尼亞總督羅伯特-丁威迪派喬治-華盛頓,一年輕調查員,去要求法國人撤走。他到勒伯夫Le Boeuf 要塞,被告知丁威迪的信會送交迪凱納。很清楚法國人不想和平離去。1754 弗吉尼亞軍隊向俄亥俄出發,華盛頓為第二指揮。法國人同時己在俄亥俄建迪凱納要塞。華盛頓前進至大草地,那裏他建Necessity要塞。他被法國人攻擊被迫投降。 6.19 奧爾巴尼會議 法國人進逼表明需要一共同防衛計劃。紐約,賓夕法尼亞,馬裏蘭,和新英格蘭代表與易洛魁,塔斯卡洛拉人開會。以本傑明-富蘭克林建議,會議起草一聯合計劃,然而這計劃被殖民地拒絕。1755 英國新斯科舍當局重新安置6000法國阿卡迪亞人在馬薩諸塞至南卡羅來納,他們沒有宣誓效忠英國國王。從不列顛,日耳曼,和瑞士來的移民1753曾反對英國政策,攻擊阿卡迪亞人。1755-63 法國與印第安人戰爭 七年戰爭的美洲部分。弗吉尼亞,北卡羅來納,賓夕法尼亞,馬裏蘭,紐約,和馬薩諸塞總督在弗吉尼亞亞曆山大城與總司令愛德華-布雷多克將軍開會。他們計劃四重進攻法國,1759 英國四次征尼亞加拉伊利湖居民點,提康德羅加 ,克朗波因特,和魁北克。亞伯拉罕平原戰役主要將軍詹姆斯-沃爾夫和馬爾口斯-德-蒙特卡姆陣亡。魁北克投降。1760 蒙特利爾投降。全加拿大落人英國人手中。1762 喬治-羅德尼上將迫降馬提尼克,格林納達,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其他法國西印度。1763 巴黎條約 英國,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間的條約,法國割讓給英國阿卡迪亞,加拿大,布雷頓角,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路易斯安娜,奧爾良島除外。法國保留有在紐芬蘭附近捕魚的權利和有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島。英國還給法國瓜德羅普,馬提尼克,百麗島,瑪麗-加朗特島,和聖露西亞。英國還給西班牙哈瓦那,西班牙把佛羅裏達割讓給英國。法國,按前一條約(1762)己經割讓給西班牙所有密西西比河以西領土。1763 龐蒂克叛亂 戰後,俄亥俄北的印第安人擔心被英國人趕出,加上英國貿易者的傲慢和不誠實,準備反對英國人占領原法國人的貿易站。龐蒂克,渥太華首領,組織阿岡昆,易洛魁,和下密西西比印第安人起義。同時攻擊,西北貿易站除了三個外都陷落,然而至1765英國軍隊占有西麵最一個法國貿易站。1763 喬治三世發布1763公告。最近征服的領土建四個省;魁北克,東佛羅裏達,西佛羅裏達,和格林納達。還暫時關閉阿帕拉契山以西和流入大西洋河流以北的土地的白人移民。1764希爾斯博羅勳爵起草一計劃管理印第安人和皮毛貿易。1763-75 阿帕拉契山外擴展 約20萬印第安人生活在阿帕拉契山以西地區,歐洲移民增加進入這地區。東田納西沃托加定居點1769形成,詹姆斯-羅伯森和約翰-塞維兒率領弗吉尼亞和北卡羅來納人加入。 北卡羅來納的理查德-漢德森與聯合者組織特蘭西爾瓦尼亞公司,1775向切羅基人購土地在肯塔基建特蘭西爾瓦尼亞定居點。丹尼爾-布恩,漢德森的代理弄清至肯塔基的路。1775-77肯塔基定居點形成,是1774鄧莫爾勳爵戰爭的結果。
四 1763-89 美國革命
1763-75 美國革命前奏 至1761英國政府被全殖民地逃避1733 糖漿條例和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期間與敵國違法貿易惹惱,英國官員覺得這些貿易拖長了法國抵抗。為防止走私英國恢複協助令狀,一種開放式的搜索許可證。 律師詹姆斯-奧蒂斯抗議協助令狀侵犯憲法給予居民的權利。1763-65 喬治-格倫威爾為首相 從法國獲得的廣大美洲領土為防衛和印第安人管理必需加稅。內閣決定加強航海法,直接向殖民地賦稅,用稅維持一支在北美的軍隊。海事法院權力擴大,殖民地總督被訓示嚴守貿易法。決定和平時期約一萬士兵。殖民地精英擔心軍隊威脅他們的“自由”,而港口城市工人擔心來自低薪士兵的競爭。1764 食糖法,明言在殖民地加稅和改革老的殖民地製度,經濟上和行政上。殖民地貨帀法案 防止殖民地以低價值通貨還英國的債和禁止發行無信用的貨帀。1765 不顧殖民地抗議和反對,格倫威爾通過議會推出印花稅法 為商業和法律文件,小冊子,報紙,日曆,撲克等提供印花稅。駐劄法通過,在殖民地沒有足夠兵營的情況下英國軍隊可駐劄在公共客棧。10月 印花稅法會議(1765大陸會議)在紐約召開,九個殖民地來的二十八名代表起草一備忘錄給國王和權利和自由宣言。商人,知識分子,工人等組織自由之子聯合抵抗。 1766 印花稅取消。接著議會又通過宣言法案,稱國王以議會之同意,有權製定法律管束殖民地的所有方麵。1767 停止紐約議會,因其拒絕完全執行駐劄法。唐森特法案 征收玻璃,鉛,染料,茶,和紙的關稅。1768 英國軍隊到達波士頓,市民拒絕提供駐地。1769 港口城市商人同意抵製英國貨物。自由之女加入自由之子有助抵製。1770 波士頓屠殺 民眾和軍隊吵鬧,致幾名市民死傷。指揮官普林斯頓宣告無罪,約翰-亞當斯和Josiah Quincy 辯護。唐森特法案撤消,但仍保留茶稅。1772-73 馬薩諸塞80城鎮通訊委員會成立,薩繆爾-亞當斯領導。1773 弗吉尼亞議會指定省通訊委員會與其他殖民地保持接觸。各殖民地除賓夕法尼亞都指定了這樣的委員會。政府允許東印度公司免除英國茶稅,但殖民地交全稅。查爾斯敦,費城,紐約抗議茶的進入。12.16 波士頓傾茶事件 市民裝扮成印第安人登船把茶傾入港中。1774 強製法案通過,包括波士頓港法案,6月1日後關閉港口。 馬薩諸塞政府法案,剝奪人民許多權利和擴大總督權力。司法管理法案;駐劄法案;和魁北克法案,擴大這省邊界至俄亥俄河。9.5 第一次大陸公議在費城召開 除喬治亞所有殖民地派代表參加。分為激進派,薩繆爾-亞當斯領導,和保守派,約瑟夫-加洛威領導。權利和委屈宣言起草。
1775-83 獨立戰爭 1775 4.19 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戰役 英軍去收繳在康科德的軍庫,到達康科德,摧毀了倉庫,但是發生戰鬥,先撤到列克星敦,再撤到波士頓。5月 提康德羅加堡被伊莎-艾倫占領,克朗-波因特被塞斯-瓦納占領。第二次大陸會議在費城召開。波士頓周圍的部隊編為大陸軍。6月 喬治-華盛頓(1732-99)指定為總司令。大陸軍添補新兵,大多來自貧窮青年,白人工人階級;奴隸;自由黑人;和一些婦女,為炊事,護士,洗衣。6.17邦克山戰役,波士頓對麵,美國人被從工事驅離但造成英國人大損失。7月 波士頓圍城至明年3月。 殖民地沒能阻斷加拿大援助英國後想奪取加拿大。一支軍隊由理查德-蒙哥馬利(1738-75)率領,沿尚普蘭湖去蒙特利爾,另一支軍隊班奈狄克-阿諾德率領經肯納貝克前導期與蒙哥馬利會師魁北克。蒙哥馬利在魁北克前被殺。阿諾德繼續在冬天圍城。1776 3月 華盛頓占領多徹斯特高地 英軍從海路撤出波士頓。同時英國政府的強硬態度,日耳曼雇傭軍,加拿大邊境的事件,焚諾福克,煽起公眾。潘恩出皈《常識》,具體化獨立觀點。這書一年內出25版賣10萬冊。5月 大陸會議決議停止國王在殖民地權力,稱政府權力應由殖民地人民授權。7.4 獨立宣言通過。英軍從波士頓撤出後,華盛頓進軍紐約。8月 長島戰役 以色列-普特南的大陸軍戰敗撤至紐約。9月 紐約被英軍占領,華盛頓撤至哈勒姆海茨。10月 阿諾德在尚普半湖戰役戰敗。11月 華盛頓經新澤西撤至賓夕法尼亞。12月 特倫頓戰役 華盛頓夜渡特拉華河,在特倫頓俘約一千黑森傭兵。 1777 9月 布蘭迪萬河戰役 納撒尼爾-格林將軍的大陸軍戰敗。威廉-豪占領費城。10月 日耳曼敦戰役,華盛頓戰敗。上紐約薩拉托加戰役 約翰-伯戈率部投降大陸軍霍雷肖-蓋茨將軍。11月 英軍占領密夫林要塞和默瑟要塞,完全控製特拉華。1777-78 華盛頓的軍隊在福吉穀越冬。 康威-卡巴爾試圖撤華盛頓總司令職未成功。11.15 聯邦條例公布。伯戈戰敗和投降促使法國行動支持美國。1778 2月 秘密資助美國兩年後,法國與美國簽商務和聯盟條約。馬科斯-德-拉法耶特和Johann de Kalb 約翰-迪-卡爾布伯爵己於前一年夏到達提供服務。首相諾斯勳爵向議會呈調停美國的計劃,包括放棄賦稅權利,遺使攜和平提議去美,被議會拒絕。美國與法國結盟己成事實,現隻有獨立才能滿足。6月 亨利-克林頓爵士放棄費城,進軍經新澤西。新澤西蒙矛斯戰役,華盛頓勝。7月 賓夕法尼亞俄懷明穀戰役。11月 紐約櫻桃穀戰役。1779-80 賓夕法尼亞和新澤西士兵因供應問題和缺餉發生兵變圖改變狀況,華盛頓平定叛亂,處死領頭者。1779 2月 喬治-羅傑斯-克拉克,領弗吉尼軍隊征老西北,俘漢密爾頓,萬塞納的英軍司令。6月 西班牙加入對英國的戰爭,因法國許諾幫助收複直布羅陀和佛羅裏達。9月 美艦隊“好人理查”號的約翰-保羅-瓊斯在弗蘭伯勒角海戰勝英國“塞拉比斯”號和“斯卡巴勒女伯爵”號。同時英國決定試圖借助保王勢力征服南部,1778 薩萬納被占領,1780 亨利-克林頓爵士圍查爾斯敦。1780 5月 查爾斯敦投降。7月 讓-巴普蒂斯-德-羅尚博伯爵率6000法國軍隊到達新港。盡管托馬斯-薩姆特和弗朗西斯-馬裏昂英勇抵抗,南卡羅來納被英國征服。8月卡姆登戰役 蓋茨被查爾斯-康沃利斯將軍打敗。薩姆特的軍隊被塔爾頓打敗,馬裏昂撤至北卡羅來納。9月 班奈狄克-阿諾德計劃把西點賣予亨利-克林頓,因信差約翰-安德雷少校被截獲敗露。阿諾德逃脫,但安德雷作為間諜被絞死。1781 9月 尤托戰役 英軍被美國將軍納撒尼爾-格林打敗後撤至查爾斯敦。同時康沃利斯把軍隊集中在弗吉尼亞,據守約克鎮。華盛頓,拉法耶特,和羅尚博在威廉斯堡會戰康沃利斯,弗朗索瓦-德-格拉斯伯爵的法國艦隊進入切薩皮克灣。 9.30-10.19 圍約克鎮。 10.19 康沃利斯和7000英軍投降。1783 9.3 英國和美國和平條約在巴黎簽字。承認美國獨立,尊重東北和西北邊界。條約沒有提及原住民。    
1783-87 聯邦時期 聯邦條例已於1781 實施。這時期保皇黨人從美國移居加拿大,其中數千人定居在新不倫瑞克,這省1784從新斯科舍分出。1783 紐堡陰謀,亞曆山大-漢密爾頓和羅伯特-莫裏斯軍事接管政府沒有得到華盛頓的支持。1787 西北土地法令 建西北領地 這地區禁止奴隸製。 謝司暴動 丹尼爾-謝司領導,西馬薩諸塞不滿和欠債農民防止法院審判和監禁,並釋放債務人。總督詹姆斯-鮑登派4000軍隊結束暴動。5月 製憲會議 在費城召開。9月 四個月工作後憲法由出席代表簽字。文件送各州批準,九個州接受。1788 6月 新罕布什爾,第九個州批準,憲法生效。憲法有一係列妥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