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寫給年輕人學佛的建議 | 學佛的框架和順序 | 現代佛學的教學大綱

(2023-04-04 16:03:04) 下一個

你是否覺得佛教經典太多無從下手?

你是否聽過很多的佛教說法,其中不乏矛盾之處,從而感到困惑和迷茫?

你是否聽過很多宗派、法門,每個都說自己是最好的,最高的,無從擇決?

這些都是很常見的學佛問題,很多人學佛幾十年,一輩子,也沒有厘清一個頭緒出來。不僅信眾如此,就是出家的法師們,也有過這樣的困惑,哪怕是高僧大德的經曆同樣不能幸免。下麵就引用聖嚴法師在他在民國時期的靜安寺佛學院的經曆,供參考。

聖嚴法師在《聖嚴法師學思曆程》中說:

“所以,在(靜安寺佛學院)最初的兩、三個月,我幾乎天天打算退學。希望看懂佛經,看通佛法,結果進了佛學院,大有望洋興歎、不知從何著手的感覺。當時,並沒有人告訴我們,在印度的大乘佛教,有中觀、唯識、如來藏等三大係統,《八識規矩頌》的唯識思想,和《大乘起信論》的如來藏思想,究竟有什麽不同之處?中國的大乘佛教,有八大宗派:律、法相、三論、天台、華嚴、淨土、禪、密,它們之間又有什麽相異之點?老師們隻是分別的介紹,沒有綜合的比較,使我非常地納悶。為什麽同樣是發源於印度的釋迦牟尼佛,竟然會出現了這麽多不同的觀點?我當然能夠相信它們都是對的,但是,究竟誰前誰後?孰高孰低?總該有個交代和說明才對!我把這個疑問告訴了年長而大家認為學問深厚的同學,所得到的答案是:「別管那麽多!法師們怎麽講,我們就怎麽聽,然後再照著去告訴別人就好了!否則的話,那還了得,頭都會大了!」這樣的答案,也正說明了當時佛教界的學習風氣,都還停留在傳統式的師師相傳的觀念之中,除了幾位大師級的人物之外,少有做比較研究的認識。”

這種現象不僅在民國時期如此,現在依舊如此。

個人背景

回顧起自己的學佛經曆時,是有點坎坷的,走了不少“彎路”,浪費了不少時間,也沒有學到什麽。等到真正要用佛法的時候,卻發現用不起來,常見的修行方式(如拜佛,拜懺,念佛,念咒,誦經,打坐等)全部不起用了,困惑迷茫之餘,終於遇到大善知識的接引和啟發,再經曆了1-2年後,這才有了洗心革麵、脫胎換骨的感覺。

不僅自己可以用得上佛法了,還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分享給他人。這個時候再去看各種修行方式,也能發現這些形式中的用意所在,再做這些形式上的修行時,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感覺。

這非常類似於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原來是隻會招式,不懂心法。雖然把招式連熟悉了也能有用,既能強身健體,也能打得過一些人,但遇到真正強大的敵人時,就會招架不住了。後來遇到了高人,傳授了心法,自此以後就不再隻有招式了,而是心法和招式的融會貫通了,不僅不用丟棄以前的招式,還更能發揮其作用了。而且也不會局限於一招一式,甚至可以變通地靈活運用了。

學佛也是如此,也有心法和招式。

佛法的核心思想 —— 心法

以當今世界佛教來說,分為南傳上座部,北傳佛教,北傳又分為漢傳和藏傳。其中南傳上座部以解脫道為主,而北傳以菩薩道(或菩提道)為主。兩者的比較可以參考我的文章 —— 《試比較南傳上座部與大乘佛教》。兩者的核心思想也有所不同,應該分開說明;而大乘佛法又分為三大體係(中觀,唯識,如來藏),三個體係各具特色,也不可混為一談,雖然有共同之處,但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以治病救人來說,雖然中醫和西醫都有很多成功案例,但如果把中藥裝進注射器裏麵注入到血液裏麵,就不是在救人,而是在害人了。所以學習中醫時,要以中醫理論為主,學習西醫時,要以西醫理論為主。對於高手來說,兩者都能學會,肯定會有融會貫通之處,更好地救死扶傷。而對於一般醫生來說,能夠專注一個領域就非常不錯了。

學佛也是如此,已經有教界和學界都享譽盛名的高僧大德們做過很好的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佛法了,而且是整體視角,全體視角,不容易偏頗了。下麵把從整體上把佛法分為2個大類(解脫道和菩提道,或基礎佛法和大乘佛法),4個子類(基礎佛法,般若中觀,唯識,如來藏),具體參考下麵的表格:

Image

表格本身已經清晰地說明了各個不同思想的核心理論和經典了。這裏稍作說明:

基礎佛學,解脫道
核心思想是四聖諦和十二因緣。四聖諦,即苦、集、滅、道,這四個字其實是簡稱,為了表述清楚應該說:
苦諦:除了一般的痛苦,苦難的苦的意思,更有不安,不滿足的意思。再進一步地了解苦諦,應該再深入學習三苦和八苦。
 
三苦:苦苦,壞苦,行苦。苦苦是對應普通人的痛苦,苦難。壞苦則是對於對應普通人的快樂,因為這種快樂轉瞬即逝,快樂消失後再去追求,執著,這時反而更苦。行苦,則是一切事物的本質 —— 無常,無常即不安穩,不滿足,所以說“無常即苦”。
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請參考佛學詞典自行學習,這裏略過。
即產生苦的原因,最常見的說法是三毒 —— 貪、嗔、癡,有時也說五毒,再加上“慢”和“疑” —— 再精簡一點就是 —— 愚癡,或稱無明。無明即不了解佛法的核心思想,不了解緣起,不了解空性或唯識或如來藏。
諦: 即苦完全被斷除後的狀態,也叫涅槃,這裏的涅槃是指苦的完全斷除,也可以對應到大乘唯識裏麵的煩惱障完全消除。從證果的角度來說,最高是阿羅漢果。
    苦滅諦: 即斷除苦的方法,展開來說八正道,也可以總結成“戒定慧”的三無漏學。無論是三,還是八,其實都是分類方式不同,佛學上說,開合不同,很多數字的不同,都是這個道理。
    十二因緣(也叫十二有支)
    請參考佛學詞典了解具體是十二支,這裏略過。
    在解脫道中,十二因緣的重點是說明生命的流轉 —— 這是凡夫的狀態,生命在不停地流轉生滅。而解脫的方法也在這十二因緣之中,即斷掉這個流轉,從而斷掉這個生命循環,解脫生死。任何一支的斷除,都可以起到斷除循環的目的,這和一個首尾相接的圓環一樣,任何一環斷開以後,這個圓環就被破壞了,不再循環了。
    從菩提道的角度來說,十二因緣的緣起法不隻是生命的流轉,還是一切事物的流轉。自此悟入“人我空”,和“法我空”,即不僅“人無自性”,“法也沒有自性”,這裏的“空”即“自性空”,從而進入大乘思想了。
    般若中觀:核心思想是緣起性空
    緣起有,自性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有,因緣滅,沒有獨立的存在,所以才叫做緣起有,自性空,簡稱緣起性空,再精簡則稱為 —— 空性,空。

    這裏的空或空性並非真有一個實物叫做空,所以“真空”的說法經常引起誤解。“真空”的意思是,去除掉一切緣起的事物,暫時的現象後,所留下來“東西”,那個東西可以叫做“真空”。緣起的事物因為是緣生緣滅的,所以也叫虛假的,把“虛假”的東西去掉以後,留下來的東西就是“真實”的了,這樣留下的“空”就是“真空” —— 這樣雖然可以從概念上理解“真空”,但也十分容易引起誤會,很容易產生什麽都沒有的“惡取空”,“頑空” —— 這是佛教所非常強調且不斷提醒應該警惕的地方。

    實際上這個“空”,也並非“實物”,不過是緣起的事物所顯發出來的“空”而已。在以精密邏輯著稱的唯識學中,就隻稱呼其為“虛空”,且是比喻 —— 意思是並沒有一個實體的“虛空”存在,更沒有一個脫離了“假有”而獨立的“虛空”存在。

    所以嚴格來說,應該用“緣起性空”來表達這個理論,才不會有所誤解,才符合佛法不落兩邊的“中道”思想。

    唯識

    核心思想是萬法唯識,這裏的識有八個識,除了最普通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之外,還有意識(第六識),末那識(第七識)和阿賴耶識(第八識)。首先要去了解這八個識的性質和特點,以及它們和五十一個心所的關係,最後再了解下三能變 —— 即可對唯識有一個基本的、框架性的了解了。

    唯識的體係邏輯緊密,定義清晰,古代常說唯識學識最難學的,因為概念很多 —— 這在普遍都是文盲的古代來說,唯識學的受眾當然很小了。但是現代教育已經非常普及了,年輕人的文盲率接近於0了,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再去鼓吹“唯識難學”就非常不合時宜了。以實際情況來說,唯識學比起現代的很多學科,如法律學,醫學,甚至計算機,其實都是要容易很多了。

    所以唯識學的門檻在當今社會來說,並不高。不僅容易學,而且最不容易引起誤解 —— 這點無論是般若中觀和如來藏所不具備的。對於般若中觀的“空”,稍有理解不當,便會墮入“什麽都沒有”的“惡取空”或“頑空”之中。對於如來藏,稍有理解不當,即墮入外道的神我一如,梵我一如之見了,這是也是相當遺憾的。但是學習唯識,完全沒有這類容易墮入的“陷阱”,以唯識來說,最大的誤解和偏見莫過於鼓吹唯識難學難懂了。

    如來藏

    核心思想是眾生本具清淨的、圓滿的像佛性。有時也稱佛果乘,這是從圓滿的佛果來說,也是本自具足的意思,隻要消除掉妄想和煩惱即可。所以,重點是區分真心和妄心。也可以分為空如來藏和不空如來藏。空如來藏即對應前麵的“空性”,不空如來藏即可對應萬法,即可表示現象的萬法,也可以表示佛果、佛功德的萬法。

    如來藏思想在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中都影響巨大,影響特別深廣,所以如來藏的各種說法也最多,其經典也很多。但如果沒有緣起性空的中觀或唯識作為基礎,如來藏思想其實並不容易學習,陷阱很多,很容易造成各種困惑,這是學人不得不注意的。

    對於大乘三種思想的對比,也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嚐試對比中觀、唯識和如來藏》

    如來藏其實是方便法

    如來藏其實是用來接引神我思想外道的方便法,以及安慰害怕無我思想信眾的方便法。下麵引用下佛經,以及在教界和學界都備受推崇的當代高僧大德 —— 聖嚴法師和印順法師 —— 以他們的講解來說明。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未來現在菩薩不應作我見計著。”

    “譬如陶家。於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複如是。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是名說如來藏。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希望。”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之藏。若不如是則同外道。是故大慧為離外道見故。”

    再補充下,當年達摩祖師傳法二祖慧可大師時,正是用的這部經。根據《景德傳燈錄》中說:“師〈達摩〉又曰:吾有楞伽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法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到了五祖弘忍傳六祖慧能時,才開始使用《金剛經》傳法,再到近代禪宗,又比較重視《楞嚴經》了。

    聖嚴法師在《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一書中評價如來藏思想說:

    “以此可知,如來藏思想,是最能「開引計我諸外道」的,於是使得佛法能在各種異文化圈的土壤內,播種、萌芽、生根、茁壯,枝繁葉茂、開花結果。由於都會追溯源頭的無常、無我,故又不會落於常見、斷見,這也正是大乘佛教提揚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的「同事攝」,先以己來同於彼,然後引使彼來接受己。”

    “其實,唯有空性,才是真常不變易的,佛性如來藏,隻是空性的異名、假名,乃是為了適應、順應、投合執我外道之所好而設立的。”

    印順法師在《如來藏之研究》第八章如來藏佛性之抉擇中,也是先引用了上述《楞伽經》卷二的經文,然後講解說:

    “經中常見的真如、法界等,為什麽又要稱為如來藏呢?這是為了「斷愚夫畏無我句」,「開引計我諸外道」的方便。在生死流轉與解脫中,外道都是主張有「我」的。…佛說無我(nirātman),是外道,也是一般人所不容易信受的。沒有我,誰在作業,誰在受報呢?沒有我,解脫不等於什麽都沒有嗎?佛說的無我與涅槃(nirvā?a),是外道與一般愚夫的怖畏處。不得已,隻好將真如說為如來藏,說得近於外道的神我。如信受如來藏說,更進一步理解其內容,就知道與神我不同,實在是「離妄想無所有」的真如。不起我見、法見,從三解脫門(trī?i-vimok?a-mukhāni)向佛道。如來藏是誘化外道的方便,所以是「無我如來之藏」。”

    總結一下,可以根據“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的依止原則來說,應該先學習般若中觀或唯識更為妥當。這也是為何在重視思辨的印度佛教中,隻有中觀和唯識兩大體係,而用來接引的方便法的如來藏思想,並沒有成立獨立的宗派體係,更沒有能和中觀、唯識兩大體係並駕齊驅。

    近代的高僧大德們們,屢屢提及如來藏,講解如來藏,也無非是用作接引的方便而已。學人總是害怕自己所學的東西不是最好的,不是最圓滿的 —— 所以祖師大德們為了安慰信眾,無一不宣揚自宗是圓滿的,是最好的,也是最高的。但在實際的法義擇決上,則必須回歸經典,並且是能夠縱觀全體佛法後的擇決了,如果不是從全體佛法的角度,難免會有偏頗,難免是自說自話了。

    大乘的修行方法

    從這點上來說,大乘三個體係幾乎都是一樣的,無一不強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其中最為重要的又是“般若”,《大智度論》卷34說:五波羅蜜如盲,般若波羅蜜如眼。而般若是什麽?又回到了佛教的核心理論(緣起,中觀,唯識,如來藏)了 —— 是心法。

    其次,菩提道是要以三十七道品為基礎的,這是自度的法門,斷煩惱的法門。而六度的萬行,則偏重於度他,當然也能自度,但主要的目的還是在於累積成佛的資糧(福德)。

    一切的修行形式,尤其是大乘中非常提倡的拜佛,拜懺,念佛,念咒,誦經,抄經等都算是方便法了,都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其目的無非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達到一定的安定(廣義的禪定),最終證悟空性(般若慧)了。

    重視佛教史和全體佛法、整體視角

    以上不同的佛教思想是從橫向的角度去看所有的佛法。但這裏的佛法是指今天的樣貌,但今天的樣貌並非一貫如此的,其中經曆了很多不同時期的發展,轉變,最終才形成了當今佛教的樣貌。那麽,形成當今佛教樣貌的原因何在呢?換句話說,為何佛教會有南傳和北傳之分?為何佛教又有漢傳,藏傳之分?甚至為何佛教裏麵會有那麽多不同的宗派?

    這些問題都可以從佛教史中得到解答。其次“佛教”這種組織形式,也是因緣法,離不開各種因緣際會。閱讀佛教史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裏麵的因和緣,其中不乏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統治階級對佛教的推崇或破壞,或幹涉。

    我最早分享佛學文章時,就寫過一篇文章《淺談對全體佛法的略解》,就是從一縱一橫的角度去解讀全體的佛法,一縱是時間線上的佛教史,了解南傳,漢傳和藏傳的區別;一橫是天台判教,從判教的角度匯通全部的佛學 ;最終匯總這一縱一橫即可了解全體佛學了。

    “一橫”本質上就是使用不同的判教方式,而本文中用的現代學界的判教方式。這種貼近現代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的判教方式,或許更適合受過現代教育的我們吧。

    對年輕人學佛的寄托

    印順法師在《成佛之道》中寄語說:

    “總之,佛法的多彩多姿,適化無方,凡不能統攝總貫,不能始終條理,都會犯上偏取部份而棄全體的過失。這種家風,使佛教走上空疏貧乏的末運!

    “佛法的統貫條理,對於一般信眾的持行來說,原是不能苛求的。但宏傳佛法的大德們,是不能不有的必要勝解。這才能應機說法,而始終保持佛法的完整性 ,不致於落入雜亂與偏向的窠臼。”

    年輕人學佛,即使是沒有弘法的願望,也可以根據這樣指導方針貫通整體的佛法,這何嚐不是學佛人最快樂的事情。而對於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或多或少都有在弘法學人來說,把握整體的佛法後,必定可以接引更多人來學習更純正的佛法了。

    P.S. 本文的年輕人雖然首先是指年齡上的年輕人,但實際上,無論年齡多大,隻要有精力有興趣學有餘力,都可以參考這個框架進行學習的。

    祝平安自在。 

    愚夫合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愚千一 回複 悄悄話 發現自動同步到論壇的文章被刪帖了。。。。


    又可以省下同步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微信公眾號裏麵搜【愚千一】,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