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量子糾纏的男人

我命由天不由我?天是什麽?我又是誰?
正文

維摩詰度化蓮花妓女的覺醒旅程

(2025-07-12 07:54:58) 下一個

 

在古印度毗耶離城的一條幽暗小巷裏,住著一個名叫蓮花的女子。她年約二十出頭,姿色妖嬈,身姿如柳,靠出賣肉體為生。蓮花並非天生如此,她本是貧苦農家女,幼年父母雙亡,被叔嬸賣入青樓。從此,她習慣了這個行當。白天,她懶散地睡到日上三竿;夜晚,她在燈紅酒綠中迎客送往。金錢的誘惑讓她沉迷,她總說:“這世上,哪有比這更容易的錢?一夜之間,就能賺夠一個月的生活。”周圍的人勸她學手藝、開小店,她總是搖頭:“那些活兒累死人,還不一定有客。我這身體就是金礦,何必費力?”

蓮花的日子看似逍遙,卻不知不覺中染上了隱疾。起初,她隻覺得身體乏力,腰酸腿軟,以為是勞累所致。漸漸地,下體分泌物增多,發出奇異的臭味,客人開始抱怨,甚至避而遠之。她自己卻渾然不覺,繼續強顏歡笑,接待稀少的嫖客。她的姐妹們私下議論:“蓮花這是怎麽了?聞著像爛魚一樣。”但蓮花執著於舊習,視而不見。她以為金錢能買來一切,包括健康和快樂,卻不知這不過是幻覺的牢籠。

一日,城中流傳著一個奇人——維摩詰居士。他是富商,卻不貪財;有妻兒,卻不執著家庭;出入酒肆妓院,卻不染塵垢。維摩詰以在家菩薩的身份,度化眾生,教導非二元的真諦:世間與出世間本無分別,一切皆空,一切皆如。蓮花聽聞他的名聲,起初嗤之以鼻:“什麽居士?不過是來妓院尋歡的偽君子罷了。”但命運的因緣已悄然牽引。

那天黃昏,蓮花正倚門攬客,一位中年男子緩步走來。他身著素袍,麵容慈祥,卻眼神如深潭般澄澈。這便是維摩詰。他沒有直接進門,而是站在巷口,望著蓮花微笑:“姑娘,你可知身體是暫時的借住之所,何必以它換取虛幻的金錢?”蓮花聞言一愣,隨即嬌笑:“大叔,你來這兒不是為了這個?別裝模作樣了,進來吧,一兩銀子一夜。”維摩詰搖頭:“我非為欲而來,乃為度你出苦海。”

蓮花本想趕他走,但一股奇異的吸引力讓她留步。維摩詰坐下,娓娓道來:“你看這世間,一切如夢幻泡影。你的身體,本是四大假合——地水火風的聚合,何來永恒?金錢,更是鏡花水月,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執著於賣身賺錢,卻不知這執著如枷鎖,縛住你的真性。”蓮花不以為然:“大叔,你說得好聽。我不賣身,怎麽活?教我別的賺錢法子,我試試看。”維摩詰點頭,教她一些簡單的手藝:編織花籃、釀製香膏、街頭賣藝。這些活計不費力,卻能自食其力。蓮花聽了,表麵應承,心裏卻想:“這些哪有賣身快?一晚就能賺十倍。”

維摩詰見她心不誠,便問:“你最近身體可好?”蓮花一怔:“還行,就是有點累。”維摩詰歎道:“你已染疾,卻不知覺察。這疾源於貪欲,貪欲源於無明。”蓮花聞言,臉色微變,下意識捂住下體。那臭味已讓她自己難堪。她低聲問:“大叔,你有法子治嗎?”維摩詰微笑:“有,但非藥石,乃心藥。來,隨我修習冥想。”

維摩詰教蓮花坐下,閉眼,觀息:“吸氣時,覺察空氣入體;呼氣時,覺察雜念如雲飄過。勿執著念頭,隻觀其生滅。”蓮花初試,雜念紛湧:客人、金錢、欲望。但維摩詰指導:“念頭如泡影,生起即滅。你的真心,本如明鏡,無塵無垢。”蓮花堅持片刻,便覺身心輕鬆。維摩詰又教她觀身不淨:“身體不過是皮囊,內藏血肉膿垢,何必以此換錢?觀其無常,便能放下。”

奇跡發生了。蓮花每日冥想,早晚各一刻鍾。起初,她勉強堅持;漸漸地,身體乏力消退,分泌物減少,臭味漸無。她驚喜道:“大叔,你的法子真靈!我的病好了!”維摩詰點頭:“病本源於心執,覺察即治。但莫複舊習,否則疾複來。”蓮花感激涕零,暫別舊業,試著賣花籃。但舊習難改,沒幾天,她又心癢難耐:“那些活兒賺得少,客人還多情,何樂不為?”她偷偷重操舊業,接待嫖客。

維摩詰知曉一切,卻不責備。他化身為一位富商模樣的嫖客,名為“覺明”,每晚前來蓮花的房間。蓮花見他英俊多金,欣喜不已:“公子,今夜我們好好樂樂。”但覺明每次進門,便關門坐下,不碰她一絲一毫,隻講道:“姑娘,你可知欲樂如飲鹹水,越飲越渴?金錢如糞土,執著它,隻會汙穢身心。”蓮花起初惱怒:“你花錢來這兒,不做事,逗我玩?”覺明笑:“我花錢買你的時間,不是身體。來,聽我說。”

覺明(維摩詰化身)先講非二元:“世間無善惡之分,一切皆空。你的職業,非汙穢,乃因緣聚合。然執著它,便成苦因。”他教蓮花賺錢新法:開設香膏鋪,利用她的美貌吸引顧客,卻不賣身;或學醫草,治婦人隱疾,賺取正當錢財。這些法子實用,蓮花聽了,心動卻猶豫:“公子,你每次來,隻講這些,不累嗎?”覺明道:“累的是你的心執。我教你,是為度你覺醒。”

夜複一夜,覺明前來。蓮花漸生好奇,不再急於行歡事,而是聽他講經。覺明引用維摩詰經中女神與舍利弗的對話:“女神問:‘為何你有女身,卻有高悟?’女神變身與他交換,示現男女本無分別,一切如幻。”蓮花聞言,若有所思:“公子,那我這女身,賣與不賣,有何分別?”覺明答:“分別在心。若覺身為空性,便無汙穢;若執著欲樂,便成枷鎖。”

一次,蓮花在冥想中,忽然頓悟:她觀身如泡影,欲望如雲煙。過去賣身的記憶,如夢中事;未來的擔憂,如鏡中花。她哭道:“公子,我明白了!這身體非我,金錢非我,一切本空,何必出賣幻影換取幻影?”覺明微笑:“善哉!你已入門。繼續修習,便得自在。”

從此,蓮花徹底放下舊業。她用覺明教的方法,開了一間小鋪,賣香膏和草藥。起初生意清淡,她不急躁,隻每日冥想,覺察身心。漸漸地,顧客增多,她的容顏更顯光輝——非外在美,乃內心寧靜所致。身體完全康複,無疾無痛,她感慨:“從前賣身,賺得病痛;今正當營生,卻得健康。真是一念之差。”

蓮花覺醒後,不忘他人。她憶起那些姐妹們,仍陷泥沼。她開始度化她們。先找一個叫玫瑰的姑娘,玫瑰身染重疾,類似從前蓮花。蓮花教她冥想:“妹子,觀息入出,覺何物?”玫瑰初不信,但見蓮花變化,便試。病漸愈,玫瑰問:“姐,為何我們女人總要靠身體換錢?”蓮花講非二元:“身無男女之別,一切如空。金錢是幻,覺醒即自由。來,我教你賣藝賺錢,不需出賣肉體。”

玫瑰覺悟,加入蓮花。二人又度化他人:一個表麵是良家婦女,其實暗中以色相換取富豪饋贈;另一個是舞女,變相賣身於酒樓。蓮花教她們觀身不淨、觀無常、觀非二元。“姐妹們,這世上許多女人,雖不叫妓女,卻在出賣靈魂——以美貌換合同、以身體換地位、以欲求利。然皆苦空。覺察它,放下它,便得真金。”

漸漸地,小巷變了模樣。蓮花們開設互助會,教婦女們手藝、冥想。有人學織布,賺得自尊;有人開茶館,賣身不再是唯一路。維摩詰見狀,隱退去,但他的教化如種子,蔓延開來。蓮花在一次聚會中說:“從前我以為賣身是捷徑,卻不知那是苦海。維摩詰居士度我,教我覺醒:一切本自具足,無需外求。姐妹們,你們也是菩薩,何必以幻身換幻錢?冥想一刻,覺察當下,便開悟自在。”

這個故事流傳開來,許多女子讀後頓悟。那些表麵光鮮、實則靠身體或變相出賣肉體換錢的女人,忽然明白:金錢如糞,欲望如賊。她們開始冥想,放下執著,尋正當路。蓮花的旅程,提醒世人:悟道不在寺廟,乃在日常一念。覺醒吧,姐妹們,一切已圓滿。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