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初散,群山繚繞如夢。遠方,一座簡陋的茅屋孤零零立在山巔,屋前的石桌上,放著半盞冷茶,繚繞的熱氣像是世界尚未成形的雲煙。修道者靜坐在屋前,雙目微闔,似乎在聽大地的呼吸。
他曾是塵世間一位叱吒風雲的商人,財富、權力、欲望在他手中如潮水湧動。但他在某一天放下了一切,隻帶著一盞燈,走入無邊無際的山林。
這一天,他終於明白——
修道,是世間最好的事業。
年少時,他曾告訴自己:“我要成為最偉大的人,用我的智慧統禦世界。”他確實做到了:無數企業被他收入囊中,城市的夜空因他的商業帝國而璀璨無比。
可越是登高,心中的空洞便越大。夜夜夢中,他看見自己被困在一座金色的籠子裏,四周是堆積如山的鈔票,而籠門緊鎖,鑰匙卻不知所蹤。
終於有一晚,他再也忍不住,深夜獨自走上高樓頂層,對著萬家燈火低語:“這些,真的重要嗎?”
風聲回蕩,猶如古老的呼喚:“你該歸於本心。”
離開城市後,他行走在鄉間小路,遇見一位賣米的老人。老人用手掌接過沉重的銅錢,卻始終帶著笑意。
“你辛苦一生換這些錢,不累嗎?”他問老人。
“錢是生意的工具,笑是人生的真意。”老人眯眼答道。
那一刻,他恍然大悟:生意場隻是道場的映射。若能將修道之心帶入生意場,何愁不能在塵世修行?但更高階的修行,是將修道本身當做事業,因為那是唯一不腐朽的財富
曾經,他的投資邏輯是:低買高賣,穩準狠。但修道後,他發現,真正的投資是對靈魂的投資。
每天的晨坐,是心田的耕耘;每一次慈悲的念想,是生命賬戶的增長;每一刻的覺察,是心靈銀行裏的複利。
“世人忙碌一生,所求者不過是財富與快樂,而我如今隻需一口氣息,便能擁有全世界。”他在日記中寫道。
那些日記,後來被弟子們視作至寶,廣為流傳。
一天,弟子問他:“師父,您曾經掌控億萬資產,如今卻隻守著一壺清茶,您不覺得損失慘重嗎?”
他輕輕一笑:“若一生求財,終將死去時兩手空空;若一生修道,臨終一刻心中有光。哪一個事業更偉大?”
弟子沉默。
“修道不僅是修己,也是修世。一個真正修道的人,走到哪裏,都能讓眾生得益。這樣的事業,哪怕用億萬金銀也無法比擬。”
某日,昔日的商業夥伴來山中找他:“我們重新合作吧,我保證你能再次站上世界之巔。”
他看著對方,目光柔和:“我已站在更高的山巔。”
“哪裏?”
“心中。”
夥伴一愣,不再多言,默默離去。
修道者知道,有些道,隻能自己走。
多年來,他收了許多弟子,有人是商界新貴,有人是政壇領袖,也有人隻是市井小民。
他教他們:“你們要明白,修道不是逃避責任,而是最大膽的擔當;修道不是躲避塵世,而是深入塵世之後的超越。”
“當你們能在喧囂中安靜,在失敗時微笑,在死亡麵前無懼——你們就完成了世上最偉大的事業。”
夜幕降臨,山風漸起。他在昏暗的燈光下寫下最後一句話:
“修道是世上唯一的事業,因它超越生死,超越財富,超越一切幻象。修道者,便是
他擱下筆,靜靜合上雙眼,仿佛與天地合一,心中澄澈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