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mp.weixin.qq.com/s/gIHX4zOoN8-plmnbs-n5gw
#醫療界四大天團會師武漢#這一話題在微博沸了。
——①——
“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堪稱中國醫療界四大天團,它們都擁有百年曆史。回顧這四所醫院的百年創建史,我不禁為之動容!
“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這個稱號的來由源自上個世紀,也是西方現代科學傳入中國的發端史。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進行傳教,但是他們發現中國人似乎並不是特別信基督教的道。傳教受阻的他們在摸索中發現,由於中國缺乏係統且科學的醫學體係,在傳教的過程中如果加以現代醫學為支撐,寓教於醫,則會更加順利。
因此,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幾個國家的基督教會,甚至有些是國外教會或者耶魯大學等名校校友,開始在中國創辦現代醫學大學或者醫院診所,由此開啟了中國現代醫學的開端。而協和、湘雅、齊魯、華西這幾所醫院正是基督教會最早的一批教會醫院,也是當時就聲名鵲起的著名醫院,算是中國現代醫學的開端也不為過。
——②——
北協和——北京協和醫院
人們常說,一部協和史,就是半部中國醫學史。如果說近代中國醫學史上有什麽人物對其影響巨大時,那一定離不開美國洛克菲勒家族。
晚年的約翰·洛克菲勒
(約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在19世紀末期發跡,在20世紀初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這位美國富商除了是“石油大王”之外,還是一位基督徒。在他發跡以後,他身邊的一位顧問建議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慈善事業中。此外,洛克菲勒基金會還斥資捐助包括燕京大學在內的13所綜合性大學。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項目,也是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下完成的。)
1914年,專注慈善的洛克菲勒基金會剛成立不久,便派出中國考察團,對中國社會狀況、教育、衛生、醫學校、醫院進行了細致考察。考察團成員都是美國頂尖的醫學教育專家。三次考察的結果讓洛克菲勒基金會下定決心,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創辦一所集教學、臨床、科研於一體的高標準醫學院——這就是後來的協和醫學院。
1915年6月,洛克菲勒家族出資成立的中華醫學基金會購買了“北京協和醫學堂”及原豫王府的全部財產,並由美國設計師柯立芝(Charles A. Coolidge)在王府原建築的基礎上修建協和的校園。新的醫學院,定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
1921年9月16日,協和醫院舉辦了隆重的開幕典禮,當時的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要員都前來致辭慶賀。
1921年在協和西門拍攝的開院大合影
1921年,協和建築群落成時共14座樓,雕梁畫棟,氣度非凡。各種室內配件大多從美國運來,原經費預算為100~150萬美元,實際耗資則達750萬美元。(從1913年5月開始的十年內,洛克菲勒基金會花費了將近8000萬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筆禮物是給了北京協和醫學院。截至1947年1月,洛克菲勒基金會對協和醫院的總投資額高達4460萬美元。)
從某種意義上講,“協和”已經成了中國醫學界的代名詞。
南湘雅——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1901年,湖南人頑固排洋的名聲遠播,竟然傳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耶魯大學,激起了一群同樣倔強的美國年輕人的傳教熱情!他們屬於此時剛剛成立的“雅禮中國協會 ”(Yale _China Association),一成立就積極籌集資金,爭取教師支持,到1902年共募集一萬七千美元,成立了“耶魯外國傳教團”,建立了“耶魯中國計劃 ”(Yale in China),決心在中國縱深地區推行基督教教育,要“為上帝,為遠東的兄弟們的福祉,貢獻名曰‘耶魯精神’的那種力量”,他們發誓要將基督精神發揚光大於最保守排外的湖南!因而絕不願意坐享其成,去諸如北京、上海那樣看起來更適合開展工作的地方。他們奔的就是長沙這個“散布以暴力手段對付傳教士的言論中心”。
1902年,雅禮會中最熱心的積極分子羅倫斯·薩爾斯頓(Lawrence Thurston)攜夫人前來中國考察。不幸的是,薩爾斯頓的健康迅速惡化,被診斷身患肺結核,不得不在確定校址之前返回美國。在返回美國的海船上,薩爾斯頓悲傷地寫道:“離開中國折斷了我的每一根心弦,返回中國是我們的決心。我在祈禱我的回國能激勵一些耶魯學子履行自己的責任和權利,而不是使他們灰心喪氣。”他到達加裏福尼亞後不久就病故,年僅29歲。
1903年初,雅禮協會派人到中國經過反複考察調研,最後根據湖南地理位置係華中腹地,可以影響全國而確定選址其省會長沙興醫辦學,並邀請當時正在印度孟買行醫的美國醫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畢業的愛德華·胡美博士來華。
胡美因其父親和祖父均在印度工作多年,且父親正任印度某中學校長,他自己也在孟買開了一家醫院,要舍棄離開確很猶豫。但當獲悉雅禮協會要在中國辦醫辦學的計劃,他為創辦一所現代醫院和新型醫科大學的前景所動心,欣然接受了美國雅禮協會的派遣。
1905年夏,年僅29歲的胡美醫師帶著妻兒,漂洋過海,來到中國長沙,開始了他嶄新的事業。他為自己取這樣一個名字,是否在表示“我是一個為湖南服務的美國人”?此種臆測已無從證實。
1914年12月,雅禮協會與湖南省政府合作舉辦醫科大學並簽訂協議,“雅禮”更名為“湘雅”,“湘”代表湖南,“雅”代表“雅禮”。“雅禮”是“耶魯”(Yale)的諧音。
湘雅醫學專門學校,現湘雅醫學院前身正式成立,從而在中國醫學教育史上開創了中美合辦高等醫學教育、聯合辦醫院的先例。
1915年協議確定遷址,雙方共同興建醫院大樓及相關教學用房,並由時任湖南省主席譚延闓(其母患有肺炎幾乎病死,被胡美醫治痊愈,並與胡美結為好友)親筆題寫“湘雅醫院”院名,聘請美國著名建築設計師墨菲設計醫院大樓。
1917年,湘雅醫院大樓建成,為當時中國最漂亮的醫院,也是現今國內保存最完整、體量最大、最具特色的現代醫院建築。
1917年建成的湘雅醫院大樓
如今,湘雅醫院的醫生們又是為肺炎奔走武漢,曆史總是那麽的巧合。
東齊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1871年,美國長老會傳教士邁爾文到濟南,建立了長老會在濟南的第一個傳教站。1878年,他在自己的傳教所附近租房開了間診所兼藥房,時稱“文璧診所”,主要為周圍老百姓診病和提供日常用藥。1890年,美國長老會傳教醫師尼爾·聶會東夫婦奉調來到濟南,負責擴建了 “文璧診所”,在其基礎上創辦了當時濟南首家分科最全的西醫院——“華美醫院”,並開始醫護分工,即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前身。在聶會東等人的努力下,華美醫院迅速發展成山東第一醫院。
穿著旗袍和連衣裙的華美醫院職工
1908年,華美醫院與省內三家教會醫院聯合,在現南新街85號院開設了濟南共合醫院。
1911年,共合醫道學堂的醫學大講堂(現齊魯醫院辦公二樓)和診病所(現齊魯醫院辦公一樓)、宿舍等建築竣工,成為當時教會在華所辦的全國四大學堂之一。4月17日,濟南共合醫道學堂正式更名為“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醫科”,標誌著齊魯大學醫學院正式成立。
(注意建築上的英文名,譯為“山東基督教共和大學醫科”)
1917年,英、美、加等國教會在濟南南圩子門購買600餘畝地,建成新校舍。合並了多家院校的齊魯大學成立,共合醫院改成齊魯大學醫科附設醫院,始稱齊魯醫院。
2000年10月,新的山東大學成立,醫院正式更名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西華西——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華西醫院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基督教會於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華西臨床醫學院起源於1914年的華西協合大學醫科,是由美、加、英等國教會按西方醫學教育模式建立的醫學院。
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
華西協合大學校門
如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援助武漢醫療隊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助武漢醫療隊在機場偶遇,結合兩個醫院曾在抗戰時期聯合辦學,曆史頗有些趣味性地重現,那些曆史趣事兒再次被人記起,頗有些史詩色彩。不管怎樣,東齊魯和西華西在機場意外地會師,皆是因為同一個使命!
1938年,有醫學院的華大、中大、齊大組建聯合醫院。
1946年,華西協合大學醫院在現址全部建成,簡稱華西醫院。
1950年,新中國人民政府接管華西協合大學;
2000年,四川大學與華西醫科大學合並,學院/醫院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
——③——
不僅“南湘雅、北協和、東齊魯、西華西”這四所具有百年曆史的醫院都是由美國人創辦的。民國初年在廣州被委任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衛生司司長(當時隻設衛生司不設衛生部)的李樹芬先生也是美國華僑,當然也是一位非常愛主的基督徒。
何止這四所醫院,中國但凡有些名氣的醫院幾乎都與基督教有千絲萬縷的聯係。翻看教會醫院史是中國近代醫療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們為中國現代醫療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解放後,這四大教會醫院被新中國收編,曾經的教會組織也相應的回到國外。感謝上帝對中國這片土地的憐憫,不惜獻上傳教士們的生命為代價,施以這份醫護之愛於中國人。
絕大部分中國的公共衛生係統的建立離不開傳教士們的奉獻。如1948年中國的10大醫院有9家是由教會發起建立的。今天影響最大的世界衛生組織的前身就是基督徒企業家洛克菲勒發起的洛克菲勒基金會醫學部。
進入20世紀後,在華主要教會大學都先後設置醫學院,多數教會醫院都附設護士學校,中國大部分西醫人才都出自教會醫學院校。沒有基督教,就沒有中國現代醫療體係。
中國教會醫院列表
1、1835年廣州眼科醫局後改為廣州博濟醫院(現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是中國第一間西醫醫院)
2、1844年上海仁濟醫院(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3、1866年上海同仁醫院(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
4、1877年蘇州公濟醫院(現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5、1883年蘇州博習醫院(中國最早使用X光機醫院,現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6、1883年濟南共和醫學校(現為齊魯大學醫學院又稱齊魯大學醫科)
7、1885年北京道濟醫院(現為北京市第六醫院)
8、1890年,濟南華美醫院與醫校(現山東大學附屬醫院)
9、1898年,廣州花地精神病醫院(中國第一所西式療法精神病 醫院,現為廣州市腦科醫院)
10、1903年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現為上海第二醫學院)
11、1905年成都華西協和大學醫學院 (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
12、1906年,協和醫學堂(北京協和醫院,協和醫學院前身,由5個教會合作開辦,19 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收購,解放軍301醫院前身)
13、1907年由傳教士組織的中國紅十字會救助中心 (上海華山醫院)
14、1907年上海聖瑪利亞醫院(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15、1900年普仁醫院(現為北京市普仁醫院、無錫市普仁醫院)
16、1913年瀘州福音醫院(現川南醫院,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17、1914年湘雅醫學校(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18、1919年山西川至醫學校(現為山西醫科大學)
19、1926年宏恩醫院(現為複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20、1928年漢口協和醫學堂(現為武漢協和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漢口協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