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z07jn3sO0yNxRwsqJVYPYA
有網友給我評論,問:你發的這些東西有什麽用?我看了很不舒服。於是回複:您認為發什麽有用?
我很少這樣跟人說話,但是,我覺得這個問題我還想多說兩句,囿於回複的界麵太小,在此專門回複。因為我覺得持這種觀點的人其實還很多。
朋友圈裏好多人都在發有用的東西,比如各種微商廣告,各種理財方式,各種拉票等等,從實用的角度來講,這些信息比我發的可能有用的多。
相比而言,我發的那些東西毫無實際用處,不能當飯吃,而且浪費時間,碼字又很辛苦,發出來不見得有人看,好多時候為此廢寢忘食,折磨到失眠。尤其讀到或寫到一篇好文字,情緒好長時間都難以平複。簡直不利於靜心修養。
說了這麽多,是不是我要否定自己發的確實無益呢。
我想說,我們兩方的觀點都對,但又都不對。因為我們站的立場角度不一樣。您看問題的角度是從實用性出發,而您的實用性則完全是指向物質層麵的。有利於吃的好,穿的好的,服務於人身體的東西才是有用的。對吧。而我則正好相反。我認為人活在世上,不是僅僅為了吃飯,恰恰相反,吃飯反倒是為了提供能量,讓人的精神心靈處於一個健康的狀態。所以,我不介意吃什麽,但我介意我吃進去的東西內化成了什麽。我喜歡魯迅先生的那句話: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奶是可以滋養人的,可以給人帶來溫暖的,讓人想到母親這樣美好的字眼和情懷,您覺得呢。
第二,在我看來,人生好多無用的東西實則有大用。文字,文章,文學,它們涵養性情,提升素養,它能讓人看清人生的方向,篤定自我,能讓你在有限的人生空間經曆無限的東西,你是不是賺了?有好多東西,比如經驗,比如情感,當你在書中讀過時,就相當於你在現實中已經經曆了一次。那麽當你在生活中再麵對誘惑時,你就不會動心了。因為你已經經曆過。人生就是這樣。有一天,你遭遇困頓,遭遇坎坷,難以自拔,困苦無助,此時,如果你沒有任何精神支柱,你可能覺得痛苦的時間在不斷拉長,可是,如果你這時捧著一本托爾斯泰或者屠格涅夫,或者什麽也不捧著,幹脆把這段經曆當作人生的素材,來一個小小的創作,那又是什麽體會呢。我相信,痛苦的光陰可能會轉瞬即逝,人生都顯得很短暫了。不知您是否讚成?我雖年輕,但也有過不少欲哭無淚的經曆,怎麽辦。我什麽都不想,攤開一本書,寫一段文字,把煩惱像蛛絲一樣抹去,於是一切又雲開霧散了。
第三,所有寫出至情至性感人肺腑的文字的人,就算他做的是販夫走卒的活,我覺得他也一定活得很快樂,很精致。因為他時時刻刻在體驗生活的滋味。你以為坐在高檔辦公室裏當白骨精就是人生最好的體驗。絕不是。那些豐富的心靈,敏感的情思,他們即使身處社會底層,也時時在仰望星空,思考人生。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人生不是真正意義的人生。寫字,看書,就是在時時省察自我啊!如果這個世界都是這樣的人組成,我想,世界該是多麽明媚和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