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douban.com/note/370382886/?_i=3701566ObWJMDW,5276426cRI4gmr
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從帝治、黨治到民治
蔣成博
近幾十年來,我國不少人文、文化、社會、曆史、法律和政治等方麵的專家學者,對中國社會的曆史以及未來趨勢問題做過很多有益的探討。然而,令人深感遺憾的是,很少有人從帝治、黨治和民治的角度,對中國社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予以深入分析。鑒於此,我們通過回顧中國社會發展簡史,勾畫出一幅中國社會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的連續圖景:從帝治、黨治到民治的發展曆程,以期對中國國家管理體製發展的基本過程有一個整體認識。
在我們看來,中國社會發展演進的基本曆史,是一部從帝治、黨治到民治的曆史:中國社會的過去,是一個帝治時代;中國社會的現在,是一個黨治時代;中國社會的未來,將是一個民治時代。
本文沿著帝治、黨治和民治的發展路徑,對帝治、黨治和民治三個時代中國社會發展的相應問題做一簡要探討,以期激起國人進一步參與政治和公共管理國家的熱情,從而共同尋找在現代社會形式下我國國家管理體製改革的金玉良方,為現代中國的健康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首先,中國社會發展的第一個時代——帝治時代(從夏王朝——清末)。
所謂帝治,是指以帝王為首,采取帝王、君臣或君主製統治天下的國家管理模式。此時,帝王以自己為最,使自己淩駕於國家與人民之上,成為國家的象征。其時間大約從夏王朝到清朝末年。帝治時代主要包括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夏王朝——春秋戰國時代,主要是一個帝王時代。即一個以帝王統治為特點的帝治時代,帶有近、現代君主立憲製的特點;第二個階段是秦帝國——清末之際,主要是一個皇帝時代。即一個以皇帝統治為特點的帝治時代,帶有近、現代獨裁統治或軍國主義國家管理體製的特點。
帝治時代的最大特點是“家(王、皇、帝)天下”——一帝一王天下。天下是依靠武力獲得的,是打出來的,即“馬上打天下,馬下治天下”的“打天下”時代。“帝”——帝王,皇帝,成為國家的基本標誌,國家的一切事物,都是“皇帝”說了算,“皇帝”是一國之主,一家之長,帝王的權力高於一切。帝王和人民的關係,是君與臣,或君與民關係,舉國上下都是帝王的臣民,帝王的官員,領導群體——官員,都由皇帝任命,是皇權的執行者,各級地方政府官員,是人民的主人,父母官,人民沒有權力罷免任何一位不合格政府官員的權力。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帝治下的腐敗泛濫難以根治,最終腐蝕國家根基,使國家體係逐漸走向崩潰。
帝治,一言以蔽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傳統中國留給現代中國的最大一批人群是臣民群體。這群人,是現在和未來中國最大的人力資源負擔,最沉重的社會發展包袱。他們占中國總人口的80%以上,急需加以教育,提升,進階。
其次,中國社會發展的第二個時代——黨治時代(從民國——現在)。
所謂黨治,是指以某一政黨為首,其他政黨附庸,采取一黨製統治天下的國家管理模式。此時,執政黨以黨為最,使該黨淩駕於國家與人民之上,成為國家的象征。這一時期的“執政黨”尚停留在“革命黨”階段,它本質上還是一個“革命黨”。其時間大約從清朝末年到現在。黨治時代也包括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民國——中華民國時代,主要是一個國民黨執政的時代,國民黨建立的是一個一黨執政的獨裁專製政府,官僚體製,國家一切事務,不論大小,都是國家領袖和單位一把手說了算;第二個階段是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代,主要是一個共產黨執政時代,共產黨建立的是以共產黨為核心的人民民主專政式的政治體製,盡管如此,同樣存在單位一把手說了算的官僚主義現象。前者是一個以總統製為特點的鬆散的黨治時代,主要參考了西方的議會製國家管理方式;後者是一個以書記製為特點的集權的黨治時代,主要參考了前蘇聯社會主義國家管理方式。
黨治時代的最大特點是“黨天下”——一黨執政統治天下。天下與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一樣,也依靠武力獲得的,即同樣是打出來的,同樣處在一個所謂“槍杆子裏麵出政權”——“打天下”的時代。“黨”——執政黨,是國家的標誌,國家的一切事物,都是“黨”說了算,“黨”是一國之主,一家之長,黨政領導的權力高於一切。黨和人民的關係,是黨與民的關係,舉國上下都是黨的臣民——黨民,黨政領導和人民並非平等,執政黨雖然替人民執政,但尚未達到人民公仆的高級境界。這一階段,實際執政的絕大多數黨政領導,仍然殘留著根深蒂固的封建臣民意識。而且,其最大的危險在於,人民沒有權力隨時罷免任何一位不合格領導者的權力,即使一個不合格的領導者的權力表麵上被其上級領導罷免了,也是走走過場,搞個形式,換個地方從新啟用而已。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黨治下的腐敗泛濫像病毒一樣永遠無法根治,最終腐蝕國家根基,使國家體係逐漸走向崩潰。國民黨在中國統治時期的失敗教訓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共產黨在中國的統治,雖然與國民黨有所不同,但因為難以避免黨治之患,急需予以徹底改革,否則,同樣會重蹈其他封建王朝,尤其是國民黨統治時的曆史覆轍。
黨治,一言以蔽之:“普天之下莫非黨土,率土之濱莫非黨臣。”
近代中國,臣民大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5%以上,其餘5%以下大多屬於小市民,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民。
現代中國,臣民大約占人口總數的80%以上,其餘15%以下屬於市民,包括港澳台在內,中國的公民最多在總人口的5%——1%之間,數量非常有限。
按照這種人群分布,現代中國的民治改革之路,有一段艱難而又漫長的路程要走。
最後,中國社會發展的第三個時代——民治時代(從現在——未來)。
所謂民治,是指多個政黨,通過民選輪流執政,根據民意治理天下的國家管理模式。此時,執政黨以人民為最,全心全意服務於國家與人民,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象征,執政黨僅僅代表人民暫時管理國家。這一時期的“執政黨”已經轉變為“社會黨”,開始真正地為國家和民族謀福利。其時間尚難以確定。迄今為止,中國社會經曆了帝治和黨治時代以後,雖然早已進入現代文明社會,但客觀地說,我們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民治,沒有進入真正的民治時代。中國國家管理體製的現狀,充其量處在一個後黨治時期,黨治時代的餘威一息尚存。
民治時代的最大特點是“民天下”——多黨輪流管理天下,即通過各種不同類型的社會黨輪流執政,社會黨和民眾共同管理天下。天下是通過民眾手中的選票選出來的,即所謂“選票裏麵出政權”的民眾選天下”的時代——民天下的時代。“民”——人民,國民,民眾,或老百姓,才是國家的代表,國家的一切事物,都是“民”——人民當家作主,人民說了算,“民”是一國之主,一家之長,人民的權力高於一切。黨和人民的關係,是民與民的關係,舉國上下人人平等,執政黨替人民執政,是人民的公仆,人民隨時有權罷免任何不合格的領導者的權力。
這個時代,是早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大思想家孟子所謂“民貴君輕”的時代。
在《孟子•盡心下》章中,孟子明確說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在孟子那裏,君臣或君民的“等差序列”關係,便是“民為貴,君為輕”。
民治時代,民治之下,誰是執政黨,誰來執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夠實現真正的民治,誰能夠真正為民說話,真正為民辦事,真正為民服務;民治之下,由於民眾的監督,官員的權力得以限製,腐敗得以遏製,人民積極參政議政,國家體係逐步走向健康。
民治,一言以蔽之:“普天之下莫非民土,率土之濱莫非民臣。”
現在和未來中國,需要培養一大批真正的公民,將占中國總人口80%的人群,培養成現代公民。
根據民主社會發展的基本特點,當公民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達到20%以上時,才有可能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社會體係,才有可能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民治政府,否則,民治往往會流於形式,被其他各類形式上的民治體製,或非民治體製代替。
即便是一種形式上的民治,也比任何帝治和黨治更為進步。因此,從帝治到黨治,再到民治,是任何一個現代國家管理體製進步的基本標誌。
綜上,現在的中國,不僅已經跨越了帝治時代,還跨越了中國國民黨一黨製的黨治時代,正處在一個從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黨治時代,向全新的民治時代逐步轉型的關鍵曆史時期——處在一個後黨治時代。黨治時代的威力漸漸接近尾聲,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很快就會壽終正寢,退出曆史舞台,無論利益集團的勢力多麽強大,都無法阻擋滾滾向前的曆史車輪的。
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時間。盡管我們已經進入現代文明社會,盡管我國公民群體在全國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長,盡管現代中國的民治雛形已經初步顯現,但距離真正的民治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尚未達到真正民治的基本要求。現代中國的民治之路任重而道遠,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
一個民治時代,是一個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偉大時代,是一個民有、民享、民治的偉大時代,開創這樣一個時代,不僅是現代中國深化改革之際所麵臨的最大挑戰,也是國家管理的必然趨勢。
而今,民治時代的巨浪,伴隨著全球性互聯網的發展浪潮滾滾而來,衝擊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那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
中國共產黨人,尤其是共產黨的領袖或精英階層,如果能夠及時覺醒,便會成為新一代的曆史巨人,永遠被後人頌揚,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如果不能夠及時覺醒,便會成為曆史的罪人,留下罵名,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永遠被後人恥笑。
筆者以為,中國共產黨人需要有一位能夠超越毛澤東和鄧小平兩人的偉大領袖人物——千古一人,以百倍、千倍、萬倍的勇氣,去迎接曆史的挑戰,為民治時代的到來貢獻一己之力,一黨之力,其結果必將使中國共產黨徹底的洗心革麵,大得民心。
曆史必將再次證明,在不久的將來,在現代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現代中國,不論誰執政,不論執政黨采取什麽樣的執政方針,不論執政者采取什麽方式來管理我們的國家,有一條原則,是亙古不變,永世不二的,那就是:誰選擇了民治,誰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國家和人民真正的領導者,真正的管理者,真正的大救星,與此同時,誰就能夠長期贏得民心,長期穩坐天下,誰就能夠世世代代永保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昌盛,誰就能夠世世代代保障整個中華民族長盛不衰,中國人民長期安居樂業,幸福、健康、快樂。反之則不然,無論他們采取多麽強硬的手段,哪怕把國家統治得像一塊銅牆鐵壁,都無法阻擋滾滾向前的曆史巨輪。幾千年封建王朝興衰更替的曆史,幾百年資本主義輝煌發展的曆史,無不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曆史事實一再提醒我們,民治,唯有民治,才是我們現代和未來中國國家管理,民富國強,國泰民安的堅實基礎!才是現代和未來中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除此以外,別無他路。
2010年11月1日初稿
2014年5月24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