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日頭條:封建政治最大的黑暗:現實永遠正確

(2023-08-03 18:46:54) 下一個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51144478063460921/?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691023806&use_new_style=1&req_id=20230803085005D5D920851640473DDBE3&group_id=7251144478063460921&share_token=CA68C218-998B-452F-AF9E-2D5542603C9D&tt_from=weixin_moments&utm_source=weixin_moments&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3&source=m_redirect

 

封建製度在中國能夠綿延兩千多年,並不是因為它好,而是除了它沒得選。那些造反的人,成功者也做了帝王,封建製度延續;不成功者被殺或自殺,封建製度同樣延續。直到孫中山橫空出世,把封建製度徹底打翻在地。但仍然有不少人想做皇帝。

封建製度之黑暗,核心是封建政治,即便短暫出現過的幾次所謂“盛世”,其政治之黑暗也令人心驚膽戰,毛骨悚然。其中當政者最為英明、現實永遠正確即為最深最大的黑暗。

商鞅變法強秦,功莫大焉。從某種意義上講,沒有商鞅,就沒有強秦,也就沒有彪柄千古的大秦帝國。但支持商鞅變法的秦效公死後,兒子贏駟繼位,很快殺商鞅消除他對秦國的重大影響,鞏固王權並贏得舊貴族支持。所以對於秦國來說,孝公對商鞅的重用和贏駟對商鞅的屠刀都正確,沒有任何錯誤。漢武帝、唐武則天、明朱元璋、清康熙、雍正、乾隆等人的時代,自己殺人,自己平反,或自己殺人,讓子孫平反的事都沒少幹,有一些是故意為之。殺人用以立威,平反用以立德,反正都有理,帝王從沒錯。即便有錯,必要時讓子孫去說,或者隻改不說,目的仍然是政治和人心。乾隆朝,漢滿矛盾得以緩和,經濟社會處於比較穩定狀態。為在全社會特別是“體製內”把忠君這個核心突出出來,亁隆下旨編撰《貳臣傳》,把明亡前後降清的具有一定級別的八十多位明朝舊臣全部打入貳臣之列。當時這些人至少已經死了半個世紀,而且活著時不少人都為大清出謀劃策,沙疆浴血,立下汗馬功勞。之所以如此折騰,讓一個個亡魂和他們的後人蒙羞,目的隻有一個,為乾隆皇帝的現實政治服務。當年用他們褒他們,今天棄他們貶他們無不是這一個目的。封建政治之沒有是非黑白,隻有政治利益和政治算計,由此可見一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