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聊聊幾個國家的交通

(2023-12-07 18:07:12) 下一個

聊聊幾個國家的交通

泰國:

隻有坐過一次泰國出租車的副駕,就能體會到泰國交通到底有多可怕。我原以為中國的交通很野蠻,沒想到泰國才是王者。泰國沒有像中國那樣有非機動車道,提供給自行車和電動車行駛的。所有的摩托車都在機動車道開,而且往往車速飛快,還要不斷超車。注意看配圖裏的摩托車,都卡在兩輛車之間了,看不到間距。基本每兩個機動車道中間還要默認有摩托車道,轎車的司機彈個煙灰都能彈到摩托車司機手上那種。而且,曼穀的司機也是不讓行人的。我過斑馬線都是要等很久,我注意過泰國人過馬路基本是靠猛衝,強迫司機減速,我就跟在泰國人旁邊一起衝。泰國司機拐彎基本也是靠瘋狂加塞,否則拐不過去,加塞的時候車頭都快跟前車撞上了,我估計那間距連一個人都過不去,更別說車了。我在國內碰見加塞的都很煩,會給他按喇叭抗議。在泰國人人加塞,大家也都習慣了,也不會有多憤怒。因為人人不文明,不文明也不會給人們多大的刺激。我坐泰國人開的車是害怕的,所以去泰國自由行的同胞們不建議自己租車開。一個是泰國跟日本習俗一樣靠左行駛,最重要的是交通太嚇人了,國內的老司機去那也不行。泰國的交通死亡率世界第二。

最後說一下泰國司機的殺手鐧——佛係宰客。我跟他講道理,他跟我談人生。他笑眯眯地跟我解釋為啥不打表,交通擁堵多可惡,生活如何艱辛。用了一個多小時。我跟他表示憤怒的抗議,我感覺自己都快跟他撕破臉了。他依然佛係地麵帶微笑地望著我,像唐僧望著至尊寶一樣:薩瓦迪卡,不好意思啦,500銖銖。

加拿大:

我到了加拿大才知道:這裏汽車的喇叭是從來不用的。我從來沒聽到過有人按喇叭,除了警車或者救護車執行特殊任務。

加拿大司機拐彎是遠遠的看見車就不動了。我問司機你怎麽不拐?那麽遠呢。她說如果那輛直行的車因為我的車拐彎而減速了,那是非常不禮貌的。

加拿大大部分城市的司機開車方式都很謙讓文明的,除了多倫多之外。多倫多是唯一和中國國內開車方式比較像的城市。因為車輛擁堵,人口眾多,如果過於謙讓可能永遠過不了那個路口。

加拿大的交通也有一點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停牌太多了。尤其是當你開車到一些道路狹窄的居民區,每個停牌都得停下來,哪怕完全沒有人。或者有時候有人站在路邊,看著你,你就得減速看看他是不是想過馬路。這樣走走停停,油耗會飆的很快的,而且時間也浪費過去了。但是在這種文明的開車環境中,這些事情還必須得做,因為習慣了嘛。

還有一點是自行車道太少了,需要騎到機動車道和那些汽車搶道去。

日本:

日本的司機是會使用車喇叭的,因為日本的道路非常狹窄,人口密度又非常大。但是他們按喇叭總是一瞬間,像是觸電般按住發出了聲音,那聲音又在一瞬間戛然而止,仿佛是做了什麽錯事,害怕別人聽見似的。

日本的公共交通挺發達。但是有一點我很不習慣,那就是:所有在大巴車上或者地鐵上的人都是一言不發的。整個環境無比的詭異,大多日本人甚至會盡量避免跟別人有任何的眼神接觸,都是盯著地下或者幹脆閉著眼睛睡覺。這讓我感覺像是進入了一個僵屍群,自己都不好意思跟朋友講話,甚至不敢大聲呼吸,生怕打破這種默契的寧靜。

日本很多大巴車和出租車司機都是老大爺,他們對待自己的車都有一種虔誠的態度。比如,每當休息的時候,他們會拿出抹布給自己的車從頭到尾擦一遍。尤其是輪轂部分,明明已經是能當鏡子照那種一塵不染了,他們還會再擦一遍。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真是讓人佩服。

柬埔寨

柬埔寨的交通和它的國家本身一樣狂放。整個暹粒隻有7個紅綠燈,而且其中4個大部分時間是不開的。出車禍那是家常便飯,撞死人隻需要賠一萬多,如果上麵認識人,那就一分錢不用賠償。城區有無數的歐美人群聚這裏,他們喜歡買個二手摩托車或者自行車,三五成群地遊走於這裏的各個狹窄街道。

?2023.12.7

?(配圖曼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clipsalw 回複 悄悄話 多倫多,Montreal一直有人按喇叭的吧。那張泰國照片中的車之間空間很大,摩托可以很安全地通過。我經常在泰國出差,沒看到過交通事故,在加拿大倒是經常看到
莽山紅葉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和加拿大住宅區停牌多是為了車輛和行人的安全。這也和北美城市道路的規劃有關。如果沒有停牌是不肯能保障安全的。中國城市很少如此密度的道路,還有許多道路在大院裏,與北美完全不一樣。
忘記你忘記我 回複 悄悄話 加拿大是這樣沒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