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後的決鬥》影評

(2023-05-02 19:53:34) 下一個

有些人說這個故事很女權,有些人說這個故事很羅生門,還有的探討女主懷孕的孩子真正的爸爸。開放性的探索自然很有意義,就像郭沫若考證李白在哪生的尚屬於可接受範圍,但直接把定陵掘了滿足他的考證癖就不可原諒了。我隻是單單搜了一下曆史,這個尚·德·卡魯日四世爵士竟然確有其人,而且這場決鬥也基本上就是按照史實拍的。這就讓人大大的驚歎了。這背後的表達遠沒有那麽簡單。強行羅生門的結構的確是這部電影的最大敗筆,除了拖慢整部電影的敘事節奏,刻意表現一下情節的滿根錯節(其實很簡單),似乎毫無用處。卡魯日想要恢複他父親的榮光,維護家族的名節;國王想要平衡一下地方豪強皮埃爾家族和卡魯日家族;格裏斯為了當好皮埃爾的舔狗而從一個克魯日的正直的摯愛好友變成一個惡犬,他想要的是不擇手段的勝利。但是他們都沒有考慮到或者不是最優先考慮到瑪格麗特,這部電影最大的受害者。父親為了利益將她直接許給了卡魯日,遇到了那件事婆婆勸她要忍氣吞聲,丈夫執意決鬥而沒有告訴她失敗的下場,好友背叛她在法庭上提供了不利於她的供詞。瑪格麗特腹背受敵,沒有一個人站在她的立場上思考。但是她並沒有退卻,她選擇了站在火刑架上參加了這次豪賭。我甚至不敢看故事的結局,假如輸了決鬥的話,那會是一個怎樣殘忍又惡毒的悲劇電影?估計看完都吃不下去飯。這場最後的決鬥的確是中世紀的法國最後一場法院允許的以比武結果判決結果的決鬥。但最後的決鬥不僅僅是兩個男人之間的戰鬥,也是一個勇敢的女性在與當時那個黑暗的世道之間的最後決鬥。所幸的是她幸運地贏了,雖然這種勝利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大興奮,相反也許會有很多悲涼——正義的獲得隻是在一次偶然中獲得,而這種偶然更可能給她帶來焚燒成灰燼的無盡夢魘。幾年之後,尚德·卡魯日在十字軍東征時候戰死,她也終身未改嫁。當她每天在肅穆的古堡中醒來,會不會時常想起當年她站過的行刑台,會不會給她兒子小卡魯日講起他父親勇敢戰鬥過的決鬥場?她雖然住在堅固的城堡裏,但那個靈魂一輩子都是風雨飄搖,宛若草芥。

2023.5.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