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窮是一個原罪

(2023-01-28 16:34:04) 下一個

窮是一個原罪。
當你快餓死的時候,一切道德法律都如同預設。當你每天考慮生計的時候,你不會考慮生命的任何意義。寒門出不了貴子,隻能生產小鎮做題家和工廠高級螺絲工。當你重複勞動的時候,你會獲得一種類似宗教意義上的精神安逸。這是一種掙紮在貧困線上的出口,也是一劑毒藥。有些人說,那些人就是因為懶所以才窮。我覺得懶和窮其實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哲學追問。而似乎更多時候,懶是窮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我體會過很多次這樣的感覺,當我剛剛高中畢業時候,精神極度的彷徨失措。我就給一個飯店當洗碗工,我在一個個餐盤的飛速旋轉中得到了精神救贖。但是其實那些彷徨失措,才會使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將來要去做什麽。而身體極度勞累後,玩一玩王者農藥又似乎成為坦然釋放自我的必然之路。

一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的定律。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很多人無法成為大師不是因為天生愚笨,而是無法在一個感興趣而具有積極意義的方向達到一萬個小時。比如去年冬奧會的穀愛淩和蘇翊鳴,他們都是從童年開始練習滑雪,而這不是普通家庭能夠承擔的。泰戈爾父親是印度教領袖,富可敵國。林徽因,梁思成,徐誌摩,金嶽霖都是民國的富二代,父親要麽巨商、要麽政要。劉亦菲父親是外交秘書,還曾在武漢大學的擔任教授。杜海濤父親被稱為江南第一富豪。黃子韜父親是青島富豪排行第七,據說是有200億的身家。華晨宇父親在老家是做銀礦生意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一個窮人出身。

影視劇很多時候也配合著做著很多精神迷藥的作用。“你一直沒有成功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電影裏的有錢人往往是充滿銅臭味、道德淪喪的大反派,而窮人往往是有精神追求,有夢想,品德高尚的勵誌青年。現實中往往是相反的,有錢人做著善良的事,認真地學習著科學文化知識,對未來充滿著積極的憧憬。窮人則大多是喝完酒打打架,打打老婆孩子,不講信用有便宜就上,各種小毛病不斷。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監獄裏住著的往往大多數是窮人家的孩子。
現實已經告訴我們,窮的本源不是懶,不是笨,也不是自製力差,而是因為貧窮給一代代人帶來的狹窄的思維帶寬。正如思維貧瘠的窮人突然中了彩票頭獎往往伴隨著災難的來臨,這也是現實亂象所在。

那個信仰混亂缺乏貴族精神的地方將我們所有人都變成了一個個單向度的人。
2023.1.2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