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

《中華民族的命運抉擇》、《紫薇箴言》歡迎您!
正文

四、正義

(2022-11-12 23:37:20) 下一個

1、正義的基本含義

(1)正義的本體和基本要求

中國古人認為神主宰著世界的一切,義指的是出征前祭祀、占卜的儀式,而正指的是行軍征戰,討伐不義之地。

正義,就是得到了神的應允,討伐不義。由於得到了神的應允,討伐不義的戰爭必然是被神所護佑的,也必然是能夠獲得勝利的。正因為如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和中國人的心中,正義往往和必勝聯係在一起。

現在人們認為是自然規律主宰著世界的一切,科學也證明了人相對於自然的渺小。現代社會的主流觀點認為:人做符合自然的規律和趨勢的事情就會成功,反之則會失敗。因此,現代社會的正義,最根本的是要符合自然的規律和趨勢。

從根本上講,正義在古代指的是遵從神諭的行為,在現代指的是遵從自然的規律和趨勢的行為。

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人隻是大自然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人在大自然的規律和趨勢麵前妄談自信和堅持,是極其愚蠢的,因為相對於大自然的規律和趨勢,人的一切實在是不值一提。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夢和現實是涇渭分明的,在漢語的語境中,夢想代表著不可能實現的想象,中國夢,不僅彰顯了獨裁者的昏聵,更是對中華文明和中國人民的侮辱!

對萬物而言,正義是自然演化的過程,是萬物遵循自然的規律和趨勢的行為。

人和萬物的行為,都是自然演化的一部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律,是大自然的基本規律。它內在地要求行為和主體(包括主體的本身、主體的需求、主體的目標)、對象、道路、環境條件(比如天時、地利)間的相互匹配。而這也是正義的基本要求。

在中國古代,“義”和“宜”通假;《禮記.中庸》等經典的也都有過“義者,宜也”的記載。這都說明中國古代的先賢,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

對人類社會而言,正義是在遵循自然的規律和趨勢的前提下的社會活動,以及在此前提下所形成的社會規則和正常秩序。

對人而言,正義是在遵循自然的規律和趨勢、人類社會的規則和正常秩序的前提下的一切行為。

站在社會角度上,互通有無,合作共贏是基本的社會活動,是正義的基本特征;站在人的角度上,用自己對大自然、社會、他人他物的貢獻,來換取自身需求的滿足,是基本的生存行為,是正義的基本特征。

所謂經濟,“經”是人有目的的行為,“濟”是幫助他人、同舟共濟,“濟”是行為的道路。經濟,是成員間互通有無,合作共贏的社會活動,是人用自己對大自然、社會、他人他物的貢獻,來換取自身需求的滿足的行為。無論“經濟”二字的漢字字義,還是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思想,都明確地說明了,中國的先人,對正義的基本特征,有著相當深刻的洞察。

商機是什麽?商機是社會或社會成員的需求,是社會中有發展潛力的經濟要素。能夠響應這種需求,能夠為“潛力股”的發展做出貢獻,人就能從中獲利。所以,精明的人總是在下行階段、低穀處進行投資,而韭菜們總是在上行階段、頂峰處跟進。

政治上,自由是人發揮自然屬性的前提條件,隻有自由的人,才能從自身的需要出發,展開自己的社會生活。沒有自由的社會,人的思想行為就會受到自身需求之外的其他因素的綁架,沒有了自身需求有效地、持續地驅動,人的思想和行為就喪失了主觀的積極性、正義性,就無法導致理想的結果。因此,沒有自由的社會,必然是一個沒有活力的社會,必然是一個百業凋零的社會。

人類社會出現管理者,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人類社會分工的必然要求。沒有管理者的社會,必然是一個混亂的、充滿罪惡和苦難的社會。管理者通過維護社會正義,通過為社會大眾做出貢獻,來換取自身需求的滿足,是社會管理的正義所在。管理者也是人,他行為的驅動力也是自身的需求,因此要有相應的機製來維護社會管理的正義,而這個機製就是民主。在民主社會,民眾賦予管理者管理社會的權力,給予管理者滿足自身需求的資料(納稅等),換來的是社會的正義,使得民眾正常生活得到保障,民眾與管理者實現了互通有無、合作共贏。在民主社會,民眾通過掌握權力的授予與剝奪,來保證管理者走在執行民意、維持社會正義的軌道上。

社會分工的細化和人類社會的進步是相伴相依的,社會分工的細化和社會成員間相互關聯的複雜化也是相伴相依的。因此,社會正義的含義也隨著社會的進步變的更加地豐富、精準。因此,管理者依靠自身的力量管理社會的效力也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降低,社會正義的維護也隨著社會的進步需要更多來自各階層的民眾的參與,這導致了管理者的社會管理也隨著社會的進步而從發揮個人才智向著執行民意轉變。因此,社會的進步必然要求社會民主的進步。

當今世界,人類文明已高度發達,獨裁專製已不合時宜。

(2)人性和正義

自私,是人性的自然特征,也是人性的局限。

秦漢以來,中國統治者就一直在加強對民眾的愚民、奴化教育。標榜道德仁義,宣揚忠君愛國,漠視人性的自私,壓製人性的發揮,就是這種教育的基本特征。

所以,即使是再普通的中國人,都可以講出一大堆大道理,也懂得掩飾自己的自私。

所以,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很受傷,自己樂善好施而別人卻得寸進尺忘恩負義,自己為國為民而官員卻巧取豪奪暗自竊取。

所以,在中國,老百姓總是心懷天下,而官員總是不顧大局。

共產主義和傳統糟粕結合後,統治者更是將洗腦宣傳視為第一法寶,將罪惡無恥做到了極致。

所以,人們雖然衣不蔽體饑腸轆轆,卻依舊激情澎湃山呼萬歲。

所以,統治者表麵上高呼為人民服務,暗地裏卻為一己之私不惜生靈塗炭。

所以,共產主義在中國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惡,卻依然被中國社會高高捧起。

自私,是人性的自然特征,任何人都無法抗拒。漠視自己的自私,人就會喪失幸福的根基;相信別人的無私,人就會淪為他人的魚肉。

自私是人性的局限,需要合理的限度。放縱自己的自私,必然會為自己招致災禍;遷就別人的自私,必然會變成別人的魚肉。

一個成熟的社會,會提供相應的道路和秩序,讓人們的自私變化成社會繁榮的動力,讓人們的自私局限於互利共贏的結果。

(3)毒瘤

經濟壟斷,政治獨裁,一切領域的一家獨大,都是人類社會的毒瘤。一個人、一個組織一旦沒有了競爭對手,掌握了某一領域的話語權、定價權,就會在自身需求的驅動下,進行瘋狂地搜刮、掠奪。

中國的國有企業,壟斷著市場,壓榨著民眾,還年年虧損。虧損意味著獲得補貼,而補貼來自稅收,也就是說它們不但在行業內割韭菜,而且借助國家權力在行業外割韭菜;中國的一黨專政,把強權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目的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割韭菜,以滿足“自己人”的無休止的貪婪、欲望。

這與中國社會的正義背道而馳,這與中國人民的福祉背道而馳,這與中華民族的複興背道而馳。

當一個社會的大多數人都在為了生計而奔波拚搏時,就是社會走下坡路的時候,因為需求已經萎縮;當一個社會的大多數人都在為吃飯發愁的時候,就是罪惡充滿的時候,因為當基本的需求無法滿足,誰也顧不上社會的正義。

所以,我們看到,當社會經濟走下坡路時,統治者割韭菜的頻率會越來越高,程度會越來越深,手段會越來越狠。這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隨著社會正義的逝去,可割的割韭菜會越來越少,統治者的統治成本會越來越高,統治者的“自己人”會越來越多,統治集團的需求會越帶越大。隻有當韭菜儲量萎縮到一定程度,統治者才會借助民意對自己人下手,從而借助社會的動亂來割最後一茬韭菜。

中國社會在三年大饑荒後,在十年文革後,都進行了恢複社會正義,發展社會經濟的努力,甚至在以八九六四為標誌的社會倒退後,進行了改革開放的再次啟程。但是,始終有一個緊箍咒套在中國社會的頭上,那就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邪惡的理論,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相違背,必然會導致社會蕭條、民生困苦,但它卻頑固地保護著共產黨,甚至是獨裁者的利益。

縱觀中共的曆次糾正錯誤,最根本的是不糾正獨裁,不反對一黨專政,不反對馬克思主義,以至於當錯誤糾正稍有成績,糾正錯誤的人就被瘋狂反撲,結果都落下了淒慘的下場。

數量龐大的官員,為什麽不敢堅持正義?因為他們從無產者變成有產者,由光腳的變成了穿鞋的,他們的一切都來自於一黨專政和馬克思主義。他們與獨裁者一樣,在乎的根本不是國計民生,而是有沒有韭菜可割,對他們而言維護他們割韭菜的權力比什麽都重要,內鬥隻是因為韭菜少了,而改革隻是因為不養就沒韭菜可割。

所以,隻要還有獨裁,隻要還有一黨專政,隻要還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就不會有希望!

所以,即使是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獨裁者還是想拉著整個中國倒車。

2、基本含義的延伸

(1)正義、科學、知識分子、真相

人一切有意識的思想和行為,都根源於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認知的正確與否,是人是否能夠遵從自然的規律和趨勢的前提條件。

科學,是人類目前認知世界最精準、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一切違背科學的思想和行為,都與正義背道而馳。

知識分子,是人類社會進行科學知識研究的群體,是人類社會掌握科學知識最多的群體。知識分子向社會大眾傳播科學、知識、技能,也會在邪惡黑暗的時代,挺身而出引領民眾走向正義,這不是因為人性,而是因為正確的知識本身就是正義。所以,知識分子是人類社會中正義的脊梁。所以,對知識分子的一切迫害,都是對正義的踐踏。

社會有各種各樣的分工,每一個工種都有相應的規律和趨勢;科學有各種各樣的門類,每一個也也都有相應的科學知識。隔行如隔山,這是人類社會的現實。所以,外行領導內行,大一統思想,本身就是對正義的違背。所以,隻有在自由、民主的社會,正義才不會缺席。

真相,是人能夠正確認知世界的前提條件,因此,一切掩蓋真相的行為,都是對正義的強奸。

人的認知,不會憑空產生,而是建築於人過往的經曆,因此,一切掩蓋曆史真相的行為,都是對正義的荼毒。

在現實中,共產主義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對正義的犯罪!

知識分子作為社會正義的脊梁,有責任在邪惡橫行、罪惡彌漫的環境中,挺身而出、伸張正義。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揭露曆史真相,刺穿現實謊言,帶領民眾走向真理,促使社會擁抱正義,是知識分子天賦的職責。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舍生取義,是知識分子的最高境界和榮耀;貪生忘義,是知識分子的膽小懦弱和失職;充當五毛,是知識分子的天良喪盡和恥辱。

當知識分子被打倒,社會正義就失去了脊梁,整個社會就陷入了愚昧和混亂。打倒了老九,幼稚瘋狂的紅衛兵就開始橫行於中國大地,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惡;打倒了公知,愚蠢自私的五毛就開始泛濫於中國的輿論場,為獨裁和罪惡搖旗呐喊。紅衛兵的幼稚是因為他們的年齡太小;紅衛兵的瘋狂是因為他們受紅太陽的不斷鼓動;五毛的愚蠢是因為事實擺在眼前卻看不見真相;五毛的自私是因為他們的靈魂比五毛錢還賤。紅衛兵和那個時代的人們一樣,主要是因為無知;五毛和這個時代的獨裁者一樣,主要是因為自私。

當知識分子彎下了脊梁,整個社會就失去了遵循自然的規律和趨勢動力。錢學森之問的原話是怎樣的,我來不及考證,但中共建政至今,幾乎在所有領域都沒有培養出世界級的大師。中國有大量的高校、學者,但科技水平卻依然落後,中國社會各個領域原創力極其低下,中國社會各行各業充滿糊弄嚴重缺乏敬業精神,中國到處是偽劣產品、豆腐渣工程、低技術含量產業……,這些卻是不爭的事實。實力和幸福,是幹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而要想幹出成果,得到幸福,就要充分遵循自然的規律和趨勢,充分尊重科學,充分尊重知識分子。

(2)共同維護,才有正義

正義如同陽光、空氣和水,在正常的社會中極其廉價易得,但在邪惡的統治下卻是彌足珍貴。

人們沒有想到,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會發生如今的慘景,幾乎所有的人被封困起來、忍饑挨餓,有病了不能去醫治,有冤屈無處去申訴,人們眼睜睜看著身邊的老人活活餓死、病死,人們眼睜睜看著無辜的民眾被殘暴鎮壓……麵對急欲加冕的習核心,麵對殘暴無道的白衛兵,人們是那樣的無助,以至於哀嚎都是罪過,人們是那樣的恐懼,仿佛整個中國都在顫抖……

隻是這一切,與餓死數千萬人的三年大饑荒,與全民亂鬥的十年文革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如今的一切,也僅僅隻是大踏步倒車的演練彩排。

青春痘長在別人的臉上不影響自己美麗;板子打在別人的屁股上自己感覺不到疼;別人挨餓感覺不到而自己挨餓仿佛整個天都塌了……隻能感知自身的需求和痛苦,是感知的局限;隻受自身需求的驅動而作為,是人性的局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自然萬物每時每刻都在運動變化、生生滅滅。大自然的演化,自有自然的規律和趨勢主宰,萬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萬物的存在,都是大自然曆史選擇的結果,但曆史的選擇不意味著今天的選擇,更不意味著明天的選擇。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生在世,如果不能自覺遵守自然的規律和趨勢,不能竭盡所能維護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隻是得過且過麻木不仁,那麽自己一定會淪為天誅地滅的對象。人生在世,不要期望天上能掉下餡餅,不要等待救世主的拯救,如果我們不為自己的生存而盡力,那麽誰也救不了我們。

人們忘記了祖輩的苦難,隻顧自己醉生夢死,所以再遭大難;黨魁忘記了父親的仇恨,認賊作父再次倒車,所以天怒人怨。

人們應該明白:社會的正義關乎每個人的福祉,甚至是生存,社會正義的淪喪,絕不僅僅是某些人、某些社會團體的事,人們對邪惡的恐懼退縮,對罪惡的麻木不仁,對社會正義的不願、不敢維護,才是罪惡泛濫的根本原因。

所以,維護社會正義,關乎每個人的福祉;維護社會正義,需要每個人的努力!

天堂在哪裏?正義充滿的地方,就是天堂;地獄在哪裏?邪惡橫行的地方,就是地獄!

3、正義的根本目標

正義是一種遵從自然的規律和趨勢的行為,行為必然有行為的主體,以及以主體的需求、目標為主要特征的行為動機。

因此,對人而言,正義,首先是要有利於人的需求的滿足和目標的實現。

因此,社會的正義,首先是要為整個社會及社會的全體成員服務。因此,做有利於最廣泛的人們的福祉的事情,維護整個人類社會的正常秩序,就是正義的根本目標。

共產黨打著解放全人類、為人民服務的旗號,但它的社會活動卻是秘密進行、暗箱操作的,它的行為目標隻是在不斷地搶奪、霸占一部分人的財富,直到整個社會百業凋零、餓殍遍野,直到最終形成一個有極少數人組成的、以榨取民眾膏血為生的權貴階層,直到把所有人都鬥倒、鬥死,隻剩下唯一的勝利者——紅太陽。

他們說工農是統治階級,工人累死累活卻討不到工資,農民不打工沒法生存,作為國家統治階級的工農,卻過著奴隸的生活。     

他們宣稱人民當家做主,但現實卻是:凡是帶著人民二字的地方,不是人民進不去的,就是人民不願意進去的;政府的官員選定,都是仆人在暗箱操作,而人民連個舉手的資格都沒有;人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受著仆人的監控,仆人像防賊一樣防著人民;人民與真相絕緣,謠言是知道真相的唯一途徑;人民不能隨便說話,仆人說什麽就是什麽,人民稍有不慎,就有橫禍加身;人民的腦子被一遍遍清洗,直到大家神經錯亂,把魔鬼看成神明,跪在由自己的血淚鑄成的祭壇上,一遍遍朝拜,山呼萬歲;仆人緊緊抓住槍杆子,專治人民的各種不服,聽話的人民軍隊,接受著人民的供養,卻一次次對人民舉起了屠刀。

這是對社會正義的強奸!

4、馬克思主義的無知、醜陋和罪惡

(1)大自然的演化和恩賜

合適的溫度、合適的大氣壓、陽光、空氣、水、各種各樣的食物……,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了生命所需的各種各樣的平衡條件、物質。

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中,幾乎是處於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狀態。

有太多的支撐人類生命存在的平衡條件、物質,不需要人們刻意地去獲取,就能夠自然而然地滿足生命的需求。也有太多的需要人們主動獲取的平衡條件、物質,其材料來源於大自然,其生產過程也不是人類在起著主導作用,而是根源於大自然自然而然的演化過程。

農業在這方麵體現的比較突出。人們往往隻進行了耕地、撒種、除草、修剪、收獲等一些管理性行為,而真正“從種子到大量的食物的成熟” 的變化過程,卻是大自然自然而然的演化過程。

即使是工業,其基礎的原材料依然來自大自然,其生產過程依然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和趨勢。

事實上,人類從來沒有,也根本不可能脫離大自然而獨立存在。人類所有的目標的實現、所有的需求的滿足,都必須以大自然現有的條件為出發點,以大自然的自然演化為道路(人類事實上是通過“乘坐大自然自然演化的快車”來實現生命的目標和需求的滿足的)。即使是人們自認為的,人工製造,也必須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和趨勢,也必須依靠大自然的自然演化來實現。

人類在大自然中,一切的一切,正如《聖經》所說:“我是真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麵的,我也常在他裏麵,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麽。”

人類一切的一切,從根本上來說,都來源於大自然的恩賜。

看不見大自然的演化和恩賜,看不見大自然的規律和趨勢,看不見他人的貢獻,隻看到自己的勞作,並以之為依據妄談剩餘價值、計劃經濟、人為分配,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淺陋無知的體現。

市場經濟的實質是大自然的演化過程,它與大自然的規律和趨勢是合一的,它調節市場要素的主體是大自然,它調節市場要素的過程是市場要素間的相互協作、相互滿足、相互競爭、優勝劣汰。

計劃經濟調節市場要素的主體是人及人的團體,它不可避免地受到人認知的局限、人性的局限、社會結構的局限的製約,並因此而產生各種錯誤。它的自上而下一刀切式的調節方式,遠沒有市場各要素共同參與的相互協作、相互滿足、相互競爭的調節方式有效、精確。

殺雞不用牛刀,反之亦然。中國先賢早就意識到方式方法需要與對象相匹配,所以儒家的修齊治平,其對象分別是身家國天下。齊治更多地是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平則傾向於順應大自然的演化。先秦時期諸侯國很小,社會結構比較簡單,治國的複雜程度還不及當今的大型公司。當今社會已經高度複雜化,停留在齊治層麵上的計劃經濟、專製獨裁根本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隻是社會發展的阻礙而已。

所以我們看到:所有的自由民主國家都欣欣向榮,即使是有了問題也能及時糾正,而所有的馬克思主義國家都百業凋零、民不聊生,問題的糾正也往往伴隨著劇烈的社會動蕩。

所以我們也看到:在被宣揚為資本主義的民主國家,工會成為了維護工人利益的有效力量,而廣大工人也享有了基本的保障和人權;而在工人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工會都成了擺設,廣大工人也變成了沒有自由,沒有尊嚴的奴隸。

(2)生態平衡和萬物協作

人的生存,依賴於環境及自身生命中的各種因素,平衡在人可以承受的限界內,也依賴於這種平衡的長久穩定。平衡是物的形態能夠穩定的前提,沒有平衡,人就會變動不止,談不上正常的生命活動,更談不上目的的實現。

人類生存所需要的各種平衡條件,是自然演化的結果,也是萬物相互協作的結果,是萬物的共同創造。人和他人他物間的關係,從本質上講,是一個相互依存的關係。

日升月落,月升日落,不是黑暗與光明的鬥爭,而是地球和太陽相對運動的結果。經過了人類社會的長久發展,人們已經適應了“日升月落,月升日落”的環境,對於人類社會而言,太陽有太陽的益處,月亮有月亮的作用,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中任何要素的改變、消失,都會對人類的生存產生影響,很多時候會這種影響是災難性的。

把事物間的矛盾對立拔高到無以複加的地步,以人的生產關係來劃分階級,鼓吹階級鬥爭,以實現自己自私的、邪惡的目的,是馬克思主義邪惡醜陋的體現。

所以人們看到:所有馬克思主義國家都充滿著無休止的鬥爭,充滿著罄竹難書的罪惡,而鬥爭的結果是:除了紅太陽,所有人都是失敗者、受害者。

所有的馬克思主義國家,都在享受了一場因集體搶劫而帶來的盛宴後,立即進入了百業凋零、食不果腹的時代。鮮花和掌聲,可以使得人們情緒激昂,卻無法填飽大家的轆轆饑腸,在禮崩樂壞的時代,人性中的惡,被空前釋放。全民的、無底線的鬥爭充斥著整個時代,今天鬥別人,明天被別人鬥,鬥與被鬥,彰顯的是因果的報應。愚昧無知的人們,用自己的苦難和鮮紅的血,鑄造了鮮紅的皇冠。

(3)貢獻與報酬的匹配是人間正道

人和萬物一樣,都因大自然的需要而被創生,也都因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和趨勢,為大自然及自然萬物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而得以發展壯大,反之則會失去自身存在的價值,而被大自然摧殘、消滅。

履行大自然賦予自己的職責,為大自然及自然萬物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用這種貢獻來換取報酬,以維護自身的存在和發展,才是人間的正道。

公有製切斷了人的貢獻與報酬間的天然聯係,必然造成對於職責大家都會推諉逃避,對於好處大家都會爭搶掠奪的局麵。

因此,在公有製下,社會的產出會日漸稀少,社會的鬥爭會日漸殘酷。

因此,所有的共產主義國家都用其充滿罪惡和苦難的曆史,告訴人們一個真理:共產主義隻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邪惡幻想!

(4)粗鄙和罪惡的衍生

中國古人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和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都說明了一個道理:人類的需求是分層次與順序的,低層次的需求是高層次需求的基礎,且優先於後者,而人在低層次需求得到滿足時,自然而然產生高層次需求。

孟子曰:“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恒心就是守常之心,放辟邪侈就是放任自我,破壞常道、常態,無所不為。無恒產就保證不了低層次的生命需求,人就隻能在這個層次上掙紮,不但產生不了高層次的生命需求,還會滋生邪惡。

鬥爭從本質上講是對社會常道、常態的破壞,是一種掠奪行為,是一種罪惡。共產主義視無產為光榮,是對人高質量生存狀態的遏製;共產主義宣揚階級鬥爭,是對罪惡的合理合法化。

所以,共產主義思想衍生出很多粗鄙的口號(他們叫理論、思想)。比如:弄通馬克思主義、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革命委員會好、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兩個凡是、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姓黨、奪取**、占領**、中國夢……

所以,共產主義衍生出很多罪惡。比如:紅色高棉、大清洗、大饑荒、文革等等。人們餓著肚子鬥得死去活來,前麵鬥別人後麵被人鬥、學生鬥老師兒子鬥父親,鬥得生靈塗炭,鬥得血流成河。

人和人、人和萬物本質上是一個共生的關係,需要大家互通有無、各取所需、互利共贏。個人的需求,需要通過滿足他人他物的需求來換取,個人的幸福需要建立在個人的付出和貢獻上,而不是建立在他人他物的痛苦和災難上。

一個人能對他人他物做出更多的貢獻,自然會獲得更多的報酬來滿足自身的需求,自然會提高自身需求的層次、生命特征的層次、生命行為的層次,從而獲得更高的生存質量。反之,則人不可避免地一直掙紮在低層次的痛苦之中。

社會需要維持互通有無、各取所需、互利共贏的正常的社會關係,需要維護以這種關係為特征的社會正義,讓社會成員都能在這種社會關係和社會正義中得到益處,乃至於生存質量的提高。

社會不需要利用人性的弱點的,粗鄙的、邪惡的理論,因為它會將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甚至是大自然中的萬物生靈,帶進無窮的苦難和無盡的罪惡的境地,它會把一個原本的天堂,變成地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