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

《中華民族的命運抉擇》、《紫薇箴言》歡迎您!
正文

三、論信仰與個人崇拜

(2022-11-12 23:36:01) 下一個

1、天堂與彼岸

這個世界上最真實的是,大自然及大自然的演化,換句話說,這個世界上最真實的是,萬物的存在,及其運動變化。

所以,偉大宗教的領袖都會將自己化身為大自然及自然萬物運動變化的道路和規律,偉大的思想家都會主張敬畏大自然,遵循自然萬物運動變化的道路和規律(這道路和規律,就是天道)。

道家主張遵從天道,而天道則“道法自然”,於是道家認為“無為而無不為”,主張“無為而治”,這是因為大自然的演化無時無處不在,它會比人主動的作為更加正義和精確。

儒家主張積極探索天道,利用天道,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互利共贏。

《聖經》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道路”指的是天道,“真理”的英文原詞為“真相、真理”,“生命”指的是生命的本質(人的生氣、靈),“父那裏”指的是天堂——人向往追求的地方、結果。

佛家主張與大自然、與天道合一不二,沒有任何的分別。

……

當宗教領袖把自己化身為大自然、天道的時候,敬畏大自然、遵守天道,就是在敬畏神(佛),遵守神(佛)的道(包含戒律)。

在這個世界上,相互依存、互通有無、互利共贏是萬物之間關係的主流。所以,凡是能夠長存的宗教,偉大的思想家,都教導人們互愛、遷善、讚美……

這個世界是個因果關聯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人和萬物業力緣起的世界,人一切的思想、行為、遭遇、處境,都能從自身找到根源。對於一個人來說,有什麽樣的生命架構,有什麽樣的性情趨向,就會有什麽樣的機緣和果報。正所謂:“福禍無門,惟人自招”。

當一個人自己困苦不堪、遍體鱗傷的時候,他所麵對的世界也必然邪惡橫行、滿目瘡痍;當一個人所麵對的世界禮崩樂壞、正義淪陷的時候,這個人自己也必然勢如累卵、舉步維艱。

信仰的本質和精義,是生命向著真、愛、善、美等美好的狀態和境界的修持、自我建構。信仰的目標和歸宿,是緣起一個處在真、愛、善、美等美好的狀態的境界。

天堂在哪裏?充滿愛的人間就是天堂!彼岸在哪裏?有善無惡的地方,就是彼岸!

2、信仰的邊界

在這個世界上,一切的思想、理念、信仰,離開了大自然的真相、存在的本質、萬物運動變化的道路和規律(天道),就會失去真實性和可實現性,就會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誤導。

科學是人類目前最有效、最精準的認知手段,所以,任何的信仰都不能與科學相違背,因為違背科學的信仰,會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誤導。

當然,我們也看到,科學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還遠遠沒有達到對大自然的真相、存在的本質、萬物運動變化的道路和規律(天道)的完全而精確的認知。所以,人們也不應該依據科學,對人類社會偉大的宗教的核心理念和信仰,進行否定。

《道德經》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真正的“德”,完全遵從於“道”。“愛”、“善”、“美”等,也都是這樣,因為違背了“道”,就失去了可實現性和正義性。這也決定了“德、愛、善、美”等,和 “道”有著根本的共同性。

“德、愛、善、美”等宗教理念、道德觀念,與“道”也有著略微的不同。“道”代表著世間萬物運動變化的軌跡、道路、規則、趨勢,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它“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萬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而“德、愛、善、美”等宗教理念、道德觀念,契合生命的向往,維護人和社會的存在和福祉,裏麵參雜了其他因素,因此與“道”有著略微的不同。

在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著適合自己的“道”,“道”宏大而細微,無處不在。“法”以“道”為原則,有著具體而精細,客觀而公正的特性。

就道德和法製來說;道德是宏觀的、粗略的、主觀的、有傾向的,而法製是具體的、精細的、客觀的、公正的。在同一件事上,道德的標準往往高於法製的標準,這是因為更高的標準適用的範圍更廣、人們行為的正確率更高;在具體的事情上,法製相比於道德,更加精確、更加客觀,更加公正,更加接近天道。

人不可能把一切都認知地清楚、精確,也沒有能力和精力去這樣做。所以,在自己的主業之外,在自己特別清楚、特別擅長之外,在生命的基調上,遵循道德原則,大抵是不錯的。事實上大多數的時候,人並沒有經過審慎地思考,也沒有按照嚴謹的規則,完全憑借自己性情、道德與良知,在自然而然地做事情,而結果確是有效的、正確的。

因此,社會的主旋律應該是道德,盡管它有時候並不完美。但失去了這個主旋律,社會的基本關係就變成了互害,社會也就變成了人間的地獄!

人在自己的主業之內,在自己要麵對的具體事情上,過度地依賴於道德,思想和行為就會或多或少地失去真實性和可實現性,就會在現實中碰壁。

因此,在具體事情上,道德服從於法製,在生命和社會的基調上,道德則優先於法製。

因此,信仰的最低標準,是不能違背法製。

《道德經》說“上德不德”,因為真正的“德”,是完全符合“道”的。《道德經》說:“道可道,非恒道”,“大自然的終極真相,存在的終極本質,萬物運動變化的終極真理”,已經超脫了人的認知範疇,無法用語言進行完美地描述。於是,完全符合“道”的“德”,也具有“超脫了人的認知範疇,無法用語言進行完美地描述”的特性。而“愛、善、美”等亦是如此。

正所謂:“差之毫厘,繆以千裏”,謬誤傳播的事件越長,傳播的範圍越廣,傳播的鏈條越長,傳播過程的失真率越大,就越會導致越大的錯誤甚至是罪惡。所以,《道德經》說:“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天堂在哪裏?充滿愛的人間就是天堂!彼岸在哪裏?有善無惡的地方,就是彼岸!所有人都向往的、篤定的地方,所有人都有同樣的理念、作為的地方,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彼岸。因為所有人都認同的愛和善,已經偏離了真正的愛和善。

當一個人整天都把道德掛在嘴上,時時處處都要求自己,甚至是強迫別人遵從道德原則時,他的所想所做就失去了可實現性,就會給自己或別人帶來苦難,那麽這個人就非傻即壞。

所以,人生在世,不要因為任何信仰、理念,而使自己喪失理智、人性和良知!

當整個社會都在宣揚、遵從道德時,社會就失去了正義和正常的秩序,偽善,借著道德的名義為惡的行為就會泛濫,那麽這個社會就會淪為人間的地獄。

因此,任何的宗教、任何的思想,都不應該成為社會的唯一主流,都不應該在社會上居於主導的、統治的地位!

3、個人崇拜

耶穌受難於十字架,方與聖父、聖靈合體,變成了真正的神;佛陀圓寂於古印度,方解除了身體的牽絆,修成了真正的佛。

《道德經》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一個人隻要有身體,有生命,他就脫離不了人的範疇,脫離不了人的性情。

每一個活著的人,都隻是一個人而已,他必然有七情六欲,必然有喜怒哀樂,必然有人性的局限——自私性。

每一個活著的人,都隻是大自然中、人類社會中的一份子,都沒有資格,代表大自然的真相、存在的本質以及天道。

所以,任何一個活著的人,都不應該成為萬民膜拜的對象!

基督教教導人們彼此相愛,佛教主張眾生度盡方才成佛,修成神佛,不在於他們自身的偉大,而在於對眾生的益處。這個世界上最善美的兩個宗教的領袖,尚且如此,何況他人呢?

所以,即使是死去的人,如果沒有基督的大愛,沒有佛陀的大悲,也不應該成為萬民膜拜的對象!

個人崇拜的本質,是通過製造虛假掩蓋真相,樹立信仰強奸天道,從而打通實現某些人的私利和欲望的道路,達到自己自私而邪惡的目的。

中國的古代,皇帝自稱天子,所有言語皆是聖旨,卻驕奢淫逸、頑固地維護自身的利益,不惜置百姓眾生於水深火熱之中。曆代統治者對百姓的貪婪壓榨,中國曆史上殘酷的朝代交替,無不說明皇帝沒有資格成為萬民膜拜的對象。

共產主義是一個反天道、反科學、反人性的邪惡理論,其所到之處都出現了個人崇拜、獨裁統治,都出現了大量的罪惡,都出現了天災人禍、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的局麵。

紅旗遍地、屍橫遍野,掌聲雷動、饑腸轆轆。人們被神話的人,被虛幻的景象,迷住了心神,漠視自己和他人的苦難,漠視這天地間的正義,在自私和欲望的驅使下肆意地作惡,把一個個美好的國家,變成了人間的地獄!

信仰追求的是“真、愛、善、美”,而個人崇拜是自私和邪惡孕育的產物。

因此這個世界,必須有信仰,卻絕對不能有個人崇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