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經濟全世界做空中國可能獲益中國就業形勢嚴峻微刺激出台
2013年7月28日
何必
日前,李克強總理在經濟形勢座談會上聽取專家……(略。)
來看看本周經濟的相關內容吧。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文字。
(何必注,略。)
老左派電子雜誌的相關說辭。
(何必注,略。)
來自俺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嗬嗬。
裝修噪音裏的寫作。
本周四報道,時局變幻 做多歐洲/做空中國或能獲益。哈哈。現如今,中國已經超過歐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避猶不及的喪門星咧。當然嘍,既然中國經濟越來越乏善可陳,也就給全世界做空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會。做空中國,成為時尚。相形之下,做空歐洲已經不那麽值得趾高氣揚咧。做空中國,這是俺經年累月一直倡導的,現如今,看到做空中國成為全世界趨之若鶩的題材,俺很欣慰耶。這絕非俺賣國賊。畢竟,俺沒有這個能力賣,而且也看不到有什麽值得賣的買家。俺的基本路數就是,中國是好是壞,都與俺無關,就像中國網民說的,國有企業盈利大增事不關己,但賺的卻是自己的錢那樣,中國經濟即使好了,得益者也是貪官汙吏。所以嘛,丫挺的死翹翹了,會更好,至少不會比現在差到哪兒去。
歐洲那邊呢?
本周二報道,希臘退歐正變得日益可行。看來,煎餅還真的要還原為雞蛋咧。如果這是真的,希臘會不會成為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呢?
本周二報道,凱特王妃產下男嬰 成王室第三繼承人。這是全世界媒體競相報道的一個重大事件吧?倫敦王宮前和王妃住院的門口,大量狗仔隊長槍短跑密密麻麻。弄了個帶把兒的,讓王室有了新的繼承人。但是,歐洲太多王國,納稅人對此叫苦不迭。王室的消費成為納稅人的不堪重負。事實上,殖民紅利之後,王室就會越來越成為雞肋,既然隻不過是名義上的君主製,最終何去何從,也就很值得關注咧。不知道,這個剛剛呱呱墜地的王室繼承人,等到能夠喝酒泡妞兒的時候,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麽樣呢?他是不是還會繼續在王室裏作威作福呢?
本周五報道,好消息!歐元區經濟將要停止下滑。真的麽?反正,中國超過歐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威脅。歐洲經濟能夠起死回生?癡人說中國夢了吧?但願如此吧。
美國佬那邊呢?
上周五報道,美國企業界寄予莫大期望的中國如今成為拖累。哈哈。活該。如果早點兒看俺看空唱衰中國的內容,就不會有現如今的後悔莫及了吧?
港慫那邊呢?
本周一報道,香港“點心債”遭遇最長發行淡季。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吧?畢竟,人民的幣國際化,一直就是本末倒置的貨色。而隨著中國經濟的放緩,人民的幣的神話也就不攻自破。現如今點心債的困境,隻不過就是個開始。
咱中國涅?
上周五報道,中國央行新舉措推動大宗商品貨幣飆升。中國很是牛吧?一個利率市場化(雖然說越來越多人的意識到,這是個偽市場化)的舉措,就讓全世界跟著起反應。大宗商品當然是首當其衝的彈著點。而大宗商品這種變化,又會反過來對中國經濟施加不可小覷的影響。由此可見,李疙瘩肉以及習特勒的改革,越來越顯現出自殺式成色了吧?
本周一報道,葛蘭素史克已解雇約百名中國雇員。他奶奶的,這叫什麽事兒啊?是不是按照孫立平的話說,現如今的改革已經無一例外成為對弱勢群體利益的剝奪了?無論什麽樣的風吹草動,最先倒黴的注定是弱勢群體。葛蘭素史克的經營方式,由來已久,並且在業內盡人皆知,現如今,醜聞爆發,倒黴的卻是勞動者。按照勞動法以及勞動合同法來說,如此解雇的合法性何在?是不是應該收到過問和譴責乃至處罰?但國內外媒體以及輿論,竟然默不作聲。如果在中國就業狀況日益惡化的大背景下,如此解雇行徑,就更加具有標誌性意義了吧?他媽的。
本周二報道,大型中資銀行或為利率改革最終受益者。嘿嘿。怎麽樣?什麽叫劫貧濟富?什麽叫官富民窮?秦暉所謂尺蠖效應,是不是越來越鋪天蓋地並且滴水不漏?所有改革,最終都成為搜刮民脂民膏的行徑。所以嘛,改革,去你媽的吧。
本周二報道,中國6月份出現資本外流。這是中國官方發布的信息。當然嘍,中國的資本外流,早就如火如荼,愈演愈烈。現如今,如果官方都承認資本外流狀況,那麽當然就更加意味深長咧。資本外流,導致貨幣貶值,不得不開動印鈔機,形成惡性循環。並且,這背後透露出的信心走勢,更加具有示範性。
本周二報道,公眾同情北京機場炸彈客。冀中星事件很是膾炙人口吧?並且,成為網絡上熱鬧非凡的題材。人們對我黨及其委府的恨之入骨,從中是不是可見一斑?而近來,城管越來越萬夫所指。但習李不像胡溫那樣,還廢除收容遣送條例不是?習李新政,扯蛋不?
本周二報道,研究:H7N9病毒或可在空氣中高效傳播。本周,河北一例感染H7N9病患在北京住院。如果這種病毒能夠在空氣裏高效傳播,那麽入秋之後情況會如何?現如今,台灣已經發現了如此病例,而患者剛剛從中國回去。如果這種病毒具備了人傳人的機能,後果會如何?
本周二報道,習近平:應對發展麵臨的矛盾和挑戰 關鍵在於全麵深化改革。這是習特勒最新就改革發出的明確信息吧?到現在,還有誰會在意改革呢?所謂改革,越來越是絞肉機、提款機、絞刑架、毒氣室、火葬場……了吧?習特勒又拿著改革來說三道四,這個窩囊廢越來越成為全世界冷嘲熱諷的題材了不是?而且,改革,越改越完蛋了不?
本周二報道:李克強稱中國經濟增長的底線是7%。哈哈哈。這孫子終於亮出底牌啦。樓繼偉口口聲聲,中國經濟可以忍受更低的增長速度,甚至到6.5%也在所不惜,可是,李疙瘩肉還是暴露出中南海雞的屁拜物教之中的底線吧?所以嘛,說什麽李疙瘩肉經濟學,不還是惟雞的屁至高無上麽?說到底,與丫挺的前任們如出一轍不?溜須拍馬者,對此當然又會改弦更張讚不絕口,但歸根結底,不還是老生常談麽?
本周二報道,尼爾森:中國消費者信心未受經濟放緩影響。如此結果,讓人五味雜陳吧?其一,什麽樣的消費者呢?如果看看禁止奢靡之風裏,北京私人會所成為高檔消費的新去處,如此信心當然不受影響咧;而且,奢侈品消費裏,中國人占的比重節節攀升,但有多少中國人可以涉足於此?其二,恩格爾係數不降反升的背景下,如果消費停留在溫飽水平上,維係基本生存需要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其三,如果消費信心本來就在最低水平上,當然也就無從下降,畢竟,死者情緒穩定嘛。所以,這種調查結果,能夠說明什麽呢?中國人樂觀主義處變不驚還是臭不要臉混吃等死?
本周三報道,美機構研究稱中國將超美國成建築資產頭號大國。這很讓咱感覺牛自豪驕傲吧?但是,如果看看鄂爾多斯以及越來越多的荒無人煙的城市,也就知道,中國建築資產超過美國,並非是什麽好事,相反,很可能會觸發中國乃至全人類的險象環生呢。
本周三報道,匯豐7月份中國製造業PMI初值降至47.7。如此降幅,也算是一瀉千裏了吧?不知道,中國官方如此數據是不是也會在榮枯分水嶺之下。反正,如此透露出信心的缺失乃至崩潰,越來越清晰可辨了吧?
本周三報道,7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初值創11個月低位 就業市場壓力上升。現如今,大量失業近在咫尺。即便如此,李疙瘩肉還是讓央行不為所動,不理睬經濟下滑對失業造成的顯著影響,不理睬失業者家破人亡以及鋌而走險的狀況。所以嘛,習特勒、李疙瘩肉禍國殃民,比胡溫更上層樓吧?
本周三報道,10月底前須編製完成2013-2017年棚戶區改造規劃--新華。這意味著什麽呢?新一輪強製性拆遷指日可待。什麽叫做棚戶區?誰具有棚戶區的界定權?如果我黨及其委府說剛剛建成的住房也屬於棚戶區,必須一拆了之,誰又能夠奈丫挺的何?顯然,這是習李新政下,對強製性拆遷的一次明目張膽的肯定和鼓勵。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通過以棚戶區改造為名義的強製性拆遷來刺激經濟,當然是可想而知的事情。而這又會造成多少唐福珍那樣的慘案,讓人毛骨悚然不?
本周三報道,野村:中國經濟增速低於6%不再是小概率事件。這會讓李疙瘩肉暴跳如雷滴。畢竟,李疙瘩肉的底線比這高出一個百分點。而就目前來說,經濟放緩,失業增加,暴力案件層出不窮紛至遝來,情況危在旦夕,如果經濟進一步放緩,還會發生什麽?
本周四報道,中國宣布“微刺激”措施。哈哈哈。他媽的。誰說李疙瘩肉經濟學裏沒有刺激來著?這才幾天啊,李疙瘩肉終於忍不住,還是推出了類似小微企業稅負減免措施。減稅嘛,當然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問題根本不是出在減稅方麵,而是企業負擔之中,稅、非稅以及各式各樣層出不窮的行賄成本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甭說小微企業,就算是葛蘭素史克,不也大量資金都放在了行賄方麵?如此,企業運營成本豈有不節節攀升的道理?並且,經濟刺激,也是像毒品那樣,一旦開閘,就會上癮,可以期待的就是,如果李疙瘩肉雞的屁底線有威脅,那麽新一輪更加強烈的刺激必不可少。所以嘛,什麽李疙瘩肉經濟學啊,去你媽的吧。
本周四報道,爛尾項目凸顯中國經濟為何步履蹣跚。現如今,全中國爛尾項目無處不在,並且飛速增加。對此,中南海能夠怎麽樣?既然胡溫能夠平安著陸,無法興師問罪,那麽也就無法對全國各地的爛尾項目熟視無睹無可奈何。而在如此情況下,再看中國建築資產超過美國躍居全世界第一,就更加別有風味了吧?
本周四報道,人社部:未來一段時間就業壓力很大。既然如此話從這個衙門發出,也就可以知道,中國就業狀況嚴峻到了什麽樣的地步了吧?考慮到中國的失業者不像其他國家那樣具有各式各樣的保險和福利救濟,中國的社會保障體係幾近蕩然無存,因此,失業就意味著顆粒無收,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並且無法應付任何病患,由此,隨時隨地可能發生被習特勒所謂改革的洪流席卷得屍骨無存的狀況。因之,再看尼爾森中國消費信心沒有下降之說,是不是顯示出尼爾森們太狼心狗肺了?
本周四報道,中國存款利率上限今明兩年不會放開--官員。也就是說,貸款利率改革,存款利率不為所動。俺早就對如此狀況唧唧歪歪過吧。這意味著什麽呢?救銀行,救企業,但就是不救普羅大眾。所謂貸款利率下限,存款利率上限,是不是就是如此這般搜刮民脂民膏並且在全世界隻此一家別無分店的王八蛋行徑?可是,貸款利率放開,而存款利率還是巋然不動,並且,考慮到利息稅的情況,事實上的負利率狀況一直就形成對國民財富經年累月的盤剝。而存款利率上限不放開,也就是說,習李新政不會改變搜刮民脂民膏的基本路線。
本周四報道,中國貸款利率鬆綁加劇企業融資“國進民退”。怎麽樣?習李新政果不其然無惡不作吧?所謂貸款利率市場化,歸裏包堆卻是國進民退,如此改革,是不是讓那些個來不來就是改革的王八蛋們大跌眼鏡?並且,也透露出習李改革的最終景象?如此改革嘛,最終不可避免,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擴大,官富民窮。
本周五報道,葛蘭素史克更換中國業務主管。嘿嘿。教練要求換人。這就像中國足球一樣吧?或者像日本首相一樣吧?走馬燈似的,讓人眼花繚亂。可是,情況好轉了還是惡化了?葛蘭素史克更換中國負責人,能夠改變什麽?當然無法改變中國,那麽就隻能改變葛蘭素史克。既然中國全民腐敗,所有醫院的全部醫生都已經是貨真價實的腐敗分子,葛蘭素史克成為中國當局反腐敗的犧牲品和替罪羊,更換負責人管毛的用啊?並且,香港媒體報道說,葛蘭素史克喪盡天良,在中國竟然拿沒有完成動物實驗的藥品用在中國患者人體,這比納粹和日本731也差不多了吧?那麽,葛蘭素史克敢在中國之外的全世界任何地方如此這般麽?為什麽葛蘭素史克膽敢在中國就如此倒行逆施呢?為什麽轉基因成為全世界唯一由政府批準為主糧的事情會發生在中國呢?……
本周五報道,惠譽:中國貨幣市場基金現大規模資金流出。惠譽如此報告,太讓人毛骨悚然了吧?
本周五報道,惠譽:中國貨幣市場基金遭遇散戶撤資。又是惠譽,又是貨幣市場,又是撤資。大批批撤離之後,中國還能夠剩下什麽呢?
本周五報道,中國要求關停19個行業的落後產能。李疙瘩肉經濟學,就這麽風風火火地風馳電掣著。所謂產能過剩,並非什麽新鮮事。關停並轉也早就嚷嚷得昏天黑地。隻不過,就像貸款利率市場化一樣,現如今早就過了改革的時間窗口。關停並轉,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就顯得揠苗助長緣木求魚。特別是在失業形勢越來越惡化的情況下,這種措施,當然就屬於不得好死的路數啦。
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