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人人渣兒化進程中無情造成抑鬱症患者數不勝數觸目驚心

(2023-12-14 14:55:14) 下一個

中國人人渣兒化進程中無情造成抑鬱症患者數不勝數觸目驚心

   2013年10月16日

何必

村主任為亡妻出殯70輛車送行 遇路口封道……(略。)

這就是現如今中國的民間。

白祖誠老先生發來的圖片有趣不?

(何必注,略。)

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老左派電子雜誌的相關說辭。

(何必注,略。)

著名賣國賊焦國標的相關說辭。

(何必注,略。)

李延明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嗬嗬。

抨擊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下同)已經不算什麽新鮮事了。

前麵引文最後,李延明發來的文字,也算是對中國人惡語相向了吧?

沒有最無恥,隻有更無恥……

上流把財產和家轉移到西方去,全世界有如此崛起嗎?……

痛心疾首,慷慨激昂,發聾振聵,氣宇軒昂,催人尿下。

如此文字的作者,是不是也成天到晚怨天尤人呢?是不是也具有先知情結,自以為是,好為人師,總是一副道學家的架勢,發號施令,兜售大力丸呢?

號稱是中國社會深度分析,對中國官員到婊子等等如數家珍之後,得出了驚天動地的結論。

這算是深度麽?

那麽,如果詢問,中國人如此惡劣的品質,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國目前的病入膏肓是不是還有救呢?隻有更無恥的成因是什麽呢?作者字字珠璣的劈頭蓋臉到底要說明什麽呢?中國人的人格分裂是不是可以通過全盤西化得到解決並且萬事大吉了呢?……

這種號稱是深度分析並且一針見血找到終極真理的貨色,看到的太多了吧?

蜻蜓點水,隔靴搔癢,掛一漏萬,避實就虛。

俺非常驚異地發現,俺周圍,太多人都有著精神疾患。罹患抑鬱症者,如此之多,多得讓俺目瞪口呆。有些人,在幾乎所有人看來,是最不應該被抑鬱症擊中的,平日裏狐朋狗友,吃吃喝喝,並且天涯海角,東奔西走,三教九流,海闊天空,並且,經年累月玩世不恭,對什麽都無毬所謂,吃喝嫖賭無惡不作,寡廉鮮恥,窮奢極欲,可是,突然有一天俺得知,如此人也有了中度抑鬱症時,俺與周圍人一樣,大惑不解。

有關精神病問題,那是單獨的話題,另當別論,於此不贅。

隻不過,中國人心理衛生狀況的惡劣和日益惡化,卻就有目共睹的。

當俺看到,俺周圍那些個一望便知的抑鬱症患者,以及那些個看起來不可能抑鬱症的人卻也在此如假包換時,感覺真是快崩潰了,中國人真是無可救藥了。

太多人,依靠百憂解度日。

這百憂解嘛,俺當然是知道滴。俺前妻曾經供職的世界五百強之一的禮來,生產如此藥品。克林頓就服用這種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

經年累月服用如此藥物,可以知道,病情到了什麽樣的程度了吧?

俺泡妞兒,對方也抑鬱症並且服用藥物甚至已經無法正常上班時,俺當然膽戰心驚,避猶不及咧。

從俺自己來說,在潘曉討論前後就被懷疑有精神病,被學校帶著,到北京安定醫院就診過多次,並被一個實習大夫診斷為“重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此後,俺要求複學,並且到安定醫院找了科室主任複診,最終被確定為“此前結論不能成立,應予否定,目前精神狀況恢複正常”,但學校還是拿著此前那個診斷為依據,拒絕俺複學,直至在沒有經過俺同意而是讓俺母親代為簽字(當時俺已經21歲,具有法定完全行為能力,如此未經本人同意的決定當然是違法和無效的)而做出了俺自動退學的決定,如果不自動退學,就要被勒令退學。當然嘍,就俺個人來說,是希望勒令退學,因為那就屬於強製性處理,可以控訴咧。實際上,這也是俺這輩子數不勝數冤假錯案之中的一個,並且是改變了俺一生的一個。

隻不過,從中,俺體會到了,精神病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待遇,以及會受到周圍什麽樣的目光。

雖然俺的精神病結論被否定,但俺非常清楚,俺的心理衛生狀況是非常惡劣的,年輕時情緒很不穩定,太容易走極端,並且幹下了太多後來想起來無地自容的勾當,為此後悔不迭。

其實,到現在,俺能夠苟延殘喘,無非是能夠通過固定渠道進行宣泄。其一,就是俺這種每天一篇的文字,在其中嬉笑怒罵。溫鐵軍此前傳播俺的文字時,就有俺自己說,將在如此垃圾心態之下產生的垃圾文字的字眼兒。通過文字進行宣泄,使得負麵的、惡劣的能量得以細水長流地釋放。再一個嘛,當然就是打羽毛球咧,通過高強度的運動,玩兒命地鍛煉,讓體內的負麵元素得以輸出,並且通過大汗淋漓進行排毒。

如此,俺當然對抑鬱症的妞兒膽戰心驚嘍。真不知道什麽時候大肆發作起來,會幹出什麽。俺當然知道,如果在精神病狀態下幹出來的事兒,連法律責任都沒有。

那些個平日裏溫文爾雅和顏悅色甚至秀色可餐的娘兒們兒,卻是個抑鬱症患者,並且時不常發作,即使警察幹預,也沒轍。

前些日子,鄭州社區規定必須按照千分之二的比例,在人口裏找出重度精神病患者來,此事引發了軒然大波吧?人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當年老毛按照人口比例規定反動派、右派的行徑不是?

中國的精神病人到底有多少?這恐怕是個天文數字。當俺突然之間知道,俺周圍竟然有那麽多的人都在服用藥物時,俺當然大驚失色咧。

如果這麽多人都依靠藥物來維持,那麽依此類推,中國人裏的精神病患者當然是個龐大的群體嘍。

這還僅僅是那些個有自知之明,去進行過精神病方麵的診斷,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服藥者。而太多行為詭異但卻拒絕任何心理幹預乃至精神病診斷者,更是數不勝數吧?

總體上說,中國的公共衛生每況愈下,這盡人皆知。

俺前妻就是個醫生,後來辭職,去了禮來,最終出國。

醫生的流失率高得讓人呆若木雞。

站在醫生家屬的立場上,俺當然知道,中國醫生是危險性非常高的職業,按照醫生圈子裏流行語說,就是一隻腳在醫院,一隻腳在法院,畢竟,醫生成天到晚都麵對著人命關天,出現閃失就非同小可。而中國醫生待遇之低,勞動條件之差,全世界聞所未聞。國際上,醫生是個非常專業化、並且受到尊重的職業,但是在中國,醫生卻非常慘。

可是,如果站在醫生以外的角度,結論卻大相徑庭。

現如今醫患關係緊張,婦孺皆知。醫務人員經常挨打,這越來越家常便飯。

而當醫生販賣新生兒時,對醫生的惡感也就鋪天蓋地咧。

由是,中國的精神病醫生的狀況,也就可想而知咧。

醫生流失率如此之高,精神病醫生則更是重災區。

於是乎,就形成了精神病醫生嚴重的供不應求。麵對著與日俱增一飛衝天的精神病患者,能夠進行診療的醫生數量卻越來越寡不敵眾。

再加上對心理衛生乃至精神病認識的盲區,於是乎,整個中國都成為了精神病院,中國人幾乎都快成為精神病人。

那麽,如此之多的人罹患抑鬱症,到底是因為什麽呢?

俺泡妞兒之一(到現在還可以收到俺如此文字),其女兒就有抑鬱症,定期要去看醫生。

如何得病的呢?

無情。

俺此前的文字裏也提及過,其丈夫是從農村考上大學,拿了碩士學位後在安全局供職,後來下海。

對於農二代,俺早就說三道四過。

經年累月的麻木不仁,終於讓如花似玉的女人成為抑鬱症患者。

罹患抑鬱症乃至更加嚴重的精神病的患者,都是被無情害了。

也因此,蘆笛是老毛教會中國人殘酷,改革教會中國人貪婪,俺則以為,應該將殘酷改作無情。

無情,無處不在,愈演愈烈。

經曆過文革,看到太多六親不認,家人告密出賣,親人檢舉揭發(比如齊心對習特勒的檢舉告密),人們最安全的選擇是什麽?閉關自守,以鄰為壑,甚至連兄弟姐妹都小心謹慎處處提防。對自己以外的任何人,都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對周圍的一切,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和信心,

曾幾何時,中國的家庭製度,讓全世界豔羨不已。

但是,老毛以及改革,卻對中國家庭釜底抽薪。

中國人,已然成為全世界最沒有信用的族群。

舉目無親。

麻煩的是,改革後,西方式的觀念洪水猛獸,崇尚個人主義的價值觀,排山倒海。

家庭成員之間,越來越形若路人。麵對著日益殘酷的競爭,在家庭內部,也越來越信奉叢林法則,自己之外,其他人的榮辱毀譽,聽天由命,即使在家人需要幫助之際,若無其事,不為所動。

比如,在表兄弟因為雞毛蒜皮的事兒麵臨著刑事犯罪指控之際,具備了可以“撈人”的能力和條件時,卻說如此兄弟就應該體會鐵窗生涯,對此無所作為,如此,進一步是看守所裏所謂的“幹起”(無罪釋放),無所作為則意味著鋃鐺入獄,這不能不讓其他家人驚恐萬狀吧?

對兄弟姐妹經年累月的冷漠,當然也就導致兄弟姐妹之間漸行漸遠漸無書,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即使近在咫尺,卻落得今生今世無緣再見。

而如此狀況,會是什麽樣的結果呢?閉關自守,閉門不出,拒絕任何人,心靈猥瑣而封閉,惡性循環,最終,隻能是抑鬱症,百憂解……如此下去,當然就是現如今中國委府張嘴閉嘴的“後果不堪設想”嘍。

非但如此,在無情愈演愈烈之際,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對於家人的成敗,聽之任之,就算是家人到了命懸一線的時候,也不會拉一把。

百年來,中國人習以為常,寧與友邦不與家奴,如此風尚,現如今在中國人的家庭裏也如法炮製,以至於不管大事小情,根本不要指望親如手足,所有天災人禍隻能自己去麵對,不能依靠家人。

而且,在比如薄熙來審判上,讓穀開來對薄熙來罪行作證,這不僅僅是違背了全世界的法律忌諱,更是讓全世界看到,在消滅家庭製度方麵,是何等登峰造極。

妻子控告丈夫,母親檢舉兒子,如此狀況,發生在薄熙來和習特勒身上,當然可以反映出,中國人家庭製度是如何搖搖欲墜四分五裂的了。

中國人,從廟堂到江湖,從騙吃騙喝地界兒到家庭內部,無情的瘟疫如此暢行無阻地蔓延擴散著,如此毒素迅速發作著,侵蝕著中國人的健康,尤其是中國人的心靈。

當越來越多的人被無情擊中而成為百憂解之類的彈著點和消費者之際,中國人的未來,是不是也就一目了然了?

當然嘍,俺周圍,也有那些家庭關係還不錯的類型。

平日裏,七大姑八大姨之間,你來我往,頻繁走動,定期舉行家庭聚會,談笑風生,同床異夢。

甚至,幹脆放棄任何直係親屬之外的所有情感聯係,把餘生徹底鎖定在與直係親屬的白頭偕老上,比如,早就設立目標,退休後與直係親屬互相依靠伴隨,共同從事,了此殘生。

這或許比那些個連自己家人都不信任甚至幸災樂禍的人要好得多吧?無論如何,親屬之間的頻繁往來,還是對中國家庭製度的一種堅持不懈,讓人很是羨慕?

如此類型,則具有俺稱之為蘭德評論的典型,也就是網絡上輕而易舉可以搜索到所謂蘭德公司對中國人品質的那十幾條評價裏的第一條,中國人隻信奉血緣關係,情感全部在此。除了家人之外,冷若冰霜,見死不救。

如此狀況,也比比皆是。

而如此類型,則產生了太多心智發育不全、對家人依賴程度居高不下者,根本不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俺也早就提及,有的主兒到現在還要依靠年逾八旬的父母來照顧日常生活,否則就徹底無所適從,隻能曠日持久重複同樣的食品度日。如果老人不在,是不是也讓人提心吊膽?

這是不是一個悖論?

家庭,親情,到底應該是什麽樣的?

無情,徹底毀了中國人。

如此,再去看前麵引文,是不是更讓人五味雜陳?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