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模式下沈大偉不完全大國之說及其引發批評很是驢唇不對馬嘴

(2023-11-19 22:22:47) 下一個

中國模式下沈大偉不完全大國之說及其引發批評很是驢唇不對馬嘴

2013年4月27日

何必

要聞

四川全省今日哀悼地震遇難者 停娛樂活動……(略。)

很與時俱進中國特色不?

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文字。

(何必注,略。)

老左派電子雜誌的相關說辭。

(何必注,略。)

來自俺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王飛淩郵件組裏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李延明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如此文字也是有趣滴。

2013年03月22日 07:12 AM

中國能否成為全球大國?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吉迪恩•拉赫曼

(何必注,略。)

嗬嗬。

裝修噪音裏的寫作。

需要更正的是,昨天俺的文字裏,對於蘆山地震的說三道四之中,有一個詞用錯啦。延性破壞對應的不是剛性破壞,而是脆性破壞。對此,俺就如此不懂裝懂不負責任信口開河表示歉意啊。

今天,四川委府設定,是蘆山地震默哀日。

俺向蘆山地震中的死難者表示哀悼。

汶川地震後,舉行過全國性的哀悼,北京的最高黨政軍機構等等,全部降半旗,但蘆山地震則沒有。不為別的,因為死難者不夠數。

到昨天晚上,官方發布的死難者數據,還是193人。這比汶川地震接近10萬人的數字顯然天壤之別。

昨天,俺就蘆山地震說三道四過。其實,那隻不過是可以胡說八道之中的部分,能夠拿了唧唧歪歪的話題還有的是呢。比如,港慫們拒絕為蘆山地震捐款一分錢,比如,李疙瘩肉——立刻搶喝粥吃榨菜的作秀簡直成為人們嬉笑怒罵的絕佳題材,比如,災民攔截車輛哄搶物資,比如,災民打出標語橫幅直接表示對抗震救災的不滿,比如,國內外企業在捐款數額上的南轅北轍,……如此等等,是不是都可以大書特書?

特別是,蘆山地震比起汶川地震來,最大的區別是什麽?在俺看來,蘆山地震發生後,國務院迅速發布禁止任何單位未經批準進入災區救援,這可比汶川地震時任憑各界在抗震救災裏大顯身手的情形有了本質性的變化吧?從中,對習李新政還抱有幻想的主兒們是不是可以感到切膚之痛了?阻隔民間社會,習李比胡溫更上層樓。

當然嘍,涉及到蘆山地震,另當別論,於此不贅。

所以嘛,胡星鬥在汶川地震後曾經建議中國委府(胡星鬥的所有動作都是向權力部門提建議,作為農二代,胡星鬥這種權力情結一目了然了吧?也是俺很不屑一顧之處)采取行動,在中國發生天災人禍之際,降半旗表示哀悼,表現出當局的人文關懷。

對此,俺冷嘲熱諷,以中國草菅人命的狀況,降半旗隻能是偶爾為之。

最典型的就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之前,希臘因為八個高中生死於車禍,整個閉幕式為了表示哀悼,縮短時間,大幅度砍掉娛樂節目,隻保留了下一屆奧運會舉辦地的北京來的節目(也就是老謀子導演的中國女子十二樂坊的表演,或許,正因為閉幕式大幅度壓縮娛樂,更使得老謀子的這出表演讓全世界大驚失色,廈門大學莊禮偉將如此表演稱之為“粉腿肉林”,看得全世界那些個對紅燈區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的鬼子們目瞪口呆,想不到中國娘兒們兒竟然如此搔首弄姿放蕩不羈)。希臘果然是蕞爾小國,為了八個死了的高中生,竟然將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坐視放任失去,甚至主動壓縮娛樂,這在中國太不值一提啦。甭說別的,汶川地震死了那麽多人,也沒有看到兩個多月後的奧運會上有什麽向如此驚天動地巨大災難裏死難者的哀悼表示。

現如今還鬧得沸沸揚揚滿城風雨,並且本周發生了中國境外被確診病例的H7N9來看,到現在死亡人數是20,那麽,是不是該為這20個人降半旗呢?死20個人,對中國來說,相當於什麽呢?

可資比較的是,2011年溫州動車組事故後,人們對鐵道部鋪天蓋地汙言穢語,但鐵道部的人士卻不以為然,認為整個事故死亡多少人?40個。全國每天死於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數是多少?官方承認的數據是每年超過10萬人,平均到每天,怎麽著也超過300人了吧,也就是說,整個動車組事故死亡人數,也就相當於中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的不到五分之一,為什麽要拿著如此事件大做文章?

這就是說,H7N9死亡人數、動車組死亡人數,都隻不過是中國每天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麵前的小菜一碟,太不足掛齒咧。

或者,對比起中國此起彼伏的礦難及其死難者數量,也不足掛齒。

因此,也就別指望著為H7N9、動車組事故死難者降半旗了吧。

即使是全世界目不轉睛的蘆山地震,也無法達到全國性降半旗進行哀悼的資格。

如果車禍死了八個人就壓縮奧運會閉幕式那樣的活動,中國每天都死超過300人,那麽娛樂活動也就被斬盡殺絕了吧?

而且,那旗杆上的血紅殺戮貨色的旌旗,也就永遠隻能待在半截,無法達到頂端了不是?

更何況,交通事故之外,中國每天死於非命者,像什麽礦難啦,環境汙染啦、抗生素濫用啦、乳製品質量啦、食品安全啦,安全生產啦、等等等等,現如今,中國能夠壽終正寢者越來越少,反過來死於天災人禍的越來越多了吧。就此而言,別什麽降半旗啦,這國旗早就該進入曆史,或者被焚燒(美國憲法修正案確認美國佬焚燒美國國旗的權利,但咱中國卻不中)掉咧。

就此來看,胡星鬥如此建議,是不是騷人墨客閉門造車的垃圾?就像丫挺的在與俺麵對麵聊天時承認戶籍製度是現如今不得已的製度選擇,但此後搖身一變又成為取締戶籍製度的吹鼓手一樣,寧可要政治正確的宏大敘事,也根本不顧現實到底是什麽樣。

就此,再來看前麵引文最後,對於沈大偉新作的評論,是不是也就別有風味了?

前些日子,俺在討論中國模式時,曾經專題就沈大偉有關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越來越惡化的說辭評頭論足過吧。

這個沈大偉,快成了對中國悲觀失望的代表人物了吧?

《中國走向世界》,從書的名字上,很是具有廣告效應不是?這頗為符合現如今全世界麵對鋪天蓋地而來的中國、以及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下同)所引發的五味雜陳。

沈大偉畢生都投入到了對中國的研究之中。

全世界,美國的中國研究還是一騎絕塵吧。這點,有口皆碑不是?

相形之下,歐洲從事中國研究者,就很難出現沈大偉、以及卜睿哲、李侃如那樣的所謂“中國問題專家”。歐洲現如今江河日下,無法出現盧梭,黑格爾,以及李約瑟、湯恩比,像荷蘭等等國家,中國研究基本上還處於空白地帶涅。

不知道,沈大偉那樣的美國佬,行將就木之際,對於把這輩子都放在了中國研究上,會是什麽樣的蓋棺定論?雖然說,研究中國,比起研究斐濟或者安道爾來說,意義非凡,但是,一輩子應該研究天使還是魔鬼,還是有著不同的快意恩仇的吧?

像沈大偉那樣,研究中國這麽長時間,到現在得出的結論是,中國隻能是個不完全大國。

這種結論,對於一個畢生研究中國的人來說,價值如何呢?

如果研究老毛子,看到老毛子是全人類無論如何都無法回避並且可能會鬧出大動靜的大國,對比中國,在研究範疇的意義恐怕也會讓人唏噓不已吧。

本周,麵對世界經濟之中美國經濟的蓄勢待發,有人提出,下一個新興經濟體,就是美國。

如果畢生研究美國,比起研究中國,幸福感會不會有著天壤之別?

中國到底什麽樣?

一個很是有趣的現象是,但凡中國問題專家,都越來越悲觀失望。而那些個對中國興高采烈者,基本上都屬於中國問題研究的門外漢。

也就是說,對中國了解越多,就越悲觀失望。

俺此前列舉過吧,不管是像沈大偉李侃如那樣的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還是美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斯蒂芬•羅奇、斯蒂格利茨、克魯格曼,對中國的看法越來越悲觀了吧?

俺也沒完沒了絮絮叨叨過,洋鬼子研究中國,都有著與生俱來的缺陷或者盲區,讓他們丫挺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美國佬傅高義寫出了洋洋灑灑的鄧小平傳記,翻譯成中文也有著60多萬字(俺會擇機全文傳播),但沈誌華說,如果中國人研究鄧小平,肯定比傅高義要深入得多。為什麽?沈誌華如此論斷,是不是太值得咱們、以及全世界好生思忖?

事實上,研究中國事務,中國人當然比非中國人要強得多,這點也是俺經年累月喋喋不休的吧?

比如,沈大偉注定不會從胡星鬥建議裏看到,中國降半旗不可能持之以恒吧?

就全世界來說,到現在俺也沒有看到,對中國隻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八零後問題的研究。

沈大偉口口聲聲中國走向世界,但注定不會有北美崔哥那樣“世界末日就是中國人來了”的振聾發聵吧?

更不用說,麵對現如今中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勢不可擋之中,沈大偉們也不會對如此大勢所趨裏麵,中國人裏的女性以及農二代處於什麽樣的地位的曠日持久的目不轉睛不是?

比如,在中國人裏麵,什麽人說話的語速快?什麽人的言行舉止具有讓人過目不忘的成色?什麽人對弄權樂此不疲?為什麽中國人很容易失去理智——“喪心病狂”?為什麽中國人小事兒上玩兒命大事上貪生怕死?為什麽蘆笛會說中國人賤?……

如此這般的問題,都恐怕難以進入沈大偉們的法眼吧?

但是,如果沒有這種視野,研究中國,也就隻能望文生義,進行文字上的遊戲。

既然沈大偉們不可能像梁漱溟那樣腳踏實地進行鄉村實驗,那麽也就不可避免隻能從書本到書本,從概念到概念,進行書齋裏的驚天動地,茶杯裏的風雲變幻暴風驟雨。

隻不過,沈大偉如此研究的結論,倒是讓俺還有著些許的感同身受。雖然說,沈大偉之輩們,注定是不可能具有後中國研究的立場的。

比如,沈大偉在討論大國時,所采用的,也隻能是奈的資源整合之說。但這種體係在中國麵前是不是行之有效,卻是個很大的問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跡象、數據和事例都表明,中國以及中國人就是理論殺手,全世界暢行無阻的理論,在中國麵前都會相形見絀甚至潰不成軍。

因此,沈大偉們在此當然也就無法幸免於難。

而像前麵如此引文的作者,比起沈大偉來,當然就隻能屬於門外漢那一類咧。

如此作者,也算是洋鬼子文化裏很具有懷疑論傳統的主兒了吧?

對於沈大偉結論的質疑,耐人尋味不?

這種質疑,一方麵,讓人看到,中國問題研究的業內人士,與匆匆過客之間的巨大差異。沈大偉與如此作者之間,就有著這種雞同鴨講的色彩不是?雖然說,沈大偉如此著作問世,就是為了宣揚自己的主張,試圖能夠獲取外界的認同,但是,如果碰到如此評論者那樣對中國事務幾乎一無所知的主兒,是不可能從咿呀學語開始進行知識普及的,因此,各式各樣的評論也就五花八門。

這就像俺曾經專題討論過的,有人對章家墩中國崩潰論的批評那樣,文不對題。章家墩固然是犯了簡單的經濟決定論的錯誤,但批評者雖然看到了這種軟肋,但卻連從經濟上否定章家墩的結論都沒有做到,也就不用說超越經濟的其他領域咧。畢竟,比起章家墩經年累月對中國經濟的目不轉睛來,批評者顯然知之甚少,卻膽大妄為,像中國女人那樣輕而易舉地下結論。

另一方麵,則表現出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的南轅北轍。雖然說,俺不知道沈大偉本人是不是個悲觀主義者,但是就像全世界的中國研究者一樣,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時間的推移,特別是中國日新月異的每況愈下,不管本是天性是不是悲觀,但是對中國卻不可避免地有著日益濃重的悲觀論調。

而在使用西方人現成理論上,如此評論者更是清晰可辨吧?馬克思經濟決定論,使得作者對於中國經濟之後會自然而然帶來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麵的進步和成功津津樂道,如此論調讓人啼笑皆非不是?如果這個評論者與北美崔哥進行對話,或許很好玩兒,是不是?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