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模式下西方理論碰得頭破血流呼喚對中國行之有效的理論

(2023-11-16 00:45:06) 下一個

中國模式下西方理論碰得頭破血流呼喚對中國行之有效的理論

    2013年3月16日

何必

要聞

全國人大今日決定副總理及各部部長人選……(略。)

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文字。

(何必注,略。)

來自俺收到的電子郵件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如此文字耐人尋味不?

2013年 02月 27日 08:52

私人債務猛增為中國埋下炸彈

(何必注,略。)

嗬嗬。

引文是不是很具有資料性?

篇末這幅文字,可以評頭論足之處太多了吧。如果單純就此說三道四的話,那麽恐怕窮盡人類所有知識都力有不逮,可以完全重新建構一個新的知識庫咧。

從其標題上看,私人債務為中國埋下炸彈。嘻嘻。又一個炸彈。

現如今的中國,就是一個巨大的火藥桶,炸彈比比皆是。張木生有關胡錦濤抱著定時炸彈擊鼓傳花之說家喻戶曉了不?中國就是個定時炸彈,具體到各行各業,當然炸彈也就無處不在咧。

影子銀行為什麽會存在?當然是金融領域的剛性需求。既然有需求,就會有供給。而當銀行業越來越排斥民營經濟以及中小銀行之際,產生的結果,當然就是外資銀行無法與中國本土的國有銀行在網店、政策、客戶等太多方麵競爭,國有銀行大權獨攬,但俺早就引用過2002年俺在央視做經濟學家演播室訪談節目裏溫鐵軍和樊綱分別談及,應該加強中小銀行建設,因為隻有中小銀行才能對應於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大型國有銀行服務於中小企業是大炮打蚊子,太不劃算,太不經濟,因此,如果把責任全部推給大型國有銀行,這本身就是打錯了板子,問題當然還是出在國進民退上。大型銀行不可能麵向中小企業甚至小微企業,畢竟,對於一個大型全國性銀行來說,處理一筆巨資和處理一筆可能也就幾百塊的小微企業貸款,在審貸成本以及債務清償等方麵的工作量來說是一樣的,大型銀行對此當然不堪重負,隻有地區性的中小金融機構才能對應於地區性的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

但是,胡溫任上,國進民退卻成為盡人皆知的事情。中小金融機構悉數被幹掉。實際上,如果說問題出在胡溫,也不公平。咱們還記得吧,十多年前,央視經濟半小時片頭呼號裏麵,就曾經咬牙切齒地“打擊地下錢莊……”,由此可見,對民間金融的打擊,由來已久。吳英案讓人想到了沈太福等等。中國民間金融,也是一部魑魅魍魎的曆史。當然,這不是在此要討論的主題,於此不贅。

如此背景下,中小金融機構的存在,也就像打擊五小那樣,越來越生不如死,最終紛紛死翹翹咧,就像現如今的小煤窯那樣。

可是,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特別是資金短缺,卻是現實的存在。中國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數量占到了企業總量的超過99%,解決了就業總量的超過90%,但是,如此國民經濟的生力軍,其金融需求卻沒有人能夠提供、金融問題沒有人能夠解決。這就非常尷尬了吧。如此狀況難以為繼,顯而易見不?

既然官方不允許民間金融機構為民間金融提供服務,那麽在監管缺失的大背景下,原本應該是合乎情理法的民間金融,也就不得不轉入地下,成為非法存在。

所以,大量影子銀行也就如同雨後春筍般,前赴後繼,盡管有著沈太福吳英等等先烈,但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畢竟,這之中存在著大量的盈利空間,利用區域性的信用來提供金融服務,當然也是盤滿缽滿的尚佳商機。

隻不過,這種私人債權債務所造成的影子銀行,既然不受法律保護而相反還被法律所禁止甚至打擊,那麽其危險性也就可想而知。這就像北京無處不在的黑車一樣,既然是打擊對象,也就別指望黑車本身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會有所保障。

所以,正是中南海政策的喪盡天良,才讓影子銀行無處不在。

但是,既然影子銀行的安全性很成問題,並且,隨著中國經濟的麻煩日益顯露,私人債務的弊端也就顯山露水,並且被放大。就像龐氏騙局一樣,當經濟欣欣向榮時,資金鏈可以寅吃卯糧下去,可是,一矣經濟大環境出了像2008年華爾街金融海嘯之類的麻煩,資金鏈難以為繼,就會發生斷裂,整個體係就會轉瞬之間轟然倒塌。

現如今中國的影子銀行以及該領域的私人債務到底有多少?別說外界,就連中南海也對此處於懵懂狀態,統計造假,被稱之為“人騙村,村騙鄉,一直騙到黨中央”,中南海根本無從知曉影子銀行和私人債務的真實狀況以及數據。退一步說,現如今中南海掌握的影子銀行以及私人債務數據,也被當做是國家機密,秘不示人。

因此,這就給國內外好事者提供了巨大的想象和推算空間。各式各樣的結論五花八門,邪乎的說,影子銀行的私人債務數量已經超過國民經濟總量的數倍。一旦爆發,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吧。

也因此,中國委府在測算金融數據、比如流動性時,不得不放棄銀行業貸款這個指標,改為包括銀行信貸以及影子銀行在內的“社會融資量”這個統計口徑。

想想看,如果影子銀行的營業額可以與官方銀行業分庭抗禮,那麽其體量當然也就不可小覷。

而既然是影子銀行,也就基本上完全遊離於官方治理的有效射程之外,無法無天,鬼使神差般地遊走在中國的每一個犄角旮旯。現如今,有關民間集資失敗老板跑路逃之夭夭的報道,比比皆是不?如此一來,其危險性也就不言自明。

如果說官方銀行以公權力信用作為背書,那麽影子銀行以及所有民間金融,幾乎沒有任何郎鹹平所謂的信托責任。如此情況下,危如累卵了吧?

尤其是,現如今中國經濟放緩,通脹率節節攀升,呈現出滯漲的征兆。麻煩的是,與此同時,環境汙染、世風日下,道德敗壞,等等。這都讓影子銀行的危險性被放大了太多;或者說,影子銀行和私人債務的定時炸彈的威力越來越大。如果發生龐氏騙局那樣的全方位爆發,天崩地裂,玉石俱焚。

因此,洋鬼子中文媒體如此炸彈說,也就不脛而走,昏天黑地。

但問題是,洋鬼子如此文字裏,可以看出來作者在基本結論方麵的惴惴不安。

為什麽會如此呢?

無論按照布魯斯基金會標準,還是IMF的標準,中國的債務總量和增幅都處於危險一觸即發的境地,危在旦夕。

如果債務增幅達到了如此高度,如果債務總量與國民經濟總量之比達到了這麽的程度,那麽都會產生可怕的後果。

但是,人們自然想到了章家墩。

章家墩那部《中國即將崩潰》,寫於12年前的2001年。書中,章家墩引用了大量的經濟數據,來為其結論進行鋪墊。章家墩言之鑿鑿,中國崩潰的日子將會是在2012年,也就是去年。

前年俺從香港落荒而逃回到北京,見了盧躍剛。躍剛兄談及他看章家墩如此著作時,說看完了哈哈大笑——章家墩所有的證據和推理都是對的,但結論卻大謬不已。

躍剛兄沒有進一步解釋,為什麽章家墩會有著如此讓人匪夷所思的結果?為什麽所有證據和立論都是對的,而結論卻是錯的?其中的機理究竟如何?

2012年過去咧,“中國一直在那裏”(王飛淩郵件組討論中國是不是會繼續存在時的一個主題說辭)。咱們沒有看到,章家墩對自己的預測失誤有什麽道歉。反正中國人嘛,死不認錯。前幾天,俺還引用章家墩針對中國經濟的說三道四,沒有看到他對自己的大謬不已有任何反思。

那麽,章家墩到底錯在哪兒了呢?

最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李佐軍有關中國將會在今年7月或者8月發生經濟危機、並且因此觸發社會動蕩的結論,再一次成為洛陽紙貴的題材吧。

俺與俺稱之為全球華人黑社會老大的朋友討論起李佐軍如此蓋棺定論時,俺稱之為全球華人黑社會老大的朋友對李佐軍的立場不以為然,說李佐軍們都是因循西方式的經濟理論框架,套用在中國身上,卻不知道,太多西方式的理論在中國這裏根本就不是行之有效的。俺也曾經列舉過俺稱之為全球華人黑社會老大的朋友如此談話中對於M2數額的說法,如果換了全世界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不知道死翹翹過多少次了,但是在中國,卻無毬所謂。

章家墩、李佐軍、謝國忠、朱嘉明、葉檀、謝國忠、許小年、胡祖六、王力雄、袁劍、裴敏新、黃亞生、陳誌武……如此這般的人物都是大名鼎鼎吧。但無一例外,全部都是按照西方人的理論框架來套用在中國頭上。

事實上,不僅僅是這些個大佬們,中國新老左派也是如此。特別是被榮劍稱之為“掉洋書袋”的中國所謂的新左派,崔之元、王紹光、王小強、汪暉、張維為、潘維(姑且將其歸類在新左派之中吧)等等,在為中國唱讚歌之際,也都是從洋鬼子的故紙堆裏找尋陳芝麻爛穀子。

比如袁劍,有關中國房地產崩盤進入倒計時,依據就是中國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的寬鬆的貨幣政策。如此貨幣政策效應下,房地產難以為繼也就順理成章。而袁劍去年大拐點,也還是如此路數,依照著西方人的經濟學模式,來判斷中國經濟乃至中國事務。

但中國房地產真的進入倒計時了麽?

袁劍此說,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無論如何,也不能說幾年的倒計時的合乎情理的吧。

2004年謝國忠紅口白牙說中國房地產不出半年就會崩潰,後來怎麽樣?成為人們嬉笑怒罵的靶子了吧?

咱們看到過太多的西方人理論在中國麵臨著尷尬的局麵了吧?太多國際上暢行無阻的警戒線,到了中國卻完蛋。比如基尼係數,比如房地產的租售比乃至收入房價比,比如M2增幅,比如債務與經濟總量比,比如人口增長率,比如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之比,等等,太多的領域,中國都處於國際上的警戒線以下,如果按照警戒線的說法,早就完蛋過多少次了,但中國一直在那裏。

因此,章家墩讓人貽笑大方了,李佐軍恐怕也在所難免,謝國忠、袁劍、王力雄……在中國事務的說三道四上出現失誤,板上釘釘。

為什麽會出現如此讓人啼笑皆非的局麵和場景?

這就不能不看到中國的特殊性了。

對此,俺聽到過形形色色的解釋,什麽中國體量太大讓那些比如英國佬在島國裏發明的理論無法奏效啦,什麽中國隻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國情讓西方人的理論除了碰壁之外別無他途啦,等等。

問題是,如果說西方式的理論在中國這裏無法行之有效的話,那麽普世價值何在?如果普世價值無法涵蓋囊括中國,那麽當然就無法稱之為普世價值了吧?如果西方人的經濟學理論在中國麵前不堪一擊,那麽西方人的政治乃至人文理論在中國是不是也會如假包換地不堪一擊?

要不然俺得出結論說,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下同)不僅僅是製度殺手和情感殺手,更是理論殺手呢。

但是,如果進一步追問的話,如果說西方人的警戒線以及理論在中國都碰壁了的話,那麽中國是不是會不管天崩地裂會一直在那裏呢?就算是西方人的警戒線等等都在中國都無法奏效,那麽中國是不是因此就不會死翹翹了呢?

看看俺寫如此文字時,窗外北京空氣的重度汙染狀況就知道了吧,再看看黃浦江上已經打撈上來超過6600頭死豬的狀況就知道了吧……

中國遠不是什麽會一直在那裏的長生不老之物。實際上,中國現如今的自殺式舉措,比比皆是吧?

那麽,一個問題自然而然就產生了。如果說西方人的經濟學理論、警戒線說法乃至所有理論對中國都無法奏效的話,那麽什麽才是對中國能夠奏效的警戒線呢?

孫立平說中國發生著底線的淪陷。如果說底線還可以淪陷的話,那麽這種淪陷是不是也有個什麽警戒線呢?是不是底線隻能到了死亡才能夠善罷甘休呢?

如此說來,孫立平所謂擁抱人類主流文明,在底線淪陷的情況下,該如何實現邏輯上的自洽呢?

如果普世價值在中國也一敗塗地,那麽中國是不是應該而且必須有自身的警戒線呢?

可誰來做這種事情呢?

就目前看,全世界沒有人願意針對中國的特殊性目不轉睛,更沒有人會拋開西方人理論的蓋棺定論來對中國進行研究。

如此狀況,如果在世界末日就是中國人來了的背景下審視,是不是非常恐怖?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