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上周經濟美國起訴評級機構中國收入分配方案粉墨登場

(2023-11-11 23:11:51) 下一個

上周經濟美國起訴評級機構中國收入分配方案粉墨登場

          2013年2月11日

何必

A股濃烈的多頭氛圍下,不少券商也開始順時應勢……(略。)

來看看上周經濟的相關內容吧。

洋鬼子中文媒體的相關文字。

(何必注,略。)

嗬嗬。

由於今年除夕和初一都恰逢周末,因此也就破例把本周經濟延遲一天,放在了周一。

上周二報道,全球消費者信心下滑 印度人最樂觀--尼爾森調查。全球消費者對經濟不那麽樂觀,這反映出地球人普遍性的立場不?至於說印度人最樂觀,這就如同緬甸人比新加坡人感覺更幸福一樣吧?

歐洲那邊呢?

上周二報道,歐元區就業市場顯示企穩跡象。這很是讓人樂不可支吧。此前歐元區乃至歐盟就業狀況不佳,一直被看做是發生社會動蕩的不安定因素。現如今,情況好轉了不是?但是,問題真的解決了麽?連歐洲人自己都不承認殖民紅利的消失,及其所麵臨著歐洲需要脫胎換骨甚至把煎餅還原成雞蛋或者把生出來的孩子塞回到子宮裏去如此驚天動地的變化,歐洲人乃至全世界準備好了麽?

美國佬那邊呢?

上周一報道,罕見的美元複興即將來臨。哈哈。怎麽樣?再一次被俺不幸言中了吧。還嚷嚷什麽人民的幣國際化麽?還說什麽IMF要弄什麽SDR(特別提款權)麽?俺早就引用2002年俺在央視做經濟學家演播室訪談節目裏王建的話說,米國人發起科索沃戰爭,就是在歐洲腹地製造不安,從而迫使國際資本流向美國,打擊歐元,以維護強勢美元地位,以此類推,現如今東北亞地區局勢緊張,也是美國佬為了維護強勢美元地位在亞洲製造的麻煩。布雷頓森林體係之後,美國佬如此路數,昭然若揭。雖然說,美聯儲的QE沒完沒了,但全世界有哪一個貨幣可以撼動美元的地位?就算美國佬開動印鈔機無休無止印鈔票導致美元嚴重縮水,可連中國委府都從來沒有任何懷疑,人民的幣隻不過廢紙一張,即便美元再縮水,還是中國外匯儲備的重中之重。怎麽樣?美元複興將要出現,這對全世界都太意味深長了吧?

上周二報道,美國政府正式對標普提出民事訴訟。前年7月,標普率先下調了美國的信用等級,這讓美國政府耿耿於懷,咬牙切齒但又無可奈何。現如今,終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逮著機會對標普狠咬一口咧。說標普欺騙投資者,美國政府很具有道義製高點吧?這種現象,實際上是在去年澳大利亞起訴標普這個標誌性事件之後,評級機構被對簿公堂事件的延續。但就美國政府起訴標普之舉來看,怎麽看都有公報私仇的味道,並且,美國經濟如何呢?全世界都看到,美國債務危機一觸即發,如果發作將比歐債危機更為凶險。如此這般,起訴標普的行動,很像是罹患不治之症行將就木卻要對醫生開刀問斬一樣吧?

上周三報道,戴爾將以244億美元私有化 為金融危機來最大規模杠杆收購。戴爾就這麽完蛋咧。太讓人唏噓不已了吧。該如何評價戴爾的溘然作古呢?摩爾定律到現在是不是行之有效?蘋果市值大跌到底意味著什麽?信息產業何去何從?……這些個問題,都很是回味無窮不?

上周五報道,美聯儲料繼續推行現行刺激政策。罕見美元複興,美聯儲卻繼續倒行逆施,肆無忌憚購買債券,濫發鈔票,讓全世界為美國經濟複蘇買單。美國佬的道義形象,越來越慘不忍睹了吧?可是,即便如此,還是攔不住美元的罕見複興,這個世界為什麽會是這樣?還有沒有公平正義可言?

上周五報道,美國司法部及一些州政府考慮起訴穆迪欺騙投資人。起訴了標普,再來幹穆迪,恐怕惠譽也不可避免了吧。中國人說,拉不出屎賴茅房,千真萬確吧?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麽中國的大公國際是不是也應該被興師問罪?

小日本那邊呢?上周三報道,日本央行總裁提前辭職 稱未受迫於政府壓力。白川方明提前離職,這讓全世界大驚失色,不知道小日本到底要幹什麽。暗被禁三上台後,花樣翻新招數不斷。說小日本挑起新一輪的貨幣戰爭,在小日本央行行長提前離職的情況下,就更加曲徑通幽咧。

上周五報道,Lex專欄:日本三巨頭前景堪憂。索尼、鬆下、夏普三大巨頭不約而同跌入低穀,前景堪憂。如此景象很值得目不轉睛吧?曾幾何時,日本式的管理模式風靡全球,日本經濟的所向披靡也有了石原慎太郎的《日本可以說不》的洛陽紙貴。可現在呢?日本會走向何方?

咱中國涅?

1月 28日報道,投資在華跨國公司不如投資中國本土企業。這種判斷很是有趣吧。在那些個愛國主義或者民族主義者看來,這是不是很值得喜形於色?跨國公司在中國終於不再擁有所謂的超國民待遇、甚至不如中國本土企業了?跨國公司的失寵意味著什麽呢?人們對在中國的跨國公司的惡跡昭彰目不轉睛,但卻很少對中國企業如此這般,為什麽呢?說到底,跨國公司的人渣兒化傾向還不敢太無法無天,畢竟,地球人都盯著呢,而中國企業,殺人不眨眼,當然也就得天獨厚咧。

1月 30日報道,新加坡對外國購房者增稅 中美待遇不相同。這種消息,太他媽讓人五味雜陳了不?新加坡也是見人下菜碟,很哪兒來得一碗水端平啊?中國人被歧視和虐待,全世界愈演愈烈吧?

2月 2日報道,中國與其他國家經濟關係進一步改善。為什麽改善關係了呢?因為中國當局改變了基本策略,不再追求貿易順差,因此國際貿易平衡狀況得以改觀,各國的逆差敞口縮小了唄。隻不過,中國大肆進口,這種現象本身就很是具有風向標的作用,標誌著中國經濟真是到了臨界點。

上周一報道,中國房地產漸見複蘇 房價料溫和上升--渣打。如此消息,讓人能夠作何感想?尤其是在房叔房嬸房姐房哥層出不窮的背景下,房價上升,更會激發人們的憤怒不是?美國佬報道,中國官員造成大量空置房以及房價居高不下甚至節節攀升,任何房地產宏觀調控如何山呼海嘯也不為所動。不管按照收入房價比還是租售比,中國住房價格早就太離譜了。袁劍《中國房地產崩盤進入倒計時》已經是前年的事兒咧。可現如今怎麽樣?啞口無言不?即使是在所謂貪官汙吏大量拋售房產造成北京二手房交易火爆的背景下,房價還是在漲,腫麽辦?

上周一報道,證監會擬取消券商分支機構地域及數量等限製。還是那句話吧,監管缺失,造成亂象頻仍,現如今證監會繼續引狼入室。

上周一報道,中投呼籲歐美勿將中國投資視為威脅。中投公司在達沃斯又粉墨登場咧。這個串的,2007年還沒有完成公司注冊手續就已經賠掉了數以千億計的外匯儲備,馬上就要召開的今年兩會,李疙瘩肉——立刻搶將安排丫挺的自己的國務院布局,樓繼偉是不是能夠在其中分得一杯羹,非常值得關注。而中投公司對歐美在中國海外投資上的態度,本質上就是中國人(當然包括全部自然人與法人)人渣兒化,讓全世界對中國人談之色變。王力雄黃禍沒有北美崔哥那麽直截了當說世界末日就是中國人來了吧?昨天俺還對一個匪夷所思的主兒說,其行徑太有北美崔哥所指中國人的風範咧——按照小沈陽的話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麵對著如此十惡不赦的中國人,豈止歐美,全世界會越來越把中國人視作如臨大敵的威脅。

上周一報道,中國鋼鐵業進入負利時代。中國鋼鐵業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現在,鋼鐵業進入整體性負利時代,太能夠昭示中國經濟的基本走勢了吧?

上周二報道,中國鋼貿業貸款現壞賬風險。負利了,緊接著就是壞賬。大量不良資產的層出不窮,是不是會成為中國金融崩盤的導火索?

本周二報道,數據觀測:1月新增貸款料升至1萬億。這很是讓人唏噓不已吧。每年初,都是銀行喪心病狂放貸的時候,很多時候在一季度就完成了去年放貸總額半壁江山還要多。可今年的情況更是蹊蹺。現如今銀行如此大規模放貸,發生在溫家寶與李疙瘩肉交接之際,該如何詮釋呢?

上周二報道,中國概念ETF躍居港股成交量榜首。好玩兒不?港慫拿中國概念大做文章,並且成為了最大的盤子,可以看到,港慫們在此對中國(並非筆誤,俺早就不把香港看做是中國的一部分了)愛恨交加的模樣了吧?

上周二報道,香港政府為本地人買奶粉開熱線。如此消息,與上麵的消息對照起來,是不是更讓人哭笑不得?禁止雙非,打擊水客,現如今對中國采取了奶粉限製,雖然說中國人來了是世界末日,但港慫的自由港是不是也越來越名不副實?

上周二報道,中國為新一輪放貸熱降溫。又來咧。根本性的問題依然如故,中國原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銀行,放貸熱降溫隻不過就是行政衙門之間的權力再分配,而委府如此大張旗鼓遏製放貸熱,惡行通脹為期不遠了吧?

上周二報道,日係車1月在華銷量實現兩位數百分比增幅。還他娘的帝製日貨麽?要不然說,中國人臭不要臉呢。

本周三報道,中國央行注資流動性4500億元。說是為了春節前市場需求而為。可一方麵為放貸熱降溫,一方麵注入流動性,抱薪救火,什麽玩意兒啊。

上周三報道,中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方案終出台 稱要縮小收入差距。習李新政,收入分配方案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全世界大呼小叫,但太多人都了如指掌,習李的花拳繡腿比胡溫更上層樓。中國貧富差距惡化狀況的改善,隻能等待後中國時代咧。

上周三報道,中國加強匯市幹預 應對人民幣升值壓力。又來咧。這是不是美國佬張嘴閉嘴指責的匯率操縱?人民的幣升值?現如今,人民的幣大幅度貶值的說法越來越屢見不鮮了吧?如果真的發生宣布本幣作廢的話,會是什麽時候呢?

上周三報道,風險偏好上升或引發中國通脹預期升溫--中金。這他娘的還用說麽?通脹的惡性化隻不過就是個時間問題。

上周四報道,男嬰之死讓外界再次聚焦中國一胎政策。浙江計生辦把男嬰軋死,再一次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吧?上周,號稱上海第一支筆的葉檀還在房姐與潘石屹交易問題喋喋不休,在計劃生育問題上充當委府的吹鼓手,當然,也隻能死不認錯隻字不提咧。

上周四報道,人行報告:發達經濟體加碼量化寬鬆政策致大量低成本資金流向新興市場。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說到底,不就是開動印鈔機嘛,什麽叫低成本資金?印鈔者收取鑄幣稅,窮國隻能倒黴,當然嘍,最大的倒黴蛋兒隻能是中國。對此,俺連篇累牘過太多了吧?

上周四報道,人行:物價不確定性增加 需特別關注預期變化對其影響。房價“溫和”上升,物價能不漲麽?物價飛漲,金圓券還是六四?

上周四報道,人行報告:健全稅收體係完善多元融資機製 提供城鎮化建設資金保障。融資機製,哈哈。他奶奶的,看看現如今中國融資狀況吧;為城鎮化保駕護航?看看溫家寶是怎麽說的吧。

上周四報道,中國1月汽車銷量創新高 同比大漲46.4%--中汽協。汽車產業如日中天,鋼鐵業負利與壞賬,空氣汙染登峰造極,該如何看待汽車產業如此起死回生呢?

上周五報道,中國春節禁售“東京大爆炸”煙花。釣魚島會擦槍走火麽?如此問題俺這幾天唧唧歪歪了不少了吧?習特勒敢對小日本開戰麽?中國會發生新一輪反思熱潮麽?看看如此禁售一目了然不?

上周五報道,中國將對煤炭產業進行進一步整合。這還是一以貫之的路數吧?朱鎔基抓大放小,胡錦濤國進民退,習特勒還是要整合,說穿了,就是弄死中小企業。礦難屢禁不止自不待言,但問題還是出在監管缺失上,現如今讓所有小煤礦陪綁被斬盡殺絕,要不然說丫挺的叫習特勒呢。

上周五報道,中國1月貿易順差收窄 出口增長強勁。看起來,中國經濟表現不錯吧。國際貿易回暖,與其他國家經濟關係改善,值得彈冠相慶。可問題是,這是真的麽?坊間的數據並不支持官方的說法;而且,即使真像官方說的那樣,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節節攀升居高不下,也是危如累卵的事兒不?

上周五報道,淨出口對中國GDP貢獻海關與統計局數字相左 因計算方法不同。這種現象,在中國各個衙門之間俯拾皆是吧?官方媒體把這叫做“數據打架”。比如,對於中國耕地麵積,農業部、國土部和住建部給出了三個大相徑庭的數據版本,其間相差的居然會有三分之一的幅度,說到底,都是為各自的部門攬權卸責。可中南海該按照誰的數據進行決策呢?如果中南海決策都沒有準確數據,閉門造車也就板上釘釘了不?就這,還指望中南海能夠出台什麽偉光正?放他媽的狗臭屁吧。

上周五報道,中國1月份CPI同比上升2.0%。這是當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他奶奶的,原本俺是要在如此數據發布當天或者次日就物價之事專題傳播並且說三道四的,可卻趕上了春節,氣煞我也。如此數據,如此漲幅,太讓人喪心病狂了吧。2.0,怎麽可能啊。咱也先不再絮絮叨叨什麽平減指數,光是看看現如今的農貿市場或者超市就心知肚明咧。謊話連篇到了如此程度,河南人講話,俺尻恁娘一百回耶。

當然嘍,上周五俺這裏發生的事兒,更讓俺百轉千回。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