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化國民黨民國範兒與莫言獲諾貝爾獎挽歌性質不期而遇

(2023-10-28 00:42:31) 下一個

美化國民黨民國範兒與莫言獲諾貝爾獎挽歌性質不期而遇

      2012年10月12日

何必

據中評社分析報道,針對謝長廷訪問大陸之後的新形勢……(略。)

中國國民黨的表現越來越惹人注目了吧。

這兩天,國民黨乃至民國又成為熱鬧的話題咧。

白祖誠老先生發來的書籍文字。

(何必注,略。)

嗬嗬。

施工噪音裏的寫作。

昨天,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標題是“美化當年國民黨政權是公然撒謊”。

今天,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標題是“諾貝爾獎不可能永遠拒絕中國主流”。

今天環球時報的社評,當然是針對莫言獲得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啦。

實在話,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發布後,俺就琢磨著今天是不是專題討論這麽個事兒。想來想去,放在民國題材裏也未嚐不可。

這幾天,每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陸續揭曉,自然科學獎項裏中國人也就別癡人說夢啦。日本學者山中伸彌與英格蘭共同獲獎,但是在釣魚島事件的大背景下,中國官方媒體對於日本人獲獎的事兒輕描淡寫。日本人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這已經是第二個嘍。要不然以前俺的文字裏曾經提及,德國和日本的臨床醫學是非常著名的涅。中國距離如此獎項嘛,等著吧。去年,“拉斯克-狄貝基臨床醫學研究獎授予了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的發現及其應用於治療瘧疾方麵所做出的傑出貢獻”的消息曾經讓多少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下同)欣喜若狂啊。可日本人獲得了多少諾貝爾獎?日本人對此又怎麽著了?中國人對諾貝爾獎的癡迷,與中國人好大喜功的情結密不可分,本質上,與追求奧運會金牌數量異曲同工——說到底,都是麵子工程形象工程,也如同奧運會金牌數量與國民身體素質無關一樣,中國人的諾貝爾獎與中國人的國民(科學以及文學)素質無關。

對於莫言的獲獎,人們歡呼雀躍,網絡上報道頒獎現場中國人喊出了“牛”的聲音,如果這是真的,不知道全世界是不是能夠準確理解這個詞的含義,以及這麽個詞出現在現場會不會讓九泉之下的諾貝爾再一次氣得個半死兒。

官方媒體報道莫言獲獎樂不可支,但還是沒有忘記小心翼翼地遣詞造句,說莫言是第一個在本土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作家。為什麽會加上這麽多的界定呢?海外華人獲得諾貝爾獎也不少了,從李政道楊振寧到高錕等等,但那些都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人;中國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不是第一次,旅居法國的高行健才是拔得頭籌的主兒,隻不過,高行健已經加入法國籍,並且其作品是詆毀我黨的,而且高行健到現在都是批評我黨及其委府者,被中國封殺;而貨真價實的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達賴是第一個,那是在1989年六四後,西方國家普遍對中國製裁到現在都沒有取消,如此背景下,流亡國外的達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也就被中國當局隻字不提,如此,才有了“在中國本土”之說;而在中國本土,獲得諾貝爾獎的貨真價實的中國人則是2010年在中國監獄裏服刑的劉曉波,這讓我黨及其委府非常惱羞成怒,按理說,中國人在本土獲獎是個太開天辟地的事兒了吧,但劉曉波卻因為反對中國當局而獲獎,並且擠掉了胡錦濤因為兩岸關係取得和平獎的機會,所以,劉曉波獲獎被當成絕對的負麵題材來評論,官方媒體對這麽個貨真價實的中國人在本土獲獎的事兒諱莫如深。如此,莫言獲獎才區別於劉曉波而成為“中國作家”。

也因此,環球時報說“諾貝爾獎不可能永遠拒絕中國主流”,言下之意劉曉波高行健達賴們就是中國的非主流,就像楊帆說自己是非主流經濟學家一樣。而把莫言當成中國主流,如此分門別類又是環球時報的一個創舉。不知道環球時報是不是認同經濟學家裏的主流,以及這些個主流們誤導中國差不多三十年的事實。

莫言為人所知,當然是曾經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影片《紅高粱》啦。如此,假如沒有紅高粱,或者紅高粱沒有獲得金熊獎,莫言會是個什麽?會如此大名鼎鼎麽?那部影片,是中國電影第一次獲得國際上如此高規格的桂冠,一夜之間,攝影老謀子、演員薑文、鞏俐、以及改編所根據小說的作者莫言紅遍了全世界。影片走紅後,坊間各式各樣的議論層出不窮,把中國醜陋的一麵展現給世界並借此沽名釣譽之說比比皆是。此後,莫言的《豐乳肥臀》更是如此直白地完美著中國民族主義領軍人物王小東所謂的“陰道主義中國”,與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那種對中國性文化禁區的碰撞和近乎平鋪直敘的性描寫,也讓性文學成為了中國文學領域裏的一個如日中天的派別,並且直接影響了後來越來越厚顏無恥的中國作家們的妙筆生花,呈現出了依靠“身體寫作”的木子美、衛慧等等們。

中國文學究竟什麽樣,俺感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盧躍剛致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的信》,(這封並不長的信在網絡上非常容易搜索到,俺以後也會擇機傳播。)那裏麵,對於中國的報告文學、並且可以見微知著四兩撥千斤地看到中國文學的大致模樣。(躍剛兄也可以看到俺如此每天一篇的文字,去年還希望俺能夠將如此大量文字進行盤點整理,隻不過俺現如今一貧如洗,實在無法找什麽幫手或者助手耶。嘿嘿。)

這幾天,有關莫言為了獲獎而行賄評選委員會成員的流言蜚語鋪天蓋地。其實,如此景象並非什麽新鮮事。咱們是不是還清楚地記得,瑞典著名漢學家馬悅然的怒不可遏?為什麽?就是因為中國清華大學新聞傳播係主任、所謂新左派人物的李希光指責馬悅然接受中國內地作家賄賂,這讓馬悅然怒發衝冠,批評李希光無中生有,並且對中國漸行漸遠,也成就了包括胡錦濤、習特勒、崔之元、李希光等等的“清華誤國”的豐功偉績。

莫言獲獎發表感言說,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人實際上表明中國有著優秀的作家群體。哈哈。中國作家什麽樣,俺既道聽途說太多,又親密無間過涅。翻雲覆雨的,可是正經八百的中國二級作家,並且到現在還為了一級而長篇呢。看看中國作家協會吧,現如今的主席是誰?巴金之後,中國還有合格的主席麽?郭敬明加入中國作協,成為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了吧。郭敬明……切切。韓寒怎麽說來著?如果他加入作協,第一天進去,第二天就解散作協。對此,中國作協有人惡狠狠地回應說,如果韓寒加入作協,第一天進去,第二天就打斷他的腿。瞧瞧,現如今中國的作家都是何等牛哄哄吧。這就是環球時報所謂的中國主流耶。

這環球時報也是越來越胡言亂語了吧。胡錫進到了現如今的程度,實在具有中國人的人渣兒範兒,不怕被釘在人類恥辱柱上不是?看看環球時報昨天和今天的社評,是不是如假包換?“諾貝爾獎不可能永遠拒絕中國主流”,在前麵絮絮叨叨的大背景下,也就令人五味雜陳了吧?而“美化當年國民黨政權是公然撒謊”,這恐怕又是個石破天驚的蓋棺定論不?

為什麽會突然之間提及美化當年國民黨政權的事兒呢?當然是因為前天、也就是10月10日這麽個特殊的日子嘍。這是個什麽樣的日子呢?台灣的國慶日,咱們稱之為“雙十節”。去年,中國曾經起先大張旗鼓後來又悄無聲息地紀念辛亥革命百年。(之所以虎頭蛇尾,當然還是胡溫寡廉鮮恥的穩定壓倒一切啦,現如今,革命對我黨來說,簡直就是個滅頂之災,因此,北京理工大學已經籌備就緒了的北京大學生紀念辛亥革命百年演講辯論比賽也被取消,胡溫以及我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由此可見一斑不?)而辛亥革命爆發的日子,就是成為後來人們所謂的雙十節。網絡上以及洋鬼子中文媒體太多說三道四,指稱去年的百年紀念實際上並不是那麽重要,今年的雙十節才是個異常重要的日子,因為,辛亥革命打響了破除帝製的第一槍,而一年之後,中國的民國誕生,出現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這才是個對中國、亞洲乃至全人類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並且以此作為一個分水嶺,中國走上了告別帝製的不歸之路。如此,回顧百年曆史,當然不可避免地提及民國曆程,以及國民黨政權的七七八八咧。如此,環球時報發表了如此評論,蓋棺定論說坊間“公然撒謊”。

環球時報嘛,成為禍國殃民政權的鷹犬,這已經盡人皆知咧。環球時報的民族主義色彩,越來越演變為鷹犬,這在當下已經越來越清晰可辨咧。恐怕,現如今中國民族主義的走向也以環球時報如此表現為一個基本脈絡。(環球時報所代表的官方媒體,一個個都越來越人嫌狗不待見了吧。人民日報什麽模樣,有目共睹;央視最近做的幸福調查成為人們的嬉笑怒罵的最佳對象,而今年春晚撒貝寧公開變相征婚,並且速戰速決演出了與章子怡的戀情,成為坊間又一個娛樂至死的題材,而薄熙來事件之中章子怡與薄熙來淫亂、以及章子怡靠淫亂賺取七個億,導致章子怡馬不停蹄地起訴香港蘋果日報以及內地娛樂小報,如此逸聞趣事,都讓撒貝寧與章子怡成為了更加熱鬧非凡的標本,更使得今年央視春晚為撒貝寧提供變相征婚機會而有了公器私用假公濟私利用春晚進行男女關係腐敗的最佳範例。)

是不是應該美化前國民黨政權,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什麽困難深奧的學問,隻是看針對活摘人體器官現象法國報紙評論說是人類五千年最為惡劣的罪行之說,就心知肚明咧。官方如此,民間呢?俺說現如今的中國人是古今中外人類曆史上最壞的,這種結論想當初被狗血噴頭過。可是,前天央視節目裏,列舉了澳大利亞、法國、美國、泰國等國家旅遊景點書寫的警戒告示,提醒遊客別那麽胡作非為,比如便後衝洗,比如別對袋鼠進行拍照或者錄像,比如注意安靜,等等。要知道,那些警示牌上,唯一的文字就是中文,而且全部是簡體字,所針對的是什麽人,一目了然了吧。中國人是不是全人類最厚顏無恥的人渣兒?這個問題現在已經不需要俺喋喋不休地證明,去看看央視如此報道以及隔靴搔癢的評論就知道了吧。香港人和台灣人都不在這種警示之列,國民黨政權還需要美化麽?

陳丹青提出“民國範兒”的概念後,在坊間不脛而走,越來越成為街談巷議之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詞匯,就像俺昨天傳播的現代漢語之中如果沒有了來自日本的外來語將說都不會話了一樣。比如前麵提及躍剛兄致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的信流布後,網絡上就出現“盧躍剛拒絕與中國報告文學學會‘配合’和民國教授們的骨氣”這樣的比對,現如今太多的題材都在與我黨之前的民國進行對照。其中,以一篇“給改革一個死刑判決”並且開啟了“後改革研究”而聞名於世的所謂憲政學者陳永苗,到現在竟然抵達了“回歸民國”的境界,太讓人唏噓不已了吧——按照陳永苗最近撰文文字的標題說,改革已死,公知已亡,那麽陳永苗如此結論的背後,改革死了,中國知識精英滅亡了,還剩下什麽呢?民國!這太匪夷所思了吧。歐債危機裏,人們把歐元區乃至歐盟解體看成是把煎餅還原成雞蛋,按照俺色迷迷的話說就是把孩子從陰道塞回子宮,而現如今的中國回歸民國,比還原雞蛋和塞回子宮的難得要大太多了吧。陳永苗的問題,當然是停留在後改革而不肯進一步到後中國上,因此才有了倒退回民國這種理論上讓人笑掉大牙現實裏更是荒誕不經的結論。實際上,問題還是出在對現如今的中國究竟如何判斷的基本路數上,隻要給中國望聞問切尋醫問藥試圖治病救人,就注定會讓人貽笑大方,不管是郎鹹平的嚴刑峻法,自由派的普世價值,左派的公有製,儒家的傳統文化,還是其他什麽七七八八婆婆媽媽。麵對一個不治之症的中國,任何藥方都顯得矯情和偽善,陳永苗的回歸民國就是個經典的版本。

對於中國(大陸)來說,民國也已經死亡。當改革、公知、民國都死翹翹後,中國、以及中國人還能夠怎麽樣呢?除了死翹翹,還有別的出路麽?

如此,莫言獲獎,是不是像常凱兄所主持的勞動合同法討論被俺評價的那樣,成為一曲挽歌呢?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